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溫泉博物館 建築特色 ★小組成員:高103林孟璇、林念儀、施妤柔★
目錄 歷史背景 日治時期的建築 建築概述 建築特色 二樓 一樓 心得 參考資料
歷史背景 清光緒20年,德商奧利曾欲在此開俱樂部,未成。日明治29年3月,成立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34年,台北至淡水鐵道開始營運。38年日俄戰爭,設傷兵收容所,發現北投石,此時的北投溫泉設施已發達於頂盛。同年,台灣婦人慈善會發起浴場改良會。
歷史背景 日明治39年,鐵の湯開幕。40年整建湯瀧公共浴場,43年台北廳長井村大吉擴建為北投溫泉公共浴場,仿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為當時東亞最大。日大正2年6月完工。12年整建,增加特別休息室等。民國83年呼籲保存建築,85年訂為三級古蹟,為台灣第一座溫泉博物館。
日治時期的建築 日明治28年(1895),台灣被日殖民。新的都市計劃,日人引進風格多樣變化的建築。日治時期,台灣出現日明治維新後的西洋建築,也有位強化殖民母國文化色彩的日本風格建築。
日治時期的建築 1920後,現代建築進入台灣,雖被殖民,本土意識仍出現於某些建築中。不同的建築發展背景,造就了台灣日治時期建築中得西洋、東洋、現代和台灣四種風情並存的情況,在世界建築發展,算是非常特殊的現象。
建築概述 北投公共浴場外觀可歸為半木式,一樓以紅磚和鋼筋混凝土構造為主,,二樓則全為木造。由於沒有將樑柱外露,構造上屬半木式,但形式上則混合了西洋與日本的特色,也可說是和洋混合風格。
建築概述 半木式 主要使用木樑柱為結構,空隙由磚石填滿;或底層為磚石。一樓為磚造,二樓使用木造。
建築特色 二樓 入口處設在二樓,有涼亭、換鞋玄關,屋頂覆以傳統的瓦作。
建築特色 二樓 大和室為二樓最主要的空間。地板採日本傳統的榻榻米,外部則是迴廊,由托次坎柱式的圓柱支撐屋頂,充滿東洋風情。
大和室
迴廊
建築特色 二樓 牆面以白牆與雨林板搭配,加上斜坡式的屋頂和通風窗。
建築特色 一樓 有更衣室及個別的沐浴大池,日大正12年,為接待日本皇太子,增建了西北角落的空間。
建築特色 一樓 以砌工精美的紅磚(清水磚)和不同形式的拱窗搭配。有開平拱窗、圓拱窗。其主要特色為彩繪玻璃。極富西洋色彩。 ※彩繪玻璃為當時歐洲新藝術運動下的產物。
紅磚、圓拱窗 開平拱窗
彩繪玻璃 新藝術風格
建築特色 一樓 其特點除了彩繪玻璃外,大浴場周圍的圓拱列柱也是此建築的特色。其外圍走廊及地面則以不同的磁磚及馬賽克拼貼。 大浴場為日本公共浴場最主要的空間,其浴池長9公尺、寬6公尺、深40公分治130公分,但主要只服務男賓。
木作樓梯
心得 林孟璇:俗話說的好:「萬事起頭難。」,一開始光是要選方向和主題,就夠令我們焦頭爛耳了,現在可以看到大致的成品,我覺得這真是奇蹟。 林念儀:希望當天可以看到很多特別的建築。 施妤柔:北投溫泉的建築融合了西式與日式風格,呈現出明治維新後日本建築的西化。我覺得建築不僅是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同時也反映出環境條件的影響,和建築史的發展,值得我們好好去欣賞每棟建築的故事。
參考資料 http://tw.myblog.yahoo.com/jw!aSLTo4qCGRm62Ez5psHx8PjO/article?mid=6343 http://tw.myblog.yahoo.com/jw!avRU7l.QAwShChF1u0v86rcg/article?mid=78476&prev=45337&next=78476&sc=1 書:台灣建築文化遺產日治時期篇 20世紀台灣建築 台北建築MAP
THE END!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