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3.1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3.2 差动放大器 3.3 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电子教研室.
Advertisements

信阳师范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实验室 马建忠
3.1多级放大电路 3.2 差动式放大电路 3.3 功率放大电路 3.4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 10 章 直 流 电 源.
第七章 直流稳压电源 §7.1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 §7.2 单相整流电路 §7.3 滤波电路 §7.4 稳压电路
第7讲 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 海南风光.
主要内容: 1.场效应管放大器 2.多级放大器的偶合方式 3.组容耦合多级放大器 4.运算放大器电路基础
+UCC RB1 RC C2 C1 RL RB2 C0 ui RE uo CE
第5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5.1 概述 5.2 振幅调制原理及特性 5.3 振幅调制电路 5.4 调幅信号的解调
3.14 双口网络互联 1、级联 i1a i2a i1b i2b Na Nb i1 i1a i2a i1b i2b i2 Na Nb + +
第三章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1).
媒质 4.1 半导体物理基础 导体:对电信号有良好的导通性,如绝大多数金属,电解液,以及电离气体。
第 10 章 基本放大电路 10.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10.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10.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高级维修电工 理论培训教材 2008.05.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共集(电压跟随器) 和共基放大电路 -共源(电压跟随器).
第11章 基本放大电路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共集电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习后面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打好基础。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放大电路概述 2.2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3图解分析法 2.4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 2.5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功能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电压控制作用,把微弱的电信号(简称信号,指变化的电压、电流、功率)不失真地放大到所需的数值,实现将直流电源的能量部分地转化为按输入信号规律变化且有较大能量的输出信号。放大电路的实质,是一种用较小的能量去控制较大能量转换的能量转换装置。
第六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一节 基本交流放大电路的组成 第二节 放大电路的图解法 第三节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四节 微变等效电路法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1) 晶体管必须工作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 电结反偏。
工作原理 静态工作点 RB +UCC RC C1 C2 T IC0 由于电源的存在,IB0 IC IB ui=0时 IE=IB+IC.
(1)放大区 (2)饱和区 (3)截止区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工作区: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2016年5月语音答疑——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多级放大电路 时 间: :00 — 20:30.
第 9 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基础课教学部.
电 子 第四节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一、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 的近似计算 二、方块分析法.
宁波兴港职业高级中学 题目:放大器的静态分析 电工电子课件 主讲:王铖 电工组 《电子技术基础》
第11章 技能训练及应用实践 11.1电阻器、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及万用表的使用
自动控制原理.
第十四章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主编 李中发 制作 李中发 2003年7月.
稳压二极管 U I + - UZ IZ IZ UZ IZmax
第八章 反馈放大电路 2018年5月14日.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 2.3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第12章 基本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主讲教师:李国国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基地.
第13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第17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7-1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17-2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17-3 集成功率放大器
退出 第 2 章 放大器基础.
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6.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 16.2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第18章 直流稳压电源 18.1 整流电路 18.2 滤波器 18.3 直流稳压电源.
第七章 直流稳压电源 7.1 整流与滤波电路 7.2 串联式稳压电路 7.3 集成串联式稳压电路 7.4 集成开关式稳压电路 返回.
第三节 基本放大电路.
第 3 章 放大电路基础 3.1 放大电路的基础知识 3.2 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 3.3 差分放大电路 3.4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第三章 多级放大和功率放大电路 3.1 多级放大电路 3.2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3.3 功率放大电路 3.4 放大电路工程应用技术
第1章 模拟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本章重点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5.1 比例电路的分析 5.2 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5.3
第5章 直流稳压电源 概述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 5.1 整流电路 5.2 滤波电路 5.3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比例、加、减、对数、指数、积分、微分等运算。 信号的运算电路
第5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5.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 5.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5.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5.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5.2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第二章 基本放大器 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2.2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2.3 放大器工作点的稳定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幻灯片模板.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电子技术专业)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任课教师:李凤琴 李鹏.
第11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11.7 工程应用举例 11.8 集成运放电路的Multisim仿真 11.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第十章 直流电源 10.1 直流电源的组成 10.2 单相整流电路 10.3 滤波电路 10.4 倍压整流电路 10.5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第 12 章 直流稳压电源 12.1 整流电路 12.2 滤波器 12.3 直流稳压电源 12.4 晶闸管及可控整流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
放大器的图解分析法(2) -----动态分析 您清楚吗? ---孙 肖 子.
第5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5.1 集成运放的理想化及基本电路 5.2 运算电路 5.3 电压比较器 5.4 集成运放的应用常识.
4 半导体三极管 及放大电路基础 4.1 半导体三极管(BJT) 4.2 共射极放大电路 4.3 图解分析法 4.4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实验三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的焊接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放大器输入输出阻抗的方法。 2.了解电流串联对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第一章 医学电子仪器与基础电子电路 医学电子仪器的特点 医学电子仪器的分类 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 生物医学放大电路 电子振荡电路
8.3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运算放大器大多被制作成集成电路,所以常称为集成运算放大电器,简称为集成运放。在一个集成电路中,可以含有一个运算放大器,也可以含有多个(两个或四个)运算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既可作直流放大器又可作交流放大器,其主要特征是电压放大倍数高,功率放大很大,输入电阻非常大和输出电阻较小。由于集成运算放大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使用可靠、灵活方便、通用性强等优点,在检测、自动控制、信号产生与信号处理等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9.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放大电路不仅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而且要保持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温度的变化,将使集电极电流的静态值 IC 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上一节所讨论的基本放大电路偏置电流 +UCC RC C1 C2 T RL RE + CE RB1 RB2 RS ui.
第7章 波形产生与信号变换电路 7.1 正弦波产生电路 7.2 电压比较器 7.3 非正弦波产生电路 7.4 信号变换电路 7.5 辅修内容
第18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18.1 自激振荡 18.2 RC振荡电路 18.3 LC振荡电路.
第二章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2.1 放大的概念 2.2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3 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2.4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多媒体课件 主编:马永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3.1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3.2 差动放大器 3.3 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 第3章 目录 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3.1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3.2 差动放大器 3.3 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 3.4 集成运放在模拟运算方面的应用 3.5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3.6 集成运放在信号测量方面的应用 3.7 电压比较器 3.8 集成运放在信号产生方面的应用

3. 1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3.1.1 集成运放概述 3.1.2 集成电路的特点 集成运放是具有很高开环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放大器。 第3章 31 3. 1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3.1.1 集成运放概述 集成运放是具有很高开环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放大器。 3.1.2 集成电路的特点 1. 元器件参数的一致性和对称性好; 2. 二极管多用三极管的发射结代替; 3. 电阻的阻值受到限制,大电阻常用三极管恒流源代替, 电位器需外接; 4. 电容的容量受到限制,电感不能集成,故大电容、电感 和变压器均需外接。

3.1.3 集成运放的结构和符号 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 偏置电路 1. 集成运放的内部电路结构框图 输入级 — 差动放大器 第3章 31 3.1.3 集成运放的结构和符号 1. 集成运放的内部电路结构框图 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 偏置电路 输入级 — 差动放大器 中间级 — 电压放大器 输出级 — 射极输出器或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偏置电路 — 由镜像恒流源等电路组成

+ – uO -VEE        2. 集成运放 741的电路原理图 +VCC 输入级 偏置电路 中间级 输出级 第3章 31 输入级 偏置电路 中间级 输出级  +VCC 同相输入 T8 T9 T12 T13 T14  反相 输入 T1 T2 R7 + –  C T18 T3 输出 R5 T4 R8 T15 R9  uO T16 R10 T7 T17 T5 T10 T6   T11 T20 T19 R11 R1 R3 R2 R4 R12 -VEE  2. 集成运放 741的电路原理图

u u uo u A 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符号 – i + 反相 输入端 输出端 同相 输入端 理想运放开环 实际运放开环 信号传 第3章 31 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符号 理想运放开环 电压放大倍数 实际运放开环 电压放大倍数 信号传 输方向 反相 输入端 u – A 输出端 u uo i u + 同相 输入端

u u 3.2 差动放大器 R R R T U T R 3.2.1 直接耦合方式及其存在问题 +VCC 1. 前、后级静态工作点的相互影响 第3章 3 2 3.2 差动放大器 3.2.1 直接耦合方式及其存在问题 1. 前、后级静态工作点的相互影响 当 T2 接入后, 有UCE1 = UBE2 0.6V, 使T1进入饱和 状态, T1的动 态范围很小。 +VCC R R R C1 C2 B1 解决办法: 提高VE2。 T U 2 u CE1 T o u 1 E2 R i (1)加入电阻RE2

第3章 3 2 (2)在T2的发射极加入稳压管 +V CC R R R R B1 C1 C2 T T 2 u 1 u o Uz Dz i

u u R R R R T T + V (3)利用NPN型管和PNP型管进行电平移动 o i CC C1 B1 E2 2 1 C2 第3章 3 2 (3)利用NPN型管和PNP型管进行电平移动 V CC + R R R B1 C1 E2 T 2 T 1 u u R i o C2

u uO往往不为常数,称这种现象为放大器的零点漂移。 2. 直流放大器的零点漂移 差动放大器 能够很好地抑制 零点漂移。 t 第3章 3 2 2. 直流放大器的零点漂移 当放大器的输入电压 ui = 0 时,其输出电压 uO往往不为常数,称这种现象为放大器的零点漂移。 u o 差动放大器 能够很好地抑制 零点漂移。 t

u u uo2 u u R R R R R EE o o1 ui1= – ui2 ui1 = ui2 i1 i2 C C B B P E V 第3章 3 2 3.2.2 差动放大器 1.典型差动放大器 CC V R R C C u o u uo2 u R R o1 u i1 B B i2 T1 R P E EE T2 差模输入 ui1= – ui2 共模输入 ui1 = ui2

uo ui1 u ui2 R R i +V R R R R T1 T2 P R E R V EE 2. 差动放大器的输入输出方式 第3章 3 2 1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方式 +V R R CC C C uo R R B B T1 R T2 P ui1 R u i R E R ui2 V EE

u uo2 u EE o1 i +V R R R R R T1 T2 R CC (2)单端输入单端输出方式 C C B B P E 第3章 3 2 (2)单端输入单端输出方式 +V R R CC C C o1 u uo2 R R B B R T1 T2 P u i R E EE

u uO i R1 RE3 R2 –V 3. 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器 +V RC CC RC RB T1 T2 RP RB T3 EE 第3章 3 2 3. 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器 +V R1 R2 T3 RC CC uO RC RB T1 T2 u RP i RB RE3 –V EE

ui uo ui uO uO ui 3.3 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 1. 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 + – 第3章 3 3 3.3 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 1. 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 ui uo + – uo= f ( ui ) , 其中 ui = u+ – u– ui uO uO ui UOM UOM –Uim Uim –UOM –UOM 实际运放 理想运放

, u –  u ii uO ui ii rid ui rid rid ii  0 ui uO uo ui u ui  0 Auo 第3章 3 3 2. 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分析依据 1 “虚断路”原则 ii + uO ui ii rid = 对于理想运放 ui + rid rid , ii  0 – 相当于两输入端之间断路 “虚短路”原则 2 ui uO + – uo = ui – u Auo + Auo ui  0 , 对于理想运放  u –  u + 相当于两输入端之间短路

u u u u+  u– = 0 注意 R R R R 3 “虚地”的概念 结论:反相输入端为 “虚地”。 当同相输入端接地时, o 第3章 3 3 F 3 “虚地”的概念 u R 当同相输入端接地时, i 1 u o 由“虚断路”原则 ii = 0 , 有 u+=0 R 2 u+  u– = 0 由“虚短路”原则 结论:反相输入端为 “虚地”。 R F 1 2 u i o 注意 在右图所示电路中, 因为存在负反馈信号, 同 相输入端 不是“虚地”!

, ii ui ii rid ui rid uO rid 注意: u+ = u– 不一定成立! 必须引入深度负反馈。 “虚断路”原则 = 第3章 3 3 运放工作在线性工作状态的必要条件: 必须引入深度负反馈。 3. 理想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的分析依据 “虚断路”原则 ii ui ii rid = 对于理想运放 ui + rid uO rid , ii  0 + 相当于两输入端之间 断路 注意: u+ = u– 不一定成立!

uo =  ui u u ui u id  0 i1  if i1 = —– if = – — if i1 id RF R1 3.4 集成运放在模拟运算方面的应用 第3章 3 4 3.4.1 比例运算电路 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if RF RF引入深度负反馈 i1 id u 虚断路 id  0 i i1  if R1 u 虚地 ui i1 = —– R1 R2 o u if = – — o RF uo =  ui RF R1 故有:

u u uo if i1 uo= uo uo uo u RF i1 = — if = – uo ui ' ' ' R1 R3 R2 R4 第3章 3 4 例: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设: RF>>R4 , 求Auf if RF 解: 由 RF>>R4 , i1 uo= R4 R3 + uo 得 ' u u R1 u i1 = — i R1 o i 虚地: R3 uo if = – RF ' R2 uo ' R4 R4 R3 + uo = – RF 1 有: Auf = = – R1 RF (1+ ) R4 R3 ui uo 代入 if = i1

u u = u u = ——– u u u = uo = 1+ u+ u uf – id  0 = 1+ ui RF R1 第3章 3 4 2.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RF id  0 虚断路 uf u i u = + u o u = ——– f R1 RF + R 1 u u o R i 虚短路 2 u – u = + uo = 1+ u+ RF R1 = 1+ ui RF R1 故有:

第3章 3 4 同相跟随器 uo = ui RF uo R ui 若接入电阻R、RF,运算关系不变

u u u u u' uO = -  ui1 uO = 1+ u+ o " RF = 1 +   ui2 RF R1 R1 第3章 3 4 3. 差动比例运算电路 利用叠加原理进行分析 RF uO = -  ui1 RF R1 ′ R1 u i1 uO = 1+ u+ RF R1 ″ R2 i2 u u ' ' o R3 = 1 +   ui2 RF R1 R2+R3 R3 = 1+   ui2 RF R1 R2+R3 R3 -  ui1 " u o = u' +u

u = – (  +  +  ) ui2 ui1 ui3 ui1 ui2 ui3 u i1 if i2 i3 R R R R R RF 第3章 3 4 3.4.2 加法运算电路 1.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i1 if R R ui1 F 1 i2 R ui2 2 i3 R ui3 3 R u P o u = – (  +  +  ) ui2 o ui1 ui3 RF R1 R2 R3

ui1 u ui2 ui3 ui3 ui1 ui2 uO = 1+ R  +  +   R R R R R R RF R1 第3章 3 4 2. 同相加法运算电路 F R 1 ui1 R u 21 o ui2 R 22 R R ui3 23 RF R1 uO = 1+ R  +  +   R21 R23 ui3 ui1 R22 ui2 其中 R = R21 R22  R23 R

u ui2 ui1 = 1+    ui2 o RF R1 R2 R3 RF R3 R1 R2 + R3 3.4.3 减法运算电路 第3章 3 4 3.4.3 减法运算电路 RF 1. 差动比例运算电路 R1 ui2 差动比例运算 是减法运算电 路的一种形式 R2 ui1 u o R3 = 1+    ui2 u o RF R1 R2 + R3 R3 -  ui1

u u u u ui2 R R R R R R R R = —– • —– – —– 2. 两级反相输入减法运算电路 i1 i2 N1 N2 第3章 3 4 2. 两级反相输入减法运算电路 R F1 R 12 R R F2 u 11 u i1 i2 N1 R u N2 R 13 o 21 R 22 u o = —– • —– – —– i1 ui2 11 R 13 12 F1 F2

u uo ∫ u u uC uidt i1 = —— iC = iC duC iC = i1 = – ——– R R2 1 第3章 3 4 3.4.4 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 1. 反相积分运算电路 uC iC duC dt CF —– iC = CF i1 由虚断和虚地 u u i1 = —— i R1 iC = R i 1 uo R2 uO= – uC = – ——– u o R1 CF 1 uidt ∫ 可得

第3章 3 4 2. 同相积分运算电路 C R u R o u i C = –— u o RC 1 ui dt ∫

ui u uO uo u dui 输出与输入 的关系式为 dt RF R C1 o 3. 反相微分运算电路 = – RF C1 –— 第3章 3 4 3. 反相微分运算电路 由于微分和积分互为逆运算, 将电容与电阻位置对调即可。 若输入为方波 则输出波形为 RF ui C1 u uO uo i 输出与输入 的关系式为 dui dt u o = – RF C1 –— R

u 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为 u = – [(  +  ) + RFC1–— + —— ui dt ] u ui ∫ dui dt 第3章 3 4 应用举例:PID调节器 RF CF C1 u i u o 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为 R 1 R 2 dui u = – [(  +  ) + RFC1–— + —— ui dt ] o ui RF R1 R1CF C1 CF dt 1 ∫

u u duo –5uo = 10ui dt 应用举例:求解微分方程 o N1 N2 N3 根据电路参数,所要 求解的微分方程为: i 第3章 3 4 应用举例:求解微分方程 10k u i 100k 0.1F 100k 50k N1 u N2 o 150k N3 50k dt duo –5uo = 10ui 根据电路参数,所要 求解的微分方程为:

u u u >0 u = uD ui u iD i1 i1 = iD =IS(e -1)  IS e R1 R2 T 第3章 3 4 3.4.5 对数和反对数运算电路 1. 对数运算电路 uD iD 利用三极管发射结 的指数特性 T u >0 i1 i1 = iD =IS(e -1) uDUT i R1  IS e uDUT u —— i R1 = u o 代入 – u D u = O R2 u o = – UT ln —— ui R1 IS 有

u u 输出与输入 的关系式为 uo = –RF IS e T RF R ui /UT o 2. 反对数运算电路 i 由于反对数和 第3章 3 4 2. 反对数运算电路 RF 由于反对数和 对数互为逆运 算,将三极管 与电阻的位置 对调即可。 u T i u 输出与输入 的关系式为 o R uo = –RF IS e ui /UT

x1 ln ln + x2 乘法 – 除法 ln x1 ln x2 3. 乘法和除法运算电路结构框图 + Kx1· x2 - K - 第3章 3 4 3. 乘法和除法运算电路结构框图 lnx1 lnx1 + lnx2 x1 ln ( lnx1·x2 ) Kx1· x2 - 1 ln + x2 ln 乘法 lnx2 lnx2 ln – lnx1 - 1 ( lnx1 /x2 ) K x1 x2 除法

uO = - ui1·ui2 /RIS ui1 ui2 u 4. 乘法器的原理电路 T1 T2 T3 R R R R R R R R R R 第3章 3 4 4. 乘法器的原理电路 T1 利用对数、加法和反对 数运算构成乘法运算。 ui1 R R R R R T2 T3 ui2 R u R R o R uO = - ui1·ui2 /RIS R

xi xd xo xf xi — 总输入信号 xd — 净输入信号 A xf — 反馈信号 xo — 输出信号 xd = xi + xf 第3章 3 5 3.5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3.5.1 反馈的基本概念 xi — 总输入信号 xi xd xo xd — 净输入信号 A xf — 反馈信号 xf  xo — 输出信号 F xd = xi + xf 正反馈 xd = xi – xf 负反馈 反馈:将放大器输出信 号的一部分或全部经反 馈网络送回输入端。 A= xo / xd 开环放大倍数 F= xf / xo 反馈系数 Af = — = ——– xo xi A 1+ AF 闭环放大倍数

A F xi xd xo uo A xf ui uf ud= ui – uf < ui,为负反馈。 ud F 3.5.2 负反馈的类型 第3章 3 5 3.5.2 负反馈的类型 1. 电压串联负反馈 xi xd xo ud uo A RL A xf ui F uf F 信号 x均以电压 u 的形式出现 在放大器输出端,F与A相并联, xf与uo成正比,为电压反馈; 在放大器输入端,信号以电压出现,uf与ud相串联,为串联反馈; ud= ui – uf < ui,为负反馈。 净输入电压

A F u uo ui uf 例图 ud 框图 3.5.2 负反馈的类型 RL R2 R1 RL RF 1. 电压串联负反馈 同相比例运算 第3章 3 5 3.5.2 负反馈的类型 1. 电压串联负反馈 例图 ud uo A RL 同相比例运算 ui R2 u i o RL RF R1 uf F 框图

A F xi xd xo A xf ii id uo if F id = ii – if < ii ,为负反馈。 RL 第3章 3 5 2. 电压并联负反馈 ii id A uo if RL xi xd xo A xf F F 在放大器输出端,F与A相并联, xf与uo成正比, 为电压反馈; 在放大器输入端, 信号以电流出现, if与id相并联,为并联反馈; id = ii – if < ii ,为负反馈。 净输入电流

第3章 3 5 2. 电压并联负反馈 ii id A uo if 例图 RL 反相比例运算 F u i o RF RL R2 R1 框图

A F xi xd xo A xf ui uo uf ud= ui – uf < ui ,为负反馈。 io ud F RL 第3章 3 5 3. 电流串联负反馈 io xi xd xo ud A A xf ui uo RL F uf F 在放大器输出端,F与A相串联, xf与 io成正比,为电流反馈; 在放大器输入端,信号以电压出现,uf与ud相串联,为串联反馈; ud= ui – uf < ui ,为负反馈。 净输入电压,

A F io 框图 ui ud uo io ud uf ui uo uf 例图 RL R RL 3. 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压控制电流源 2 1 第3章 3 5 3. 电流串联负反馈 1 2 R RL ui uo io ud uf 框图 io ud A ui uo RL 电压控制电流源 uf F 例图

A F xi xd xo i A xf uo ii id if F id= ii – if < ii ,为负反馈。 4.电流并联负反馈 第3章 3 5 4.电流并联负反馈 ii id xi xd A xo if i o A xf uo RL F F 信号 x 均以电流 i 的形式出现 在放大器输出端,F与A相串联 , xf与 io成正比,为电流反馈; 在放大器输入端, 信号以电流出现, if与id相并联,为并联反馈; id= ii – if < ii ,为负反馈。 净输入电流

A F i i i i i u u 框图 例图 R2 RL R1 R RF R 4.电流并联负反馈 + o o o i d f d f L 第3章 3 5 4.电流并联负反馈 i i RL + i o u R2 R1 RF R d f i d A i i o f R u L o F 框图 例图

ui uO uf 例1 if 3.5.3 反馈的判别 RF1电压并联负反馈(级间) 1.正反馈和负反馈 RF2电压串联负反馈(级间) 第3章 3 5 3.5.3 反馈的判别 RF1电压并联负反馈(级间) 1.正反馈和负反馈 RF2电压串联负反馈(级间) 例1 RF3电压并联负反馈(本级) if RF1 RF3 ui N1 R N2 N3 uO uf RF2

u u uo u 电流 + + o uf 与uo成正比 例2:反馈类型的判别 RF1 RF2 R3 R1 R4 R6 RL RF R2 R5 第3章 3 5 例2:反馈类型的判别 RF1 RF2 + u i R3 R1 N1 + u o R4 N2 uo R6 RL u RF R2 R5 f uf 与uo成正比 io 反馈类型:串联 电压 负反馈 利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的正负 电流

ui uo uf ui uo uf io ud ud xf 与uo成正比 xf 与io成正比 2.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R1 R2 RL 第3章 3 5 2.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xf 与uo成正比 是电压反馈 ui R1 R2 ud uo RL io R2 ud uf ui uo uf R F RL xf 与io成正比 是电流反馈 R 1

ii id if u u xi 与 xf 串联为串联反馈 xf 必以电压形式出现 xi 与 xf 并联为并联反馈 xf 必以电流形式出现 第3章 3 5 3.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在输入回路中判别) xi 与 xf 串联为串联反馈 xf 必以电压形式出现 xi 与 xf 并联为并联反馈 xf 必以电流形式出现 xi 与 xf 分别接在两个输入端为串联反馈 xi 与 xf 接在同一个输入端为并联反馈 R2 ii id R1 RL u o u i if RF

uO ui uS +VCC 例3:分析分压式偏置电路中反馈的类型。 C1 T RB1 RC C2 RS RE1 RL RB2 RE2 CE 第3章 3 5 例3:分析分压式偏置电路中反馈的类型。 +VCC RB1 RC C2 C1 + + T RS RE1 RL uO ui RB2 uS + RE2 CE

uf = RE1iC ,与输出电流成正比,是电流反馈。 是串联比较,且三者同相, uf 削弱了ube。 第3章 3 5 分析 ib ic  ib ube rbe ui uO RB1 RB2 R'L uf RE1 uf = RE1iC ,与输出电流成正比,是电流反馈。 ube = ui  uf , 是串联比较,且三者同相, uf 削弱了ube。  RE1引入了 串联电流负反馈

ui uf uo uS uf = uo ,输出电压 ube = ui uf, uf 削弱了ube ,  RE 引入了 深度串联电压负反馈 第3章 3 5 例4:分析射极输出器的反馈类型 +VCC uf = uo ,输出电压 全部反馈到输入端。 RB C1 T C2 ube = ui – uf, + + RS 是串联比较, 且三者同相, uf 削弱了ube , ui uf uo RE RL uS  RE 引入了 深度串联电压负反馈

xi xd xo A xf  F 3.5.4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1. 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 加入负反馈使放大器 的通频带展宽 第3章 3 5 3.5.4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1. 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 xi xd xo 加入负反馈使放大器 的通频带展宽 A xf  BWf  1 AF  BW F Au Auf Au 无负反馈 0.707Au BW Auf 有负反馈 0.707Auf BWf f fLf fL fH fHf

A A F uo ui ui ud uo uf 负反馈改善了波形失真 2. 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1+ AF dAf Af dA A 第3章 3 5 2. 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 = ——— 1 1+ AF dAf Af dA A —— 3. 改善非线性失真 uo ui A 无负反馈 ui ud uo 加入 负反馈 A uf F 负反馈改善了波形失真

4. 改变输入电阻 5. 改变输出电阻 串联负反馈提高输入电阻 rif > ri 并联负反馈降低输入电阻 rif < ri 第3章 3 5 4. 改变输入电阻 串联负反馈提高输入电阻 rif > ri 并联负反馈降低输入电阻 rif < ri 5. 改变输出电阻 电压负反馈降低输出电阻 rof < ro 因为:电压负反馈稳定了输出电压。 电流负反馈提高输出电阻 rof > ro 因为:电流负反馈稳定了输出电流。

+ V 3.6 集成运放在信号测量方面的应用 RF R1 R2 – 1. 同相输入式直流电压表原理电路 U U UO = (1 + RF 第3章 3 6 3.6 集成运放在信号测量方面的应用 1. 同相输入式直流电压表原理电路 RF R1 U o U + x R2 V UO = (1 + RF R1 ) Ux –

( + ) 2. 反相输入式直流电流表电路 R1 R + R + I2 If I1 R2 I Ix Ix If Ix = I = 1 R1 第3章 3 6 2. 反相输入式直流电流表电路 R1 R + M A R + M A I2 If I1 R2 I Ix Ix If Ix = I = ( 1 + R1 R2 ) Ix

R1 R2 3.整流桥接在反馈回路的交流电流表原理电路 D1 D2 I D4 D3 I 特点 I = 0.9 Ix A 第3章 3 6 3.整流桥接在反馈回路的交流电流表原理电路 D1 D2 A I D4 D3 若被测电流 Ix为正弦 电流,经过桥式整流 , 流过表头的是全波整流 电流 I, 微安表的示数为平均值,故有关系式 R1 I x R2 特点 I = 0.9 Ix 微安表为线性刻度

4. 测量放大器 uO =  (1 +  )(ui2 – ui1) ui1 uo1 uo ui2 uo2 N1 A N3 B N2 RF 第3章 3 6 uO =  (1 +  )(ui2 – ui1) RF R 2R1 RP 4. 测量放大器 ui1 uo1 RF R N1 R1 A RP B N3 uo R1 ui2 N2 uo2 RF R

ui uo uo ui uo ui -UOM uo ui -UOM 3.7 电压比较器 1.过零比较器 (1) 反相输入过零比较器 UOM 第3章 3 7 3.7 电压比较器 uo 1.过零比较器 (1) 反相输入过零比较器 UOM R1 ui ui uo R2 -UOM ui uo (2) 同相输入过零比较器 UOM R1 R2 uo ui -UOM

第3章 3 7 例题:反相输入过零比较器的应用 ui R1 ui R2 uO t uo uo UOM UOM ui t -UOM -UOM

第3章 3 7 2. 过零限幅比较器 (1)反相输入过零限幅比较器 UZ uO Dz UZ -UZ R1 ui uO ui R2

第3章 3 7 (2)同相输入过零限幅比较器 R1 R3 uo R2 ui Dz UZ uo UZ ui -UZ

uO ui uo ui -UZ UZ 3. 同相输入任意电平比较器 R1 UR R3 R2 Dz UZ UR 设 UR>0 第3章 3 7 3. 同相输入任意电平比较器 R1 UR R3 uO R2 ui Dz UZ uo UZ ui UR 设 UR>0 -UZ

第3章 3 7 UZ Dz R1 ui 4.反相求和型电压比较器 R2 UR uO R3 uo UZ ui – —UR R1 R2 –UZ

ui ui uO uo uo ui -UZ -UZ 例题 Dz R1 R2 UR t R3 t R1 UT = R2 UZ 第3章 3 7 例题 UZ 设 UR< 0,UT> 0 Dz R1 ui ui R2 UT UR uO t R3 uo uo UZ UZ ui t -UZ – —UR R1 R2 UT = – — UR R1 R2 -UZ 门限电平:

第3章 3 7 R1 ui 5.反相输入过零滞回比较器 R3 uO R2 RF UZ Dz uo UZ ui UT2 UT1 -UZ

ui uO uo ui ui -UZ 例题 R1 R3 R2 UZ uo RF Dz -UZ 过零滞回比较器 UZ t UT2 UT1 t 第3章 3 7 例题 R1 过零滞回比较器 ui uO R3 R2 RF UZ Dz uo ui UZ UT1 t UT2 ui uo UT2 UT1 UZ t -UZ -UZ

ui uO ui -UZ R1 6.反相输入滞回电压比较器 R3 R2 UR RF uo UZ Dz UZ U'R = ———UR R2 + 第3章 3 7 R1 ui 6.反相输入滞回电压比较器 R3 uO R2 UR UZ Dz RF uo UZ U'R = ———UR R2 + RF ui UT2 U'R UT1 -UZ

u u = u u < uo< u u > uo> 电压比较器的分析方法 + – 1. 输出电压跃变的条件 第3章 3 7 电压比较器的分析方法 1. 输出电压跃变的条件 u – u = + 由此可求出电压比较器的门限电压UT 对过零比较器 门限电压 UT = 0 2. 电压传输特性 u – u < + uo< 0。 时, u – u > + uo> 0; 时, 输出端不接 DZ时, uo =  UOM 输出端接 DZ限幅时, uo =  UZ

ui uO 方波发生器 滞回电压比较器 3.8 集成运放在信号产生方面的应用 R1 R3 R2 RF 3.8.1 方波发生器 第3章 3 8 3.8 集成运放在信号产生方面的应用 3.8.1 方波发生器 1. 电路的组成 方波发生器 滞回电压比较器 R ui C R1 R3 uO R2 UZ DZ RF

uC uO uo= u uo= u uo uc  = FUZ –UZ 2. 方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 FUZ = –FUZ R R3 t 第3章 3 8 2. 方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当 uC = FUZ 设 uo= UZ u + = FUZ , C充电; uo= –UZ u + = –FUZ ,C放电; uo uC R uc UZ  FUZ R3 C uO t R2 R1 -FUZ UZ Dz -UZ T1 T2

uC uO uO uC  3. 方波发生器的主要参数 R R3 t R2 R1 T R1 UZ FUZ C -FUZ UZ DZ -UZ 第3章 3 8 3. 方波发生器的主要参数 uO R uC UZ uC  FUZ R3 C uO t R2 -FUZ R1 UZ DZ -UZ T 幅度 Uom=UZ 周期 T=2RCln(1+ 2R2 R1 )

uC uO uo  uo 4. 矩形波发生器 RP R t R -FUZ -UZ R3 R2 t R1 -FUZ -UZ UZ FUZ 第3章 3 8 4. 矩形波发生器 UZ FUZ D1 R RP D2 t R -FUZ uC  -UZ uo R3 C UZ uO FUZ R2 t R1 UZ DZ -FUZ -UZ

uO1 uO ui 3.8.2 三角波发生器 C R5 N2 R R4 N1 R3 R2 R1 1. 三角波发生器的组成 UZ DZ 第3章 3 8 3.8.2 三角波发生器 1. 三角波发生器的组成 C uO R5 N2 R R4 uO1 N1 R3 R2 UZ DZ R1 ui N1— 滞后电压比较器 三角波发生器由 组成 N2 — 反相积分电路

uO1 uO uO uO1 -UZ 3. 三角波发生器的主要参数 - 2. 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t t C UZ R4 N1 R3 R 第3章 3 8 2. 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uO1 C UZ R4 uO1 uO N1 T t T2 R3 R N2 -UZ R2 uO DZ UZ R5 R1 R1 R2 UZ T2 t 3. 三角波发生器的主要参数 T R1 R2 UZ - 三角波幅值 Uom= UZ R1 R2 三角波周期 T = 4RC R1 R2

uO1 uO 3.8.3 锯齿波发生器 D1 R' D1 R' D1 R' C R4 N1 R D2 R D2 R D2 R3 N2 R2 3.8.3 锯齿波发生器 第3章 3 8 1. 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放电 D1 R' D1 R' D1 R' C R4 uO1 充电 N1 R D2 R D2 R D2 R3 N2 uO R2 UZ R5 DZ R1 当积分电容的充电和放电时间常数不同时, 三角波发生器就变为锯齿波发生器。

uO1 uO1 uO uO 2. 锯齿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3. 锯齿波发生器的主要参数 - -UZ = 放电 D1 R' C R4 充电 第3章 3 8 uO1 放电 D1 R' C R4 UZ uO1 充电 N1 D2 R N2 R3 uO T t R2 DZ UZ -UZ R5 R1 T2 T1 uO 3. 锯齿波发生器的主要参数 R1 R2 UZ 锯齿波幅值 Uom = UZ R1 R2 锯齿波周期 T = (R+R' )C 2R1 R2 T t R1 R2 UZ - 锯齿波占空比 D = R'+R R' T1 T =

函数发生器是一种能产生多种信号波形的专用 第3章 3 8 3.8.4 函数发生器 1. 函数发生器的功能 函数发生器是一种能产生多种信号波形的专用 集成电路,如正弦波、 方波、三角波、矩形 波和锯齿波,而且占 空比可调。可将其归 属于压控振荡器集成 电路系列。 1 2 3 4 5 6 7 14 13 12 11 10 9 8 THDADJ1 NC OUT(S) NC OUT(T) THDADJ 2 5G8038 RA VEE /GND RB CT VCC OUT(Q) 5G8038是函数发 生器的典型产品。 RFM INFM

2. 函数发生器5G8038各管脚功能 5G8038 6 — 正电源 11 —负电源(或地) THDADJ1 NC 2 — 正弦波输出 第3章 3 8 2. 函数发生器5G8038各管脚功能 6 — 正电源 1 2 3 4 5 6 7 14 13 12 11 10 9 8 11 —负电源(或地) THDADJ1 NC 2 — 正弦波输出 OUT(S) NC 9 — 方波输出 OUT(T) THDADJ 2 3 — 三角波输出 5G8038 RA VEE /GND 8 — 扫频输入 RB CT(CexT) 7 — 扫频输入串接电阻 VCC OUT(Q) 10 — 定时电容 4, 5 — 外接电阻 RFM INFM 13, 14 — 空脚

3. 函数发生器5G8038原理框图     +VCC IS1 I 2I S IS2 C –VEE /GND VCC 23 比较器1 第3章 3 8 3. 函数发生器5G8038原理框图 +VCC  VCC 23 比较器1 IS1 I 10 比较器2 VCC3 2I 三角波 缓冲器1  S 正弦波 Q 触发器 R 正弦波 变换器  Q S IS2 C 方波 缓冲器2  11 –VEE /GND

/GND 4. 函数发生器5G8038的典型应用电路 RP1 +VCC R1 R2 RL 5G8038 C RP2 –VEE 第3章 3 8 4. 函数发生器5G8038的典型应用电路 RP1 +VCC R1 R2 RL 4 5 6 方波 9 7 5G8038 三角波 3 8 2 正弦波 10 11 12 C RP2 –VEE /GND 电路可同时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若调 整RP1,可得到不同占空比的矩形波和锯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