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中尺度對流系統中引起的 Nari颱風的產生 Da-Lin Zhang,Liqing Tian and Ming-Jen Yang
使用工具:ECMWF大尺度分析,衛星資料,MM5 摘要: 1. introduction 2. overview 3 使用工具:ECMWF大尺度分析,衛星資料,MM5 摘要: 1.introduction 2.overview 3.model description 4.model verification 5. Genesis from an MCS/MCV 6.conclusion
Introduction Tropical cyclogenesis (TCG):先前存在的大氣擾動,在暖的洋面上通過風誘導的表面熱交換(WISHE)、渦旋熱塔(VHTs)和在行星邊界層(PBL)內大尺度的濕度輻合等的多種尺度的相互作用,成長為一個自我維持的、暖核的濕渦旋。 這些擾動可以包括:東風波,中尺度對流系統(MCSs),中尺度對流渦旋(MCVs),季風槽的旋轉,MCVs的合併,熱帶內輻合帶(ITCZ)的崩潰,MJO(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時西風的爆發(WWBs),或者僅僅是由於大尺度的氣流。 總之,TCG看起來是一個特別複雜的現象,沒有特定的物理機制,受先前擾動,大尺度流,SST,以及它們的相互作用所決定。
Introduction 很多高解析度的觀測( the field campaigns of the Tropical Cloud Systems and Processes in 2005 [Halverson et al. 2007]等)和云解析度的數值模擬( Hendricks et al. [2004 ]等),但由於TCG的複雜性,我們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尤其是從MCSs/MCVs轉變到TC,其過程往往很複雜,很多個案還值得我們研究。 選擇Nari(2001)作為研究對象是因為:a.它是由在副高外圍南部或西南部的運動的熱帶MCS演變過來的。b.它維持了超過20天。c.它經歷了兩次打圈的不規則的路徑,以及在近相同的洋面上在10天內結構和強度都發生了變化。特別的是,沒有一個作業模式很好的預報了它的路徑,結構,強度以及在台灣和廣東產生的強烈的地形降水。 對此, Yang et al. [2008]討論了地形在Nari登陸台灣后產生降水中的作用, Yang et al. [2011]還討論了台灣的高地貌對Nari不對稱的動能和降水特徵所起的作用。
Overview
Overview from Wu et al. (2008).
Overview 0000 UTC 1; (b) 0000 UTC2; (c) 0000 UTC 3; (d) 0000 UTC 5; (e) 0000 UTC 7; and (f) 0000 UTC 9 實線:700hPa高度場, 虛線:溫度場 箭頭:風矢量 (來自ECMWF) 注意:每幅圖的左下部東京灣處,準靜止的低壓,誘導了一個低層濕熱的急流到Nari產生處。到後來,被阻斷的副高已被Danas完全驅散了。
Overview 雲量在晚上多,白天少,這是由於云-輻射相互作用(Gray and Jacobson 1977) 左邊綠色箭頭是低層950 – 800 hPa平均風場,棕色是中層 800 – 600 hPa平均風場。 右邊是700hPa絕對渦度場, 風矢量場 雲量在晚上多,白天少,這是由於云-輻射相互作用(Gray and Jacobson 1977) 左邊的衛星雲圖可以看到。同時可以看到干而冷的下沉氣流,可能是由於副高引起的。右邊絕對渦度不斷增強,是由於MCS中的潛熱釋放
Overview 5/12以前環境風切都很強, 所以抑制了TCG 濕度場
Overview Before 5/9 1200 UTC 5 2100 UTC 5 – 1200 UTC 6 連續對流overturning(強風切和濕下沉) 開始增強(弱風切和濕度增強) 被冷鋒壓制 迅速增強(MCV-->storm) 由於冷水流和沖繩島的摩擦效應使增長減弱 0000 UTC 8--0000 UTC 9 0600 UTC 9 --1200 UTC 10 1200 UTC 10 -- 1200UTC 11 1200 UTC 11 -- 0600 UTC 13 14/9 增強到颱風強度,出現眼。因為穿過黑潮,得到能量 由於較冷水而減弱 穿過黑潮而增強 減弱 增強,離開原海域,向台灣島移動 16/9 19/9 20/9 21/9 碰觸地形使台灣強降水[Yang et al. 2008]. 進入台灣海峽后又增強 登陸廣東,減弱 消散
Overview Nari從一個MCS/MCV中發展而來,經歷了好幾次的強度變化以及複雜的路徑,21天長的演變時間。它的尺度比典型的颱風要小很多。 它的初始的環境場有:擾動熱SST,經過幾天對流翻轉形成的中尺度濕氣團,疊加在分裂的副高上的中層槽,來自東京灣的準靜止流,Danas的經過以及中緯度西風帶中一個行進的擾動。 目的:爲了在近正壓的環境下從一個長期存在并不斷改變強度的MCS中證明會出現TCG,檢查在颱風初期和發展階段的多尺度的相互作用,以及探索TCG事件的觸發機制和颱風發展過程中的渦旋合併過程,進行Nari颱風的數值模擬。
Model description
Model description MM5, 1200 UTC 5-- 1200 UTC 9,ECMWF 1.25°的大尺度分析場做初始場,12h 更新的SST場(TRMM) 注意,模式中D1包括了東邊很大的海域,這是爲了充分的模擬颱風Danas的作用。 另外,只有D1和D2使用了積雲參數化,並且積分時間比D3,D4早12小時。這樣為滿足D3,D4內的網格的濕度條件是必要的。
Model verification 很好的再現了前36小時颱風很緩慢的增長。可能是沒有考慮與黑潮的海氣相互作用造成的,部份也可能是在初始場中在大的洋面上缺乏中尺度的細節(比如濕度場)。另一方面,觀測的颱風路徑也包含一定的不確定性 颱風強度在最大風速和最低氣壓上模擬和觀測配合的都不錯。只是略有一些低估(7/12-48 到 8/06-66)
Model verification 初始場:900hPa氣壓場(實線), 擾動溫度場(虛線),風場,西北邊有個弱的斜壓區,下面有黑潮 颱風路徑模擬的很不錯,該拐地方都拐了,只是總體稍偏往南。
Model verification 斜壓擾動經過時間為5/12-00 到 6/12-24,完全經過後,垂直風切立刻變得非常 小,這很好的幫助了風暴初始的發展。所以通過模式,可以很好的看出,斜 壓擾動的經過,至少為渦旋環流的重組和TCG的再生,充當了觸發(trigger)的作用。
Model verification 可以看到,7/06風場經過劇烈調整,從上下西南風到下層東風,上層東南風,很好的對應了7/12颱風路徑的劇烈的向西和向西北的改變。9/00,風場從東北風到北風,此時Danas更加靠近Nari,所以造成Nari又一次強烈的向南的轉變。 總的來說,Nari的低層環境風是比較小的,這可以解釋在模擬階段Nari的準靜止的特徵。 7/06和9/00兩次路徑改變都是Danas和Nari之間的Fujiwhara [1921] 效應造成的。 即兩個氣旋的相互作用,大的氣旋會占主導作用,有效地影響小氣旋的移動路徑。
Model verification 0331 UTC 6 6/03-15的模擬 這是因為不足的水平解析度和在預報場從D2內插到D4后缺乏足夠的起旋(spin-up)時間 所以可以說,模式的認證還是非常好的,至少沒有遺漏大的物理過程。 氣旋狀分佈的’cloud street’,比觀測的寬一些。模式也再現了北部斜壓帶 中深對流的發展和西南部伴隨氣旋式暖氣流的環狀雲帶。渦旋中心幾乎沒云,是因為 缺乏外圍能量供應以及弱的輻合流。
Genesis from an MCS/MCV a.從一個MCS到緊湊的颱風 冷鋒同時減小了渦旋尺度。模擬前24h氣壓並未加深多少是因為:1.冷鋒的壓制,2.VHT的大範圍的分散 箭頭:900hPa流矢 a.5/18-06;b.6/00-12;c.6/06-18
Genesis from an MCS/MCV Axisymmetrization:軸對稱化,指當一個平滑分佈的渦旋受到不對稱擾動時,它會通過波動和混合作用使之成為一個較對稱的形狀的一種傾向。 軸對稱化能使副天氣尺度的渦旋擾動,分佈為一個距風暴中心特定距離的帶狀高渦度區,并使低壓系統出現RMW和一個類似熱帶氣旋的結構。 (Hendricks et al(2004) and Montgomery et al (2006).)
Genesis from an MCS/MCV 6/12-24 半徑小由大尺度環境決定,若無冷鋒,Nari會由兩個對稱雨帶產生,并更大半徑,更多時間起旋 7/00-36
Genesis from an MCS/MCV Sub-scale vortices 由於正壓不穩定造成眼墻 的破碎(Kossin et al. [2002] ) c 7/12-48 8/00-60
Genesis from an MCS/MCV 8/12-72 9/00-84
Sub-scale vortices 500hPa 4*10-3/s D:16-18km 傳輸高 值從眼到眼墻 為眼區增濕 無雨,下沉氣流 傳輸高 值從眼到眼墻 為眼區增濕 無雨,下沉氣流 被云覆蓋,蒸發冷卻下沉 改變眼墻形狀(由於相對強對流位置的方位移動) 并入眼墻后,能增強颱風強度(從哪來,到哪去)
外圍雨帶被壓制 7/12-48 9/00-84 f c 颱風雨帶縮小了近一半
Danas的東北風,冷水Cape ,大陸乾冷氣團+西北風, 中對流層RH很小,也會壓制颱風發展 (Hill and Lackmann 2009) 中層的低 空氣的通風作用造成濕下沉,壓制外圍對流活動(Kieu and Zhang 2008) 6/12-24 9/12-96 是與黑潮的海氣相互作用和疊加的大尺度環境條件造成了Nari的尺度大小和強度改變 CAPE+表面風 + 700hPa風
b.Nari的旋轉流的起旋(spin-up) (c)8/12-72; (d)9/12-96. 實線陰影:相對渦度 點線:切向風 箭頭:相對於系統的徑向流 a中中層渦度由中層槽進入MCV中使得絕對渦度輻合造成。b中顯示颱風對稱結構,最高渦度達4e-4,由於兩個雨帶的相互纏繞造成 C中最大渦度向上到邊界層頂,最大風區向下(AAM在PBL的輻合),中層風增強因為TC的緊縮和輻合流(副高,Danas) D,至中上層的渦度增強,因為眼墻上較弱的切向風的垂直切變使渦度輻散較弱。最大渦度和最大風速區都在PBL頂
Upright structure AAM is conserved following air parcels in the eyewall above the PBL [Zhang et al. 2001]. 8/12-72 9/12-96 b a 中層輻合流,由對流加熱進一步增強(750hPa200hPa)
Bottom--up 旋轉通過強輻合造成的絕對渦度的拉伸在邊界層頂增強。 并通過深對流和中尺度上升運動向上傳 中層拉伸可以部份造成中層旋轉增強,使AAM面upright 實線:相對渦度 陰影:拉伸率
Conclusion 與Danas的相互作用造成了Nari轉圈的路徑 一個弱的冷鋒的經過減小了環境風切,對Nari的TCG起到了觸發的作用,它也影響了颱風的尺度 Nari的強度的改變一部份歸功於黑潮的影響,一部份是由於Danas阻止其接觸大尺度環境中的CAPE 兩條不對稱的雨帶相互纏繞形成了一個較小的眼墻,然而由於干而穩定的大尺度環境,外部區域的雨帶發展很小,所以造成該颱風尺度很小 當Nari接觸黑潮時,模式低估了其強度因為未考慮與黑潮的海氣相互作用 模式驗證了氣旋渦度的從下往上的增長形式,最大渦度處於PBL頂 與副高和Danas有關的中高層輻合流產生了近於垂直的眼墻結構
Thanks! 戴奕 201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