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 (malaria parasite) 寄生人体的虫种 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 三日疟原虫(P. malariae ) 恶性疟原虫(P. falciparum) 卵形疟原虫(P. ovale) 在我国主要流行的虫种为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较少见,但有少量国外输入性的病例。
寄生人体四种疟原虫生活史基本相同,需要人和按蚊作为其宿主,并经历无性增殖和有性生殖两个世代的交替。在人体内先后寄生于肝细胞和红细胞,并可在红细胞内形成配子体,为有性生殖的初期发育。在蚊体内先后经历配子生殖(gametogony)和孢子增殖(sporogony)。现以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为例
一 、形态
一 、形态
一 、形态
间日疟 恶性疟 三日疟 卵形疟 环状体 形似三日疟原虫 胞质淡蓝色,环较大,约为RBC直径的1/3; 核1个,偶有2个;RBC内通常只寄生1个虫体。 环纤细,约为RBC直径1/5;核1~2个;RBC内常有2个虫体寄生,虫体常位于RBC边缘。 胞质深蓝色,环较粗状,约为RBC直径1/3; RBC内常含水1个虫体。 形似三日疟原虫 大滋养体 1个核;胞质增多,形状不规则,有伪足伸出;疟色素棕黄色,细小杆状,分散在胞质内。 一般不出现在外周血液内。体小,圆形,胞质深蓝色;疟色素黑褐色,集中。 体小,圆形或带状,空泡小或无,亦可呈大环状;核1个;疟色素深褐色、粗大、颗粒状,常分布于虫体边缘。 体较三日疟原虫大,圆形,空泡不显著;核1个;疟色素似间日疟原虫,但较大
间日疟 恶性疟 三日疟 卵形疟 裂殖体 雌配子体 形似三日疟原虫;疟色素似间日疟。 核开始分裂;胞质随着核的分裂呈圆形,空泡消失;当发育为成熟裂殖体,裂殖子12~24个,排列不规则;疟色素集中。 外周血不易见到。开始虫体似大滋养体,但核分裂成多个;当发育成熟时,裂殖子8~36个,排裂不规则;疟色素集中。 体小,圆形,空泡消失,核开始分裂;当发育成熟时,裂殖子6~12个,常为8个排成一环;疟色素常集中在中央。 体小,圆形或卵圆形,空泡消失;当发育成熟时形似三日疟原虫;疟色素集中在中央或一侧。 雌配子体 虫体圆形卵圆形,占满胀大RBC, 胞质蓝色;核小致密,深红色,偏向一侧;疟色素分散。 新月形,两端较尖,胞质蓝色;核致密,深红色,位于中央;疟色素黑褐色,分布核周围。 小于正常红细胞,圆形;胞质深蓝色;核1 个,较小致密,深红色,偏于一侧;疟色素多而分散。 形似三日疟原虫;疟色素似间日疟。
间日疟 恶性疟 三日疟 卵形疟 雄配子体 形似三日疟原虫 被寄生红细胞变化 虫体圆形,胞质蓝而略带红色;核大,疏松,淡红色,位于中央;疟色素分散。 腊肠形,两端钝圆,胞质蓝而略带红色;核疏松,淡红色,位于中央;疟色素分布核周。 小于正常RBC,圆形;胞质浅蓝色;核1个,较大疏松,淡红色,位于中央;疟色素分散。 形似三日疟原虫 被寄生红细胞变化 除环状体外,其余各期均胀大,色淡;常见较多鲜红色、细小的薛氏小点。 正常或略小,可有数颗粗大紫红色的茂氏点。 正常或略小;偶见少量、淡紫色、微细的西门氏小点。 略胀大,色淡,部分长形,边缘呈锯齿状;常见较多红色、粗大的薛氏小点,在环状体期即可出现。
1.人体内发育(中间宿主) 为肝细胞内裂体增殖又称红细胞外期(红外期), 在红细胞内的发育包括红细胞内的裂体增殖(红内期)和 配子体形成的有性期开始(配子体形成期) 。
(1)红细胞外期(红外期) 蚊叮咬吸血 体变圆、核分裂 蚊叮咬吸血 体变圆、核分裂 子孢子----------------子孢子--------------------------------------- 注入血循环 --- 肝 进入休眠 肝细胞破裂 入血流 被吞食 ------- 裂殖体 ---------释放裂殖子 --------------- 侵入新的RBC 30秒
1). 红外期时间:Pv.--8 days Pf.--6 days Pm.---11 days Po.---9 days (1)红细胞外期(红外期) 1). 红外期时间:Pv.--8 days Pf.--6 days Pm.---11 days Po.---9 days 2). 裂殖子数 Pv 8,000 ~40,000; Pf 40,000; Pm15,000; Po 15,000 3). 遗传类型:Pv 和Po P.f 和 P.m 没有迟发型子孢子 速发型子孢子 迟发型子孢子---休眠子
裂殖子 ------- 环状体 ------ --滋养体--------- (2).红内期 10--11` 胞质增多 体变圆 裂殖子 ------- 环状体 ------ --滋养体--------- 侵入 RBC 伸出伪足 空泡消失 核分裂 胞质分裂包绕核 ---------早期裂殖体 -------------成熟裂殖体--------- RBC 破裂 侵入新的 RBC ----------------------释放裂殖子入血 -- 被吞食消灭
Pm 72h. 2)与临床的关系 : ①临床诊断的依据。 ②引起临床的症状和表现。 ③决定临床症状和表现的周期性。 1)周期:P.v和Po 48h; Pf 36~ 48h; Pm 72h. 2)与临床的关系 : ①临床诊断的依据。 ②引起临床的症状和表现。 ③决定临床症状和表现的周期性。 ④输血可传播,但易根治,无复发。 ⑤可引起再燃。
裂殖子--------------------♀♂配殖体 (3)配子体形成期 侵入 RBC, 核不分裂. 裂殖子--------------------♀♂配殖体 胞浆增多 1). 疟疾血症后第3天配殖体出现。 2). 可存活 30--60 days。 3). 是临床诊断的依据之一。 4). 可感染蚊,传播疾病。
2. 在蚊体内发育 ♀ 蚊吸血 ♀♁配子体--------------- ♁---出丝现象---------- ♁配子---- ♀♁配子体--------------- ♁---出丝现象---------- ♁配子---- 入蚊胃内 ♀ --减数分裂----------- ♁ 配子--- 侵入胃壁 --合子-----动合子----------------------------------囊合子------ 入弹力纤维膜下 核分裂、胞浆分裂 穿破囊壁或囊壁破裂 -------------------------子孢子- -----------------------子孢子 入唾液腺 1).在蚊胃内完成有性生殖(配子生殖gametogony ) 2).在蚊胃壁进行孢子生殖 sporogony
在25℃~30℃相对湿度70%~80%的条件下,间日疟原虫在按蚊体内发育成熟时间约为9~10d,恶性疟原虫约为10~12d,三日疟原虫约为25~28d,卵形疟原虫约为16d。外界温度或湿度不适宜时,疟原虫在蚊体内成熟时间有时可长达35d。
三、疟疾免疫 1.先天性免疫: (1)血型决定簇:Duffy血型阴性的人群,对间日疟原虫的感染具有自然的抵抗力。 (2)异常血红蛋白和G6PD缺乏:对恶性疟原虫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或具有选择性抵抗力。
三、疟疾免疫 带虫免疫(Premunition):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不能全部清除体内原有的寄生虫,而保持在一个低水平,一旦用药物清除了残余的寄生虫后,宿主已获得的免疫力便逐渐消失。
四、 致病 红外期疟原虫对人体肝细胞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但一般并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虫体对人体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所致。 1.潜伏期:疟原虫侵入人体至疟疾发作出现前的间隔时间,间日疟原虫短潜伏期为11~25d,长潜伏期可达6~12个月,甚至更长;恶性疟为7~27d;三日疟为18~35d;卵形疟为11~16d。
2.发作: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热退三个阶段。 周期性:与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 发作机制:红细胞内期成熟裂殖体胀破红细胞后,大量的裂殖子、原虫代谢产物及红细胞碎片进入血流,其中部分被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并可刺激这些细胞产生TNF-α、IL-1等内源性致热原,内源性致热源和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发作阈值:间日疟原虫的发热阈值为10~500个/l血,恶性疟原虫为500~1300个/l。
3.再燃与复发 再燃(recrudescence):急性疟疾患者发作停止后,如无重复感染,而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原虫经抗原变异,或宿主的抵抗力和对疟原虫的特异性免疫力下降,残存的红细胞内期原虫又重新大量增殖,引起疟疾的发作称为再燃。
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都不引起复发,只有再燃;间日疟和卵形症既有再燃又有复发。 3.再燃与复发 复发(relapse):疟疾初发停止后,红内期原虫已被消灭,而宿主也未再被蚊媒传播感染,由原先侵入肝细胞内迟发性子孢子,经过数月或年余的休眠后复苏,发育释放的裂殖子再进入红细胞繁殖,这时引起疟疾的发作称为复发。 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都不引起复发,只有再燃;间日疟和卵形症既有再燃又有复发。
4.贫血: 特点及表现 原因(1)直接破坏 (2)脾脏功能亢进 (3)骨髓中红细胞生成障碍 (4)免疫病理因素 5.脾肿大:发生机制为脾充血和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又因吞噬细胞沉着大量疟色素,致脾脏颜色变深。
脑型疟:最常见、病情也最为严重,主要由恶性疟原虫所致。常表现为持续高热、剧烈头痛、谵妄、颈项强直、尿闭、昏迷,出现病理性反射等症状。 6.凶险型疟疾:来势凶猛,病情险恶。 脑型疟:最常见、病情也最为严重,主要由恶性疟原虫所致。常表现为持续高热、剧烈头痛、谵妄、颈项强直、尿闭、昏迷,出现病理性反射等症状。
6.凶险型疟疾: 超高热型起病急,体温常迅速升高至41℃以上,并持续不退。临床表现为皮肤灼热、气促、烦燥、谵妄,常发展为深度昏迷在数h内死亡。 胃肠型除有畏寒、发热外,还常有明显呕吐、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多数预后较好。如出现严重呕吐、腹泻、脱水,可因休克和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7.先天疟疾、输血型疟疾 输血性疟疾是由输入疟原虫感染者新鲜血液引起,临床表现与蚊传疟疾相似,一般潜伏期较短,即使是间日疟和卵形疟根治后,也没有复发现象。 先天性疟疾系胎盘受损垂直传播,或分娩过程中母体血污染胎儿伤口所致,胎儿出生后即见有贫血、脾肿大,血检可查获疟原虫。
五、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 (1)周围血中查疟原虫,薄血膜和厚血膜涂片,瑞氏或姬氏染色,镜检。 一般恶性疟在发作开始时采血,间日疟或三日疟在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采血。 (2)吖啶橙定量层析法(quantitative buffy coat, QBC):
五、实验诊断 2.血清学方法 3.分子生物学方法 六、流行 我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人体四种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均存在。间日疟分布最广,恶性疟危害严重,三日疟散在分布,卵形疟仅发现几例。
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现症疟疾患者及其带虫者其血液中有疟原虫成熟配子体者都是传染源。 2.传播媒介 全世界450多种按蚊,已报告作为媒介的按蚊不超过20%。我国起传播作用的有8种,主要有中华按蚊,它分布广,种群数量大,在很多地区它是唯一的按蚊种类,是平原地区主要的传播媒介。 3.易感人群 对疟疾具有感受性的人群或无免疫力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除高疟区婴儿从母体获得短暂的先天免疫力外,其他人群均为易感者。在流行区,成年人反复感染,可呈带虫状态。
七、防治 1.消灭传播媒介 2.控制传染源 3.保护健康人 4.治疗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1.4-氨基喹琳类 用于红内期原虫。 2.8-氨基喹淋类 防止复发和杀灭配子体。 3.嘧啶和双胍类 预防病原的侵入。 目前抗疟药主要分为六大类: 1.4-氨基喹琳类 用于红内期原虫。 2.8-氨基喹淋类 防止复发和杀灭配子体。 3.嘧啶和双胍类 预防病原的侵入。 4.叮啶类 用于红内期原虫。 5.矾类及磺胺类 对恶性疟原虫红内期有 明显杀灭作用。 6.青蒿素 作用于滋养体的膜系结构,干 扰线粒体功能,从而起到杀灭疟原虫的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