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资源、能源及其利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Advertisements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4节 碰 撞.
5.6.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超导磁悬浮小列车.
中国的工业.
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金陵船厂子弟学校 蒋小波.
第十章 能量守恒定律 A. 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 多档位电热器的电路分析与判断 夏湾中学 孙玥.
第十六章:热与能 第二节 内 能.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欢迎光临.
欢迎光临.
《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 第四章 分体式空调器 第一节 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 功 热量.
                                                                                                                                                                
电化学基础知识 1、电化学的研究内容: 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装置、过程和效率 2、电化学反应过程(及装置)分类 依据:反应产物与电流的关系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二节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功與能量的轉換 當外力對物體作功時, 會增加物體的位能或動能 功: 重力位能: 動能:
第十一章 电 化 学 11-1 引言 如何学好电化学.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ATP SLYTYZJAM.
看一看,想一想.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营养配餐 ----理论基础知识.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 物理学. 本章概述 一、什么是热学? 研究物质处于热状态下有关性质和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 二、研究方法
中式烹调技艺 第八章.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准静态过程 功 热量.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2.2矩阵的代数运算.
第二章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基本热力学函数 麦氏关系及应用 气体节流和绝热膨胀.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四 电动机.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第四节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这些用电器工作时的共同点是什么?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热能)
第三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3 热力学第二定律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十一章 物理学与能源技术.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的基本特征.
2.2 热力学 内能 功 热量 内能 热力学系统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量(分子的平动、转动与振动的能量)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不包括系统整体的机械能。 内能是状态量 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资源、能源及其利用

学习方法建议:以自学为主 地球上的资源 地球上的能源 能量及其转化 原材料的开发利用

[ 第一节知识点分析 ]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资源问题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特征和现状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 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可利用的部分 其范围随着人类利用能力的增强而扩大

2、类型 自然要素分类: 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再生性质分类: 不可更新的资源(矿产) 可更新的资源(水、森林、土壤) 永可更新的资源(太阳能、风能)

资源问题 1、两层含义: 可再生资源被强烈破坏和过度利用,再生速 度和能力逐渐降低,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工业活动的不断加强,变得越来越少

2、造成原因 是资源供需方面的两种“不平衡”造成的 第一种:是人类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总需求和 地球能够提供的自然资源总量之间 第二种:是资源供需上的地区不平衡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以特征和现状为主 1、土地资源 具有双重属性的独特资源 既有自然因素的一面,也越来越爱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基本特征: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具有生产能力 数量有限 具有时间性(季节性) 有固定的空间和地域 土地类型多样 可利用土地相对数量少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2、水资源 基本特征: 淡水资源所占比例小 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用水需求与水资源状况之间存在许多矛盾 总量丰富,但人均数量少 空间分布不均匀 时间上分配不均

生物资源 1.生物资源的特征:再生性,有限性,多效益 性 2.森林资源:我国位世界第五 3.草地资源: 4.野生动物资源

矿产资源 1.矿产资源的特点: (1)在地区分布上不均匀 (2)属不可再生资源,数量是有限的 (3)具有伴生性 2.矿产资源现状

[ 第二节知识点分析 ] 能源问题及分类 几种能源

能源问题及分类 1、能源问题 一方面:面临着能源的日益短缺 另一方面:对能源的需要不断增长,且要解决污染问题 解决方法: 开源:用再生资源和原子核能代替矿产能源 节流:节约能源,特别重视节约矿物燃料 提高利用率 控制人口增长

2、能源分类 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第一、第二、第三能源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教材P317-318,表5-6、7、8)

几种能源 1、煤 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均是来自地球的能源 主要问题:供应不足、使用浪费、造成污染 合理使用途径: 干馏: 气化:得到无公害的煤气(脱硫、脱氮、除尘等) 液化:人造石油 高温干馏(9000C):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低温干馏(6000C):得到焦油

2、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成分:各种碳氢化合物(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石油炼制: 分馏:原理:按沸点不同在分馏塔的不同部位出口 产物:汽油、煤油和轻柴油 裂化和裂解:目的不同 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5000C以下)得到石油化工原料 重整:改变汽油成分,提高汽油质量

3、核能 裂变: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 聚变:两个氢原子核聚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

4、太阳能(来自地球以外的能源) 太阳能利用 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热水器等 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 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光合作用 是再生资源 优点: 能量很大 没有污染 缺点: 受昼夜和天气影响 目前利用成本高

[ 第三节知识点分析 ] 氧化作用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 电功、功率及代谢率 电流的效应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氧化作用 剧烈氧化、缓慢氧化和生物氧化 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理解: 剧烈氧化(爆炸、燃烧):反应速度快,化学能转化成大 量的光和热 剧烈氧化(爆炸、燃烧):反应速度快,化学能转化成大 量的光和热 缓慢氧化(自燃):反应速度慢,化学能转化成热 生物氧化:属缓慢氧化(有酶参与)

机械能 理解机械能、内能、电能及其它们之间的转化 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 机械能转化和守恒定律——在重力势能和动能相 互转化过程中,总机械能不变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反映出它做功的本领 EK = 1/2 mv02 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势能(重力势能):物体因为相对于地球的位置而具有的能 EP = GH = mgh 等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跟它的高度的乘积 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势能转化为动能

内能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温度影响分子动能、体积影响分子势能 内能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改变内能的方法: 做功:钻头钻孔、活塞压缩空气、电流通过电阻丝 热传递:灼热的火炉、 内能的表示: 做功的大小、热量的交换 对系统做功或对系统传递热量,系统内能增加; 系统对外做功或向外界传递热量,系统内能减少

热力学第一定律 定义: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内容:系统由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使系统 的内能增加,另一部分是系统对外作功 Q = (E2 - E1 ) + W

电功、功率及代谢率 功 率:P = W / t (焦耳 / 秒 瓦特) 代谢率:N = W / t (动物) 电功: W = U I t (焦耳、伏特、安培、秒) 电功率:P = W / t = U I = I 2 R

例:人体一般每消耗 1 升氧平均释放 2.0104 焦耳 能量,如果某人步行上班,每分钟呼出全部气体 中含氧0.6升,试计算某人步行时的代谢率. 解: 第一步 求出某人1分钟放出的能量 0.6×2.0 × 104 焦耳 第二步 求代谢率 N = W / t = 0.6×2.0 × 104 / 60 = 200 瓦特

电流的效应 1、热效应 电流通过金属导体产生热量,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灯、电烙铁、电热水器等) 焦耳—愣次定律:Q = I 2R t (焦耳、安培、欧姆、秒)

例:一台提升重物用的电动机,其线圈电阻r 为 2欧姆,如果电动机输入电流为10安培,问 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多少?3分钟内产生多 少热量? 解:第一步 求线圈发热功率 P P = I 2 r = 10 2×2 = 200 瓦特 第二步 求热量 Q = I 2 r t = 10 2× 2 × 3 × 60 = 36000 焦耳

2、电能的化学效应 电能转为化学能 (电解食盐水制取氯气和氢氧化钠、电筹、电镀、电冶) 3、电能的磁效应: 电能转化为磁场

[ 第四节知识点分析 ] 无机物原材料 金属材料 合成高分子材料

无机物原材料 1、合成氨工业 重点: 结合合成氨工业反应搞清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和化学平衡原理

5 0 0 0 C,3×10 7 Pa 催化剂 N2+3H2 2NH3 + 92.3 J (可逆反应) 如何使合成氨的产率较高?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升高温度、增加压强、催化剂 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的因素 提高温度和加催化剂:缩短氨的平衡时间 达到平衡时,催化剂对平衡产率没有影响 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提高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合成氨最适条件的分析: 从速度考虑要采取高温、高压 从平衡原理考虑要采取低温、高压 提高压力,有利于加快反应速度和提高氨的平衡产率。 但要考虑设备的而压和成本。 提高温度,有利于缩短氨的平衡时间但降低产出率; 选择催化剂最适合的温度 500 0 C

2、电解食盐水 重点:电极反应和电解产物 电解过程自习 两极上分别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阴极: 2H+ + 2e = H2 ↑(还原) 阳极: 2Cl- + 2e = Cl2 ↑(氧化)

金属材料 1、铁 重点:铁的化学性质和钢铁冶炼的主 要原理

化学性质 铁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为+ 2或+ 3 (FeO Fe2 O3) 炼铁的主要原理 利用CO的还原氧化铁,炼得生铁 Fe2 O3 + CO = 2Fe + 3 CO2 炼钢的主要原理 用 O2 氧化生铁中的一部分碳及硫磷等杂质,炼得碳钢

2、铝 重点:铝的性质和用途 主要性质: 优良的导体、传热性、延展性、对光的反向性 用途: 制造电线、炊具、门窗、飞机、汽车等

3、金属腐蚀及其防护 原因: 化学腐蚀: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 电化学腐蚀:发生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 防护方法: 覆盖保护层 改变金属结构 电化学保护

合成高分子材料 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聚乙烯可制成食用塑料) 合成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晴纤维 合成橡胶:

课 后 小 结

第一节:地球上的资源 资源的分类(按再生性质分类) 第二节:地球上的能源: 能源的分类 太阳能的优缺点

第三节:能量及其转化 机械能、内能 电功、功率、电能等计算 第四节:原材料的开发利用 合成氨的反应条件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作业: P374 ,D 1,5,20,2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