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和失重 1.单位制:由 单位和 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1)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再议全国卷,促高二教学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高中物理备课组长 周兆棠 一.近五年 “ 新课标Ⅰ卷 ” 考试情况分析 1. 试题结构特点: 8 道选择 2 道实验 2 道计算 1 道选考( 3 选 1 模式) 48 分 选择题特点: 8 道选择题 4 个在必修模块 跨模块题目在
Advertisements

物理 - 牛頓力學篇 編者:邱家媛. 能永遠這麼幸運嗎? 不繫前後安全帶的可怕車禍後果 !.mp4 不繫前後安全帶的可怕車禍後果 !.mp4 不繫前後安全帶的可怕車禍後果 !.mp4 不繫前後安全帶的可怕車禍後果 !.mp4.
九十五年國文科命題知能 研習分享.
壹 展会营销方式 在休闲娱乐产业中的分析. 壹 展会营销方式 在休闲娱乐产业中的分析 对于行业、企业、产品的作用 会展营销 的作用 会展营销 集行业资源要素、灵活多变的活动手段、面对面的展览展示等优点,已经发展成为所有行业开展营销工作的首选手段。 1、市场调研功能 5、注意力经济效应 2、产品创新功能.
行政执法人员 综合法律知识培训 二OO六年八月.
自由落体运动.
肝硬化的护理 利州中专 李永.
第2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 考点: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中公教育 韩飞.
第三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
动量定理.
按照“三严三实”修身为政干事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动员会专题党课
展望2010物理高考 常州市第一中学物理组.
安全自护我能行 ——八年(1)班主题班会.
第二章 复式记账原理*** 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1.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会计科目与账户*** 3. 借贷记账法***
第六章 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臺南市104學年度 國民中小學新進教師研習課程 廉政宣導與案例研習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政風室 科員 黃彥雄.
第3课时 圆周运动 考点自清 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物理量 物理意义 定义和公式 方向和单位 线速度 描述物体 做圆周运 动的
必修2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南海中学 麦永良
请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每周物流资讯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第四十三期.
1、分别用双手在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2、双手交叉
龙海公寓· 多城一家O2O项目 商业计划书 2015年7月.
案例分析题 主讲蔡影.
牛顿定律的应用 版权所有—庞留根 , 版权所有-庞留根.
1.6 中国人口迁移.
2007年11月考试相关工作安排 各考试点、培训中心和广大应考人员:
分式的乘除(1) 周良中学 贾文荣.
高考计算题之复习策略 浙江省岱山中学 江爱国.
第四章 制造业企业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肝硬化 一、定义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造成的肝脏弥漫性损害。其病理特点是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
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 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 教材、教法与评价的交流 金 利 2006年1月10日.
第四章 力与运动 第七节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第4节  免疫调节.
相持时双方的拉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甲方齐心协力把绳子缓缓朝他们方向拉过去的时候,甲方的拉力一定比乙方大吗?
第三节 细胞外被与细胞外基质 1、胶原 细胞外被(糖萼)指细胞外覆盖的一层粘多糖(糖蛋白或糖脂)
易肇事路段之改善 講 授 人:李忠璋.
动能和 动能定理 版权所有—吕叔湘中学 庞留根. 版权所有——庞留根.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 超重和失重 主讲人: 李东红.
存货的核算 一、项目任务 1、原材料核算 ——按实际成本核算 ——按计划成本核算 2、低值易耗品及包装物核算 3、存货清查的核算
7-1 能量的形式和轉換 1 of 12 能量是促成自然現象變化的根源,太陽能替我們將水搬到高處,人類再利用高、低水位差發電。
第二节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
动物激素的调节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B级)
7.2 功.
章 末 整 合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外力近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第2课时  惯性).
第四章:相互作用 第2节:形变与弹力.
2-2 力的作用 彈簧力 的性質及其應用 力對物體 運動狀態的影響 生活中 牛頓 常見的力
(歡迎各校教師下載使用,內容有誤敬請賜教,使用時敬請註明來源)
基础会计.
章 末 整 合.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考 纲 展 示 高 考 瞭 望 知识点 要求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Ⅰ
第十三章 振动作业 基础训练:4、8; 自测提高:2、3、6、7; 二. 填空题 基础训练:9、10、12、15、16 三. 计算题
臺北市私立大同高中105年 地震疏散演練 上午9時21分, 實施防災演練, 9月13日0730實施預演.
必修2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第七节 功 率 第2课时 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
明湖國小 文書講習 時間: 地點:總務處.
集中保管有價證券 提存帳簿劃撥作業介紹 (發行人版)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总论 主讲:孙文静
第九章 电磁感应 交变电流 第2讲 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
振 动 习 题 习题总目录
实验专题.
2.1 试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3 牛顿第二定律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物理组 阚方海.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必修一 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Company Logo.
匀变速直线运动2.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讲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和失重 1.单位制:由 单位和 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1)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 第2讲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和失重 1.单位制:由 单位和 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1)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 它们是 、 、 ;它们的国际单位分别是 、 、 . (2)导出单位:由 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基本 导出 长度 质量 时间 米 千克 秒 基本

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I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n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l 米 m m 千克 kg 秒 t s

1.关于力学单位制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g、m/s、N是导出单位 B.kg、m、J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 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 解析:在力学单位制中,kg、m、s为基本单位,m/s、J和N均为导出单 位,A、B均不正确;g不是国际单位的基本单位,C不正确;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F=kma中的k才为“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故只有D正确. 答案:D

1.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大小等于测力计所受物体的 或台秤所受物体的 . 2.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比较 拉力 压力 超 重 失 重 完全失重 定义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 力(或对悬挂物的 拉力) 物体 所受重力的情况 拉力) 物体 拉力) 的状 态 产生的原因 物体有 的加速度 a= 方向向下 大于 小于 等于零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下 g

“超重就是物体重力增加了,失重就是物体重力减小了,完全失重就是物体不受重力了”.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超重或失重是指物体的“视重”大于或小于其重力的现象,物体实际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如何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 (1)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不变,只是“视重”改变. (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而在于物体是有向上的加速度还是有向下的加速度. (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重力只产生使物体具有a=g的加速度效果,不再产生其他效果.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

2.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压力传感器相连,电梯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过程中,传感器所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FN-t)图象如图3-2-1所示,g取10 m/s2,由图象可知 (2)重物的质量是________ kg; (3)电梯的最大加速度是________ m/s2. 图3-2-1

解析:(1)当电梯减速上升时,由于电梯内的物体与电梯都有向下的加速度,故此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即对应图象中的10 s~14 s,经历的时间为4 s. (2)由图象可知,在4 s~10 s内,电梯匀速上升,此时支持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所以重物的质量为3 kg. (3)当FN=15 N时,对应的加速度最大,amax= =5 m/s2. 答案:(1)4 (2)3 (3)5

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已知物体的 情况,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知道物体的初始条件(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 ,就可以求出物体在任一时刻的速度和位置,也就求出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受力 运动学公式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由 可以求出加速度, 再根据 可确定物体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或与力相关的某些量,如动摩擦因数、劲度系数、力的方向等. 运动学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图解:

3.某校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土火箭,火箭在地面时的质量为3 kg 3.某校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土火箭,火箭在地面时的质量为3 kg.设火箭发射实验时,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运动,经过4 s到达离地面40 m高处,燃料恰好用完.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 m/s2.求: (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为多大? (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多大? (3)火箭上升时受到的最大推力是多大?

解析:火箭上升过程中先匀加速上升,后匀减速上升 (1)加速上升过程中,根据运动学公式x= at2,v=at, 带入数据可得v=20 m/s,a=5 m/s2. (2)减速过程中,继续上升高度为x1,根据运动学公式-v2=2(-g)x1, 代入数据得x1=20 m 上升的最大高度xm=x+x1=40 m+20 m=60 m. (3)加速过程中,设火箭推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解得F=45 N. 答案:(1)20 m/s (2)60 m (3)45 N

【例1】 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随时观察体重秤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表内时间不表示先后顺序) 时 间 t0 t1 t2 t3 体重秤示数/kg 45.0 50.0 40.0

若已知t0时刻电梯静止,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t1和t2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变化 B.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C.t1和t2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 D.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 解析:人所受的重力等于人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与人的运动状态无关,t0时 刻电梯静止,体重秤的示数大小等于人的体重,t1时刻体重秤的示数大于人的体重, 说明人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上;t2时刻体重秤的示数小于人的体重,说明人 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下;t3时刻体重秤的示数等于人的体重,说明人的加速 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电梯可能静止,可能向上匀速运动,也可能向下匀速运 动;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 答案:BCD

1-1 举重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 kg的重物,而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却只能举起100 kg的重物,求升降机运动的加速度.若在以2 1-1 举重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 kg的重物,而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却只能举起100 kg的重物,求升降机运动的加速度.若在以2.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此运动员能举起质量为多大的重物?(取g=10 m/s2) 解析: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 kg的重物,则运动员能发挥的向上的最大支撑力F=m1g=120×10 N=1 200 N.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只能举起100 kg的重物,可见该重物超重了,升降机应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对于重物:F-m2g=m2a1, 所以a1= = m/s2=2 m/s2; 当升降机以2.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重物失重. 对于重物:m3g-F=m3a2,得m3= kg=160 kg. 答案:2 m/s2 160 kg

【例2】 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图如图3-2-2甲 所示.比赛时,运动员脚蹬起蹬器,身体成跪式手推冰壶从本垒圆心O向前滑行,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使其沿直线OO′滑向营垒圆心O′,为使冰壶能在冰面上滑得更远,运动员可用毛刷刷冰面以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次比赛时,冰壶(可视为质点)从本垒圆心O点向前沿直线OO′滑行,某同学利用计算机描绘出冰壶运动的v—t图象如图3-2-2乙所示,已知OO′=30.0 m,冰壶的质量为19 kg,g取10 m/s2,启动时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为恒力,求:

(1)启动时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F; (2)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及此时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冰壶静止时的位置.

解析:(1)分析v—t图象可知,0~2. 0s内为冰壶的启动过程,2. 0 s~12. 0s为冰壶在冰面上的自滑过程,12. 0 s~16 解析:(1)分析v—t图象可知,0~2.0s内为冰壶的启动过程,2.0 s~12.0s为冰壶在冰面上的自滑过程,12.0 s~16.8 s为冰壶在运动员刷冰面后的滑行过程,0~2.0s冰壶的加速度大小为a1=2 m/s2.设不刷冰面时冰壶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μ1mg=ma1 2.0s~12.0s冰壶的加速度大小为 a2=0.3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1mg=ma2,联立解得F=44.1 N. (2)12.0 s~16.8 s为冰壶在运动员刷冰面后的滑行过程.由v—t图象知,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为s3= =1.92 m,此过程冰壶的加速度为a3=0.17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3,此过程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0.017.

(3)0~2.0 s冰壶前进的距离为s1= m=4 m,2.0 s~12.0 s冰壶滑行的距离为 s2= m=24 m,冰壶运动总距离为s=s1+s2+s3=29.92 m, Δs=OO′-s=0.08 m,即冰壶停在距O′点左侧0.08 m处. 答案:(1)44.1 N (2)1.92 m 0.017 (3)距O′点左侧0.08 m处

解答此类问题还应注意:不论是已知运动求解力,还是已知力求解运动,作好“两分析”即受力分析、运动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解决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时要正确画出受力分析图,进行运动过程分析,建立已知的受力情况或运动情况与加速度的关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求解这两类问题的思路如下:

2-1如图3-2-3所示,楼梯口一倾斜的天花板与水平面成θ=37°角,一装潢工人手持木杆绑着刷子粉刷天花板.工人所持木杆对刷子的作用力始终保持竖直向上,大小为F=10 N,刷子的质量为m=0.5 kg,刷子可视为质点.刷子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天花板长为L=4 m,取sin 37°=0.6,试求: (1)刷子沿天花板向上运动的加速度; (2)工人把刷子从天花板底端推到顶端所用的时间. 图3-2-3

解析:(1)以刷子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滑动摩擦力为Ff, 天花板对刷子的弹力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sin 37°-Ff=ma FN=(F-mg)cos 37° Ff=μFN 代入数据,得a=2 m/s2 (2)由运动学公式,得L= at2,代入数据,得t=2 s. 答案:(1)2 m/s2 (2)2 s

2-2 (2010·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完整的撑杆跳高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3-2-4所示的三个阶段,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比赛中,俄罗斯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25 m/s2匀加速助跑,速度达到v=9.0 m/s时撑杆起跳,到达最高点时过杆的速度不计,过杆后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心下降h2=4.05 m时身体接触软垫,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0.90 s.已知伊辛巴耶娃的质量m=65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的阻力.求:

(1)伊辛巴耶娃起跳前的助跑距离; (2)假如伊辛巴耶娃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 求软垫对她的作用力大小.

解析:(1)设助跑距离为x,由运动学公式v2=2ax,解得:x= =32.4 m. 由运动学公式有:v′2=2gh2 设软垫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由运动学公式a′= , 解得:F=1 300 N. 答案:(1)32.4 m (2)1 300 N

(15分)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 kg,动力系统提供的 恒定升力F=28 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 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 m/s2.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8 s时到达高度H=64 m.求飞行器所受阻力Ff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6 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

【答案卷】

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 【教师点评】 该同学的解答有以下特点: (1)思路清晰,对物理过程理解正确. (2)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列方程的依据,符合高考计算题的要求. (3)字母、符号使用规范,所列原始方程规范. (4)书写认真、清楚. 此答卷应属于优秀答卷,得满分. 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