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樂派 組員:龍冠齊、陳韋翔、張伯楊、葉姵君 陳憶純、林翊靜、陳佩君、劉以男 搶孤習俗探討與現代意義 野樂派 組員:龍冠齊、陳韋翔、張伯楊、葉姵君 陳憶純、林翊靜、陳佩君、劉以男
搶孤的由來 搶孤是閩南民系一種廟會活動。中國閩南、潮汕、台灣部分地區以及香港的潮州人在中元節的普渡後,會將祭祀的供品提供民眾搶奪,稱為「搶孤」,其中一種較為人熟悉的是搶包山。 一種說法是為了與孤魂野鬼搶奪祭品,另一種說法是為了嚇退流連忘返的鬼魂。台灣最負盛名的「搶孤」是東北角宜蘭頭城與西南隅屏東恆春的搶孤活動。 搶孤是先搭設數十公尺高的「孤棚」,上層再搭「孤棧」,並在上頭擺放供品以及旗幟,而棚柱上塗滿牛油,想要憑己力爬上孤棚並不容易,往年常有意外發生,因此據說,在清朝時期臺灣巡撫劉銘傳曾經下令禁止搶孤活動。現代的搶孤活動則有增加許多安全措施,例如下方之防墜網、登上孤棧時需鉤扣安全繩等。
頭城搶孤 相傳有200年歷史的中元祭「搶孤」習俗並非頭城所專有,但因方式最為驚險奇特且涵意深遠,兼具宗教民俗、體能競賽的崇敬、詭異與激烈,則為「頭城搶孤」莫屬。 「頭城搶孤」和蘭陽平原的開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早期漢人離鄉背井渡海來台開墾蘭陽,頭城即是開蘭的第一據點,在開拓過程中歷經天災、疾疫及戰爭而往生者魂無所歸,為了祈求普渡孤魂、消災解厄,於是在每年俗稱「鬼月」的農曆七月,由附近八大庄的居民,集資舉辦普渡法會來超渡孤魂,並在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關鬼門」之夜,舉行盛大的搶孤儀式,以表對先民的追念普渡之忱。
在板橋、頭城、恆春、澎湖等地盛行在中元時舉行「搶孤」的活動,搶孤的孤棚分為『飯棚』和『孤棚』兩種。 飯棚:規模較小,棚上是放置一籮米飯,經由法師施展「化食法」後,可一化十、十化百,以免餓死鬼吃不飽而危害人間,一般在正式搶孤之前舉行,是搶孤大典的序幕。
孤棚: 是由塗滿奶油的竹製「孤柱」撐起「棚架」,正中央則豎立起綁滿了不同食物的「孤棧」,參賽者兵分多路,從各個方向朝孤棚前進,先搶到孤棚頂端祭品的隊伍獲勝。這項活動不能用蠻力,而是要智取,並且全隊要同心協力才能將隊友送上孤棚的頂端。這項活動在頭城已成為中元節時最重要的活動,並吸引許多觀光客前往參觀。
2010 宜蘭頭城 搶飯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e9W5qxGYVw&feature=related
恆春搶孤 自清代流傳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每年於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 以人象徵鬼魂,搶孤者須在塗滿滑膩牛油的棚柱上,運用繩索奮力向上攀爬取得孤棚上的貢品與順風旗,以表達普度孤魂、慎終追遠之意。當搶孤手好不容易爬上頂端時,還需以倒掛金鉤的技巧,方能翻上孤棚,接著取下順風旗,完成豎孤棚儀式。
恆春搶孤的習俗相傳了幾百年,一開始是恆春城內較有錢的人在中元普渡後,將祭品開放給城外較貧苦的人來拿,這是「搶孤」的由來。由於爭搶祭品每次都會造成打架或是踩傷的情況,在光緒5年時,設計出以「爬孤棚」的競賽方式來取得孤棚上的祭品。 搶孤是一項需要體能與智慧的團體民俗活動。比賽時棚柱上塗滿牛油,參賽者必須以疊羅漢的方式,踩在隊員肩上才能攀登。翻上孤棚後尚須爬上孤棧,孤棧比孤棚還高,搶孤者要攀登,取下棧尾的順風旗才算奪標,在攀登過程中所割下的食品則丟下棚架供棚下觀眾撿拾;活動結束後還要舉行「謝燈篙」、「祭煞」等儀式。
由於搶孤活動深具危險性,因此頭城鎮於一九四九年起停辦,直到一九九一年才又恢復舉行。依據民間俗信,一旦舉行搶孤,就必須連辦三年;此外,在製作孤棧、裝設孤棚時也有許多禁忌,使搶孤活動充滿神秘色彩。 搶孤主要的精神是強調人鬼共處的和諧,一方面秉著搶救孤魂的悲憫心情,一方面也祈求闔家平安。因此,一連串的活動既熱鬧且莊嚴,在整個祭祀過程,我們可以從法會的佈置、祭祀活動進行及祭品的擺設觀察得到這樣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