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5.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 5.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5.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牙刷十大創意行銷企劃 指導老師:簡南山老師 4A 劉家汶 4A 楊雅涵 4A 許晉嘉 4A 何怡蓁 4A 莊倖怡 0A20F144 王珮.
Advertisements

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 制系统的投入情况和问题分析 东北所热自室. 自动控制系统是机组热工专业管理水 平和设备状态的集中体现,一台机组 的自动投入率和自动调节品质体现了 机组的整体水平。同时,自动控制效 果的优劣,也是机组节能降耗目标的 实现手段和基础。
第一章 餐饮服务程序 学习目的: 掌握餐饮服务四个基本环节的内容 正确表述和运用各种餐饮形式的服务程序 熟悉并利用所学知识灵活机动地为不同需求的 客人提供服务.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
第三章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5章 高频振荡器 5.1 概述 5.2 反馈振荡器 5.3 振荡器的分析方法 5.4 互感耦合振荡器 5.5 三点式振荡器
针灸治疗学讲稿 山东中医药大学 高树中.
前知识回顾: 1、基本放大电路原理及有关指标计算; 2、反馈放大电路有关概念及类型分析; 3、基本差分放大电路特点及有关计算;
模拟电子技术(二) 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系 2006年10月.
3.1多级放大电路 3.2 差动式放大电路 3.3 功率放大电路 3.4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
石家庄迅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会耀 电话:
研究方向: 多媒体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企業政策作業-電影魔球分析 姓名:曾怡靜 班級:企三甲 學號:4A0F0094.
目 錄 壹、緣由 貳、問題解析 參、問題歸納 肆、因應對策 伍、評鑑獎勵 陸、追蹤考核 1.
第 10 章 直 流 电 源.
“这是一道选择题,请看题板:由于他( )成一个商人,日本鬼子没有认出他来。
主要内容: 1.场效应管放大器 2.多级放大器的偶合方式 3.组容耦合多级放大器 4.运算放大器电路基础
眼睛和眼镜.
电磁干扰 在电子产品的外部和内部存在着各种电磁干扰,干扰会影响或破坏产品的正常工作。
[什麼是尿動力學檢查] [適應症] [檢查流程] [檢查前注意事項] [檢查中注意事項] [檢查後注意事項] [併發症/禁忌症] [結語]
+UCC RB1 RC C2 C1 RL RB2 C0 ui RE uo CE
3.14 双口网络互联 1、级联 i1a i2a i1b i2b Na Nb i1 i1a i2a i1b i2b i2 Na Nb + +
第 10 章 基本放大电路 10.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10.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10.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共集(电压跟随器) 和共基放大电路 -共源(电压跟随器).
第11章 基本放大电路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共集电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习后面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打好基础。
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功能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电压控制作用,把微弱的电信号(简称信号,指变化的电压、电流、功率)不失真地放大到所需的数值,实现将直流电源的能量部分地转化为按输入信号规律变化且有较大能量的输出信号。放大电路的实质,是一种用较小的能量去控制较大能量转换的能量转换装置。
第六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一节 基本交流放大电路的组成 第二节 放大电路的图解法 第三节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四节 微变等效电路法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1) 晶体管必须工作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 电结反偏。
工作原理 静态工作点 RB +UCC RC C1 C2 T IC0 由于电源的存在,IB0 IC IB ui=0时 IE=IB+IC.
(1)放大区 (2)饱和区 (3)截止区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工作区: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2016年5月语音答疑——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多级放大电路 时 间: :00 — 20:30.
第 9 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基础课教学部.
电 子 第四节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一、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 的近似计算 二、方块分析法.
宁波兴港职业高级中学 题目:放大器的静态分析 电工电子课件 主讲:王铖 电工组 《电子技术基础》
锁相环PLL原理与应用 第一部分:锁相环基本原理 一、锁相环基本组成 二、鉴相器(PD) 三、压控振荡器(VCO) 四、环路滤波器(LPF)
第11章 技能训练及应用实践 11.1电阻器、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及万用表的使用
运算放大器的特点:把输入、放大、输出和各种保护电路及反馈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自动控制原理.
第十四章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主编 李中发 制作 李中发 2003年7月.
第八章 反馈放大电路 2018年5月14日.
第12章 基本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主讲教师:李国国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基地.
第13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第17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7-1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17-2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17-3 集成功率放大器
退出 第 2 章 放大器基础.
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6.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 16.2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第18章 直流稳压电源 18.1 整流电路 18.2 滤波器 18.3 直流稳压电源.
第七章 直流稳压电源 7.1 整流与滤波电路 7.2 串联式稳压电路 7.3 集成串联式稳压电路 7.4 集成开关式稳压电路 返回.
第三章 多级放大和功率放大电路 3.1 多级放大电路 3.2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3.3 功率放大电路 3.4 放大电路工程应用技术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本章重点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5.1 比例电路的分析 5.2 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5.3
第5章 直流稳压电源 概述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 5.1 整流电路 5.2 滤波电路 5.3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实验六 RC正弦波振荡器 图6-1 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  .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5.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5.2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第二章 基本放大器 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2.2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2.3 放大器工作点的稳定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幻灯片模板.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电子技术专业)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任课教师:李凤琴 李鹏.
四 二极管应用电路 1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 整 流 电 路 滤 波 电 路 稳 压 电 路 u1 u2 u3 u4 uo.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第 12 章 直流稳压电源 12.1 整流电路 12.2 滤波器 12.3 直流稳压电源 12.4 晶闸管及可控整流电路.
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3.1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3.2 差动放大器 3.3 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
电子技术基础.
RC正弦波振荡器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原理 三、 实验电路 四、 实验内容 五、实验报告要求 六、思考题.
实验三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的焊接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放大器输入输出阻抗的方法。 2.了解电流串联对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8.3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运算放大器大多被制作成集成电路,所以常称为集成运算放大电器,简称为集成运放。在一个集成电路中,可以含有一个运算放大器,也可以含有多个(两个或四个)运算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既可作直流放大器又可作交流放大器,其主要特征是电压放大倍数高,功率放大很大,输入电阻非常大和输出电阻较小。由于集成运算放大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使用可靠、灵活方便、通用性强等优点,在检测、自动控制、信号产生与信号处理等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9.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放大电路不仅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而且要保持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温度的变化,将使集电极电流的静态值 IC 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上一节所讨论的基本放大电路偏置电流 +UCC RC C1 C2 T RL RE + CE RB1 RB2 RS ui.
第7章 波形产生与信号变换电路 7.1 正弦波产生电路 7.2 电压比较器 7.3 非正弦波产生电路 7.4 信号变换电路 7.5 辅修内容
第六章 電晶體放大電路 6-1 電晶體放大器工作原理 6-2 電晶體交流等效電路 6-3 共射極放大電路 6-4 共集極放大電路
任务4.7  鉴频与鉴相.
第18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18.1 自激振荡 18.2 RC振荡电路 18.3 LC振荡电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5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5.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 5.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5.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5.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 5.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5.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5.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A F 5.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 第5章 1、自激振荡的条件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S A=Uo / Ud . 2 A=Uo / Ud . S 在 1: Ud=Ui + Uo . + Ui . 1 . A + Ud . Uf=Ui U = d - - - . S 在 2: 令 Uf + - 则输出电压保持不变。 因为: Uf=Ud, . F=Uf / Uo . F 所以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为: . AF= Uo Ud Uf =1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AF = 1 AF = 1 A+ F = 2n  (n=0,1,2……) 第5章 自激振荡的条件: 幅度平衡条件: 相位平衡条件: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大小相等,在放大倍数 一定时应有足够强的反馈量。 A+ F = 2n  (n=0,1,2……) 相位平衡条件: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必须引入正反馈。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A F 2、 振荡的建立与稳定 |AF| >1 |AF| = 1 第5章 振荡电路的起振: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Ud S Uf - + Uf - . Ui Uo A F 振荡电路的起振: 选择某一频率的信号增幅振荡 电路由 |AF| >1 |AF| = 1 电路变为等幅振荡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自激振荡的建立过程 如右图 第5章 Ufm Uom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幅度特性 Uom=f(Ufm) A Uom2 反馈特性 Ufm=|F|Uom Uom1 如右图 Ufm1 Ufm2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5章 由上述讨论可知: 正弦波振荡电路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放大电路 正反馈电路 选频电路 稳幅电路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5.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5章 1.电路组成 uO Ao 文氏电桥正弦波振荡电路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R Rf C + ∞ R C 负反馈网络 (稳幅环节) R Rf C uO + — ∞ Ao 正反馈选频网络 R C R1 文氏电桥正弦波振荡电路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 第5章 2、 RC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I Z1 = R + Z2 = + R Z1 U0 . C + = Uf jωC 1 Z2 = R( jωC ) R+ = R 1+jωRC + R Z1 . Uf UO = IZ2 I(Z1+Z2) Z2 Z1+Z2 U0 . C + = R 1+jωRC R+ 1 jωC + Uf . Z2 C R = 1 3+j(ωRC - jωRC )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 第5章 RC串并联选频网络 结论: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 Uf Uo = 1 ωRC 3+j (ωRC- ) I + 1 ωRC =0 R 当: 即, Z1 R C ω = ω0 = 1 或 U0 . C 2πRC ƒ = ƒ0 = 1 + 时 Uf . Z2 . Uf Uo 与 同相位, 即为正反馈; C R 结论: Uf Uo . =1/3, 则Uf达到最大值。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u ui uf 3、 如何满足自激振荡条件 R R 第5章 Ao Rf R1 ), A=(1+ Rf R1 Rf=2R1 – 翻页 上页 2RC = F = Uf • __ Uo 1 3 f = 0º , 1 R R f Ao ui u 为了满足 AF = 1, A=3 o Rf R1 ), A=(1+ A = 0º Z1 R Rf R1 )=3 , (1+ Rf=2R1 C + uf Z2 C R 起振时应满足: Rf>2R1 – 即 A≥3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u 4、 稳幅措施 第5章 R Rf2 Rf1 D2 D1 特点: Ao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二极管稳幅电路 利用二极管的非线性 C Rf1 D2 D1 特点: 利用二极管的非线性 自动调节反馈的强弱来维 持输出电压的恒定。 Ao UO↑→r↓→U ƒ ↑→|A|↓ 缺点 输出波形失真较大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u 热敏电阻稳幅电路 第5章 RT 特点: 线性实现稳幅。 R Ao UO↑→T↑→RT↓→U ƒ ↑→|A|↓ 利用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非 线性实现稳幅。 1 R Ao u o UO↑→T↑→RT↓→U ƒ ↑→|A|↓ C R ☆由于热敏电阻具有热惯性,因 此可获得失真较小的输出电压。 R C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5.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5章 1.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uo ui 上页 下页 返回 翻页 +UCC 1 RB1 RC 谐振回路 C1 CB - + T C1 T uo ui L 2 L 2 CE - + RB2 RE C2 - RB1∥ RB2 C2 3 + 3 (a) 基本电路 (b) 交流通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翻页

第5章 电感L和电容C1、 C2构成的谐振回路成为放大电路的负载,电容C2两端的电压作为反馈信号,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引入了正反馈。 选取适当的静态值和元件参数,使得谐振回路谐振时,AF≥1。电路自激振荡AF=1时,振荡稳定。振荡频率近似等于LC谐振回路的振荡频率: √ C1 C2 C1 + C2 L 2π 1 fo = 上页 下页 返回 翻页

第5章 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在电感支路中串联一个电容C3 ,且取C3远小于C1和C2。故谐振回路的振荡频率主要由L和C3来决定: +UCC RB1 RC CB T C1 C3 RB2 RE fo ≈ √ 2π LC3 1 L C2 改变C3,即可改变fo 上页 下页 返回 翻页

第5章 2.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uo ui 上页 下页 返回 翻页 +UCC 1 RB1 RC 谐振回路 1 CB + T T L1 C - + T T L1 uo C ui L1 2 - + C RB2 RE L2 2 RB1∥ RB2 - CE L2 + 3 3 (a) 基本电路 (b) 交流通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翻页

第5章 电感L1 、L2 和电容C构成了谐振回路,+UCC通过L1 到集电极形成集电极电流的直流通路,故可省略R C 。电感L2两端的电压作为反馈信号,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引入了正反馈。 若L1 、L2线圈之间的互感为M ,则线圈的总电感为:L = L1 +L2 + 2M 。电路的振荡频率近似等于LC谐振回路的振荡频率: fo = 1 √ 2π ( L1 +L2 + 2M )C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5.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1.石英晶体谐振器 第5章 石英晶体具有压电效应,压电谐振就是石英晶体的固有谐振频率。 *5.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1.石英晶体谐振器 石英晶体具有压电效应,压电谐振就是石英晶体的固有谐振频率。 谐振频率有两个,LCR支路的串联谐振频率 f s 和LCR支路与电容CO的并联谐振频率 f P , f P > f s 且很接近。 (a)符号 (b)等效电路 JT L C R CO 上页 下页 返回 翻页

根据等效电路可画出石英晶体的电抗频率特性曲线。 第5章 f s f p 容性 感性 f X (c )电抗频率特性曲线 根据等效电路可画出石英晶体的电抗频率特性曲线。 f = f s 时:(X = 0) 石英晶体呈阻性 f < f s 或 f > f p 时: 石英晶体呈容性 f s < f < f p 时: 石英晶体呈感性 翻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2.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 第5章 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 电路工作频率为: f s < f < f p 石英晶体呈感性,作 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 +UCC 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 电路工作频率为: f s < f < f p RB1 RC CB T C1 石英晶体呈感性,作 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 路中的回路电感 JT RB2 RE C2 上页 下页 返回 翻页

3.串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 第5章 上页 下页 返回 本节结束 RE C2 C1 RC RB1 RB2 (a) 基本电路 CB CC L T +UCC JT 串联型石英晶体振荡电路工作频率等于f s ,晶体呈纯阻性,且阻抗最小。频率为f s时,正反馈最强。 (b) 交流通路 L C1 C2 T RE JT 上页 下页 返回 本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