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0年代戏剧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一、20年代戏剧 1904年9月陈去病、柳亚子创办我国第一个具有革新意义的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 1906年曾孝谷、李叔同等在日本东京成立春柳社。 辛亥革命后,南开新剧团等的演剧活动,形成了20世纪初年的新剧(文明戏)演出景观。 1918年10月《新青年》专门出一期“戏剧改良号”,基本观点是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势不两立。1918 年6月,《新青年》精心组织推出“易卜生专号”,刊登《娜拉》等剧本及介绍易卜生的文章。 《玩偶之家》剧照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一、20年代戏剧 1919年3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终身大事》,是最早以现代话剧形式表现五四时代精神的剧作。 1921年民众戏剧社成立为标志,中国现代话剧进入了创作实践和全面建设时期。 1922年,陈大悲发表文章阐明了对话剧的思考,提出了与“非营业”的戏剧内涵相同的“爱美的”戏剧观点,产生广泛的影响 。 1924年田汉为戏剧协社编导的社会问题剧《少奶奶的扇子》的演出产生了重大影响。 洪深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一、20年代戏剧 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洋溢着浪漫主义情调和时代精神,是当时历史剧的杰作。 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北京的空气》等喜剧是他对中国现代喜剧创作的独特贡献。 1925年,一些留美学生 在新月社同人的帮助下,倡导“国剧”运动,提出保护中国传统戏剧。到20世纪80年代,国剧运动及其理论与价值才重新引起戏剧界的再认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二、田汉 田汉原名田寿昌,湖南长沙人,曾留学日本,创造社发起人之一,南国戏剧运动的领导者,国歌的词作者。他创作的话剧有, 20年代的《咖啡店的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和《南归》40年代的《丽人行》;50年代的《关汉卿》。 田汉1927年以后的剧作显示了他的转机——现实主义成份的明显加强和阶级意识的直接参与。 1930年5月,他发表《我们的自己批判》宣告“转向”,应和着中国新文学的革命转型。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二、田汉 《名优之死》 《名优之死》是田汉20年代戏剧代表作。剧作以刘振声与杨大爷的三次交锋冲突为主线,刘振声与刘凤仙在人生艺术道路上的分歧与主线紧紧扣在一起。剧情发展自然流畅,前台戏与后台戏互为烘托,剧中人物形象各个丰满鲜明,刘振声的刚正抑郁,左宝奎的诙谐调侃,萧郁兰的泼辣热情,杨大爷的狂妄无耻,均在剧情的自然发展中得到了生动表现。 话剧《名优之死》剧照 《到民间去》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