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4 物质的分散系 【学习目标】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3、知道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三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一 ) 如何区分元素和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 .概念的范畴不同 元素 —— 宏观概念, 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微粒 —— 微观概念, 既论种类又论个数 2 .决定种类的因素不同 元素 —— 由核电荷数 ( 即质子数 ) 决定 (如 16.
Advertisements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景德镇市第五中学 吴敏中. 胃乐说明书 [ 药品名称 ] 胃乐胶囊 [ 性状 ]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黄棕色,气味香,味微苦 [ 主要成分 ] 氢氧化铝 [Al ( OH ) 3 ] 、甘草提取物、白芨、 木香等 [ 药理作用 ] 中和胃酸过多、抗溃疡、镇痛、抗炎 [
笑傲高考 杭州二中 王彩芳. 什么是考试? 知识水平展现 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 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试技能 应试心理 从应试者角度,考试就是将自己的 给主考看。
物质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 你感 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 酸的 胃酸、醋、葡萄、酸梅、桔子等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酸性和碱性的?
1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2010、10、. 2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苯酚的结构特点,能够正确书写苯酚的结构简式。 2.认识苯酚的弱酸性和与浓溴水的取代反应,能够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体会苯酚中苯基和羟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4、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苯酚的检验方法。
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三) 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第一单元 化学基本概念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
3.3溶液的酸碱性.
第17讲 常见的酸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中学 赵倩.
盐类的水解.
第四单元 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8.5 化学肥料.
课题二 酸和碱的反应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P60-61 要求: 1、觉得重要的画上横线 “ ” 2、觉得有疑问的画上 “?”
第十二章 制 剂 分 析.
酸碱盐复习之 物质的鉴别与鉴定.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天津市第三十中学 周敏.
目标引领 考情分析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根据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是化学计算的基础,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是高考的必考点。高考主要围绕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溶液中离子数目、分子中所含共价键数目、粒子中所含电子数等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预计2013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将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酸 碱 盐 总复习 ???.
酸式盐、 多溶质混合溶液为载体 常规题型:微粒种类、 数量关系及解释.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莆田十三中 张碧霞 生物 必修2 人教版 下学期.
如何上好化学复习课? 济源市沁园中学 赵志伟.
原电池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 刘肃林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与分散系 基础盘点 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自我诊断
第二节 离子反应(共2课时).
离子反应 常德市一中.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認識電解質— 阿瑞尼士的電解質解離說.
盐类的水解 醴陵四中高二化学组.
课时2 电解质 离子反应 最新考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 电离平衡 盐类水解 溶解平衡 2019年2月16日星期六.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
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分类的定义 把大量的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归类的方法 去哪里找浓硫酸? 酸类物质.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2012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铝及其化合物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
框图题集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王成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珲春二中 李英福.
2-5 酸與鹼的反應.
酸的警示标志 第二节 常见的酸 二、硫酸.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金属的化学性质.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授课教师:刘桂军.
专题2:第二单元 课题3:离子反应 桐乡高级中学 张锦松.
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及其化合物 学习方法的回顾 重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巩固与提高.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第一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
第三章 第一节 水溶液.
慧眼识金属:.
实验二中 化学组 程维胜.
課程名稱:離子與寫化學式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二节 离子反应 zxxkw 第1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珲春二中化学组:李春花.
第四课时.
课题二 酸和碱的反应 第一课时.
第四节 复方制剂分析 复方制剂为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成分的制剂 主要分析途径: 各成分互不干扰 不经分离,直接测定
实验三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 实验三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 1.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2019年7月12日星期五.
第一轮复习 第二节 离子反应.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课时4 物质的分散系 【学习目标】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3、知道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课时4 物质的分散系 【学习目标】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3、知道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初步学会书写电电离方程式

试试看: 根据下列的分类各举几例: 溶液: 盐水、糖水、双氧水、硫酸铜溶液等 悬浊液: 乳浊液: 泥水、石灰浆、硫酸钡与水混合 油水混合、苯与水混合 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 一、分散系 1、分散系的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 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系 分散剂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2、分散系的分类 ⑴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 分 散 系 分散质 分散剂 气态 气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九种分散系

分散系的分类

实验步骤 (1)观察两种液体的外观(颜色,是否均匀透明) (2)用聚光手电筒(或激光笔)从侧面照射烧杯。

分散系的分类 (2)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三种分散系本质区别 <10-9m >10-7m 10-9m -10-7m

有尘埃的水 有尘埃的空气 血液 豆浆 墨水 蛋清 淀粉溶液 肥皂水 生活中的胶体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1)制备原理: FeCl3+3H2O Fe(OH)3(胶体) +3HCl (2)实验步骤:取一只烧杯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1~2 mL。继续煮沸,待溶液变成红褐色后,停止加热。 (3)实验现象:生成红褐色胶体。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 径 <10-9m 10-9~10-7m >10-7m 均一稳定 均一 较稳定 不 宏观特征 能否透过滤 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 透 膜 能 不能 不能 氢氧化铁胶体 食盐水 泥水 实 例

3、胶体 (1)丁达尔现象——区别胶体和溶液 (2)胶体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用于净水 比如:KAl(SO4)2·12H2O(十二水硫酸铝钾), 俗称明矾,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 所以明矾 是一种良好的净水剂

拓展视野 胶体的聚沉 由于同种胶体颗粒可以吸附同种离子而带同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使得胶粒不容易聚集。但在一定条件下,胶体中的粒子会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这个过程叫胶体的聚沉。通常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加热,加入电解质,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二、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活动探究 结论: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水溶液却能够导电,蔗糖和酒精的水溶液不能够导电。

问题一:NaCl NaOH KNO3三种溶液为 什么能导电? 它们的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问题二:上述三种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离 子是怎样产生的? 电离产生的 问题三:物质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电离呢? 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可发生电离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 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 × × × 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Cu单质可以导电,所以Cu是电解质 2、NaCl溶液有很好的导电性,所以NaCl溶液是电解质 3、SO2溶于水得到H2SO3(亚硫酸),也具有导电性所以是电解质 4、BaSO4在水中溶解性很小,导电性也不好,所以是非电解质 × × × ×

注意: (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Cu、K2SO4与NaCl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如: BaSO4虽然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因此它是电解质 (3)电解质必须是该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CO2、SO2不是电解质

2、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离子过程。 3、电离方程式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Cl = Al2(SO4)3 = BaCl2 = 2Al3+ + 3SO42- AgNO3 = NaHSO4 = NaHCO3 = H+ + Cl- 2Al3+ + 3SO42- Ba2+ + 2Cl- Ag+ + NO3- Na+ + H+ + SO42- Na+ + HCO3-

电解质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课堂小结 溶液 胶体 浊液 本质特征 丁达尔效应 分散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