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2.验证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015 年高考实验专题复习. ● 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 ( 电流表内接法、外接法: 控制电路选择 ) 欧姆表测量 替代法 比较法(伏伏法、安安法) 半偏法 电阻的测量.
Advertisements

基本电路理论 第四章 电阻性网络的一般分析与网络定理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位课程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04年6月.
第2章 电路分析方法 2-1 基本概念 2-2 常用方法 2-3 几个定理 2-4 电路分析 网络、串联、并联、电源
第2章 电路分析方法 习题课.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 2.3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电路的等效变换 执教: 范世民.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第二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定理(上) 第一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二节 星形电阻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的等效
第 二 讲.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实验名称 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 伏安特性的测定 物理实验中心.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本章重点 首 页 引言 2.1 电路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3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本章重点 首 页 引言 2.1 电路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3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16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i4=1A,求各元件电压和吸收功率,并校验功率平衡。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3.3 支路法 总共方程数 2 b 1、概述 若电路有 b 条支路,n 个节点 求各支路的电压、电流。共2b个未知数
运算放大器与受控电源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相关知识 实验标准报告.
实验题训练 1.(2009·曲阜师大附中模拟)(10分)某课题研究小 组,选用下列器材测定某型号手机所用锂电池的电
图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2章 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一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二节 电阻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第三节 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实验四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方法 2.学会对组合逻辑电路的测 试方法.
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 一、电能和电功 第二课时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2讲 电路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学科网.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主讲:赵训义.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电路图的设计
电学实验整合.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五章 1 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用 温州第十四中学 李 隆.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 2001年11月21日興建完成,是臺中市第一座公共下水道污水處理廠。 臺中市未來預計再設置楓樹、文山兩座水資源回收中心。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实验4 三相交流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十七章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wl com.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2.验证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中考专题复习 电学实验.
心灵语丝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谨慎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爱迪生.
实验三、叠 加 原 理 的 验 证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 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LED伏安特性(V-I)测试 大连民族学院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专题七 变式法测电阻 1.
6-1 求题图6-1所示双口网络的电阻参数和电导参数。
§2.5 二极管应用电路 §2.5.1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 整 流 电 路 滤 波 电 路 稳 压 电 路 u1 u2 u3 u4
第 8 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概述 8.2 稳压管稳压电路 8.3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8.4 稳压电路的质量指标.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说明 即 Σi=0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2.加深对参考方向的理解;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调幅与检波的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复习: 欧姆定律: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表达式: 3. 变形公式:
第四章 MOSFET及其放大电路.
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电学实验基本思路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器材选择 4.电路设计 5.实验操作 6.数据处理
实验四 双口网络测试 主讲教师:余善好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13.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负反馈放大器 教师:褚俊霞.
电流和水流类比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灯泡 水流 电流 水流通过水轮机,能使水轮机转动起来 灯泡发光说明有电流流过灯泡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电工电子教学部.
关于含有滑动变阻器电路的研究 华南师大附中物理科 钟斌.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制流和分压电路 主讲教师: 王雷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2.验证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2.验证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二、原理说明 一个直流稳压电源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具有很小的内阻,故在实用中,常将它视为一个理想电压源,即输出电压不随负载电流而变,其外特性,即伏安特性u=f(i)是一条平行于 i轴的直线;同理,一个恒流源在实用中,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可视为一个理想的电流源。 一个实际的电压源(或电流源),其端电压(或输出电流)不可能不随负载而变,因它具有一定的内阻值,故在实验中,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或大阻值的电阻)与稳压源(或恒流源)相串联(或并联)来模拟一个实际的电压源(或电流源)的情况。

一个实际的电源,就其外部特性而言,既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压源,又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流源,若视为电压源,则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ES与一个电阻RO相串联的组合来表示;若视为电流源,则可用一个理想电流源IS与一个电阻RO相并联的组合来表示。若它们向同样大小的负载提供出同样大小的电流和端电压,则这两个电源针对外电路而言是等效的,即具有相同的外特性。

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为IS = ES /RO 或ES = IS RO如图4-1所示: 图4-1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条件

三、实验设备 1、电源:恒压源、恒流源 2、负载:可调变阻器、定值电阻若干 3、测量仪表:直流电压表、直流毫安表 四、实验步骤 测定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压源外特性 理想电压源(恒压源)(0-20V/0-200mA) 按图4-2接线, ES为+6V的恒压源,调节变阻器 R2令其阻值由大到小变化,记录电压表及电流表两表读数填入表4-1:

表1-1 理想电压源特性数据表格 U(V) I(mA) 图4-2 测定理想电压源的外特性 图4-3 测定实际电压源的外特性

(1)实际电压源(恒压源串联一内阻)(0-20V/0-200mA) 按图4-3接线,虚线框可模拟为一个实际电压源,调节变阻器R2令其阻值由大到小变化,读两表数据并填入表4-2: 表4-1 实际电压源特性数据表格 U(V) I(mA)

2.测定理想电流源与实际电流源外特性(0-20V/0-20mA) 理想电流源(恒流源)和实际电流源(恒流源并联一内阻) 按图4-4接线, IS为直流恒流源,调节其输出为5mA,令RO阻值分别等于∞ 和1KΩ ,调节变阻器R2,测出这两种情况下的电压表及电流表读数。填入表4-3和4-4。 图4-4 测定电流源外特性

表4-3 理想电流源特性数据表格 U(V) I(mA) 表4-4 实际电流源特性数据表格 U(V) I(mA)

3.验证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0-20V/0-200mA) 按图4-5接线,首先读取(a)图线路两表读数,然后按(b)图接线,调节(b)图中恒流源输出的电流值,令两表读数与(a)图时的数值相等,记录 IS值,验证等效变换条件的正确性。 (a)测电压源外特性 (b)测电流源外特性 图4-5 电源的等效变换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按图接线时,应先接串联,再接并联线路; 2.通电前,应将滑线变阻器置于阻值最大处,电压源电流源输出调节旋钮应置于0位; 3.针对每一个实验电路图,正确选择仪表量程档; 4.直流仪表的接入应注意极性; 5.恒压源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6.换接线路时,必须关闭电源开关,严禁带电操作。 7.注意数据的正确采集方法。

六、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中测得的四个表格,分别绘出理想电压源、实际电压源、理想电流源、实际电流源的V-I特性图,并总结归纳特性。 2.为什么恒压源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电压源与电流源外特性为什么呈下降变化趋势?恒压源与恒流源输出在任何负载下是否保持恒定值?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等效变换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