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 常識科 地球的形狀和結構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 PowerPoint By K.C. WU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我的學校 5A(36)譚伊芹 目錄 1. 引言 2. 歷史 3. 位置 4. 交通 5. 設施 6. 教學設備 7. 課程 8. 教師 9. 學生 10. 活動 11. 特色 12. 總結.
風怎樣形成 天氣圖 高、低氣壓 天氣狀況與高低氣壓的關係. 91 年 11 月 6 日 地面天氣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目錄 引指 P.1 十誡來歷 P.2-P.3 十誡 P.4 十誡的意義 P.5 日常生活上犯十誡的例子.
小學五年級 常識科 常見的非傳染病 PowerPoint By K.C. WU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 King’s College Old Boys Association Primary School No.2.
20 簡易概率 (增潤) 學習範疇:數據處理 (D) 學習單位:6D-E1 簡易概率.
先進觀念 • 輕鬆掌握 商周數位學院 《你必須知道的一件事》 建議最佳閱讀版本:powerpoint 2000.
Primary School Attached To ECNU
生物科遺傳病報告.
認識岩石與礦物.
歷史科報告 三年零八個月.
地質篇 Unit_06_板塊構造運動.
岩石圈和軟流圈 岩石圈不但是「浮」在軟流圈上,而且應該是裂成好幾塊在相互運動,才會造成許許多多的變動,並產生火山和地震等作用及高山和海溝等地形。 地球最外層厚約100 公里的岩石圈,應是由好幾個大小不等的塊體所組成,而這些在岩石圈中堅硬的塊體,就稱為「板塊」
塑造固體地球的樣貌有外營力和內營力二種。
主題10 固體地球 的組成和結構.
先進觀念 • 輕鬆掌握 商周數位學院 《3小時熟睡法》 建議最佳閱讀版本:powerpoint 2000.
5-3岩石與礦物.
固體地球的結構.
火山爆發.
三川殿 powerpoint 是寺廟最正式的出入口,它平常以柵欄圍起,只有節慶祭典時才開放。.
第十章 利润分配决策 PowerPoint 财务 管理.
介紹倚天屠龍記 倚天屠龍記作者:金庸 本作業作者:魏士棠、賴明勳 出版者:遠流出版社.
我的学习成果展示 舒兰市莲花中心校 李明瑞.
油田一中高语组.
第 12 章 美麗的石頭 12-1 組成岩石的物質 —— 礦物 12-2 常見的寶石 12-3 岩石和建材 花岡岩 橄欖岩 玄武岩.
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学习新天地 常州市勤业中学(213016) 蔡军.
地球哪四個特徵,是其他行星都沒有的? 1. 有生命 2. 特殊的大氣成份 氧 21% 3. 有海洋 4. 有「海洋地殼」和「大陸地殼」
透視全球: 推行可持續發展的外地經驗與國際合作
2012级法学-金融实验班 王雪铭 尹晓彤 陈昕 何宣伯
先進觀念 • 輕鬆掌握 商周數位學院 《你必須知道的一件事》 建議最佳閱讀版本:powerpoint 2000.
當代思潮 期中報告 組別:第一組 報告主題:蠟筆小新 組員:林珊琪 陳盈君 黃郁孜
第七組 組員─羅彣馨 POWERPOINT 列印 組員─林鉅燁 報告 材料 組員─林彥澄報告 組員─孫維 報告 組員─張家興報告
先進觀念 • 輕鬆掌握 商周數位學院 《看見價值》 建議最佳閱讀版本:powerpoint 2000.
華語教學PowerPoint 中秋節.
第七章 固體地球的結構與變動 7-1 固體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和組成 7-2 全球主要的火山帶與地震帶 7-3 板塊運動
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
(备注:本动画地图适用于Powerpoint2003以上版本;下划线文字、箭头为按钮)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 零售業 組長:黃建豪(PowerPoint製作) 組員:劉義文(PowerPoint製作) 張誌顯(前段主講人)
變質岩與變質岩的地質構造.
小學四年級中文科 人類的飛行歷史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 PowerPoint by K.C.Wu
專題報告 地球.
冰河退卻也能促成板塊運動 臺師大地科系團隊揭祕 葉孟宛 謝奈特.
空氣的組成 地球生物活動範圍的氣體俗稱空氣,空氣的密度約為1.32g/L;純淨、乾燥的空氣所含成分如下: 氮 78.08﹪ 氧 20.95﹪
6B冊 趣味活動 認識立體圖形中的頂、棱和面 柱體的頂、棱和底邊 錐體的頂、棱和底邊.
岩石的形成和種類 蔡鎮昇(6)五禮.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小學常識科簡報 導師﹕Prof. Mak Se Yuen 姓名﹕邱慧萍.
1999 Chi-Chi Earthquake (ML=7.3 MW=7.6)
研習題目 蘇門答臘西南地震.
雷雨 Thunderstorm
太 陽 的 秘 密 檔 案.
岩石與礦物 粉可愛ㄉㄛ.
電子圖 (Electron Diagram) 上一堂的重點: 陽離子 火焰顏色 焰色測試 (Flame Test) 鉀離子 (K+) 鈉離子
八大 行 星 科目 : 常識 年級 : 六年級 教節 : 一節 作者 : 郭雅志 使用方法: 按滑鼠去到下一個項目.
地球內部構造.
及人中學日月潭校區本位課程 氣候變化、晝夜溫差、海水漲退潮等變動,人類容易察覺。腳踏土地其變動雖極緩慢,易被忽略,卻深深影響地球外貌。圖中隔著紅海的非洲大陸和阿拉伯半島原本似乎接在一起,是什麼原因讓它們分開呢?
三、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中國樂器─箏 箏,又叫古箏,在古代,箏還被稱為秦箏、瑤箏、銀箏、雲箏、素箏等。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
周界的認識 四年級上學期.
我們的太陽系 開始撥放.
分組報告 職場萬花筒~    酸甜苦辣真滋味.
先進觀念 • 輕鬆掌握 商周數位學院 《規劃力-把事情做好的第一步》 建議最佳閱讀版本:powerpoint 2000.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細胞.
七巧板遊戲.
相對地質時代 依據:岩層的空間分布 和構造關係
POWERPOINT模板 适用于简约清新及相关类别演示 注:文本框可根据需求改变颜色、移动位置;文字可编辑.
2-3 地 殼 變 動.
台中縣桐林國小97學年度初級資訊種子學校申請計畫書 簡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小學四年級 常識科 地球的形狀和結構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 PowerPoint By K.C. WU King’s College Old Boys Association Primary School No.2 小學四年級 常識科 地球的形狀和結構 PowerPoint By K.C. WU

地球的形狀和結構 你認為地球的形狀像甚麼? 一個球體。 略呈橢圓形。 古代人對地球有不同的猜測。

古代人對地球形狀的理解 古埃及人 大地呈長盤形 中央凹陷部分為人類居住的地方 天空由高山支撐 並懸掛著星星

古代人對地球形狀的理解 古印度人 大地由幾千隻大象扛負著 大象一動會產生地震 大象腳下是由神仙幻化的巨龜 龜下是大眼鏡蛇把天和地連接起來

古代人對地球形狀的理解 古中國人 周代,中國出現蓋天說 大地是一個方盤子 中央凸起 天空則是一把大傘

地球的結構 地球主要分為三層 地殼是地球的最外層 位於高山下的地殼可達70公里 位於海洋下的地殼有些只有5公里

地球的結構 岩漿/地幔/地函 介乎地殼與地核之間 厚約2900公里 岩漿是半溶化的岩石 可流動 溫度高達攝氏4200度

地球的結構 地核為最內層 分外、內地核 溫度高達攝氏4500度 外地核:由液態金屬 組成 內地核:由固態金屬

地球的結構 地殼由堅硬的岩石組成 岩石是由礦物組成的堅硬物質 不同礦物成分和比例,會形成顏色、紋路和硬度不同的岩石

岩石的分類 火成岩 沉積岩(水成岩) 變質岩 由熔融狀態岩漿冷卻而成 由一層層海底沉積物如泥、沙等受壓而成 一些火成岩或沉積岩因受高溫或高壓而變質,形成變質岩

常見的岩石(火成岩) 花崗岩 有較粗粒和不同顏色的晶體礦物 包括:石英、雲母、長石 流紋岩 岩石上的裂紋令岩石呈六角柱狀 紋理較幼細

常見的岩石(沉積岩) 砂岩 由細小砂粒構成 粒子較細,沒有晶狀礦物 頁岩 由非常幼細的沉積物構成 呈層狀

常見的岩石(變質岩) 石灰岩  大理石 泥岩  角頁岩

化石是甚麼? 一些動、植物死後,殘骸會沉積在海底 堅硬的部分如骨骼、外殼會遺留下來 與泥、砂石堆積擠壓在一起 經數千、萬年,生物殘骸會附於岩石 形成化石

地殼與西瓜外殼有何不同? 地殼不是完整的板塊 板塊是永不靜止的,會在岩漿上緩慢飄移 板塊分別為: 板塊邊沿是不規則的,表面略彎 太平洋、美洲、歐亞、非洲、印澳、南極洲等 板塊邊沿是不規則的,表面略彎

板塊的分類 大陸板塊 較厚和輕,厚度約100-150公里 海洋板塊 比大陸板塊重,約有70-80公里厚 形成大面積的海底

板塊移動 岩漿不停流動 各板塊移向不同方向 可碰撞或分離 根據重量和密度而定

板塊移動 碰在一起 擴張分開 側向滑移 兩板相向移動,其中一塊插入岩漿中,形成褶皺。(破壞性) 兩塊板塊分開移動。(建設性) 兩塊板塊側向滑動,發生磨擦。

板塊移動 盤古大陸分裂成兩部分,分別向北向南漂移。 只有一塊超級陸地,稱為盤古大陸。 一億多年後分裂成七個主要大陸。

板塊碰撞的後果 – 火山爆發 地殼斷裂,岩漿從地殼裂縫或較薄的地方噴出 溫度極高,有爆炸力 岩漿冷卻後凝固,成高山或小丘

板塊碰撞的後果 – 地震 兩塊板塊之間發生移動 地殼震動,產生地震 尤其側向滑移時

火山爆發造成的災害 燒燬林木和房屋,造成人命及財物損失 噴出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硫酸 大量的山灰可掩埋農田或民居 所產生的氣流會沖毀房屋、林木、電線桿等

地震所造成的災害 使道路、房屋及橋樑倒塌 電線及煤氣管斷裂,引致火災 震動山坡,引起山泥傾瀉

為甚麼人類還住在發生地震或火山爆發的地區? 沒有經濟能力搬離所住之處 火山區的土壤肥沃,適合耕作 火山區景色怡人,旅遊業發達,有就業機會 世代長居於此,不願搬離

香港會發生大地震嗎? 由1874年至今,發生過6次五度以上的地震。 香港離太平洋活躍帶遠,最近亦離600公里,所以有大地震機會很微。

與地殼移動有關的自然現象 海嘯:海面捲起異乎尋常的巨浪 由海底的地震或火山爆發引致

與地殼移動有關的自然現象 峽谷:深而狹窄的山谷,兩旁有峭壁,中間有河流經過 地殼移動,產生壓力,使岩層斷裂,形成「斷層」的裂縫。河水和雨水的侵蝕而形成狹谷

與地殼移動有關的自然現象 高山 褶皺作用 斷層作用 兩塊板塊互相碰撞,相互擠壓使岩石隆起,成為高山。 地殼移動時,岩層有時會受來自不同方向的力量而破裂,然後往相反方向移動,凸的部分為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