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社會史期末報告 貓的大屠殺 印刷工人的逆襲 玄奘大學歷史學系 陳一中
文本資料 書名︰貓大屠殺─法國文化史鉤沉 作者:羅伯‧丹屯(Robert Darnton) 出版時地:臺北,聯經出版,2005。 第一章介紹歐洲各類民間童話的源流及演變原因。第二章介紹法國工人階級的文化。第三章介紹都市生活之於資產階級的意義。後面三章則介紹百科全書與知識份子。 本次介紹第二章:工人暴動─聖塞佛倫街的貓大屠殺,頁101-144。
貓的大屠殺 時間:1730年。 地點:巴黎,聖塞佛倫街(rue Saint-Séverin)的一間印刷廠。 記錄人:尼可拉‧孔塔(Nicolas Contat) 。 兇手:印刷廠的員工,以傑侯姆(Jerome)與雷維耶(Léveillé)惡行最大。 受害人:小灰及其他的貓。 苦主:師父和師母。 經過:師父長期地給予學徒不合理的待遇,導火線是貓吵得學徒睡不好,早上被師父罵到臭頭,晚上又睡不好,雷維耶決定帶頭反擊。他在師父屋頂學貓叫,引起師父和鄰居的恐慌,師父決定派學徒們趕貓,學徒遂開始屠殺貓咪。 影響與意義:(1)工人的勝利。(2)對女巫的恐懼。(3)師父、師母和神父的糾葛姦情。
學徒的身分 若想要了解「貓大屠殺」的意義,必須從故事主角的身分開始觀察起 身分最低。 必須最早起。 工作最多。 還得忍受職工(資深員工)與師父的咆哮。 他們的伙食卻是最糟糕的(他們吃的是剩菜,有時廚子甚至把剩菜拿去賣掉,他們只能吃「貓食」,所謂的貓食就是太老、難以下嚥的食物,若真的要餵貓,恐怕貓咪會掉頭就走)。
為何是貓? 資產階級總會飼養貓咪,其所謂的飼養並非養於家中,只是平日餵食,偶爾玩弄一下罷了,貓咪在外任意繁殖,成群結隊在巷弄之中,有時徹夜叫春,弄得人不得安寧。 我們可以發現這不是一場普通的屠殺,他們還給貓咪「判刑」。 判刑的意義: 民俗學家發現歐洲人在狂歡節(Carnival)時總會有一些經世駭俗、顛倒社會規範的行為,這也是學徒們惡作劇的大好時機,他們自組「靈修團」(abbeys),百無禁忌的狂歡。
居家生活中殘害動物的情景
貓在歐洲人的形象 被認為與巫術有掛勾 夜晚的貓被視為魔鬼,當群巫重會開始的時候,魔鬼會化身為大公貓親自主持盛會。 就算沒有與魔鬼掛勾,貓也被視為有獨自的魔力。 被影射成與性、女人有關 「好好照顧貓,討個漂亮的老婆」。 形容女人「戀愛時像隻貓」。 右圖,年輕的女巫準備參加群巫會。 在安茹(Anjou),貓如果進入麵包坊,那麵包的膨脹就會停止,在布列塔尼(Breizh),貓若擋住了漁夫的去路,那就會妨礙漁獲。
「技工文化」(artisanal culture) 印刷業與其他工人有一點最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他們必須「識字」。 十七世紀的下半葉,大型的印刷廠在政府的支持下以經逐漸淘汰小型印刷廠。 師父也傾向直接僱用沒有經過學徒階段的「黑牌印刷工人」(alloués),這意味著有些人必須失業,職工的處境越來越惡化。 熱鬧的節日本來是人人都可以參與,可是到了十八世紀時,職工被排除在外,他們於是藉由「印刷工人協會」自己舉辦。 印刷業剛興起時情況不是這樣的,孔塔本人就相信那職工與師父一起並肩共事的美好時光曾經存在。
狂歡節的驚世駭俗
民眾在巴黎市郊的酒館作樂
梗在哪裡? 為何印刷工人會樂此不疲? 傳達全體工人對於資產階級的恨意─「師父愛貓,於是他們恨貓」! 貓有「性」的象徵,正好適合用來攻擊師母,孔塔刻意將她與小灰連接在一塊,文本中師母就成了淫蕩、為貓癡情的人。 影射師母與神父有染,順便挖苦了師父是個戴綠帽傻蛋。 演了20幾次的「複本」(cop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