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 朱立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讲 什么是美学
Advertisements

多元藝術鑑賞 許淑婷 1.
西方美学史 A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S 主讲: 朱鲁子 南开大学哲学系 2008年9月5.
实用美学 主讲:陆定福.
护理美学 导 论 学 习 目 标 1、掌握美学的概念 2、了解美学的发展历史 3、熟悉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二章 审美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1 美學的由來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與發展的五大思想學說 1-3 美學研究的對象與範圍 1-4 美學、美感與美育
美学原理第一讲 什么是美学?.
3.2. 鲍姆嘉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主讲 朱立元

第二讲 何谓美学

第一阶段 审美意识的出现 审美意识:指的是“尚不成熟、不 自觉或不清晰的有某种审美追求的 意识,它往往没有获得系统理论性 的表述,或者仅仅通过审美实践活 动体现出来。” 比如原始文化中我国半坡、丁村、 河套、山顶洞人等打磨的石具、骨 针、彩陶文化、人面鱼纹盆等等, 均是审美意识的表现。

民间画诀 “鼻如胆,瓜子脸,樱桃小口蚂蚱眼;漫步走,莫多手,要笑千万莫张口。”

第二阶段 审美思想的出现

审美思想:“是思想主体较自觉地对艺术、美或相关问题进行思 考的成果。”不过,审美思想并非是单独对审美现象所作的独立 的、整体性的表述。它突出表现为综合性的艺术思想。 比如中国《诗经》中的“杨柳依依”,荀况的《乐记》;柏拉图的 对话录、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等。

第三阶段 美学的出现

美学:“是有意识地对审美现象作整体性、系统性思考 所获得的系统理论,绝大多数(但非全部)这种思考,会 自觉地自称为美学。” 需要注意的是 美学思想在美学思想资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美学产生较晚。另外从历史上看,美学思想往往比美学更为深刻、更有启发性。

从理论本身来看,正如蒋孔阳先生所说,“维柯的《新科学》,主要是探讨人类文化和思维的历史,他的目的并不在于建立美学。” 学科的创立 克罗齐在自己的《美学史》中,把美学学科创立的功劳归之为维柯1725年出版的《新科学》。在《美学纲要》中又说,“审美认识则到维柯的思想中才出现。” 从理论本身来看,正如蒋孔阳先生所说,“维柯的《新科学》,主要是探讨人类文化和思维的历史,他的目的并不在于建立美学。”

鲍姆加登 A.G.Baumgarten(1714-1762) 1735年《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 1750年《美学》第一卷

逻辑学 伦理学 美 学

美学学科原初的意思也就是“感性学”此词源于希腊文aisthesne(感性)。他使用这个词时用的是拉丁文Aesthetica。在他看来,“美学(感性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而这完善也就是美。”

美学的研究对象

朱立元先生的意见: “本体论阶段”(从古希腊罗马到16世纪)、“认识论阶段”(17 世纪到19世纪)、“语言学阶段”(19世纪末至今)。审美对 象的不确定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美学是历史性地发展 的”。也就是说,各个阶段都有适宜于自己这个阶段的审美对 象。

鲍姆加登:“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 黑格尔: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 车尔尼雪夫斯基强调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艺术而不是美。 第四种看法认为美学应该研究审美心理现象。比如移情说,心理距离说,格式塔心理学等等。

一方面人们努力把美学和艺术理论区分开,另一方面在为美学划界时又都靠在艺术身上,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矛盾,这个矛盾直到今天依然像幽灵般游荡在美学界,遮蔽并迷惑着人们的智慧。

朱立元先生的观点 “美学是对现实中以艺术活动为典范(重点)的审美活动进行 思考、解释的学说与理论;具体说来,美学应将美与艺术等 审美现象放在一种能集中体现审美关系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的 审美活动中加以考察。”

问题讨论 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