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篇 Unit_08_聖嬰現象
聖嬰現象的發生─發生地點 秘魯:南美洲的 秘魯 ,西濱南 太平 洋,東倚 安地斯 山。 湧升流:正常時,秘魯附近海域有自 深 海處湧升溫度較 低 的海流,將海底的營養物質帶至 表 層,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演變成大漁場,每年為秘魯、厄瓜多的漁民帶來大量漁獲。
聖嬰年─發生原因 上升氣流 雨水多 下降氣流 雨水少 H L T小 T大 西太平洋 東太平洋
聖嬰年─發生原因 下降氣流 雨水少 上升氣流 雨水多 H L T大 T大大 T小 西太平洋 中太平洋 東太平洋
聖嬰現象的發生─聖嬰現象 水溫:秘魯、厄瓜多當地漁民發現,每年 12 月左右,赤道 東 風減弱,使湧升流 減弱 ,造成當地表層海水水溫會 上升 。 影響:浮游生物 減少 ,漁獲量也 減低 ,此現象發生在每年的聖誕節前後,當地人稱為El Nino,一般翻譯為『 聖嬰現象 』。
聖嬰現象的發生─聖嬰現象
聖嬰年 定義:東太平洋海水的水溫偏 高 的年份,稱為 聖嬰 年。 變化:西元1997 ~ 1998年強烈的聖嬰現象,使東太平洋海面溫度比平均溫度 高 5°C以上,全球的氣候都受到明顯的影響。
聖嬰年─發生原因
聖嬰年─發生原因
聖嬰年─發生原因 正常時:太平洋海域在赤道南北兩側盛行 東 風,將溫暖的海水送往 西 太平洋,而東太平洋由深層較冷的海水湧升補償,使表層海水的水溫 降低 。
聖嬰年─發生原因 變化時:每隔2 ~ 7 年,太平洋的東風會 減弱 ,造成深層海水湧升至表層的量減少,使東太平洋的水溫 升高 ,因而蒸發量變 大 ,水氣變 多 ,使得氣壓更低,東風更 弱 ,甚至變成西風。
聖嬰年─聖嬰年與反聖嬰 聖嬰時:若太平洋的東風 減弱 ,導致較溫暖的海水有機會聚集在 東 太平洋附近,造成 東 太平洋海面溫度升高,也有較明顯的聖嬰現象。 反聖嬰時:若東太平洋的水溫異常 降低 ,稱為 反聖嬰年 。反聖嬰使原本雨量豐沛的西太平洋赤道附近地區雨量 更多 ,容易發生嚴重的 水災 ;而原本乾季的 東 太平洋赤道附近地區 乾旱 更為嚴重。
聖嬰現象與環境─氣候方面 多雨地區:西太平洋地區蒸發不夠旺盛,如東南亞、 澳洲 北部,在聖嬰年期間,因西太平洋海水的水溫較 低 ,海水蒸發量 減少 ,水氣不足,使得上述地區反常的出現乾旱、森林大火等災害。
聖嬰現象與環境─氣候方面 少雨地區:東太平洋地區海水 升 溫,使 溫暖 的海水帶來較多的水氣,造成原本沙漠地區的秘魯降下 豪雨 ,美國、墨西哥飽受 颶風 侵襲。
聖嬰現象與環境─氣候方面 氣候異常紀錄 西元1982 ~ 1983 年與1997 ~ 1998 。 聖嬰現象與環境─氣候方面 氣候異常紀錄 西元1982 ~ 1983 年與1997 ~ 1998 。 大規模的全球氣候異常,如北美降下 豪大雨 、印尼發生 大乾旱 。 聖嬰現象並非祕魯沿海地區特有的現象,其影響力可達北美、亞洲、非洲等地,影響 全球 氣候。 目前為止,科學家 尚未 了解聖嬰現象發生的真正原因。
聖嬰現象與環境─農業方面 巴西:巴西東北部在聖嬰年後(╳)的夏季,雨水比往年 少 ,農民改種較耐 乾旱 的農作物,才可以減少損失。 台灣:台灣地區在聖嬰年後的 春雨 會比較明顯,該年的休耕面積便可 減少 。
聖嬰現象與環境─對臺灣的影響 氣溫、雨量 根據資料顯示,臺灣地區冬、夏兩季的氣溫、降雨量變化與聖嬰現象無明顯關係。 根據統計資料,聖嬰年次年(反聖嬰現象)有時會造成臺灣地區3月降水 偏多 ,9月則氣溫偏 高 ,即為臺灣地區帶來 暖 冬的現象,並使春雨會提早到 二 、 三 月份報到,讓雨量有增加的現象。
聖嬰現象與環境─對臺灣的影響 氣溫、雨量 聖嬰年甚至使雷雨、龍捲風、冰雹等極端的天氣現象 增加 。
聖嬰現象與環境─對臺灣的影響 颱風 根據研究指出──聖嬰期間侵臺颱風次數 減少 。 聖嬰期間熱帶太平洋海面最熱區域向 東 移往中太平洋,致使颱風生成區域隨之 東 移。 聖嬰期間一旦有侵臺颱風來臨,因颱風長途跋涉而來,行經熱帶海面的距離很 長 ,將累積更多的能量,致使颱風的規模與破壞力變得特別巨大。
報告完畢 歡迎下次再來
補充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