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與美學 第一週:導論介紹 授課教師:劉亞蘭
無可抗拒的影像時代 影像透露出什麼?
一、無可抗拒的影像時代: 幾個例子: 1.台灣5、60年代大學聯考放榜的方式… 2.從微軟的作業系統(從MS-DOS到Windows)到蘋果的生活風格 3.蘋果日報的排版風格
4.醫療儀器:X光片、內視鏡、超音波 世界第一張X光片 http://www.bj.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11-08/1/7468.html
李進良
3D超音波 2D超音波
http://www.tahsda.org.tw/obsgyn/4D/
5.課堂教學:多媒體教學 6.無所不在的針孔攝影、監視器和狗仔隊
http://www.cnn.com/WORLD/9708/31/diana.links/
二、影像透露出什麼… 1.我們在影像裡面看到什麼? 2.影像是什麼?
1.我們在影像裡面看到什麼? 以英國黛安娜王妃的視覺影像為例: 1997年8月31號深夜,英國王妃黛安娜在法國的一場車禍中,戲劇性的結束了她的生命。有人說,黛安娜在死亡之前,是熱門明星、時尚典範和皇家領袖的綜合體,也是這個世界上被拍攝次數最多的人。
Princess Diana at the Taj Mahal(泰姬瑪哈陵)
這樣一個深具魅力和影響力的人,到底如何操縱媒體影像或被媒體影像所操縱,是許多人研究的重點。但是,我們可以進一步追問的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會被她的照片、影像所吸引?
黛安娜形象所代表的意義是: 對一個舊式/傳統/皇家女性的現代處境(被丈夫背叛的痛苦、靠自己奮鬥的單親母親、感情流露與出軌)的自我認同。 相對於皇室的局外人。 壓抑的情感。
我們在影像裡面看到什麼? 看到的是,自己。 痛苦的自己、不能被承認的自己、壓抑的自己。 但另一方面,我們看到的影像,都是自己感情、生活、知識的投射。所以,「觀看」活動其實是一種選擇行為。我看自己想看的東西。
《我愛偷窺:我們如何愛上偷窺自己和鄰居》 何謂「窺視文化」(peep culture) (Hal Niedzviecki, 2009)?
[偷窺湯姆] (peeping Tom)的童話故事 戈黛娃伯爵夫人,為了讓伯爵減少對農民的賦稅,於是同意伯爵的要求,裸身騎馬繞鎮一圈。而裁縫師湯姆卻……最後湯姆的下場是? 可是現在我們卻可以認同、可憐湯姆的心情:他只是想看一眼,誰不想呢?
個體性在現代社會的消失 在當代社會中,我們被更仔細的: 觀察(膚質、胖瘦)、 管理(監視器)、 分類(好學生/壞學生、有錢人/窮人)、 分析(體脂肪、保險費用…), 而且變得比以前更加順從。
人們從事偷窺的原因: 尋求連結與共享(分享分享分享…) 被流行文化所驅策,想獲得注意和承認的渴望。
[麥胖報告](supersize me, 200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ASoFhPONwI (開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KuB84BRNc (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