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全名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位於四川省樂山市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之處的凌雲山棲鸞峰,位於凌雲寺的南側,因其所在地而得名佛。 樂山大佛的具體始建時間並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僅記載了一個大致的唐代「開元初」,最早是由貴州僧人海通和尚主持修建的,修鑿的佛像為彌勒佛,其目的是為了減弱該河流交匯處的水勢。 貞元十九年(803年)時,樂山大佛正式修造完成,整個工期前後歷時約90年的時間。樂山大佛依山體而鑿,露頂開龕,佛像為倚坐雙手扶膝式的彌勒佛,總高71米,頭寬10米,高14.7米,耳長7米,眼長3.3米,鼻長5.6米,嘴寬3.3米,頸長3米,肩寬24米,手部中指長24米,腳背寬9米、長11米,頭上有1021個螺髻。建成後的樂山大佛成為了世界上最高的大佛,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坐像。 大佛的佛身各部分比例勻稱,整體嚴格按照佛教《造像度量經》上的記載和要求施工,形態端嚴、鎮靜,完全符合唐代造像的風格。 1998年,樂山大佛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Carving the statue began in 713 A. D Carving the statue began in 713 A.D.and took more than 90 years to complete.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