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官兵綠色消費行為之研究---以陸軍某一聯兵旅為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再利用 崑山科技大學 老師 蕭明謙. 2 一、垃圾分類與處理方式 3 可否回收細項說明處理方式 可以回收雜誌、影印 紙、傳真紙、 包裝紙等。 先行除去塑膠封面、膠 帶、線圈,釘書針等非 屬紙類物品,裝成一箱 或打包成一捆,於資源 回收日時交回收車回收。 不可回收紙尿片、衛 生紙(棉)
Advertisements

100 學年度 勞委會就業學程 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物業管理學程介紹. 何謂物業管理? 以台灣物業管理學會 所述,物業管理區分為 「物」、「業」、「人」三區塊。台灣物業管理學會 「物」係指傳統的建物設備、設施 「業」為不動產經營的資產管理 「人」則以生活服務、商業服務為主,並以人為 本位連結物與業,形成今日物業管理三足鼎立新.
包装的功能 1. 保护功能 2. 销售功能 3. 流通功能 1. 按产品的属性分类,包装分为食品包装、药品包装、服装包装、 五金包装、化工产品包装、电子产品包装等。 2. 按包装的结构分类,包装可分为开窗式包装、购物袋式包装、封 闭式包装、 POP 包装等。 3. 按包装的材料分类,包装分为纸质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
科学六年级下册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澳头第一小学 执教:陈辉东. 二、减少丢弃的探讨 1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怎样减少? (不用、少用 延长寿命 )
1 第六章 项目五 回收物流管理. 2 项目描述 回收物流的目的就是如何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 实现 “ 5R ” ,即研究( Research )、重复使用 ( Reuse )、减量化( Reduce )、再循环( Recycle )、 挽救( Rescue )。 换而言之,回收物流主要目的是支持和提高产品的再使.
2017/2/ /2/27 機關綠色採購評核方式及採購實務 行政院環保署
綠行動 愛地球 資源回收再利用宣導 廢棄物管理科 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1.
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報告人 鄭惠芬科長 中華民國103年11月3日
企业物流管理 第5章企业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管理.
環保與生活.
行政命令.
100學年度台達能源教育課程 能源管理篇 第二單元 危機總動員.
基督徒生活八要 ‧敬神愛人‧天天讀經‧常常祈禱‧殷勤聚會‧樂意奉獻‧領人歸主‧服務社會‧維護生態 2013種籽教會門徒培育研習營
張偉豪 三星統計服務有限公司 執行長 Amos 亞洲一哥
上海体育职业学院 祁社生 一、重视体育科研在提高竞技运动训练水平中的意义和作用
2017/3/4 台南市立新化國中 健康促進議題—節能減碳 暨綠色消費 設計者 :陳麗妃.
Pro. Xuezhong SHI,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99年成語200題庫(21-40).
树立正确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南通大学附属中学 羌莉.
垃圾減量 讓地球變漂亮.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 第六单元 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
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 的比较研究与实验 余祖光 研究员 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 2008年7月2 6日
第一节 舞蹈的概念 第二节 舞蹈基本知识 第三节 舞蹈动作成套欣赏 第四节 舞蹈的编排 学习思考题 推荐书目及网站
環保生活 童淑珠.
制作、授课:灵璧一中 田朝萍.
五至七年級數理創意營教材之研發與教學實驗 期末報告
15 簡單迴歸分析與相關分析  學習目的.
建筑与环境.
投手丘上的勇者 王建民 導讀者:黃柏涵.
健康產業定義與分類介紹 定義: 能夠促進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方面良好狀態之相關產業。 何謂健康(健康的定義):
CH 15-元件可靠度之驗證 驗證方法 指數模式之可靠度驗證 韋式模式之可靠度驗證 對數常態模式之可靠度驗證 失效數為零時之可靠度估算
環境保護 四會資二B 4980R074 李燕青.
“月光族”的“负翁”生活 : 工资月月光, 不剩一分, 只许负债, 不可盈余。
誰的電話永遠沒人接 您播(凌波)的 電話號碼是空號.
2017/4/9 2017/4/9 機關綠色採購評核方式及採購實務 行政院環保署
組員:陳抒芃、劉姿均 李彥婷、張婷瑜 單嘉琪、 楊佳玉
壹、環保的重要性 貳、生態環境污染 參、資源處理與回收 肆、家庭環保工作 伍、家政職場的環保工作.
温故知新 收入 消费 消费心理.
市司法局党委党组织书记 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培训班 市委组织部组织处 张 海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 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动员.
環境保護 華德學校上午校 林煒聰.
第十二章 變異數分析 陳順宇 教授 成功大學統計系.
传媒学院2013年度团委工作 总结分析报告
服務業餐飲部門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 -以十街咖啡館為例
屏東縣102年度國民中小學環境教育指定人員研習
餐具之清潔與分類 廚餘之處理 垃圾之分類 餐廳資源回收之處理
Ch4 企業倫理與管理道德 管理學:整合觀點與創新思維3/e.中山大學企管系 著.前程文化 出版.
台灣中部地區勞資爭議事件研究 以組織衝突管理論論之 論文解析 指導老師 孫德修教授 第四組 洪美怡 梁正庸.
綠色環保 製商整合概論.
交叉表格分析 庄文忠 副教授 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系 SPSS之应用(庄文忠副教授) 2011/7/13.
內容設計:孟君媽媽、敏鋒媽媽、倍卿媽媽、大熊老師 簡報製作:大熊老師
論文計畫書 國軍人員對廢軍品管理現況之研究─以空軍 後勤單位為例 指導教授:胡子陵博士 研究生:劉俊德.
小学生交通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安全 security 上派学区中心校校园安全管理办公室.
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 概念:由于组织、细胞损伤过重或有感 染等,不能用完全再生方式加以修复; 而以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组成
環保.
環保生活 華德學校 林沚琦 5A(14).
樹木與我 馬來西亞熱帶雨林(CPC).
聚合型第一種:隱沒帶、島弧 例子:臺灣東方的琉球海溝、南美洲智利海溝. 聚合型第一種:隱沒帶、島弧 例子:臺灣東方的琉球海溝、南美洲智利海溝.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及应用 马秀麟 2016年5月.
第一名.
地球是一個大循環系統,不同的時間與空間皆會藉由循環相通,要讓地球永續,就要維持系統的平衡!
2003年中華職棒大聯盟現場球迷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 A Study of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Chinese Professional League Baseball’ Scene Fan in 2003 真理大學 運動管理學系.
「數碼革命」(Digital revolution)
现代统计分析方法概述 2019/5/20 知识管理与数据分析实验室.
儋州市第一中学 许乾明.
不 願 面 對 的 真 相 報 告 者: 林 麗 華.
97學年度第二學期水保系碩專班專題報告 農生再生試辦區之分析探討 報告人:簡榮杰.
13. 結語 認識綠色消費者與綠色行銷.
班級:六年忠班 座號:17.20 姓名:林佩萱.張家瑜 指導老師:林群馨主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國軍官兵綠色消費行為之研究---以陸軍某一聯兵旅為例 指導教授:胡子陵 老師 學生:徐銘志

報告大綱 研究背景與動機 相關文獻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不同點

研究背景(1/2) 科技文明的進步及生產力的增加,造就了今天便捷富裕的 社會。在早期,環境生態及資源體系的利用往往被視為達 成經濟發展的手段,人類不斷擷取環境中的資源來滿足自 己的慾望,但高度的經濟發展卻也對環境造成不可抹滅的 負面影響。 在1980 年代後期,許多專家學者陸續提出了對降低環境問 題有利的行銷觀點——綠色行銷,其強調從源頭來解決環 境之問題,認為利用「綠色消費」將可解決環境破壞問題 且為可以達到「永續發展」的有效工具。

研究背景(2/2) 1987 年在聯合國之環境與發展報告中,因首度提出「永續發展」之觀念,受到各國之重視。此一報告中要求對於人類活動與科技對環境產生之衝擊予以限制,並且兼顧開發中國家與未來世代之需求。 如何減少工業化國家過度生產與消費型態之衝擊,便成為各國環保人士關心之重點。隨著「永續發展」名詞之提出與逐漸被普遍應用,「綠色消費」也經常被稱為「永續消費」。但兩名詞所代表之實質意義相同,都是代表在「永續」之前提下,所進行之消費行為。

研究動機(1/2) 過去的研究也顯示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態度對於消費者是否實際從事綠色消費行為有正面的影響。(MacKenzie,2000; Kassarjian,1971) Straughan & Robers(1999)對235 位大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年齡、性別、與綠色消費行為意圖有顯著關係。晏涵文、劉潔心、陳富莉(1991)研究發現高職女生環境行動意圖高於男生。簡秀如(1995)調查台大學生,發現高年級者有較正向的環保態度及行為。

研究動機(2/2) 不論國外研究或國內研究皆顯示出綠色消費態度確實會影響消費者的綠色消費行為,因此本研究另一個研究動機即欲探討綠色消費態度如何影響綠色消費行為。 在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中,已針對此議題有過相當程度的探討,但大多數的研究多是針對一般百姓,由於台灣地區的國情關係,使得國軍弟兄大多數為義務役軍人,因此本研究意欲探討當其身分由一般百姓轉變為現役軍人,先前的研究是否亦適用於軍人上。 過去的綠色消費研究少有以國軍官兵為研究對象者,因此本文擬以國軍官兵為研究對象以檢視所得之研究結果與過去之研究是否有所不同。

文獻回顧(1/15)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探討消費與環境的關係,第二節探討綠色產品,第三節則以綠色消費行為為探討主題,第四節則探討何種變數會影響綠色消費行為。

文獻回顧(2/15) 消費與環境 台灣自從1960年代經濟起飛,民眾購買能力大幅提昇, 台灣人民的消費行為逐漸改變。整個社會消費型態朝向「大量生產→大量流通→ 大量消費→ 大量廢棄」的經濟活動體系, 此一「大量消費→ 大量廢棄」的消費行為, 所產生的資源不當使用與耗竭、生產廢棄物的污染等問題、對環境的危害尤烈(郭秋梅,1999)。 由上述的討論,可知目前的消費模式將導致資源快速耗竭與環境的破壞衝擊,為了降低不當消費所造成的問題,我們應該改變以往對環境不友善的消費方式,實行綠色消費。

文獻回顧(3/15) 綠色產品 對於綠色消費(Green Consumption),學者有多所論述,因此,將其定義歸納如下: Peattie 將綠色產品定義為:「當消費者意識到環境的惡化程度已經影響到整個生活品質;甚至生活形態,進而嘗試購買並要求生產對環境衝擊較小的商品時,一方面達到消費目的,一方面藉由環保消費行為的實踐,減少對環境的傷害,也就是以永續性和更負社會責任的方式來消費,這就是綠色消費」。

文獻回顧(4/15) 綠色產品 綜合上述學者所提對於綠色產品之論點後,本文認為若一產品從原料取得,製造、運輸、銷售及棄置的過程中皆符合省能源、低污染、可回收的原則, 並將產品結合安全( Security)、健康( Health)、環保( Environment) 三大訴求,在生產、使用、及廢棄處理過程,對於環境以及消費者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為最小者,即可稱為綠色產品。

文獻回顧(5/15) 環保標章 由於辨識「綠色產品」除需要有環保意識外,並需要有環保知識及相關的檢驗、安全等能力,一般環保工作者亦難辨識,遑論一般的消費者了。所以為了讓消費大眾能夠清楚輕鬆地選購較有利於環境的產品,並促使廠商能因市場上的供需關係,自動地產生較有利於環境的產品,因而有「環保標章」的誕生(董德波,1999a)。環保標章圖樣兼具供消費者辨識、教育宣導及供企業綠色行銷之效用,還有幾種環境保護上的意義

文獻回顧(6/15) 環保標章 廠商綠色度指標 供消費者選購參考用 提升企業形象及營業額 具環保教育之功效 可塑造、提升國家形象及國際行銷 維護生態平衡及資源的永續利用,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文獻回顧(7/15) 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定義中,本文認為就是鼓勵消費者購買對環境污染最低的產品,並且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但到目前為止,綠色消費仍只是一價值觀念問題,只要消費行為能存有一絲環保概念,在消費過程中儘量減少對環境的損害,即可稱為綠色消費

文獻回顧(8/15) 人類在日常生活中要實行綠色消費必須遵守六大原則。即「三E、三R」原則(柴松林, 1995): 減量消費原則(Reduce) 重複使用原則(Reuse) 循環使用原則(Recycle) 講求經濟原則(Economic) 符合生態原則(Ecological) 實踐平等原則(Equitable)

文獻回顧(9/15) 綠色消費 本文認為「綠色消費即以綠色產品為消費標的,並以「三E、三R」為消費決策的參考依據。」,可見綠色消費除與一般消費行為同樣重視購買的決策過程外,更可由消費過程達到環境保護和生態維護的目的,隨著民眾環保意識的日益高漲,以及所得和教育水準的不斷提高,可以預期未來關切環境議題的綠色消費者將會愈來愈多。所以,綠色消費雖是消費者對環保所作最微薄的努力,卻也是最具影響力的貢獻。

文獻回顧(10/15) 綠色消費者類型 Roper organization(1990)針對美國消費者進行的研究調查結果中,依據消費者綠化程度,將消費者分成四種不同的綠色類型: 忠實行動家( True-blue Greens) 鈔票支持型(Greenback Greens) 認知關懷型(Sprouts) 抱怨牢騷型(Grousers)

文獻回顧(11/15) 依據各學者對於綠色消費者的分類皆有差異,但本研究擬認為綠色消費者可提出下列三種類型: 綠色消費者類型 依據各學者對於綠色消費者的分類皆有差異,但本研究擬認為綠色消費者可提出下列三種類型: 第一類為積極從事綠色消費的消費者。 第二類為雖具有綠色消費意識卻對於綠色消費並不積極,但具有潛力可成為第一類消費者。 第三類為未具有綠色消費意識的消費者。

文獻回顧(12/15) 綠色消費行為 在國內對於綠色消費的相關研究中,謝姵珊(2003) 在其研究「食品綠色消費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以台北縣某高中學生為例」中發現: 性別與人格特質對於綠色消費行為意圖的影響具有顯著 的差異。 食品綠色消費行為意圖,不因年級、父母婚姻狀況、父 母親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響。 食品綠色消費態度、食品綠色消費自我效能等變項,對 於食品綠色消費行為意圖均有顯著的正相關。

文獻回顧(13/15) 而過去的研究也發現對於綠色消費行為亦有正面的影響。 綠色消費行為 呂正成(1994)研究698位台灣綠色消費者(以主婦聯盟為主),結果顯示消費者的綠色消費認知與綠色消費行為成正相關,相關係數為0.584,且達到0.01 以上的顯著水準。 王懋雯(1997)研究師院學生的環境行為發現,主要影響環境行為的變項有過去生活經驗、個人責任感程度、環境行動決策知覺度、環境行動效能知覺度。 Hines (1986)亦指出,個人環境態度越正向,則越可能採取環境行動。

文獻回顧(14/15) 廖家新(2003)在其研究「台灣地區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認知與購買行為之調查研究」中發現: 綠色消費行為 女生比男生較可能因為產品的購買便利性、造型、外觀及折價等行銷手段,而進行消費行為。 在年齡方面,年紀在15∼18 歲與19∼30 歲之消費者,會比年齡在41∼50 歲的消費者族群,會因為產品的外觀、造型因等素所吸引,而更容易從事消費行為。 中部地區之消費者,比北部地區與南部地區之消費者更會因為廠商舉辦產品的促銷活動,而進消費行為。

文獻回顧(15/15) 過去的研究也發現社會人口變項對於綠色消費態度以及綠色消費行為皆有所影響。 人口統計變數 巫偉玲(1989)調查五專學生,發現女生在消費行動意向高於男生。 謝欣佐(2001)對師院生的綠色消費態度與綠色消費行為研究發現,女生的綠色消費態度優於男生。 Borden & Schettino 發現以自我報告方式評量,女性表示會採取環境行動較男性高。 Ladd研究亦發現女性較願意參加資源回收減量計畫。

研究問題 (1/2) 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後提出以下數個研究問題: 探討國軍官兵的人口統計變數對於國軍官兵的綠色消 費態度的影響為何 探討國軍官兵的綠色消費態度對於國軍官兵的綠色消 費行為的影響為何 探討國軍官兵的綠色消費概念及國軍官兵的綠色消費 行為為何 探討國軍官兵對綠色產品的瞭解程度。

研究問題(2/2) 應用群集分析,將不同綠色消費認知程度之國軍官兵 加以分群。 探討國軍官兵對綠色產品認知與綠色消費行為間的關係。 探討國軍官兵個人屬性變項與綠色消費行為間的關係。 瞭解影響國軍官兵購買綠色產品之障礙因素。 探討有利於國軍官兵獲得綠色產品等資訊之宣傳方式。

研究架構(1/4) 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後擬提出以下研究架構: 人口統計變數 綠色消費態度 綠色消費行為

研究架構(2/4) 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後,在人口統計變數變項中提出 以下數個研究項目: 性別 年齡 教育程度 平均每月可用支配金額(零用金) 目前居住地區 是否參與過相關社團或團體

研究架構(3/4) 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後,在綠色消費態度變項中提出 以下數個研究項目: 官兵個人對生態的關切程度 官兵個人對於環境污染的關心態度 官兵個人生活價值觀是否具有正面態度

研究架構(4/4) 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後,在綠色消費行為變項中提出 以下數個研究項目: 拒用(Refuse) 減量(Reduce) 重複使用(Reuse) 資源回收(Recycle)

廖家新(台灣地區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認知與購買行為之調查研究,2003),提出之研究分析圖如下:

分析方法(1/3) (1) 統計所應用之工具為SPSS for Windows(Version 10.0) (2) 描述性統計:    10.0) (2) 描述性統計:   1. 以最大值、最小值、百分比、平均值、標準差來       呈現消費者對於綠色產品的認知、綠色消費以及消     費行動。   2. 各個人口變項資料以次數分配表來呈現。

分析方法(2/3) (3) 推論統計: 1. 群集分析(Cluster Analysis):利用階層群集分析法來分辨出「具綠色認知之消費者」與「不具綠色認知之消費者」。 2. ANOVA、T-test: I. 以年齡、教育背景、職業、居住地區等變項,對消費者的「綠色消費行動」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ANOVA)。 II. 以性別與「具不同綠色認知之消費者」等兩變項,分別對消費者的「綠色消費行動」進行T-test。

分析方法(3/3) 3. 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以卡方檢定來分析「具不同綠色認知之消費者」在各個人口變項之關係。 4. Pearson 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運用此相關分析方法檢定消費者的「綠色消費行動(產品、價格、通路、促銷)」與「綠色產品的認知」間的相關程度。 5.百分比檢定(Percentage test):應用此方法來瞭解消費者希望藉由何種宣傳媒介,以獲取綠色資訊。

研究不同點(1/2) 參考過去部分研究成果可知,教育程度較高者較易接受綠色消費訴求且較有綠色消費觀念,但該研究卻發現家庭中最具環保意識與執行環保最徹底的是家中女主人,而非教育程度較高者或家庭中在學學生。

研究差異處(2/2) 就一般觀念而言,認為環保意識高者較會從事資源回收工作。但研究生李淑清(2002)在其研究(家庭因素對家庭綠色消費傾向影響之研究)中,卻發現資源回收行為與環保意識呈負向相關,家庭變數與綠色消費認知均不相關。 因此本研究亦將人口統計變項中家庭因素列入本研究的研究架構中,亦即探討國軍官兵的人口統計變數對於其綠色消費態度以及綠色消費行為有何影響,因此本研究意欲探討當其身分由一般百姓轉變為現役軍人,先前的研究是否亦適用於軍人上。。

報 告 完 畢 敬 請 指 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