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永續城市的發展形式﹖密集、分散或其他的形式 授課教師:梁佳美 授課日期:2015.05.14. 城鄉設計理論-8 城市結構與其研究方法 貳、永續城市的發展形式﹖密集、分散或其他的形式 授課教師:梁佳美 授課日期:2015.05.14.
2.反對密集城市的論點 反對密集城市論點的人認為,都市密度、強度與能源消耗有直接 的關係,密度較高的城市因交通往返距離較短,且有大眾運輸系統 貳、永續城市的發展形式﹖密集、分散或其他的形式 2.反對密集城市的論點 反對密集城市論點的人認為,都市密度、強度與能源消耗有直接 的關係,密度較高的城市因交通往返距離較短,且有大眾運輸系統 之便,其石油消耗綠顯示較低,但是在分散型集中的城市裡,鼓勵 都市與郊區有並存的核心區,同時透過不同的措施與交通運輸系統 來節約能源(石油) 。 (1)郊區和半農村生活形式深受英國人喜愛,密集城市的觀念與之 衝突(Breheny, 1992a);當人口密度變得非常高時,密集的優點 可能因壅塞而變成缺點,並且此更甚於較低能源耗損的優點;而 遠距通訊使人們得以居住郊區而不失便利,此一現實也和密集城 市的觀念相抵觸。 (2)綠城市的觀念(由CEC在1990年提倡)和密集城市的觀念相左 (Breheny, 1992a)。因為都市中的開放空間可能會被佔用,導致 環境品質受到影響。 (3)密集城市策略可能會導致忽略了農村社區和已因疏散策略成長的 市區,農村經濟可能因為活動集中於現有城市中而受到威脅。
貳、永續城市的發展形式﹖密集、分散或其他的形式 (4)密集城市將造成壅塞、空氣污染增加、休閒場所減少、私密性降 低等問題,加爾各達 (Calcutta)、開羅、里歐等城市是最好的範 例(Knights, 1996,p. 116) 。 (5)由於市中心及其週邊郊區高級住宅區的居住成本高,密集城市中 的社會隔閡將因此加深(van der Valk & Faludi, 1992,p.l24-125)。 (6)透過集中所達成的節約能源的幅度,和集中所帶來的不便相形之 下可能微不足道,例如:種種不受歡迎的交通限制(Breheny, 1995)。 (7)太陽能的接收,須在低密度空間才能達到最佳狀態,因為獨立的 房屋、部份相連的房屋和平房節省能源的效果最好,平頂住宅效 果次之,再次則為公寓住宅(NBA構造學,1988;Breheny, 1992a)。 (8)高密度的密集城市策略,並未考量人口成長與分佈的不確定性, 也就是說,密集城市將無法應付可預期的家戶數成長(荷蘭據 稱在 2015年前將需要50至100萬新屋;英國在未來20年內,預料將 額外增加330萬需要 住宅的單一家庭)。
貳、永續城市的發展形式﹖密集、分散或其他的形式 (9)隨著密集城市規模的成長,影響當地決策和社區設施可行性的力 量將相形減弱。 (McHarg, 1992’p. 153) (10)密集城市意味著大量的財務誘因,代表經濟需要密切的觀察,社 會需要較高的掌控,這在政治上是難以使人接受的(Green,1996 , p.151)。
二、密集城市觀點的問題思辯 1.能源效率與交通運輸,或者能源效率與都市型態,無法提供永續性 都市可信的基礎。 貳、永續城市的發展形式﹖密集、分散或其他的形式 二、密集城市觀點的問題思辯 1.能源效率與交通運輸,或者能源效率與都市型態,無法提供永續性 都市可信的基礎。 2.城市中的地域性特殊因素,例如地形、歷史、氣候、社會經濟狀況 等,不同城市都有其不同的形式與結構,永續城市的規畫形式,無 法透過純化的單一指標向度來套用。 3.城鄉間的依賴關係:城市無法單獨存在,它必須仰賴周邊腹地提供 貨品、食物、原料,因此,城市與其周邊的腹地關係非常重要。 捷克南部中世紀老城 與周邊腹地3D圖 Cesky Krumlov
三、分散型集中 許多反對密集城市的人支持“分散型集中”的觀念,即多核心的城 市或甚至城區,密集城市集中於單一核心的使用,在此被分散至一些 貳、永續城市的發展形式﹖密集、分散或其他的形式 三、分散型集中 許多反對密集城市的人支持“分散型集中”的觀念,即多核心的城 市或甚至城區,密集城市集中於單一核心的使用,在此被分散至一些 較小的中心,形成多核心的都市特區、鬧區或村莊。這個觀念立基於 下列永續發展及都市形態的策略(Breheny,1992a, p.22): (1)抑制都市蔓延與擴張的策略應繼續採用,但是分散的過程應減緩。 (2)任何極端的密集城市,提案均為不切實際且不被贊同的。 (3)不同類型的“分散型集中”,圍繞單一城市或都市群,或許是恰當 方式。 (4)內城必須再造,以減少人口與工作機會的流失。 (5)連結各城市之間及所有城市內部的大眾運輸系統須加以改善。 (6)鼓勵都市的混合使用,不鼓勵分區。 (7)根據荷蘭“在恰當的地方經營恰當的商業”原則,人潮密集的活動 須沿大眾運輸點發展。 (8)須提倡都市(或區域)綠化。 (9)須在新的及現有的發展中提倡電熱組合系統(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四、折衷觀點 1.社區參與的呼籲,對一個城市的形式與結構有相當的影響 當地居民最清楚其需求與渴望,若他們已持續參與該區的形塑, 貳、永續城市的發展形式﹖密集、分散或其他的形式 四、折衷觀點 1.社區參與的呼籲,對一個城市的形式與結構有相當的影響 當地居民最清楚其需求與渴望,若他們已持續參與該區的形塑, 他們自然願意承擔社區的責任、所有權;社區參與的呼籲,對一 個城市的形式與結構有相當的影響。而社區要能成功參與鄰里的 形塑,必須分散力量,這使得都市形式與結構有必要趨向分散, 因為一個密集的城市或城鎭,除非規模很小,否則即使非完全不 可能,至少是很難有參與的途徑。 2.將都市或城區分解成較小區域,可提高社區參與的可行性與效果 將都市或城區分解成較小的區域,如行政區或鄰里,可提高社區 參與的可行性與效果,但也因此需要產生一個都市層級的架構,以 便整合所有行政區與鄰里的發展腳步。都市的分散化,因此是一種 空間性、結構性、功能性、社會性與政治性的現象,並延伸到交通 運輸方案及經濟面上,且有必要在區域或更廣的層級上,建立相當 程度的協調性,以使都市或城區有效運作。
五、密集城市形式與結構的特質 密集城市理論學家建議其結構與尺 度應為: 1.大規模的聚集中心、且都市空間運用 貳、永續城市的發展形式﹖密集、分散或其他的形式 五、密集城市形式與結構的特質 密集城市理論學家建議其結構與尺 度應為: 1.大規模的聚集中心、且都市空間運用 強化 (有更高的居住密度、土地使用 的整合、土地使用的集中性、擴散發 展的節制性) 2.由大眾運輸系統連結的分散,但集中 而密集的居住區 3.擴散為自足的許多社區 4.規模與形式是適合徒步、單車、有效 率的大眾運輸系統相互配合 5.破敗地區的再生與土地整理
六、生態與環境觀點 都市本身的開放空間,並未以他們應有的形貌存在。 目前都市的發展涵括了大量閒置和無生產價值的土地、都市的排 貳、永續城市的發展形式﹖密集、分散或其他的形式 六、生態與環境觀點 都市本身的開放空間,並未以他們應有的形貌存在。 目前都市的發展涵括了大量閒置和無生產價值的土地、都市的排 水系統、污水處理和其他程序加重了污染負擔,公園受園藝科學, 而非生態學的主宰,永續城市的設計所需要的,是在設計過程中導 入生態學。 Jane Jacobs預測,將來都市將同時扮演資源的供應者和消費者二種角色(Jacobs, 1970)。這個預測有可能實現,如果我們能將現在 被當作廢料、剩餘能源、垃圾、廢水、空地等棄而不用的物資,轉 變成有用的資源,或如Gimrdet所稱,將都市的直線式代謝 (丟棄所 有的都市產出物),變成循環性代謝(把所有的都市產出物再生為輸 入物)(Girardet, 1992, p.22),則表示都市將因此變成與鄉村共生的 生態體系。
█從生態與環境觀點討論永續城市的都市綠帶意義 貳、永續城市的發展形式﹖密集、分散或其他的形式 研究證明開放空間的分佈和森林植物的被覆,會影響都市的氣候, 尤其當形式為指狀規劃、廊帶發展和楔形(矩形)嵌入的開放空間時; 芝加哥的氣流型態可視為此說的結果(Salvatore, 1982)。 都市中的楔形綠帶、森林公園和自然森林,若掌控得宜,可以不只 是都市的綠色之肺或休閒去處。(Hough, 1989 , p.148 -9) 具體的作為建議如下,它們使都市得以與自然變化產生互動: 1.扮演維護水系的角色。 2.有助於調節氣候。 3.教授造林課程的戶外實驗室。 4.提供木材作替代燃料,特別是必須砍伐的老林。 █從生態與環境觀點討論永續城市的都市綠帶意義 利用開放的線性(帶狀)空間作為生態體系、都市農耕、小規模糧食 生產配給之用,所形成的都市綠有其諸多含意,最重要的是,都市的 開放空間、閒置土地、廢棄工廠、污染地及破敗地區等,均有可能轉 化為生態體系及資源共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