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讲 什么是美学 www.themegallery.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讲 什么是美学 www.themegallery.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讲 什么是美学

2 一、美无处不在 罗丹:“美是到处都有的。” 美在现实中: 自然风景的美、人体仪表的美、衣食住行的美 美在艺术中:
诗文书画的美、音乐舞蹈的美、电影戏剧的美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3 二、关于美本质的思考 苏格拉底:美是视听觉的愉快 毕达哥拉斯:美是形式的均衡、对称、比例 亚里士多德:艺术美是逼真的模仿
鲍姆加通: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狄德罗:美是关系

4 康德: 审美判断是情感判断,是仅仅依据是否有快感作出的判断。
“花”仅指对象的形式,仅作为单纯的形象而存在,“美”仅作为主观的快感而存在。“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 美是无关对象内容、不涉及概念、超越利害计较而产生快感的对象。 由于排除利害关系,这种快感具有普遍性 “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使人愉快的。” “凡是不凭概念而被认为必然产生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

5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任何事物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人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
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6 许慎:“美者,甘也,从羊从大。” 蔡仪:美在典型,美在客观 吕荧:美是观念,美是社会意识 朱光潜:美在主客观的统一 李泽厚:美在实践

7 蒋孔阳: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汪济生:美是生命体主客协调的感觉标志

8 三、概括美、解释美是难的 苏格拉底比较、批评了美是有用、恰当、快感等: “我得到了一个益处, 那就是更清楚地了 解一句谚语:
‘美是难的’。”

9 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东西,每每注定是人们知道得很少的东西,而美的性质则是其中之一
狄德罗: 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东西,每每注定是人们知道得很少的东西,而美的性质则是其中之一 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有美,许多人强烈感觉到它,而知道什么是美的人竟如此之少。

10 乍看起来,美好象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但不久我们就会发见:美可以有许多方面,究竟哪一方面是本质的,也还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问题。”
黑格尔说: 乍看起来,美好象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但不久我们就会发见:美可以有许多方面,究竟哪一方面是本质的,也还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问题。” 对于美的看法是非常复杂、各人各样的,所以关于美和审美的鉴赏力,就不可能得到普遍规律。

11 列夫·托尔斯泰 “美是什么”这一问题却至今还完全没有解决,而且每一部新的美学著作中都有一种新的说法
‘美’这个词的意义经过成千的学者讨论,竟仍然是一个谜

12 克罗齐 : “同一事物从某一方面看是丑,从另一方面看却美……美不是物理的存在”,
“用大多数的票来决定美、丑的东西丑在哪里”的“归纳的美学家们连一个规律还没有发见。”

13 英国维特根斯坦(1889—1951) 美是“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应当对它保持沉默。

14 四、美学是什么? 1、美学是感觉学 鲍姆加通(1714——1762)
1735年出版博士论文,首先提出建立Aesthetica(感性学)的建议。 1750年出版《 Aesthetica(感性学) 》第一卷。被认为是美学学科诞生的标志。 “美学之父”

15 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就是美; 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
知——逻辑学 情——美学 意——伦理学 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就是美; 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

16 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 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2、美学是艺术哲学 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 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17 车尔尼雪夫斯基:批判黑格尔派美学的唯心主义实质,强调对现实美的研究。
3、美学研究现实美及其艺术反映 车尔尼雪夫斯基:批判黑格尔派美学的唯心主义实质,强调对现实美的研究。

18 4、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学的学科。 德国李普斯(1851~1941):“移情说” 瑞士布洛(1880—1934):“心理距离说”

19 5、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人的审美活动和审美文化的哲学学科。

20 各国辞典“美学”定义 《美国学术百科全书》:“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其目标在于建立艺术和美的一般原则。”
法国《美学辞典》:美学是“美的玄思”和“艺术的哲学和科学”。 德国《哲学史辞典》:“美学一词已成为哲学分支的代名词,研究的是艺术和美。”

21 意大利《哲学百科全书》:美学是“将美与艺术作为对象的哲学学科。”
英国《大英百科全书》(1964):美学“是关于美及其在艺术和自然领域中的表现的认识。” 日本《広 辞苑》(1984): “阐明自然和艺术中美之本质与结构的学问。它以美的一般现象为规定,对其内外条件和基础发展进行阐明规定。”

22 五、“美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流传 由传教士率先创译出中文里的“美学”和“审美”等词
1866年,英国来华传教士罗存德编《英华词典》,将Aesthetics译为“佳美之理”和“审美之理”。 1875年,在中国人谭达轩编辑出版《英汉辞典》,Aesthetics被译为“审辨美恶之法”。

23 1873年,德国传教士花之安率先创用“美学”一词。
1875年,花之安著《教化议》一书指出:“救时之用者,在于六端,一、经学,二、文字,三、格物,四、历算,五、地舆,六、丹青音乐。”在“丹青音乐”四字之后,他特以括弧作注:“二者皆美学,故相属。”

24 约瑟•海文(Joseph Haven) 《心灵学》,《心灵学》包涵了西方美学的内容。
1889年,颜永京翻译出版美国心理学家 约瑟•海文(Joseph Haven) 《心灵学》,《心灵学》包涵了西方美学的内容。 该书有专章论述西方美学中有关美的观念,译美学为“艳丽之学”。

25 甲午以后至20世纪初,“美学”从日本正式引入
1897年,康有为编辑出版的《日本书目志》中,出现过“美学”一词。 1900年,沈翊清在福州出版《东游日记》,提到日本师范学校开设“美学”与“审美学”课程。 1901年,京师大学堂编辑出版《日本东京大学规制考略》,多次提到日本文科“美学”课程。

26 在其所译《哲学概论》书末,他还开列了一个中西译语对照表,其中“美学”一词重复出现了两次。
王国维1902年翻译日本牧濑lài五一郎的《教育学教科书》和桑木严翼著的《哲学概论》两书,已使用了“美学”、“美感”、“审美”、“美育”、“优美”和“壮美”等现代美学基本词汇 在其所译《哲学概论》书末,他还开列了一个中西译语对照表,其中“美学”一词重复出现了两次。

27 同年,译Aesthetics为“美学”、“审美学”。
在题为《哲学小辞典》的译文中,王国维介绍了“美学”的定义:“美学者,论事物之美之原理也。” 1904年至1907年间写的《叔本华之哲学及教育学说》、《红楼梦评论》、《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等文,对西文美学思想作了富有创造性的传播

28 1903年,汪荣宝和叶澜编辑出版《新尔雅》一书,给“审美学”下了定义: “离去欲望利害之念,而自然感愉快者,谓之美感”;
“研究美之性质、及美之要素,不拘在主观客观,引起其感觉者,名曰审美学。”

29 1904年1月,张之洞等制定《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美学”为工科建筑学的24门主课之一。
这是“美学”正式进入中国大学课堂之始。 但当时的大学文科却还不开设“美学”课。

30 王国维最早公开要求在大学的文科里开设“美学”专门课程。
1906年初,他发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主张文科大学的各分支学科,除历史科之外,都必须设置美学课程。

31 1907年,张謇等拟定《江阴文科高等学校办法草议》,在“文学部”科目里,正式列有“美学”一课。由于种种原因,计划没能实现。
中国大学的文科正式开美学专门课程,已是进入民国以后的事情了。

32 “五四”时期,蔡元培着力介绍西方“美学”学科, 首次将“美学”课程引进大学课程, 并在全国范围内倡导“美育”,
并对“美”的“超越性”和“普遍性” 作了探究和界定。 1923年,吕澂出版《美学概念》, 1926年陈望道出版《美学概论》, 中国美学逐渐走上了独立的行程。

33 一、美学之父是谁?他在哪一年出版了什么著作标志着美学学科的诞生?在他看来,美学是研究什么的?
思考题: 一、美学之父是谁?他在哪一年出版了什么著作标志着美学学科的诞生?在他看来,美学是研究什么的? 二、如何认识美学与现实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三、如何认识美学与哲学、艺术理论的关系? 四、学习美学对我们美化人生、欣赏艺术有什么应用意义?

34 教材第十二章《美学新变:从现成论到生成论》; 叶朗:《美学原理》相关章节 朱立元:《美学》相关章节 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相关章节
课后复习: 教材第十二章《美学新变:从现成论到生成论》; 叶朗:《美学原理》相关章节 朱立元:《美学》相关章节 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相关章节


Download ppt "第一讲 什么是美学 www.themegallery.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