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4 系統開發與社會性議題 Chapter 8 系統開發.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會計學 Chapter 1 基本概念 1-2 基本概念 第一節 單式簿記 第二節 會計學的定義與功用 第三節 會計學術與會計人員 第四節 企業組織 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慣例 第六節 會計方程式 第七節 財務報表.
Advertisements

Chapter 5 教育發展與職業選擇. 1. 認識高職學生的生涯進路。 2. 了解個人特質與職業屬性之 間的關係。 3. 認識打工安全與勞動權益。
我們可以如何應付氾濫 ? 2c 第三組. 目錄 防洪 (1) 防洪 (2) 湖北坪興建三峽主壩簡介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三峽工程的利益 (Part1) 三峽工程的利益 (Part2) 三峽工程的弊 (Part1) 三峽工程的弊 (Part2) 總結 組員名單 完.
旅 糾 紛 遊 與緊急事件處理 11 Chapter 旅遊費用.
壹 展会营销方式 在休闲娱乐产业中的分析. 壹 展会营销方式 在休闲娱乐产业中的分析 对于行业、企业、产品的作用 会展营销 的作用 会展营销 集行业资源要素、灵活多变的活动手段、面对面的展览展示等优点,已经发展成为所有行业开展营销工作的首选手段。 1、市场调研功能 5、注意力经济效应 2、产品创新功能.
行政执法人员 综合法律知识培训 二OO六年八月.
小 王 子 組別:第五組 班級:財金二甲 組員:A 林安潔 A 陳思羽 A 許雅涵
第2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 考点: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千秋大业在担当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解读提纲.
11-1 保險業之定義 11-2 保險業之設立 11-3 保險業之組織 11-4 保險業之營業範圍
安全自护我能行 ——八年(1)班主题班会.
我征服了黃山 林達的黃山之旅 2006春.
9-1 火災保險 9-2 海上保險 9-3 陸空保險 9-4 責任保險 9-5 保證保險 9-6 其他財產保險
麵包的秘密 作者:奧亨利.
大型探索节目《谜》之 感恩.
臺南市104學年度 國民中小學新進教師研習課程 廉政宣導與案例研習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政風室 科員 黃彥雄.
第3章 需求分析(续) 学习目标 什么是需求建模? 需求分析建模方法 掌握实体—关系图(E—R图); 掌握状态转换图;
校园信息管理系统 河北科技大学网络中心 2000/4/10.
技職教育之人才培育 -以育達商業技術學院為例 王育文 戴美華 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吉林大學企業管理系 副校長 博士生
旅 糾 紛 遊 與緊急事件處理 16 Chapter 飯店問題.
每周物流资讯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第四十三期.
槍砲病菌與鋼鐵 第三組.
龙海公寓· 多城一家O2O项目 商业计划书 2015年7月.
生命停看聽—生命圖書館 萬中選一的祝福 推薦人:彰師附工進修學校 蘇郁惠.
临沂市华泰工艺美术有限公司 人事管理制度培训.
僑務委員會法規委員會 專門委員兼執行秘書徐佑伶
“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 麻风病专题研究报告
股 指 期 货 的 应 用 1.
第八章 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 行政執行官李垂章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年共产主义学校 第十期暨主要学生干部培训班 二OO八年十二月.
導覽解說與環境教育 CHAPTER 3 解說員.
班主任素质提升要走自主发展之路 广 东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外国语学院 英语(翻译)12级1班 李秀云.
第一章信託法 第一節 信託契約 第二節 信託財產 第三節 受益人 第四節 受託人 第五節 信託關係之消滅.
徵收苗栗市福全段147、1588及文心段10、11地號等4筆土地之
財務報表的內容 四種報表格式 財務報表的補充說明 會計師簽證的重要性 合併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2 財務報表的內容.
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 —— 关于“四个全面”若干问题之解读 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行政学院 曹敏华教授.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年》 解读.
老師 製作 法律與生活.
1-3 探究自然的科學方法.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 行政執行官李垂章
讲 义 大家好!根据局领导的指示,在局会计科和各业务科室的安排下,我给各位简要介绍支付中心的工作职能和集中支付的业务流程。这样使我们之间沟通更融洽,便于我们为预算单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下面我主要从三方面介绍集中支付业务,一是网上支付系统,二是集中支付业务流程及规定等,
第十七章休閒農業之經營策略與成功之道 17 Chapter.
Chapter 2 勞工安全衛生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经费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四条:“一支笔” “一支笔”--仅指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对本 单位的经费进行审核审批。
姓名:梁晓莹 职务:安徽省旅游局安全办主任(高级经济师) 中国旅游研究院(华侨大学)旅游安全研究基地行业顾问 经历: 自1987年就职于安徽省旅游局 自2009年主持安全办工作 曾主编《旅游安全宣传手册——暨安徽旅游安全格言警句精选》、《安徽旅游安全》、《安徽旅游发展大事记》等 承办过“安徽省旅游安全演讲征文大赛”及“旅游安全调研成果奖”评选等工作.
城市资源运营 王明
农作物病虫害图解 阜宁县农业干部学校 二OO九年四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klmyzyjsxy
報告人: 財政部採購稽核小組稽核委員 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王自來
風險分析與財務結構 瞭解風險的定義與種類 衡量企業風險與財務風險 影響企業風險的因素 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 以現金流量衡量企業長期的財務狀況
國際行銷管理 林 建 煌 著.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刘腾红 孙细明 主编 科 学 出 版 社.
大拇指游戏的类似经历 1、作息时间? 2、 考试成绩? 板书,表情典型性 3、心情?.
第一節 知覺 第二節 認知 第三節 學習 第四節 創造力
CHAPTER 2 綜合所得稅之架構.
學生:蕭允菡 巫胤漪 吳旻芬 許雅婷 黃鈺晴 藍珮文
管理信息系统 第九章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
老師 製作 休閒農場.
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人際溝通.
微信商城系统操作说明 色卡会智能门店.
B、資訊系統開發方法論 系統開發生命週期法 雛型開發法 合作需求規劃與合作應用設計 使用者自建系統 資訊系統的委外與租用 套裝軟體的引進
財務預測 財務預測的用途 法令相關規定 預測的基本認知 預測的方法 製作預測性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16 財務預測.
从“聚焦课堂”到  “关注教育教学全过程”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张 丰 二OO八年十二月.
臺北市私立大同高中105年 地震疏散演練 上午9時21分, 實施防災演練, 9月13日0730實施預演.
明湖國小 文書講習 時間: 地點:總務處.
大綱 一.受試者之禮券/禮品所得稅規範 二.範例介紹 三.自主管理 四.財務室提醒.
自慢 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 何飛鵬.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CHAPTER 12.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CHAPTER 12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1.如果我有資格執行個別治療,那麼我也可以執行團體治療。 2.仔細而審慎地篩選團體成員,較符合專業倫理要求。 3.在團體治療開始前,讓成員能先有準備以便從團體中獲得最大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Chapter1 大師的視界,見證歷史的腳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RT 4 系統開發與社會性議題 Chapter 8 系統開發

原則與學習目標 有效的系統開發需要利害關係人、使用者、經理人、系統開發專員與各種支援人員的團隊努力,而且要從仔細規劃開始 系統開發通常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與工具,像是傳統開發、建立原型、快速應用開發、最終使用者開發、電腦輔助軟體工程與物件導向開發方法,進行專案的實作與監視

原則與學習目標(續) 系統開發從調查與分析現有系統開始 不管是設計新系統,或是修改現有的系統,目標都是要協助組織達成使命 維護與檢討可以增加系統的使用壽命,但可能消耗大量的資源,因此可以套用系統開發中,使用的嚴格方法與專案管理技術

原則與學習目標(續) 系統實作的主要重點是確保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格式,將正確的資訊,提供給正確的人員 辨識系統開發過程中的主要參與者,並討論他們的角色 定義資訊系統規劃,並討論專案規劃的重要性

原則與學習目標(續) 說明系統調查的作用 討論效能與成本目標的重要性 說明系統分析的作用,並討論這個階段可以使用的工具與技術 討論傳統開發、建立原型、快速應用開發、最終使用者開發生命週期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的優缺點 說明系統調查的作用 討論效能與成本目標的重要性 說明系統分析的作用,並討論這個階段可以使用的工具與技術

原則與學習目標(續) 說明系統設計的作用,並討論邏輯與實體系統設計間的差異 定義RFP,並討論如何使用這份文件取得硬體與軟體 說明系統實作的作用,並討論這個階段中相關的活動 說明系統與軟體維護的重要性,並討論它所涉及的活動 描述系統檢討的流程

簡介 如何啟動系統開發的流程,以及在資訊人員的協助下分析需求 如何規劃專案,配合企業的目標,快速地開發系統,以及其他的內容

系統開發簡介 在今天的企業中,經理人與員工在所有的功能領域中合作,並使用企業資訊系統 使用者需要協助開發的工作,在許多案例中,甚至居於領導的地位 系統開發的參與者,可以決定系統開發專案失敗的時機,對系統開發的成功也佔有重要的地位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33

系統開發的參與者 開發團隊由利害關係人、使用者、經理人、系統開發專員與各種支援人員所組成 專案經理負責協調所有的人員與資源,以期準時完成專案的目標 利害關係人指的是會從系統開發專案獲利的人員 使用者指的是定期與系統互動的人員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33

系統開發的參與者(續) 系統分析人員指的是以分析與設計企業系統見長的專業人士 程式設計人員負責修改或開發程式,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33

資訊系統的規劃及配合企業的目標 資訊系統規劃指的是將策略與組織目標,轉換為系統開發活動的過程 對任何成功的系統開發工作來說,配合組織目標與資訊系統目標都是相當重要的 組織目標與資訊系統目標的配合程度很難判斷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35

圖8.2 資訊系統規劃 策略計畫 資訊系統規劃 系統開發活動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35

系統開發的生命週期 系統開發流程也稱為系統開發生命週期(SDLC) 常見的系統開發生命週期包括:傳統、建立原型、快速應用開發、與最終使用者開發等方法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37

圖8.3 傳統的系統開發生命週期 系統調查 了解問題 系統分析 認識解決方案 系統設計 選擇與規劃最佳的解決方案 系統實作 讓解決方案上線使用 系統維護與檢討 評估解決方案的結果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37

傳統的系統開發生命週期 在系統調查階段中,會從企業目標的觀點,辨識及考慮潛在的問題與機會 系統分析階段涉及研究現有的系統與工作流程,找出優勢、弱點、以及可以改善的機會 系統設計階段的主要結果是技術性的設計,描述的可能是新系統的設計內容,或是現有系統的修改方式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38

傳統的系統開發生命週期(續) 系統實作涉及建立或取得設計文件中載明的各種系統元件,將它們組裝起來,然後讓新的或修改後的系統上線使用 系統維護與檢討的作用,是確保系統能正常運行,以及對系統進行必要的修改,讓它能繼續滿足不斷改變的企業需求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38

圖8.4 原型法 反覆作業1 決定需求 反覆作業2 (最後) 反覆作業3 分析替代方案 決定需求 決定需求 分析替代方案 指定設計 實作設計 指定設計 指定設計 實作設計 使用者審查 實作設計 使用者審查 使用者審查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39

快速應用開發、敏捷式開發、聯合應用開發與其他的系統開發方法 快速應用開發(RAD)所採用的工具、技術與方法論,都是為了加速應用程式的開發所設計的 RAD可以減少書面的文件,自動產生程式的原始碼,並讓使用者參與設計與開發的活動 其他的快速開發方法,像是敏捷式開發或極致軟體製程(XP),都可以在系統開發的過程中,對它們進行修改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0

快速應用開發、敏捷式開發、聯合應用開發與其他的系統開發方法(續) 敏捷式開發要求經常與系統開發人員和使用者面對面開會,因為他們需要修改、調整與測試系統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程度,以及系統應該具備的功能 XP以兩名程式設計人員為一個單位,共同設計、測試與撰寫他們所開發的系統部份 XP擁有反覆作業的本質,可以協助公司開發出功能強大的系統,而且發生的錯誤也比較少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0

快速應用開發、敏捷式開發、聯合應用開發與其他的系統開發方法(續) 聯合應用開發(JAD)這是資料收集與需求分析的流程,其中由使用者、利害關係人與資訊專業人士一起分析現有的系統,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並定義新的或修改系統的需求 JAD通常使用群組支援系統(GSS),支持正面的群體互動,同時抑制負面的群組行為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0

最終使用者系統開發生命週期 最終使用者系統開發指的是由企業經理人與使用者承擔主要成果的開發專案 資訊人員會藉由提供指導與支援鼓勵他們,提供技術協助,溝通標準,以及分享組織中的「最佳實務」 最終使用者開發的系統,可以與現有和即將使用的系統產生互補效果,而不會造成衝突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1

委外與隨選運算 許多組織聘請外部的顧問公司或電腦公司,由這些以系統開發見長的公司,負責部份或全部的開發與操作活動 組織可以將資訊系統的任何層面委外處理,包括:硬體維護與管理、軟體開發、資料庫系統、網路與通訊、網際網路與企業內部網路操作、招募與聘任、以及有關資訊系統程序與規則的開發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2

委外與隨選運算(續) 降低成本、取得最新的技術、精簡人力與人事問題、以及提高技術方面的彈性,都是公司採用委外與隨選運算策略的理由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2

電腦輔助軟體工程工具的用途 針對系統開發的許多必要性作業,電腦輔助軟體工程(CASE)工具都可以將它們自動化,並鼓勵按照SDLC執行 在整個系統開發過程中,注入相當高程度的嚴謹性與標準化色彩 如果CASE工具處理的是有關系統開發初期階段的活動,則被稱為前端CASE工具 後端CASE工具著重的是系統開發的實作階段,並能自動產生結構化的程式碼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3

表8.2 CASE工具的優缺點分析 優點 缺點 產生的系統擁有比較長的使用壽命 增加組建與維護系統的初始成本 產生的系統比較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要求對使用者的需求提出比較完整且正確的定義 產生的系統具有絕佳的文件 很難客製化 產生的系統需要的系統支援比較少 維護人員需要比較多的訓練 產生的系統比較有彈性 可能很難與現有系統一起使用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4

物件導向系統開發 物件導向系統開發(OOSD)結合系統開發生命週期的邏輯,以及物件導向塑模與程式設計的功能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4

物件導向系統開發(續) 物件導向系統開發通常涉及下列的工作: 辨識適合OO方法處理的組織潛在問題與機會 定義系統使用者需要的種類 設計系統 撰寫或修改模組 由使用者進行評估 定期檢討與修改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5

系統調查 什麼是系統可以解決的主要問題? 什麼是系統可以提供的機會? 哪些新的硬體、軟體、資料庫、通訊、人員或程序,可以改善現有的系統,或是新系統所需要的? 系統會發生哪些潛在的成本(變動與固定)? 系統存有哪些相關的風險?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6

啟動系統調查 想要讓資訊部門啟動系統調查的人員,需要填寫系統需求申請表 這張表單中包含以下的資訊: 系統中的問題或機會 系統調查的目標 提議系統的簡介 提議系統的預期成本與效益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6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針對專案的技術、經濟、法律、作業與時間可行性所做的評估 技術可行性評估能否順利取得或開發解決問題所需的硬體、軟體與其他系統元件 經濟可行性判斷專案在財務上是否合理,以及預期的效益能否抵銷取得它們所需的成本與時間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7

可行性分析(續) 法律可行性判斷法規是否會阻止或限制系統開發專案 作業可行性測量專案的成果能否付諸實施 時間可行性判斷專案能否在合理的時間範圍內完成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7

物件導向的系統調查 系統調查過程中可辨識出關鍵性的物件 使用案例圖是統一塑模語言(UML)的一部份,圖中的人形圖代表參與者,每個橢圓形的圖示都表示一個事件,稱為使用案例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8

圖8.8 小船租賃應用程式的使用案例圖 將小船租給顧客 將新的船隻加 入庫存中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8

系統調查報告 系統調查階段的主要結果就是系統調查報告 這份報告會摘要系統調查的結果,可行性分析的流程,並對後續做法提出建議:繼續進行系統分析,以某種方式修改專案,或將該專案撤銷 系統調查報告由高階主管負責審查,通常會組成諮詢委員會或指導委員會,由資深管理人員、資訊部門與其他功能領域的使用者共同組成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8

圖8.9 系統調查報告的典型目錄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9

系統分析 要回答的問題是:「如果要解決這項問題,資訊系統必須提供哪些功能?」 分析工作的整體重點是收集現有系統的資料,決定新系統的需求,考慮限制條件內的替代方案,以及調查這些解決方案的可行性 系統分析的主要結果是一份系統需求的清單,而且按照優先順序排列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9

資料收集 辨識資料的來源:包括內部與外部的來源 資料收集可能需要用到許多工具與技術,像是訪談、直接觀察與問卷調查 結構化訪談事先將問題寫好的訪談 非結構化訪談事先不會將問題寫好的訪談 直接觀察由分析團隊的一名或多名成員,觀察現有系統的作業狀況 當資料來源分散在不同的地理區域時,可以使用問卷調查的方法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49

圖8.10 系統分析中的內部與外部資料來源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50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是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處理,讓參與系統分析的開發團隊成員得以使用這些資料 資料塑模最常使用實體關係(ER)圖完成:物件、屬性、關聯 活動塑模會透過使用資料流程圖來完成 資料流程圖(DFD)透過描述資料在各種物件間的流動方式,建立物件、關聯與活動的模型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51

圖8.12 資料與活動塑模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52

圖8.12 資料與活動塑模(續)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52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整體作用是決定使用者、利害關係人與組織的需求 需求分析的技術包括: 直接提問:詢問使用者、利害關係人與其他經理人,有關他們想要的功能,以及對系統的期望 關鍵成功因素:經理人與決策人員列出,對他們負責領域成敗的重要因素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53

需求分析(續) IS計劃:會將策略與組織的目標,轉換為系統開發的想法 需求分析工具:CASE工具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53

圖8.13 將組織的目標轉換為系統的需求 組織的目標與使命 系統的需求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54

物件導向的系統分析 辨識問題或潛在的機會 辨識主要的參與者與收集資料 使用類別與一般化/特殊化的階層圖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54

圖8.14 一般化/特殊化的階層圖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55

系統分析報告 系統分析報告應該涵蓋以下的要素: 從利害關係人的觀點,描述現有系統的優點與弱點 使用者/利害關係人對新系統的需求(也稱為功能性需求) 組織對新系統的需求 說明如果要解決這項問題,新的資訊系統應該提供哪些功能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55

系統設計 要回答的問題是:「資訊系統應該如何解決問題?」 系統設計階段的主要結果是技術設計,其中詳述系統的輸出、輸入與使用者介面,指定硬體、軟體、資料庫、通訊、人員與程序,並顯示這些元件的關聯性 設計可分為兩個維度:邏輯與實體 邏輯設計指的是系統的功能,描述的是系統的功能性需求 實體設計指的是完成工作的方式,包括元件間如何合作,以及每個元件要執行的工作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56

物件導向的設計 在新的或更新的系統中,設計主要的物件與物件的類別 考慮問題領域、作業環境與使用者介面 考慮為了讓系統正確作業,事件必須以何種順序發生 事件順序被稱為情節,可以使用循序圖來表現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57

圖8.16 新增Kayak Item情節的循序圖 Kayak Item Create[ ] getID ID Get Date Purchased Data Purchased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58

產生系統設計的替代方案 建議書徵求文件會詳細指定必要資源的文件,像是硬體與軟體 當要取得電腦系統時,有許多選項可以使用,包括採購、長期租約或短期租用 系統設計中的最後一個步驟,就是評估各種不同的替代方案,並選出最能滿足組織目標的解決方案 在所有建議書都提交之後,就會展開初步評估,作用是排除不想要的建議書 最終評估會從詳細審查其餘廠商的建議書開始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59

設計報告 系統設計階段的最終結果就是系統規格書,包括技術性的說明,詳述系統的輸出、輸入與使用者介面,所有硬體、軟體、資料庫、通訊、人員與程序元件,以及這些元件的關聯性 這些規格書都包含在設計報告中,這也是系統設計的主要結果 設計報告會反映出系統設計所做的決策,並為系統實作的方式進行準備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1

圖8.18 系統設計報告的典型目錄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2

取得硬體 準備資料 取得軟體 安裝 圖8.19 系統實作的典型步驟 使用者準備 測試 招募與訓練人員 啟動 準備站台 使用者驗收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3

從資訊廠商取得硬體 資訊廠商指的是提供硬體、軟體、通訊系統、資料庫、資訊人員或其他電腦相關資源的公司 資訊廠商的類型包括一般電腦製造商,小型電腦製造商,周邊設備製造商,電腦經銷商與配銷商,以及租賃公司 除了購買或租用電腦硬體之外,公司也可以只支付它所使用的電腦服務 這種交易方式被稱為「使用才付費」、「隨選運算」或「公用運算」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3

取得軟體:自製或外購? 自製或外購決策是有關使用內部或外部資源取得必要軟體的決策 組織可以向外部開發者購買,或是在內部自行開發 在某些案例中,公司會混合使用內部與外部軟體開發的方法 軟體也可以租用的方式取得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4

取得資料庫與通訊系統 資料庫與通訊系統是硬體與軟體的結合,先前討論過取得硬體與軟體的許多方法,也適用在資料庫系統身上 新的硬體需要從資訊廠商取得 新的或升級的軟體也可以透過購買或自行開發取得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5

使用者的準備工作 使用者準備這項程序的作用,是要讓新系統的經理人、決策人員、員工、其他使用者與利害關係人都準備就緒 提供員工充分的訓練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5

資訊人員:招募與訓練 根據新系統的規模大小,組織可能需要招募資訊人員 新系統可能需要資訊經理、系統分析師、程式設計人員、資料輸入員及類似的人員 組織應該為要使用電腦系統的資訊人員,安排適當的訓練課程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6

準備站台 新系統的位置也需要準備,這項程序被稱為準備站台 可能需要特殊的佈線與空調 可能需要重新裝修一間或兩間辦公室,並採購額外的傢俱 也可能需要架設高架地板,底下則放置連接各種電腦元件的纜線,以及一套新的安全系統,用來保護這些設備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6

準備資料 資料準備或資料轉換指的是,將新電腦軟體與系統要使用的檔案與資料庫都準備就緒 在資料準備或轉換完畢之後,就可以使用電腦化的資料庫系統或其他軟體,維護與更新這些電腦檔案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7

安裝 安裝是將電腦設備實際架設在站台上,並讓它正常運行的程序 安裝電腦設備的工作往往都由製造商負責 組織應該派員監督這項程序(通常是資訊經理),確保合約中指定的所有設備,都安裝於適當的位置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7

測試 組織應該使用多種測試的形式包括: 單元測試:測試每支程式 系統測試:測試整套系統或程式 容量測試:使用大量資料測試應用系統 整合測試:共同測試所有相關的系統 驗收測試:執行使用者要求的測試 Alpha測試牽涉的是測試不完整的系統,或是系統的初期版本 Beta測試則是由最終使用者測試完整且穩定的系統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7

啟動 啟動也稱為切換,從完成最終測試的資訊系統開始 當啟動作業完成時,系統就能全面運行 直接轉換指的是在特定的日期,停止舊系統的作業,並開始新系統的運行 階段性導入是逐步將舊系統的元件換成新系統的元件。每支應用程式都會重複這項逐步取代的過程,直到新系統中每支程式都開始運行為止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8

啟動(續) 先導式啟動會讓部份使用者先執行新系統,而不是全部使用者一起執行 平行式啟動指的是在一段期間內,同時執行新舊兩套系統。新系統的輸出將會密切與舊系統的輸出進行比對,而且任何差異都需要經過調整。當使用者認為新系統的運作都正確時,舊系統就可以廢除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8

使用者驗收 大多數大型電腦的製造商都使用正式的使用者驗收文件,這是使用者簽署的正式協議,表示認可安裝的某個階段或整套系統 這份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在簽署使用者驗收文件之後發生的問題,資訊廠商通常不需要承擔,或是可以減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9

系統運行與維護 系統運行指的是在各種作業條件中,使用新的或修改系統的所有層面 系統維護指的是檢查、變更與強化系統的功能,讓它更能達成使用者與組織的目標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69

系統檢討 系統檢討的作用是分析系統,確保它們如預期般運行 通常會將設計時的系統效能與效益,與運行後的系統實際效能與效益進行比較 事件導向的檢討由問題或機會觸發,像是錯誤、企業合併或產品的新市場 時間導向的檢討會在指定的期間之後執行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72

主管決定,如果要維持競爭力,需要將網站升級 每5年所做的檢討 表8.4 檢討類型的範例 事件導向 時間導向 現有系統的問題 每月所做的檢討 合併 每年所做的檢討 新的會計系統 每幾年所做的檢討 主管決定,如果要維持競爭力,需要將網站升級 每5年所做的檢討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72

總結 系統開發團隊由利害關係人、使用者、經理人、系統開發專員與各種支援人員所組成 開發團隊負責決定資訊系統的目標,並交付能滿足這些目標的系統 系統分析人員指的是以分析與設計企業系統見長的專業人士 程式設計人員負責修改或開發程式,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73

總結(續) 資訊系統規劃指的是將策略與組織目標,轉換為系統開發活動的過程 傳統的SDLC都採用五個階段:調查、分析、設計、實作、以及維護與檢討 原型法是一種反覆作業的開發方式,內容包括定義問題,組建初始版本,鼓勵使用者使用並評估這個版本,提供回饋意見,然後將建議納入第二個版本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73

總結(續) 快速應用開發所採用的工具與技術,都是為了加速應用程式的開發所設計的 RAD可以減少書面的文件,自動產生程式的原始碼,並讓使用者參與設計與開發的活動 敏捷式開發或極致軟體製程,都可以在系統開發的過程中,對它們進行修改 使用自動化工具可以執行詳細的開發任務,追蹤並控制專案的時程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73

總結(續) 在許多組織中,都是由系統需求申請表啟動調查流程 系統分析的重點是檢驗現有系統 收集資料的方法包括觀察、訪談與問卷調查 資料分析是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處理,並提供相關的資訊 資料塑模是使用文字與圖形,建立組織物件與關係的模型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73

總結(續) 系統設計的作用是為新系統或修改現有系統,準備詳細的設計需求 邏輯系統設計指的是,資訊系統各種元件的合作方式 實體系統設計指的則是,實體元件的規格內容 系統實作的主要作用是安裝系統,並讓包括使用者在內的每件事情,都做好運行前的準備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73

總結(續) 系統實作包括取得硬體、取得或開發軟體、使用者準備、招募與訓練人員、準備站台與資料、安裝、測試、啟動與使用者驗收 啟動從完成最終測試的資訊系統開始 當啟動作業完成時,系統就能全面運行 組織可以使用多種啟動的方法:直接轉換、階段性導入、先導式啟動、平行式啟動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73

總結(續) 系統運行指的是使用新的或修改後的系統 系統維護指的是檢查、變更與強化系統的功能,讓它更能達成使用者與組織的目標 系統檢討這項程序的作用是分析系統,確保它們如預期般運行 檢討程序可分為兩種類型:事件導向的檢討與時間導向的檢討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chapter8 , 頁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