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ISO14001标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至正中诚以至运大至正中诚以至运 上规上限企业培训讲座 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特殊 普通合伙)中山分所 主讲:李治球.
Advertisements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项目决策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 招投标 项目实施 竣工验收.
绩效考评表格设计 班级:15服务4班 姓名:杨冬茜.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2013年度述职报告.
执行董事批准/总经办审核/用人部门/人事处签署意见
第三章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一、固体废物、来源及分类 二、固体废物的特点 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四、固体废物的综合防治和管理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类专业系列教材 建筑工程法规 教学课件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IS014001:2004 北京国培认证培训中心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讲解:喻根柱 英国IRCA注册高级审核员
中国环境保护 法律、法规体系.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③如何进行行为安全观察.
班组绩效管理 东联公司机械二队吊车一班 2017年5月.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软件工程系 林 琳.
第 3 章 基本概念.
SOA – Experiment 3: Web Services Composition Challenge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化学品清单 类型.
第3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 陈恭和.
Harvard ManageMentor®
何勉 新浪微博: Scrum框架及其背后的原则 原始图片 何勉 新浪微博: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解决变化问题的自底向上 流程建模方法 严志民 徐玮.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单元六 兽药的管理.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第一版).
ISO 14001要素 全社 环境 安全 事務局
质量管理体系和认证人员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certification personnel management.
职场培训●工作计划●汇报总结●项目策划 明确目标 精准出击 动态 红黑双色,版式工整,通用实用,动态页面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Chapter 07:Dreamweaver CS5入门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Logo 思维 力量 商务展示·企业内训.
机械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管理 Maintenance integrity & reliability.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Prof. Dr. Dr. h. c. YOU Jianxin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我们 欢聚一堂 新员工入职培训 Westin有限公司 w 培训师 Westin 2016年3月19日.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知识介绍 殷桂华 二ΟΟ四年九月.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IT 方法 INTOSAI IT 审计培训.
Sssss.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部分 ISO14001标准

引 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定义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 1 总要求 4. 2 环境方针 4. 3 规划(策划) 4 引 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定义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4.2 环境方针 4.3 规划(策划) 4.4 实施与运行 4.5 检查和纠正措施 4.6 管理评审 附录A(提示的附录)规范使用指南 标 准 结 构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组织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并确定它是如何实现这些要求的。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EMS

4.1总要求 理解要点: 1)‘建立’:从决定开始到形成体系,包括策划、文件编写、机构配置和人员、资源的安排; 2)‘保持’:体系运行过程中对出现问题的改正、调整和修正。

4. 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在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内: a) 4.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在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内: a) 适合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b)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包括对遵守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要求和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d)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 传达到为组织工作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 g) 可为公众所获取。

环境方针的内容 两个不可缺少的承诺 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 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

环境方针制定的考虑事项 1) 组织的任务、前景、价值观和信息; 2) 相关方的要求; 3) 持续改进; 4) 污染预防; 1)   组织的任务、前景、价值观和信息; 2)   相关方的要求; 3)   持续改进; 4)   污染预防; 5)   与组织其他方针相协调 6)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准则 ;

环境方针的制定要求 应与组织活动、产品、服务相关; 应描述所涉及的环境领域; 既强调宏观的也强调微观的环境因素; 可以包括职业健康和安全因素;

对环境方针的一个重要要求 如果该组织从属于一个更大的组织,其环境方针还应符合后者的方针,并得到后者的认可。

环境方针的公布 内部: 内部简报、邮件 公告栏 会议 介绍性的培训课程 外部: 宣传小册子 企业年度报告 广告 会议

环境方针的实施 建立更详细的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包括: 确定优先项 确认员工的责任 分配资源 确定可测量的目标、指标

环境方针的修订与改进 需要改变的条件: 市场情况变化 生产过程、产品的变化 重大的资产重组 符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需要 公众与利益相关方面的意见 在管理评审中包括对方针和评审 对任何改变进行交流

4.3 规划(策划) 4.3.1 环境因素 4.3.2 法律与其他要求 4.3.3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4.3 规划(策划) 4.3.1 环境因素 4.3.2 法律与其他要求 4.3.3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规划 (策划)

4. 3 规划(策划) 4. 3. 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 4.3 规划(策划) 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 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还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b) 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并形成文件并保持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确定(识别)环境因素 ●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包含潜在环境因素) ●环境目标要考虑重要环境影响因素 ●内 部 更新方法与依据——新的环境因素 外部社会

环境因素识别的重要性 一个组织只有识别了全部的环境因素并科学准确的确定了重大环境因素,其建立地环境管理体系才是有效的和可信的。

环境因素识别时考虑的问题 1)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2)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1)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2)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3)八个方面: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向土地的排放、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利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等; 4)为组织提供材料、服务的供方的环境因素;

识别评价环境因素的步骤 步骤1:选择活动、产品和服务(规模要合适) 步骤2:确定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尽可能全面详细,应考虑异常、紧急状况;) 步骤3:确定环境影响(考虑显现的、潜在的两方面影响,考虑正面及负面的两方面影响) 步骤4:评价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实施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环境危害评价)

确定环境因素的依据 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的环境影响 法律法规 及要求有明确规定 积极和或负面的 相关方有要求的 其他

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 物料衡算 产品生命周期 问卷调查 现场观察(查看和面谈) 查阅文件和记录 专家咨询 工艺流程分析

问卷评审 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污染总量是多少 产生哪些水污染物、污染物总量是多少 使用哪些有毒有害化学品?数量是多少 有哪些紧急状态?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水、电、油等用量各多少?与同行业和往年比较结果如何? 主要噪声源有哪些?厂界是否达标? 有否居民投诉情况?有否做调查 产生哪些固体废弃物?如何处置的?

重大环境因素评价依据——环境 环境影响的规模;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发生的概率; 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 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重大环境因素评价依据 ——商业 改变环境影响的难度; 改变环境影响的费用; 改变对其他活动和过程的影响; 相关方的关注; 对组织的公关形象的影响;

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 集思广益法 专家评估法 类比法 计算法

多因子评价法 A发生频率 连续发生至每日一次 5 每日一次至每周一次 4 每周一次至每月一次 3 每月一次至每年一次 2 连续发生至每日一次 5 每日一次至每周一次 4 每周一次至每月一次 3 每月一次至每年一次 2 一年以上时间一次 1

B排放与法规标准值之比 大于或等于90% 5 80%---90% 4 50%---80% 3 30%---50% 2 小于30% 1

C环境影响规模 全球性严重破坏 5 国家范围的破坏 4 重大地区性破坏 3 较轻的地区性破坏 2 非严重破坏(或无) 1

D环境影响的可恢复性持续性 不可恢复 5 半年以上可以恢复 4 1周至半年内可以恢复 3 1天至1周内可以恢复 2 1天内可以恢复 1

E公众和媒介的关注程度 社会极度关注的 5 地区性极度关注的 4 地区性关注的 3 地区性一般关注的 2 不为关注的 1

评价得分 评价得分:频率*(最高得分)影响 频率:A 影响:B、C、D、E取最大值M 得分:X=A*M

优先项评价 M=5或X大于等于15为重要环境因素 M=5或X大于等于25为紧急优先项 X=20 高度优先项 X=16 中度优先项

应提供的证据 环境因素清单:组织应有一个总清单,各部门应有本部的清单; 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记录;

应注意的问题 环境因素识别易遗漏的几个方面: 1)与相关方有关的环境因素 2)异常和紧急状况的环境因素 3)环境因素的更新不及时 环境因素识别的准则和方法的选择不合理 在新项目、新产品的开发中,应注重程序的及时运行;

4. 3. 2 法律和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 4.3.2 法律和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 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 b) 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

● 确定法律法规 ● 确定要求 ● 建立渠道 公约 法律 法规 条例 规章 制度 产品标准 上级规定 设计规范 与官方协议 政府环保部门 媒体 咨询机构 网络下载

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 1982.12.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1999.1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09.0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11.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03.0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6.04.0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8.01.01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9.01.01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998.09.01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摘录) 1998.03.01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04.01 1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1998.11.29 14.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02.17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03.20 16.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1992.06.28 17. 城市绿化条例 1992.06.22 18.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1992.01.01 19. 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 1995.08.07 20. 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管理制度(暂行) 1991.02.22 2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 1994.12.22 22.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1993.09.01 23.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1989.01.01 24.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1999.10.01 25.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998.07.01 26. 善于加强化学危险物品管理的通知 1999.12.29 27.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1990.04.10 28.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国家环境标准 1 GWPB3-1999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 GWPB5-2000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3 GB3095-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4 GB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5 GB1495-79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 6 GB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7 GB12524-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8 GB14761.5-93 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 9 GB14761.6-93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 10 GB11641-89 轻型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标准 11 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4.3.3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组织应对其内部各个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 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以及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此处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a) 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目标 与 指标 ● 每个相关职能部门均要有环境目标与指标; ● 环境目标的建立要考虑六点: 1)法律法规要求; 2)重要环境影响因素; 3)可行的技术方案; 4)财务; 5)运行和经营要求; 6)相关方的观点。 ● 污染预防的承诺。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0 年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2000年达到了总体小康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500 元 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2400 元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1200 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500 元 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2400 元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1200 元             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  12 平方米         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  15 平方米            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  75 克           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  8 平方米           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  85%                恩格尔系数  50%                成人识字率  85%               人均预期寿命  70 岁                婴儿死亡率  3.1%             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11%               电视机普及率  100%                森林覆盖率  15% 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  100%

环境目标制定时应考虑 目标和指标应每年更新,以体现持续改进; 目标如可行应具体、量化,指标应明确并可测量; 目标要符合国家环境规划、环境技术政策的要求;指标要体现先进性、可操作性、可调整性和量化的要求。

应提供的证据 环境目标应体现环境方针,考虑重要环境因素; 有关的职能和岗位应制定环境目标; 环境目标、指标应尽可能量化;

应注意的问题 并不是每个职能和层次都需要建立目标,而是与组织的环境有关的职能和层次应建立目标和指标; 应注重目标的经济技术可行性,不能为通过认证而制定出不可行、不合理、空洞的目标; 目标应是可实现的,并非已实现的;

环境管理方案 ●为实现目标和指标、制定相关方案 ●方案中要包括三点---职责要求、方法、时间要求 ●方案随时修改

应提供的证据 文件化的环境管理方案 环境管理方案明确规定了职责、方法和时间表 环境管理方案能否保证相应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4. 4 实施与运行 4. 4. 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4. 4. 2. 能力、培训和意识 4. 4. 3. 信息交流 4. 4. 4 4.4 实施与运行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4.4.3 信息交流 4.4.4 文件 4.4.5 文件控制 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培训意识能力(4.4.2) 培训的内容: 1) 环境意识 2) 环境知识技术 3) 环境法律、法规 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5) 岗位职责     培训的内容: 1)   环境意识 2)   环境知识技术 3)   环境法律、法规 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5)   岗位职责 6) 专项环境技术(如应急响应方面)

意识培训 所有员工应接受下列培训: 1.当前环境问题的基本了解 2.环境方针、程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3.工作活动中的重大环境影响 4.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作用和职责 5.他们的行为如何影响整个企业的环境绩效

环境管理培训 环境管理培训主要针对组织的管理层员工,深入了解技术环境问题: 1.污染的控制和预防 2.废气物的管理 3.应急计划 4.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评审 5.问题的认定和解决

4. 4. 3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有关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 4.4.3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有关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 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 b)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文件和回应。 组织应决定是否就其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并将其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行信息交流,就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

上级 下级 纵向交流 横向交流 上级与下级 部门与部门 部门 ● 内部 ● 外部: 接收——记录——答复 ● 注意重大环境影响因素

信息交流(4.4.3) 内部交流: 体现在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协作上 外部交流: 体现在组织与相关方之间的交流,包含了对所有环境事件的处理及反馈 信息交流是双向的 要有相应的记录反应交流的效果。

信息交流的目的 有助于阐明组织对环境的承诺 提高对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方案的认识 有助于员工了解组织的环境体系和环境表现 促进公众对组织环境表现及所做努力的理解和认同 及时将对环境体系进行监视、审核和评审的结果传达给组织 内部有关人员

信息交流的内容 组织 组织简介 环境方针、环境目标 和指标 环境管理过程 环境表现评价 需要改进和地方 独立验证的情况 外部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客户的要求 市场环境需求的变化 相关方的意见 废弃物处理处置的信息

4. 4. 4. 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的描述; c)   4.4.4 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的描述; c) 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d) 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 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 核心要素17个 ● 相互作用的描述,反映PDCA循环 ● 查询文件方法

体系文件结构

4. 4. 5 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 5 4.4.5 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5.4的要求进行控制。 组织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规定: a) 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确保其充分性与适宜性;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重新批准; c) 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 ; d) 确保在使用处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e) 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易于识别; f) 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g) 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须将其保留,要做出适当的标识

文 件 控 制 查找方便 定期评审 发放文件 失效管理 保留标识 有日期,修改有权限

文件管理(4.4.5) 内部文件 方针、目标 手册 管理方案 程序 作业指导书 记录表格 外部文件 法律法规 行业规范 客户要求  内部文件 方针、目标 手册 管理方案 程序 作业指导书 记录表格  外部文件 法律法规 行业规范 客户要求 供应商的文件

文件管理要求 查找方便 定期评审 授权批准 发放适当 有限使用 控制更改 报废标识 回收及时 处置

应提供的证据 各类文件便于查找 各类关键岗位得到现行文件版本 失效文件的管理 文件更改、修订的管理和发放

4.4.6 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以确保其通过下列方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a) 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形成文件的程序,以控制因缺乏程序文件而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 b) 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c) 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

1)控制对象: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与活动; 2)控制目的:为了实现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3)控制手段:程序 ●如果做不好--程序 定性 ●运行标准--操作要求 定量 ●使用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如果有重要环境因素要 标识,并通报供方。

运行控制可能的活动 研究开发中的设计 采购 订立承包合同 原材料的搬运和储存 生产和维护 实验室工作 产品运输 用户服务 资产获取和设施建造 能源供应 后勤服务 营销、广告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识别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 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作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随之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 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特别是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

事前:确定潜在事故、紧急情况 事中:能够应对紧急情况 事后:要评审/修订应急措施 !

应急准备要考虑的因素 向空气中的意外泄漏 向水域和土壤中意外泄漏 泄漏事故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特定影响 特殊气候带来的影响 其他意外事件

应急计划的内容 1)应急工作的组织及相应职责; 2)关键人员名单; 3)应急服务信息(如消防部门、环保局、医院、渗漏清理部门等) 4)内、外部联络计划; 5)发生不同类型紧急事件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6) 危险材料说明,包括每种材料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及发生泄漏事件时采取的措施; 7)培训计划和有效性试验;

4. 5 检查和纠正措施 4. 5. 1 监测和测量 4. 5. 2 合规性评价 4. 5. 3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4. 5 4.5 检查和纠正措施 4.5.1 监测和测量 4.5.2 合规性评价 4.5.3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4.5.4 记录 4.5.5 内部审核

4.5 检查和纠正措施 4.5.1 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程序中应规定将监测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形成文件。 组织应确保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或验证,并予以妥善维护。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监测程序的内容 监测方法 监测频次 监测内容 监测标准

监测设备的控制 定期校准 妥善维护 保存记录

为了履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4.5.2 合规性评价 4.5.2.1 为了履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4.5.2.2 组织应评价对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这可以和4.5.2.1 中所要求的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另外制定程序,分别进行评价。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

4.5.3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中应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 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b) 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措施以避免再度发生; c) 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需求;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 d) 记录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 e)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相符。

监测和测量 应急试验 内审 投诉 管理评审 外部监测 外部审核 不符合 纠正当前问题 责任部门、纠正措施 必要时,其他部门,预防措施 调查现状、分析原因 收集信息、分析原因 制定纠正措施 制定预防措施 实施 实施 必要时,修改文件 必要时,修改文件 验收 验收 不再发生 不发生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要点内容(4.5.2) 建立和保持文件化的程序 规定职责和权限 对不符合采取措施减少影响 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及时更改程序文件 执行程序并记录

应提供的证据 对各类不符合应明确纠正与预防的职责及责任部门 应有针对相关方投诉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要求 应对不符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实施和验证 导致程序的变更和文件的修改

应注意的问题 对纠正和纠正措施的概念要区分清楚 注意采取 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相适应 往往组织内审

4.5.3 记录控制 组织应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用来证实对环境管理体系及本标准要求的符合,以及所实现的结果。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具有可追溯性

记录控制(4.5.4) 建立和保持记录管理的文件化的程序 记录的种类 规范化 规定相应的存放年限 证实、可追溯性、预防和纠正措施

有关法律以其他要求的信息 投诉记录 培训记录 过程信息 产品信息 检查、维护与校准记录 有关的供方与承包方信息 事故报告 紧急准备与响应信息 重要环境因素信息 审核结果 管理评审等

记录管理的内容 标识 收集 编目 归档 贮存 维护 查阅 保管 处置

4.5.5 内部审核    组织应确保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目的是: a)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1) 是否符合组织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2) 是否得到了恰当的实施和保持。 b) 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 组织应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此时,应考虑到相关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往的审核结果。 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程序,用来规定 ――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要求; ――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均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4.5.5) 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 这些安排是否能有效实施 实施的结果是否适合于达到的目标

EMS内审过程:实施审核 首次会议 收集证据 审核发现 审核组沟通会议 末次会议

4.6 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包括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的修改需求。应保存管理评审记录。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 a) 内部审核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 b) 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信息,包括抱怨; c) 组织的环境绩效; d) 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e)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 f) 以前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 g) 客观环境的变化,包括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 h) 改进建议。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为实现持续改进的承诺而作出的,与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其他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的修改有关的决策和行动。

● 评审目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 评审周期:规定的周期 ● 评审者: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 ● 评审信息 —— 体系审核结果 产品变化 组织结构变化 相关方要求 环境改进承诺

● 评审依据 —— ● 评审结果 —— ● 形成管理评审报告 内审结果 客观证据 持续改进绩效 环境方针 环境目标和指标 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体系改进需要修改什么 ● 形成管理评审报告

EMS要素间的关系 管理评审 记录控制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文件 能力、培训和意识 信息交流 法律与 其他要求 目标 和指标 环境管 理方案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监测 与测量 不符合 纠正和预防 环境因素 环境方针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EMS要素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