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與電腦應用 林偉川 2001/12/13
全球資訊網的未來 目前的全球資訊網有以下 3 個問題: 安全性不足:這是眾所皆知的缺點, 不過也因此有許多廠商不斷的投入資金, 在研發更安全的網路交易機制, 相信再不久, 網路交易的風險會比去提款機領錢還要低。 互動性不足:這點主要是因為頻寬不足, 但是近年來寬頻上網的趨勢逐漸成形, 而且網路虛擬實境的技術愈趨成熟, 互動性的問題應該很快就能解決。 HTTP 的標準尚未完成:HTTP 是全球資訊網的核心技術, 但問題是因為網際網路標準制定組織的動作太慢, 形成現在 HTTP 的版本不斷更新, 功能不斷加強, 但是各種瀏覽程式支援程度卻略有差異, 甚至出現某些功能只有獨家支援的怪現象, 實在令人困擾。
電子簽章法三讀通過 由民間憑證機構提供電子交易等相關認證服務 電子簽章及電子文件法以數位憑證、聲音、影像等代替簽名,使電子文件與傳統書面契約有同等法律效力(11/08/2001) 目前國內金融業與台灣網路認證公司合作,以CA電子憑證搭配最高安全等級機制,不是一般SSL通訊加密層級而已 SET機制以前用於信用卡交易,不同銀行的帳號要申請不同憑證,如今使用者可以只用一個電子交易憑證,即可處理多帳號電子轉帳及交易(Non-SET CA認證)電子化政府、推廣電子商務
微軟合作之認證公司
任證作法不可還原的編碼函數 編碼資料 還原函數 原始資料
編碼函數 對稱金鑰函數(用同一個鑰匙來作編碼解碼) 非對稱金鑰函數(用不同鑰匙來作編碼解碼) 雜湊函數 先請對方寄一含有他數位簽名的郵件 分為公與私鑰來編解碼 雜湊函數 先請對方寄一含有他數位簽名的郵件
取得數位ID(包括私密及公開金鑰)
數位編碼
對稱金鑰加解密函數
非對稱金鑰加解密函數
非對稱金鑰加解密函數 送方與收方先得到雙方之公與私鑰先以e-mail方式送出數位簽章 送方以己方之公鑰編碼,接收端以送方之私鑰解碼 回傳時,接收端以接收端之私鑰密編碼,送方以接收端之公鑰解碼
雜湊函數 利用雜湊函數來產生雜湊值時, 具有下列特性: 輸入雜湊函數的資料沒有長度的限制。 雜湊值的長度固定。 雜湊函數的運算不會太複雜, 亦即電腦在執行時不會耗費太多 CPU 資源。 雜湊函數具有單向特性, 因此理論上無法利用雜湊值來求出輸入的原始資料。 即使輸入的資料僅有一個位元不同, 產生的雜湊值卻會有很大的差異。
數位簽章 在文件末端附上數位簽章, 可證明這份文件確實是自己發出的, 並可確保文件內容不會被篡改。
數位簽章的產生
數位簽章的驗證
防火牆 防火牆的目的便是在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之間, 建立一道防衛的城牆, 避免有心人士從外部網路侵入。
防火牆 硬體裝置 軟體裝置 一部PC有兩張網路卡分隔內外 Cisco HW 非常昻貴 BlackIce(http://www.iss.com.tw/product/product-blackice.php)、ZoneAlarm(http://www.zonelabs.com)$25
藍芽技術 (Bluetooth) 簡言之, 藍芽就是一種同時可用於電信和電腦的無線傳輸技術。它是一種短距離、低功率、低成本, 且運用無線電波來傳輸的技術。目前的應用範圍: 語音及數據資料的即時傳輸 取代有形線路 快速方便的網路連接 3 合 1 電話
藍芽技術的標準 傳輸的範圍最遠達 10 公尺, 若接上放大器則可達 100 公尺, 使用 2.4 GHz 公用頻帶, 採用的無線傳輸技術是跳頻式展頻, 跳躍的頻率很高 (每秒 1600 次)。 一個藍芽網路 (Piconet) 總共可以有 8 個藍芽裝置, 其中一個是主控端 (Master), 其他裝置則是用戶端(Client) 。 每一個藍芽裝置又可成為另一個藍芽網路的成員, 藉由此特性將藍芽網路無限的延伸出去, 形成一個大的藍芽區域網路。
藍芽技術的發展 曾經有人提到要將藍芽技術的傳輸範圍拉大到 100 公尺, 此時防止干擾並兼顧傳轉效率就非常重要, 藍芽技術對此問題有幾個解決方法: 採用高速跳頻 (每秒 1600 次) 和小封包傳送技術, 若是有封包在傳輸時遺失了, 只需要將該部分重傳, 而且因為每個封包都很小, 重送不會對傳輸速度有太大的影響。 藉由錯誤控制的機制, 確保封包傳遞的正確性。 因為語音資料對於正確性的要求比較不高 (聽的到就行了), 因此語音傳輸時, 若有封包遺失, 並不會重送, 以避免延遲和因為重送所導致的其他雜訊。 在傳輸數據資料時, 接受端會一一檢查封包的正確性, 若有錯誤則會要求發送端重送此封包, 以確保資料無誤。
藍芽發展的現況 http://invest.smartnet.com.tw/new_news_asp/content_1.asp?NewsNo=20011212127
藍芽發展的現況 http://invest.smartnet.com.tw/new_news_asp/content_1.asp?NewsNo=2001121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