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 宗教之区别。 自由平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經歷護法運動的挫折,孫中山如何調整 反軍閥的策略? 要對抗軍閥,就先 要擴大革命的力量! 國民黨被袁世凱解散 (1912 年 ) 中華革命黨 (1914 年 ) 中國國民黨 (1919 年 )
Advertisements

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 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红色的起点—— 北大红楼. 红色的起点—— 北大红楼 第20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派探索救国道路一览表
第 15 课 新文化运动 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四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深圳市坪山高级中学 李静.
初中历史课堂.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可以说是一 半的欢欣,一半的叹惋。欢欣的是大 家对北大传统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这 个话题有兴趣,……叹惋的是半个世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蔡元培 陈独秀 辜鸿铭 《兼容并包》 沈嘉蔚 《宽容》沈加蔚 1988.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公车上书 戊戌六君子 上海庆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袁世凯1912年3月 就任临时大总统.
【温故而知新】 ? 简述鸦片战争后至1914年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仿行制度——维新变法;民主革命思想
《中国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 第11课 新文化运动 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 袁文菁.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导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 4 章 民初政局與社會變遷 一、袁世凱與洪憲帝制 二、軍閥統治與南北分裂 三、清末民初的社會與經濟 四、新文化運動 五、五四運動.
新文化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敬告青年 陈独秀.
旧 新 民主主义革命 民主主义革命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地主官僚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农民
1917年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 北京大学创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现名,是近现代中国进步思想和革命的重要阵地。你知道最早奠定北京大学这一地位的是什么重大事件吗?
联 想 天 地. 联 想 天 地 洋务运动 江南制造总局内生产大炮的厂房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图.
新时代的先声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 李德成
2015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 思想.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进入山东的日军 老照片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政治上:中华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却妄图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学历史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主讲人 高宇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感受历史,肩负未来.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辛亥革命后中国百姓门户前的对联依然如旧  皇恩雨露深  帝德乾坤大 封建思想仍旧根深蒂固.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毛泽东思想概论.
侯课 1.预习教材完成《学习指导》52页自主导学填空;并据此理清教材知识线索.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青年》的诞生(1915年) ——标志新文化运 动的开始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无法忘记您的痛, 我坚强的母亲, 用血泪浇灌着残破的故土!
陈独秀与《新青年》 “德先生”与“赛先生” “打倒孔家店” 鲁迅与《狂人日记》 胡适与白话文 文化平民化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袁世凯就任第一任大总统明信片 袁世凯祭天 袁世凯就任第一任大总统明信片 袁世凯祭天 上面左图是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发行的明信片,右图是袁世凯在天坛祭天,这是他为自己登基称帝做的一次彩排。请结合图片资料,阅读教材内容,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认识。
第一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 22 课 新文化运动
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专题复习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古陶一中 杨继风.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的抗争史、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进行探索的? 物质 维新派 制度 革命派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标要求 1、探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过程、口号内容和评价。
第13课 辛亥革命 兴县中学 赵小鹏.
辛亥革命.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9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回顾近代化的历程: 1840年,帝国主义的炮声, 惊醒了沉睡的东方巨龙, 不屈不挠的中国人, 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但是,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課題一 學術思想的發展 認識中國學術思想的發展概況: 1)先秦學術百家爭鳴(主要認識 儒、墨、道、法四派的學說概要) 2)漢武帝的尊儒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 宗教之区别。 自由平等 第六条: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等 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以及被选举等权利。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 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 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 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

第 9 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1915——1919)

活动一 袁世凯要复辟帝制,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材料一: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1914年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2月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

材料二:继袁世凯祭孔以后,北京孔庙的香火日益兴旺起来。 近日,许多老百姓前往寺庙烧香,祈求神灵保佑。 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占据着统治地位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并一度恢复帝制。 2、袁世凯死后,国内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 . 1、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并一度恢复帝制。 2、袁世凯死后,国内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 3、同时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4、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新文化运动 1、时间: 2、开始标志 3、发起人: 4、代表人物: 5、口号(旗帜) 6、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

《青年杂志》——《新青年》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后《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此杂志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李大钊(1889—1927年) 1918—1919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三篇文章,首倡社会主义。

人物——李大钊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889年生,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北洋法政大学毕业后,到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曾参加反袁运动。1916年回国,历任北京《晨钟报》总编辑、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新青年》杂志编辑。十月革命后,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创办《每周评论》,积极领导五四运动。 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北方区党的工作。在国共合作期间,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参与改组国民党的工作 ;1927年4月6日被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蔡元培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三)主要阵地 《新青年》 北京大学 (四)旗帜与口号 民主 科学

Democracy Science 西方民主和科学指的是什么呢? 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思想。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西方民主和科学指的是什么呢? 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思想。 科学:指自然科学及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达尔文的进化论)

新文化运动包括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方面的内容 (五)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前期:1915—1917.(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提倡 反对 民 主 愚昧 新道德 旧文学 科 学 新文学 专制 旧道德 新文化运动包括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方面的内容

材料分析(主要内容) 中国欲求生存,必须抛弃官僚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科学之兴,不在人劝说下,若车之有两轮。 ——陈独秀 民主: 独立、平等、自由,此时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 旧道德 :主要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 为子纲,夫为妻纲,礼、义、仁、智、信,历 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 :就是男女平等、个性解放、人格 独立、权利平等。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提出要文学革命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批判封建礼教,树立新文学的典范

新文化运动包括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方面的内容 斗争锋芒:封建儒家思想 口号: “打倒孔家店”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孔家店”指的是什么? 指代表封建专制制度和旧礼教、旧道德的孔子学说。

活动二: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而我们今天仍在学习儒家传统文化,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思考: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精神支柱,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打倒孔家店!”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的空前思想解放运动。 (六)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七)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的空前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新文化运动(前期) 课堂小结 1.兴起标志: 2.代表人物: 3.指导思想: 4.主要阵地: 5.主要内容: 6.实质和目的: 7.意义: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民主和科学 《新青年》 北京大学(活动基地) 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反对—— 批判——思想,宣传——文化。 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民主和科学,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后期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敬告青年》 陈独秀 前期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狂人日记》 鲁迅 阶段 内容 代表作 作者 后期 (1917 —1919)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敬告青年》 陈独秀 前期 (1915 —1917)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狂人日记》 鲁迅 《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斗争锋芒、口号 《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 《狂人日记》 鲁迅 《布尔什维主义 的胜利》 《庶民的胜利》 宣传十月革命, 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改造、创新,与时俱进 活动三:如何看待儒家传统道德?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改造、创新,与时俱进

  我们青少年,应当学习和继承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那种勇于探索新思想和超前学习的精神,将民主和科学的两面大旗举得更高更高!

二、胡 适 《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八项主张

征婚启示 墨黑头发无有麻子脚不大周正

墨黑头发, 无有麻子, 脚不大, 周正。 墨黑头发无, 有麻子, 脚不大周正

推倒 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 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 又提出 “文学革命” ! 旧观念 重形式 难理解 新思想 重内容 好理解 作为第二卷下一号(第6号)的第一篇文章,陈独秀写了一篇《文学革命论》。 正式举起“文学革命”大旗,旗上大书三大主义:

三、鲁迅--新文学的巨匠 1918年《狂人日记》 地位: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篇白话小说(小说地位)

《狂人日记》第一篇 白话短篇小说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摘自鲁迅《狂人日记》

巩 固 练 习 科学 民主 Science Democracy

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毛泽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新青年》                  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

B C A 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义 D、民主和科学 6、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是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7、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 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 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C A

B 选一选 8、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运动。 ”你认为他这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8、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运动。 ”你认为他这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了 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C.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D.召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