豐東國中 劉于綾 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有趣的謎語 非常有趣 哦 ~~ 答對了 嗎 ??. 目錄 1. 蚊子不叮什麼 ? 2. 多拉 A 夢是什麼顏色 ? 3. 考試了 ~~ 4. 總統府 5. 放鬆一下 ~~~
Advertisements

★-光之魔術系列-★ 消失的硬幣 ~只要一杯水,硬幣就可以變不見~ 主講人》 清大物理系 戴明鳳 教授 清大科普團隊製作.
第四章 聲音 第一節 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第二節 聲波的反射 第三節 樂音與噪音 第四節 樂器 總目錄.
聲音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聲音的速度 聲音的來源 遊戲.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春曉》.
溫鹽圖的意義與用途 溫鹽深儀的測量原理.
Ultrasonic Clean Equipment
單元一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單元二 製作簡易樂器 單元三 樂音與噪音 綜合活動 習作指導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力與聲音單元教學探討 講師:中原國小劉侑青.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科學小遊戲 507第4組 1目錄 2是什麼 3為什麼 4怎麼做 5測驗ㄧ下 6參考資料 製作者:蔡玫萱 報告者:陳思柔.
4B冊 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關係.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十 曲式──二段體、三段體.
How does a horseshoe bat detect a moth in total darkness?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猜猜看下面的圖片是什麼?.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2.1 內能 物體儲存的能量 粒子的能量 物體的內能 進度評估 第 1 冊 單元 2.1 內能.
聲音地圖.
物理實驗水火箭活動 水火箭製作.
虎克定律與簡諧運動 教師:鄒春旺 日期:2007/10/8
Dr. Rational You IEK/ITRI 2002/07/02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小學常識科簡報 導師﹕Prof. Mak Se Yuen 姓名﹕邱慧萍.
第 6 章 波 除非有人能說服我錯了,否則我手上的這張薄紙上所寫的光之電磁理論,必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學習單元:N6 數的性質 學習單位:N6-3 用短除法求H.C.F. 和 L.C.M. 學習重點 : 1. 複習因數分解法求
G-30-3 What開頭的感嘆句.
這是什麼? 圖案分別代表了什麼意義? 1 圖片來源: 1.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How to design a writing task with designated genre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How does a horseshoe bat detect a moth in total darkness?
水的流動 哇!! 水是這麼奇特啊 製作人:401.
電子量角器 撰寫人:董瑩蟬.
第二章 聲波 2-1 聲波的傳播 2-2 聲音的駐波 — 基音和諧音 2-3 聲音的共鳴 2-4 都卜勒效應 2-5 音爆.
實用數學 長度單位的認識與換算.
數字獨樂樂 --數獨原來這麼簡單.
電子樂器 電子樂器的種類.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講師:高宏宣 “景文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電腦輔助教學』課程講義 Gold WAVE音訊軟體 講師:高宏宣
9 November Active Reading: Intermediate:
交流電路(R-L) R-L Series Circuits ATS電子部製作.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單元 晶體振盪電路 單元總結.
97學年上學期高二物理 黃信健.
第二章 聲波 2-1 聲波的傳播 2-2 聲音的駐波 — 基音和諧音 2-3 聲音的共鳴 2-4 都卜勒效應 2-5 音爆.
討論.
周界的認識 四年級上學期.
媽媽去市場買了5顆蘋果、8顆橘子及3顆水梨。橘子的個數是蘋果的個數的幾倍?
我們的太陽系 開始撥放.
美真老師 光的行進.
學習經驗分享 牙三 張仁虎.
第1章 認識圍繞著我們的鄰居 : 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G-30-6 How開頭的感嘆句.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五 級進、跳進、旋律動向.
第一週 音樂的元素.
2-1波的傳播 安南國中 李蕙珍 製作.
觀塘官立中學 新高中 物理科 新高中資料套.
Scratch: 動畫或遊戲編程 任務6:太空旅遊.
聲音的產生.
3-1 聲音的產生 聲音的產生是與物體的振動有關。當物體振動時會產生聲音;物體停止振動時,聲音就消失了。試做看看下列的活動,就能體會聲音與振動的關係。 在鼓面上灑一些米粒 撥動橡皮筋 敲敲看音叉 想想看 把手指放在喉嚨發聲處,並說話看看,你的手指會感覺到振動?為什麼?
Scratch: 動畫或遊戲編程 任務3:海洋世界.
鼻孔和鼻屎的故事 圖片來源:漢聲《鼻孔的故事》.
17.1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轉動實驗(I):轉動慣量 誰是誰?m, r, I 角加速度α的測量 轉動慣量的測量 轉動慣量的計算~平行軸定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豐東國中 劉于綾 師

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所引起。 聲音的傳播必須依靠介質。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遞速度不同。 生活中聲音原理的應用。

同學們,大家想想

是鼓面偷偷接了電? 豆子的品種不一樣? 該不會是老師動了手腳! 還是有其他原因,讓鼓面上的豆子跳舞了? 想要知道原因,必須先了解聲音!

1. 取一支音叉,將音叉靠近耳朵,你是否聽到音叉 發出的聲音? 2. 以小槌敲擊音叉,再將音叉靠近耳朵,你是否聽 到音叉發出的聲音?

3. 將敲擊過的音叉放入裝水的水槽中,觀察 水面的變化。 4. 以小槌敲擊過音叉後再用手握住,並將音 叉靠近耳朵,你是否聽到音叉發出的聲音?

我們從探索活動一得知:由於物體的振動,才能產生聲音。 那麼,同學已經知道為甚麼鼓面上 的豆子會跳舞了嗎?! 哈哈………………………………其實 就是因為敲擊鼓面,鼓面振動發出聲音, 而當鼓面振動時會使鼓面上的豆子跳動, 豆子因而開始跳起舞來!

說話或唱歌時,手輕按喉頭周圍,感覺聲帶中振動。 類似的經驗如音樂 播放時,手輕摸音箱,感覺振動。或打響一面鼓,再用手接住鼓面會得 到發麻的感覺。 當感覺消失時,是否還有聲響?

真空燒瓶實驗:  加熱:瓶內少許水,使水變成水蒸氣。  澆水:水蒸氣凝結,使燒瓶內部接近真空狀態。  搖動:是否有聽見聲音?  噴泉實驗:瓶內部壓力小於外界壓力,水由外往 內流成噴泉。

我們從探索活動二得知:產生聲音的條件,除了物體快速振動外,還需有空氣作為傳播聲波的介質,所以聲波是一種力學波。 聲波傳播的介質: 固體、液體、氣體均可作為介質

產生聲音的條件:  物體 。  要有 。 振動 介質 動腦時間 試想想在真實的太空中可不可以聽到爆炸聲?為甚麼?

聲音是一種波動,聲速的快慢與介質的性質有關,所以介質的種類、狀態、密度、溫度、溫度及濕度等因素,皆會影響聲速。 聲波傳遞需要介質(介質相同,波速 )  在介質中的速率: (20℃) 相同 固體>液體>氣體>真空

聲音在空氣中,聲速與溫度之關係式及 等速運動關係式:

動腦時間 打雷時,為何總是先見到閃電,才聽到雷聲? 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產生的, 但因為光速極快,為300000公里/秒, 而空氣中的聲速僅為343公尺/秒, 故會先看到閃電,才聽到雷聲。

同學們,以此推論,因為固體的牆壁仍是傳聲介質,可以傳遞聲音,所以將耳朵貼緊牆面,是可以聽到牆壁的聲音。現代已經發展高科技電子監聽設備,即使貼在外牆,亦可聽到屋內人們的對話。

聲音和人們的生活習習相關。 拿一根管子,人站在管子的一端,耳朵貼緊管壁,於管子的另一端敲擊管子,耳朵可以聽到清楚的敲擊聲。

約一千七百年前,義大利的科學家 托里切利就提出了聲音是以空氣為介質來傳遞的觀念。 也曾經想過利用鈴聲無法在真空中傳播的實驗來證明自己所提出的主張,但是因為當時製造真空狀態的技術不夠成熟,所以無法達成他的心願。 後來英國的物理學家 波以耳 發明了抽氣機,將裝有鈴鐺的 容器抽成真空,重做實驗, 而證實了托里切利所提出的觀念

有關聲速的測量,早在西元 1636年港人梅爾森便已量出在空氣中的傳聲速度為 316 公尺/秒,其間雖經各國不斷測試, 但正確求出在氣體或固體中傳聲速度的方法, 則是1868年德國人孔特發現設計的,此即為著名的「孔特實驗」, 至於現今一般慣用的聲速 ( OoC 的空氣 ) 331公尺/秒,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修訂沿用至今的。

如右圖,用橡皮筋將兩個塑膠袋分別套在洋芋片筒開口上,將蠟燭點燃放在右端開口處,以手輕敲左端,則燭火最初向哪一方偏移? A: 右方。 你答對了嗎!

取一電鈴放在接有抽氣機的玻璃罩內,通電後,鈴槌敲擊而發出聲音,如右圖所示,若將鐘罩內的空氣漸次抽出時,其聲音的變化為何? A: 逐漸變弱。 因為幫忙傳遞聲音的介質越來越少。

當遠處發生大爆炸時,為什麼我們先感受到地面的震動,然後才聽到爆炸聲? 因為聲音在固體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快。

打雷時,聽到雷聲的同時,門窗也跟著振動,這是什麼原因? 因為雷聲是一種強度很大的聲波,利用空氣 為介質傳播,當聲波傳到耳朵時可使耳膜振動 ,也能使鄰近的門窗跟著振動。

為甚麼沒有正確握好的粉筆寫起來會發出尖銳刺耳的吱吱聲?為甚麼粉筆的下筆方向會造成不同的聲響?是甚麼決定我們聽到的音調?

在這個例子裡聽到的聲音是來自「黏住」與「滑開」。例如,當粉筆握得不正確時,粉筆會先黏在黑板上,但當寫粉筆的人力夠了,粉筆就有足夠的彎度,忽然開始滑動,然後振動,因此粉筆會規律地敲擊在黑板上,而發出我們聽到的吱吱聲。當振動降低時,粉筆和黑板間的摩擦力會增加,直到粉筆又黏在黑板上為止。

那種印地安人用的兩面咚咚鼓,若只在一面敲打,兩面都會震盪起來,即使這兩面鼓可能不在同一時間一起振盪。顯然振盪是由一面傳遞到另一面,且每一面都會有規律地振盪、減弱或幾乎停止。怎麼會這樣?

假設開始時只有一個鼓面在振盪,另一個是靜止的。振盪的鼓面推動它們之間的空氣,會引起另一側鼓面開始振盪。當第二面鼓面開始振盪時,同樣會引起兩者中間的空氣振盪,這樣會干擾第一面鼓的振盪,使它終於停下來,這時第二面鼓的振盪達到最高值,第一面鼓則完全靜止。接著情況就反過來,空氣把第二面鼓的振盪又傳給第一面鼓了。

當我燒水煮咖啡時,由水的聲音可知道它快要燒開了。首先它發出一種嘶聲,聲音會逐漸加大,但後來便被另一種更刺耳的聲音取代。當水要開始沸騰時,刺耳聲反而微弱下來。你能解釋這些聲音嗎?特別是水將要沸騰時,聲音反而減弱的現象。

第一個聲音是壺底受熱之後,水泡形成的聲音。每個水泡形成都發出輕微的響聲,集合在一起就形成我們聽到的嘶聲。持續加熱,水泡會離開壺底,上升進入冷水中破裂,發出較大的另一種聲音。水泡越來越多,這種聲音也越來越大。直到水快要開了,溫度夠熱到使水泡有機會升到水面才破裂,這種聲音有如水花濺起般微弱。等到水完全沸騰,所有的水泡都升到表面才破裂,聲音就明顯小了下來。

物理教學 示範實驗 教室 Demolab http://forum.phy.ntnu.edu.tw/Demolab/node/10 聲音的傳播 http://w1.chjhs.tyc.edu.tw/jim5631/sciencegroup/student_note/08_sound.doc 教育部教材資源中心高中物理 http://content.edu.tw/senior/physic/sj_sj/Contents/LP/Quiz/Q4_1.htm 物理馬戲團 天下遠見出版社 南一 自然與生活科技2上 康軒 自然與生活科技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