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原子核外电子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三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一 ) 如何区分元素和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 .概念的范畴不同 元素 —— 宏观概念, 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微粒 —— 微观概念, 既论种类又论个数 2 .决定种类的因素不同 元素 —— 由核电荷数 ( 即质子数 ) 决定 (如 16.
Advertisements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景德镇市第五中学 吴敏中. 胃乐说明书 [ 药品名称 ] 胃乐胶囊 [ 性状 ]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黄棕色,气味香,味微苦 [ 主要成分 ] 氢氧化铝 [Al ( OH ) 3 ] 、甘草提取物、白芨、 木香等 [ 药理作用 ] 中和胃酸过多、抗溃疡、镇痛、抗炎 [
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
Na K Ca 矿 物 质 07食检 丁丽杰.
3.3溶液的酸碱性.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滴加稀盐酸 无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溶液变成无色 溶液变红.
盐类的水解.
课题二 酸和碱的反应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P60-61 要求: 1、觉得重要的画上横线 “ ” 2、觉得有疑问的画上 “?”
前言 我們常喝的一些飲料,如柳橙汁、檸檬汁嘗起來酸酸的,呈現酸性;而有些物質,如某些肥皂水溶液及清潔劑,摸起來有滑膩感,和急救箱中的氨水一樣,都是鹼性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物質稱為酸?怎樣的物質才稱為鹼呢?我們藉由下面的實驗來認識.
苏教版必修《化学1》教材 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
小游戏:填数 __.
第四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
C60 晶体.
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高一化学备课组 杨伏勇.
元素周期表 忻州师院附中 李一霞.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4课时:离子.
H2O HgO CO2 O2 都含有氧原子 质子数都是8 汞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碳原子和氧原子 氧原子 氧化汞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氫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原子核 電子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人教版化学必修Ⅱ 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二节 铁和铁的化合物.
2-1認識電解質 2-2 溶液與離子 2-3 常見的酸與鹼 2-4 酸鹼的濃度 2-5 酸與鹼的反應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 电离平衡 盐类水解 溶解平衡 2019年2月16日星期六.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2.
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 化学化工学院 钱秀.
第八章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 6 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化学Ⅱ.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2012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铝及其化合物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王成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珲春二中 李英福.
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元 素 周 期 律.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二课时 来自:高考直通车APP.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2019年5月1日星期三 高中化学课堂演示系统 四川新都一中 张文锋 使用说明 编辑简历.
离子反应.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颐中 褚林柏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实验二中 化学组 程维胜.
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黄雪香.
第四课时.
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
课题二 酸和碱的反应 第一课时.
化学.
課程名稱:常見的酸與鹼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2012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元素周期律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温州外国语学校 齐艳芸.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复习 舟山中学 王成冠.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2019年7月12日星期五.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厦大附中 余俊鹏.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1.1.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厦大附中 俞佳.
实验八: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分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原子核外电子数 [提问]什么叫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的规定方法,该序数与原子组成的哪些粒子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原子核外电子数 = = =

元素的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同电子层——同横行 同最外层电子——同纵行

一、元素周期表 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周期 2、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族

一、元素周期表(长式)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方法 1、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周期 2、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族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周期 族 短周期:第1~3周期 长周期:第4~6周期 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 副族:IB~VIIB族 7个 主族:IA~VIIA族 7个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短周期:第1~3周期 周期 长周期:第4~6周期 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 副族:IB~VIIB族 7个 主族:IA~VIIA族 7个 族 VIII族:由3个纵行组成 1个 0族:稀有气体元素 1个

二.元素的性质和元素在周期表 中的位置关系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和元素的性质

注意

相 邻 周 期 元 素 原 子 序 数 之 差 8 2 8 18 18 32

二 .元素的性质和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关系 2.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

递 减 递 增 递 减 化合价 +1 +2 +3 原子半径 还原性递减 氧化性递增 氧化还原性 阳 . 阴 离 子 均 递 减 离子半径 +4-4 +5-3 +6-2 +7-1 递 减 原子半径 还原性递减 氧化性递增 氧化还原性 阳 . 阴 离 子 均 递 减 离子半径 递 增 阳离子氧化性 递 减 阴离子还原性 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金属.非金属性

化合价 +1 +2 +3 最高氧化物R R2O R2O5 R2O3 RO2 RO3 R2O7 RO 碱性 酸性 RH4 RH3 气态氢化物 +4-4 +5-3 +6-2 +7-1 最高氧化物R R2O R2O5 R2O3 RO2 RO3 R2O7 RO R(OH)2 H2RO3 HRO3 对应水化物 化学式 HRO4 ROH R(OH)3 H2RO4 H3RO4 H4RO4 对应 水化 物 递 减 碱性 递 增 酸性 RH4 RH3 气态氢化物 H2R HR 递 增 稳定性

二.元素的性质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3.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同主族 和元素的性质

原 子 半 径 离 子 半 径 氧化 还原 性 金属性 非金属 性 氧化 还原 性 高价氧 化对应 水化物 酸碱性 气态 氢化 物稳 定性 氧化 还原 性 金 属 性 递 增 非 减 阴 离 还原 性 增 阳 子 氧化 减 单 质 还 原 性 增 氧 化 递 减 递 增 碱 性 递 增 酸 减 递 减 递 增

非 金 属 性 递 增 金 属 性 递 增 非 金 属 性 递 增 金 属 性 递 增 非 金 属 性 递 增 非金属性最强 金 属 性 递 增 非 金 属 性 递 增 金 属 最 强 金 属 性 递 增

四、等电子体:含有相同电子总数的粒子 含有10个电子的粒子有: 1、分子:HF、H2O、NH3、CH4 2、原子:Ne 3、阳离子:Na+、Mg2+、Al3+、NH4+、H3O+ 4、阴离子:N3-、O2-、F-、OH-、NH2- 含有18个电子的粒子有: SiH4、PH3、H2S、HCl、F2、Ar、S2-、Cl-、K+、Ca2+、HS- 含有2个电子的粒子有:H-、He、Li+、Be2+

五、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粒子 具有2、8结构的粒子: 具有2、8、8结构的粒子: N3-、O2-、F- (Ne) Na+、Mg2+、Al3+ 具有2、8、8结构的粒子: S2- Cl- (Ar) K+ Ca2+ 注意这些原子(或离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排列规律以及半径大小。

六、微粒半径比较规律 (1) r(Cl-)>r(Cl),r(Na+)<r(Na); (2)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 如: r(F- )>r Na+)>r(Mg2+)>r(Al3+); (3)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 同主族元素原子和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增大。

3.斜线是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 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也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周期序数等于主族序数的元素具有两性. 和铝相似,最高氧化物和对应水化物既能和 酸反应又能碱反应 4.价电子: 一般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5.最高正价=主族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8—|负价|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原子核外电子数 [提问]什么叫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的规定方法,该序数与原子组成的哪些粒子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原子核外电子数 = = =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2、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3、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3、非金属性强的可以置换非金属性弱的 1、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 性强弱 3、金属性强的可以置换金属性弱的 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1、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 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3、非金属性强的可以置换非金属性弱的

钠、镁和水的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Mg + 2H2O = Mg(OH)2 + H2  金属性 Na>Mg

向盛有已擦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和铝片的试管中,各加入2mL 1mol/L的盐酸。 镁、铝和盐酸的反应

镁、铝和盐酸的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 3H2  金属性 Mg > Al

? 金属性 Na > Mg > Al 金属性 Na > Mg > Al 原子序数 11 12 13 元素符号 N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情况 氢氧化物 碱性强弱 冷水剧烈 热水较快盐酸剧烈 盐酸较快 NaOH Mg(OH)2 Al(OH)3 ? 强碱 中强碱 金属性 Na > Mg > Al 金属性 Na > Mg > Al

取少量1mol/L AlCl3溶液注入试管中,加入3mol/L的NaOH 溶液至产生大量Al(OH)3白色絮状沉淀为止。 AlCl3 溶液和NaOH溶液的反应

将Al(OH)3沉淀分盛在两只试管中,然后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3mol/L HCl溶液和3mol/L NaOH溶液。 稀硫酸 HCl Al(OH)3 NaOH Al(OH)3 和酸、碱的反应

两性氢氧化物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OH)3 + 3H+ = Al3+ + 3H2O 碱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OH)3 + 3H+ = Al3+ + 3H2O 酸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Al(OH)3 + OH– = AlO2– + 2H2O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氢氧化物,叫作两性氢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Al2O3 + HCl 6 2 3 AlCl3 + H2O Al2O3 + 6 H+ 2Al3+ + 3H2O 6 2 3 AlCl3 + H2O Al2O3 + 6 H+ 2Al3+ + 3H2O Al2O3 + NaOH NaAlO2 + H2O 2 2 Al2O3+2 OH– 2 AlO2– + H2O 象Al2O3这样,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

? 金属性 Na > Mg > Al 原子序数 11 12 13 元素符号 Na Mg Al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情况 氢氧化物 碱性强弱 冷水剧烈 热水较快盐酸剧烈 盐酸较快 Al(OH)3 ? NaOH 强碱 Mg(OH)2中强碱 金属性 Na > Mg > Al

金属性 Na > Mg > Al 金属性 Na > Mg > Al 原子序数 11 12 13 元素符号 Na Mg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情况 氢氧化物 碱性强弱 冷水剧烈 热水较快盐酸剧烈 盐酸较快 Al(OH)3两性氢氧化物 NaOH 强碱 Mg(OH)2中强碱 金属性 Na > Mg > Al 金属性 Na > Mg > Al

非金属性 Si < P < S < Cl 非金属性 Si < P < S < Cl 14 15 16 原子序数 14 15 16 17 元素符号 Si P S Cl 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光照或点燃爆炸化合 高温 磷蒸气 加热 很不稳定 SiH4 不稳定 PH3 不很稳定 H2S 稳定 HCl H4SiO4极弱酸 H3PO4中强酸 H2SO4强酸 HClO4最强酸 非金属性 Si < P < S < Cl 非金属性 Si < P < S < Cl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单质和水(或酸)反应情况 冷水剧烈 热水较快 盐酸剧烈 盐酸较快 稀有气体元素 高温 磷蒸气与H2能反应 须加热 光照或点燃爆炸化合 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 NaOH 强碱 Mg(OH)2 中强碱 Al(OH)3 两性氢 氧化物 H4SiO4 弱酸 H3PO4 中强酸 H2SO4 强酸 HClO4 最强酸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化学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元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C 练习: 下列递变情况 的是: A. Na、Mg、Al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其单 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下列递变情况 的是: A. Na、Mg、Al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其单 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B. 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对应气态氢化 物稳定性增强 C. 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Na、K、Rb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依次增强 不正确

同一横行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是 HXO4 > H2YO4 > H3ZO4,则下列说法判断 的是 A. 阴离子半径 X > Y > Z 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X > H2Y > ZH3 C. 元素的非金属性 X > Y > Z D. 单质的氧化性 X > Y > Z 错误 A

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