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 主讲教师:杜天骄 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第十章 推理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和掌握推理的过程及其形式。
第一节 三段论推理 一、气氛效应理论 伍德沃斯(Woodworth)和赛尔斯(Sells,1935)的“气氛效应”理论认为,前提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具体地说,就是两个肯定前提使人得出肯定结论,两个否定前提使人得出否定结论,而一个肯定前提和一个否定前提则使人倾向于作出否定结论;此外,在全称表述(即“所有A是B”)和特称表述(即“一些A是B”)方面也有类似情况,即两个全称前提使人得出全称结论,两个特称前提使人得出特称结论,而一个全称前提和一个特称前提则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结论。依据这些看法,可以对人们评价三段论所犯的错误作出具体的预测。
(3)没有A是B 没有B是C 因此没有A是C (4)所有A是B 一些B是C 因此一些A是C 所有C是B 因此所有A是C (2)一些A是B 一些B是C 因此一些A是C
对“气氛效应”理论的批评 (1)一些A是B 一些B是C 因此一些A是C (2)一些B是A 一些C是B
二、换位理论 查普曼和查普曼(Chapman&Chapman,1959)、塞罗索(Ceraso)和普罗维泰拉(Provitera,1971)等人认为,人在三段论推理中所犯的错误不是“气氛效应“造成的,而是由于错误地解释了前提,他们的看法称作换位理论。依照这个理论,人在三段论推理中,往往将一个全称肯定前提解释为逆转亦真,即认为“所有A是B”意味着“所有B是A”。对一个特称否定前提也是这样,将“一些A不是B”的意义理解为也包含“一些B不是A”。这样就会发生推理错误。
所有罪犯都是精神病患者 一些精神病患者是酗酒者 因此 (1)所有酗酒者都是罪犯 (2)没有一个酗酒者是罪犯 (3)一些酗酒者是罪犯 (4)一些酗酒者不是罪犯 (5)上述结论均不正确
换位分析并不总是导致错误结论 前提1:所有A是B 前提2:没有一个B是C 结 论;没有一个A是C
三、心理模型理论 约翰逊-莱尔德(1983)提出的心理模型理论更多地阐述了推理的内部过程。依照这个理论,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步是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心理模型,这种心理模型相当于前提中所述事件的知觉或表象,在这些前提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心理模型通常提示某个结论,然后通过搜索与该结论不相容的其他替代的心理模型来评价该结论的真实性。如果搜索不到,即没有足以破坏该结论的对前提的其他解释,那么这个结论就是真实的。
所有养蜂人都是艺术家 没有化学家是养蜂人 —个比较明显的心理模型是: 化学家 …………………… 养蜂人=艺术家 (艺术家)
第二个心理模型是: 化学家 化学家=艺术家 …………………… 养蜂人=艺术家 (艺术家)
第三个模型是: 化学家=艺术家 化学家=艺术家 …………………… 养蜂人=艺术家
认知心理学 主讲教师:杜天骄 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第二节 线性三段论 线性三段论又称关系推理,现又称三项系列问题。在这种推理或问题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3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的关系,如“A比B大,B比C大”,要求作出结论,说哪个最大或哪个最小。由于3个逻辑项的关系是A>B>C,具有线性特点,故称线性三段论或三项系列问题。
一、操作模型和空间表象模型 亨特(Hunter,1957)提出一个操作模型。它认为两个前提中的信息形成一个统一的内部表征,其中3个逻辑项是依一种“自然的”顺序来排列的;如以“A大于B,B大于C”的例子来说,那么ABC三项是按其大小来排列的。由于在两个前提中都是同样的“大于”关系,即为A>B>C,所以在这种表征中,即使中项(B)省略,其余两项的关系仍可正确地保持下来,即A>C。
以胡滕洛赫尔(Huttenlocher,1968)为代表的空间表象模型吸收了操作模型的基本思想,即两个前提的信息形成统一的表征以及其中各逻辑项按一定顺序排列,但它认为这种表征是形成空间表象。空间表象模型可看作操作模型的扩充或延伸,依照空间表象模型,被试对两个前提中的各项形成一个空间序列表象。
二、语言模型 克拉克(Clark,1969)提出了一个语言模型。它认为三项系列问题的表征既不是统一的,也不是表象性质的,而是由命题构成的。
三、语言-表象混合模型 斯滕伯格(1680)提出了一个语言-表象混合模型。这个模型认为,线性三段论推理既包含语言过程,也包含表象过程。具体地说,被试首先对前提中的语言信息进行语言加工,然后将前提信息再编码为一个空间序列即空间表象,接着在阅读问题和准备回答时再进—步进行语言加工。
认知心理学 主讲教师:杜天骄 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第三节 命题检验 命题检验也是一种重要的推理形式,它与演绎推理或三段论推理有所不同。如果说演绎推理是从前提中得出结论,它的核心问题是前提和结论的内部一致性;那么命题检验是将证据和命题的真伪联系起来,它关心的是哪些证据能够说明命题的真伪,即可进行证真或证伪,以及怎样收集这些证据。
一、证真和证伪
二、选择作业困难的理论解释 其中的一种认为,这些困难与实验作业的抽象的、非现实的性质有关,所采用的字母和数字的卡片问题不具体,没有什么意义,远离人们的生活和经验。 华生和夏皮罗(Shapiro,1971) 的实验研究; 格里格斯(Griggs)和考克斯(Cox,1982)的实验研究; 吉尔胡利(Gilhooly)和福尔克纳(Falconer,1974)的实验研究。
有一种看法认为,人们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解释了命题或规则的意义,类似在三段论推理中发生的换位。具体地说,就是将一个单向的条件命题错误地看作双向的、双重的条件命题了。
认知心理学 主讲教师:杜天骄 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第四节 概率推理 人们需要在不确定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决定,即要进行概率推理,得出适当结论。
一、形式化模型 概率以从0到1的数字来表示。一个概率为0的事件(P=0.00)意味着该事件是不可能的。而一个概率为1的事件(P=1.00)意味着该事件肯定会出现。概率值在0到1之间意味着一个事件有或多或少的机会可出现。 概率可分为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两类。 概率论提供组合概率的规则。
贝叶斯公式的一个一般形式
二、启发式策略 卡尼曼(Kahneman)和特沃斯基(Tversky,1972,1973)的研究表明,人们在进行概率推理时,往往忽视事件的基准率信息,不顾事件的先验概率,而是采用一些启发式策略,如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和调整启发法等,正是这些启发式策略引导概率判断或推理。
依照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看法,代表性启发法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愈有代表性的,被判断为比较少代表性的愈常出现。
特沃斯基和卡尼曼(1973)所说的可得性启发法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调整策略是指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在判断过程中,人们最初得到的信息会产生“锚定效应”,制约对事件的估计。 (1)8×7×6×5×4×3×2×1=? (2)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