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二元化 The Urban-Rural Divid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正在进行的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活动 中,依照国际上公认的评判标准和城市评价体系, 宁波从全国200多个中心城市中脱颖而出,与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一起成为35个 “ 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 候选城市。 —— 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活动.
Advertisements

五. 其它人口统计 (一) 婚姻统计 (二) 家庭统计 (三) 教育统计 (四) 迁移统计 (五) 行职业统计.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Ch7 人口成長與一胎化家庭 國經所 袁國軒 潘鵬升.
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战略机遇期的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和政策走向
三十年來的台灣與中國大陸經濟 包淳亮 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第十二章 指 数 PowerPoint 统计学.
大使命门徒训练——第二阶段:栽培课程 新生活 New Living 第十一课 新生活与属灵的得胜 栽培性查经.
Markup of Food -- Status, Reasons and Influences
零售业成功的8大关键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從林彪事件到天安門事件
物权法.
中國人壽 徐真真.
土地与房屋 Land & Properties
Unity3D.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冒佩华 主讲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American Public Schools 90% of American kids go to public school. 90 %的美國學生就讀公立學校 Public school is free. 公立學校是免費的 Free school busses. 有學校免費公共汽車 School.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人权法学》复习串讲 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     张晓玲 .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Living Stander: Incomes, Inequality, and poverty
第十八章 健康保险.
陶 然 徐 志 刚 Tao Ran Xu Zhigang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CCAP, IGSNRR, CAS
第 五 單元 光復後台灣 經濟發展與環境變遷.
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法规解读 民政厅社会救助处 田智勇 2015年8月6日 鄂尔多斯
Figure Interpreting. Introduction In recording an English figure, its three digits make one subsection, while in Chinese, its four digits make one subsection.
第四章 資金成本.
第2章:競爭力與生產∕作業策略 傅和彥 著.
前言 使分區管制(Zoning Control)的性質,係依據都市計畫中之土地使使用計畫(Land Use Plan)的指導,再將土地劃定不同功能之分區,並分別規定具使用性質與強度,以積極的促進各分區間的合理使用,並消極的排除有妨害的使用,以落實都市計畫的目標。因此,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乃都市計畫的執行工具之一。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Deputy Director and Senior Research Fellow of DRC)
Ch9. Urban Problems: Housing and Transport Problems
中国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 )现状 Disclaimer: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本講章由楊偉文博士編寫 作為香港管理專業協會 「企業管理文憑課程」授課之用 ® 2009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 Methodology of Poverty Monitoring and Main Results 中国农村贫困: 最新结果与监测方法  XIAN ZUDE 鲜祖德.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越南現況資料.
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災變的發生與影響 環境未來學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張保興 科目代號:TGURB0T0176 0B 班別:資工三a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第一章 組織行為概論.
中国的贫困监测与评价:主要的问题和努力 China’s Poverty M&E: Key Issues and Improvement
成才之路 · 英语 人教版 ·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培育与未来 深圳市期货同业协会会长 管焱彬.
中國經濟發展專題 Ch10 Rural Organization 國經所碩一 莊永明 國經所碩一 張大冠.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經濟學 學經濟.
2008 TIME USE SURVEY IN CHINA
Thinking Physics -Vibrations.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政府的减贫计划如何使资源有效向穷人传递? How should government make and implement specific poverty reduction program to effectively transfer resources to the poor? Wang Sangui.
Women in management: Delusions of progress
Population Aging and the New Challenges of Family Relations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新事業發展專題
第四組 停車場搜尋系統 第四組 溫允中 陳欣暉 蕭積遠 李雅俐.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Applic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Chap. 4 倫理學與經濟學 Ethics and Economic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城鄉二元化 The Urban-Rural Divide 學生: 碩二 歐婉如 9642035 碩二 謝皇儀 9642009

5.1 A Dualistic system: The divis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5.1.1 Origins of the urban-Rural Divide Big push strategy Rural Collective 1955: grain rationing Ration coupons Urban Work unit Danwei GLF (1958-1960) social mobility Post-GLF(1961-1962) 600 million

Migration from Rural to City 1961 – 1962 The syste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monitor Mid-1960s Urban residence permit , houkou 1980s rural reforms

5.1.2 The Urban Economic system 5.1.2.1 The Danwei (Mid-1960s ~ 1990s) Urban residence conveyed the benefits. 1.Job security 2.Low-price grains 3.Health care 4.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5.Low-cost housing

Urban work unit : SOE , PSU (public-service unit) Job mobility danwei in which individuals were born and in which they lived , worked , and died.

5.1.2.2 Urban Property Rights Judith Banister: “Urban areas are essentially owned and administered by the state.” Decentralization in the early 1970s Urban land markets ; a market for transferable urban leaseholds

5.1.3 The Rural Economic System 5.1.3.1 Rural Collectives Agricultural collectives (1955 – 1982)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

5.1.3.2 Rural Property Rights Rural reforms of 1978 – 1984 ,collective farming was replaced by family farm. Side effects : 1.Land redistribution 2.Landlessness 3.Land tenure

5.1.3.3 “Fuzzy” Property Rights and Land – Use Disputes The origins of the disputes In 2003, a new law on rural land contracts 1970s the “commune and brigade” 1982 the TVEs

5.1.4 The Evolution of the Rural and Urban Systems During Market Transition Market transitions since 1978 Health care Housing

5.1.5 Invisible Walls: Administrative Barriers Today Syste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 special location and special status 1980s the turning point Blue-stamp hukou Local government’s attitude toward the migrants 2004 a new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章節介紹 5.2 Urbanization 5.3 Rural-Urban Migration 5.3.1 Overview of Migration 5.3.2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s 5.4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Urban-Rural Divide 5.4.1 Living Stander and Restriction on Mobility 5.5 Conclusion

概述 中國的經濟發展,可由經濟總量、產業結構、區域分部三方面來探討 中國改革以前的經濟模式是以重工業為主,在資本密集的產業上投資過多,抑制了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產業,導致整個經濟無法在生產可能曲線上進行,造成了資源配置效率損失 1970年代經濟改革,開始通過對經營單位的放讓權利,以及激勵機制的改進,經濟效率大幅增加 1978-2000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農業比例下降到15.9%工業比重仍為44.3%,第三級產業則提高到33.2%

改革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因素有: 資本累積率高 勞動力數量多 人力資本的累積-勞動力教育年限增加,且鄉村都市都迅速增加,保證了經濟成長的後續力 勞動力的移轉-農業產值比重高於就業比重(家庭承包制度影響) ,意味過多的農業勞動力生產較少的國內產值,中國目前仍有1.5億左右的剩餘勞動力,隨著這些剩餘的勞動力移轉出來,預期都市化的情形將會變嚴重

家庭承包制: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組織承包土地 特色: 保留了集體經營的統一經營條件,集體將土地和生產資料承包給農戶,根據承包條約規定經營決策由自己掌控,在完成國家和集體任務後可以自行分享經營成果,形式有: 包乾到戶-各承包戶向國家繳納農業稅繳交公共 基金,其餘規農民所有 2.包產到戶-實行定產量、定投資、定分工,超過規農民享有,不足要賠償 缺點:那麼多的農民,每家只有一小塊地農業勞動人口會有剩餘的現象

1979年改革初期,中西部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如農村家庭的承包制度發源於四川省與安徽省,而西部是國有企業放權試驗的先鋒,所以改革初期的經濟發展,人均收入水平地區間的差異都縮小 198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實施沿海發展策略,使得發展中心又集中到東南沿海地,期初有所改善的西部地區又再次的落後於沿海地區造成經濟發展不均衡的情形

Gini係數可以用來衡量收入分配不均的指標,值為0-1值越大收入分配不均的情況越嚴重 0表示完全平等,1表示極端不平等 小於0.3-良好,0.3-0.4-正常,0.4-0.6- 警戒, 0.6以上-可能引發社會動亂 目前大陸的Gini係數已達0.56,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造成社會階層嚴重對立,加上民眾認為貧富懸殊與官商勾結相連,因此下層階級對於政府產生不滿尤其是中西部的農村,成為不定時炸彈

5.2 Urbanization都市化 城鄉二元結構是導致都市化的拉力 都市化是發展過程中的主要部份,會由第一級產業(農業)轉向第二級(工業)和第三級產業(服務業) 2005年中國都市的人口已經達到43%,農業比例只佔GDP的13%,工商業的比例佔GDP的48%。 中國都市化的速度在發展中國家是正常的,但是他的達到的途徑卻是特別的,他們都市化的過程是由政府政策所主導的限制個人選擇的機會。

Figure5.1都市化的比例:黑線-居住在都市地區的比例,白線-有都市居住許可的比例(nonagricultural)。 1950s and 1978都市化比例下降超過兩個百分比。 1964人口普查,都市化比例下降一個百分點左右為18.4%,比起其他發展的國家(26%)較為正常。 1964-1978嚴格的限制都市化比例都市居住許可管制的非常嚴格,農人幾乎無法遷移到城市,甚至被強迫由都市遷移出去(文化革命時期曾經有1700萬的青年人口被要求遷到鄉村)。

1978年都市化比例快速的增加,直到2005年已達到43%,超越了其他正常都市化的國家。 2003年居住在都市沒有都市居住許可的人數已超過10%。 馬洪:這都是一種政治的移動,讓一群都市的人移動到鄉村(Every time there was a political movement, one of the aftereffects was another big batch of urban people sent to the countryside)。

5.3 Rural-Urban Migration 鄉村到都市的遷移 1990s城鄉遷移的速度非常的快速,但城鄉遷移的過程也有昏暗的一面。 大多數的遷移都只能在都市的邊緣,居住在破爛的房子,在工作時數長的地方工作然後將錢寄回家鄉。 城鄉二元結構已經逐漸轉為都市內部的二元結構 新市民的收入低無法融入都市人群,都市邊緣也有些因為制度的改制而淪為弱勢的老市民 完整的都市化過程需透過教育、房屋建設、社會服務才能達到完整的整合。

5.3.1 Overview of Migration 遷移概述 Figer5.2到2000年人口普查浮動人口數為1.44億人(floating population),達到中國總人口數的12%,其中有6500萬人為當地的浮動(in the same county區),7900萬人為遠距離的浮動人口(Long-distance floating population),佔總人口數的6%,又可分為省裡的遷移-3600萬,省之間的遷移-4300萬。 1982 遠距離的浮動人口為700萬人 1990 遠距離人口為2200萬人

2000年有53.5%的浮動人口住在南方沿岸省份,中國有四分之一人口居住在這。 廣東是最重要的一個省份,在2000年的普查中有2100萬的浮動人口,且這個省份的人口中有25%是浮動人口。 長江沿岸的上海、江蘇、浙江是繼廣東之後成長也非常快速的三個省,在2000年的普查中都有1500萬的浮動人口,三省約有2000萬的永久性人口(permanently migrants),他們通常有較高的教育和優越的都市來歷,所以教育是改變他們成為永久性居民重要的因素。

5.3.2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s 遷移的特色 影響城鄉遷移與都市化的主要因子有推力與拉力 拉力因子:都市具有較高的工作薪資,而鄉村的工作機會較缺乏因此產生了推力。 推力因子:中國在偏僻的鄉村地方常常會有許多無法利用的土地或是氣候非常的不適合人居,因而常常使人力遷移。 因此,只要某個地區他高的薪資與高的工作機會 地理條件適宜人居,通常都會吸引人們遷移。 。

1990s男性遷移的比例增加了三倍,且女性參予遷移的比例比男性增加的快速。 在東南沿海的地區大多是輕工業工廠或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公司,他們也偏愛僱用女性的員工,吸引了不少女性員工到那裡工作。 男性的遷移地點通常較廣,多數是在建設公司或是工廠、商業地區。

5.4 城鄉二元化的經濟結果 城鄉落差是發展的一個過程,鄉村地區的資源較不足,教育低所得也較低。 探討城鄉二元化的居住標準與所得的影響。

5.4.1 流動的限制與標準 Figure5.3利用每單位家計人口的都市所得與每單位家計的鄉村所得比,來表示城鄉差距 從1978年都市的每單位家計所得為鄉村的2.6倍 1992前都有成功的執行城鄉二元化政策,因而比例都比1978年下降 1990s城鄉經濟開始發展導致生產太快,1995-1997因為快速的增加農產品市場價格,導致城鄉每單位家計所得比例下降 1998-2003城鄉差距有戲劇性的增加

限制流動是容易的,中國在2001年加入了WTO就必須使進出口自由化,且WTO對中國農產品設定了上限(upper limit)避免他們的價格高於世界價格 未來的透過全球經濟的整合,可使中國快速用他們的資源-勞力資本密集是他們的比較利益

5.4.2 解決城鄉分割的問題 城鄉所得的差距(使農產品價格上升)和WTO(使農產品價格下降)對農業所得的影響是中國政策決定鄉村所得的重要焦點。 2005年政府決定廢除農業稅,減輕農民的負擔,並且直接補貼種植的費用,這項政策保護了鄉村的所得也不會有城鄉遷移的情形

結論 城鄉分割最重要的經濟結果就是在都市工作的人可以享有相對較高的薪資與利益,然而在鄉村工作的勞動人口只能在鄉村維持經濟 這樣的政策是一種不平等的資源錯置,勞動者賺低於邊際產量的錢而都市的勞動者賺高於邊際產量的價格,所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