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式研经 (Inductive Bible Study) 实例:结构关系帮助正确的释经 如何解释使徒行传中的说方言
一、使徒行传中3-4次说方言 1. 门徒们“被圣灵充满,说起别国的话来。”(2:3, 4, 11) 2. 撒马利亚人“受了圣灵……西门看见……”(8:17-18) 这里其实没有提到“说方言”,但是有肉眼可见的领受圣灵的外 在迹象。可能是方言,可能是其它特别的事。 3. 哥尼流及其家人:“圣灵降在他们身上……说方言,称 赞神为大(10:44-46,11:17) 4. 施洗约翰的门徒,“圣灵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说方言, 又说预言。”(19:6)
二、“说方言”与全书的层进结构 徒28: 福音传到 罗马 哥尼流说方言 徒13-20: 撒马利亚人 保罗三次宣教 有可见的领 受圣灵 徒10: 福音传到哥尼流 (外邦人) 门徒说方言 徒8: 福音传到撒马利亚 (半犹太人) 徒1: 福音只在 耶路撒冷 和犹太人
以第一次为标准:神既然给他们恩赐,像在我们信主耶稣的时候给了我们一样(11:15, 17) 二、“说方言”与全书的层进结构 一个重复的模式: 第一次/标准:门徒们领受圣灵,说方言(2:3, 4, 11) 第二、三次: 第四次(施洗约翰的门徒说方言),则不在这个重复模式中。 福音开始传到新的群体 领受圣灵 有可见迹象 耶路撒冷教会的使徒确认 福音继续在该群体传扬 以第一次为标准:神既然给他们恩赐,像在我们信主耶稣的时候给了我们一样(11:15, 17)
三、从层进结构得出的可能解释 1. 前三次的说方言(或可见的领受圣灵),是与福音如何 广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每一个福音刚开始传到新的群 体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记载。 所以,作者记载这三个说方言,强调的不是这些个人如何信主/ 领受圣灵,而是说明福音如何逐步的传开,有一个可见的领受圣 灵的外在迹象(说方言或其它)作为证据。 2. 前三次的说方言(或可见的领受圣灵),有一个重复的 模式,用以说明耶路撒冷教会如何确认和接纳新群体进入 神的教会。 所以,这也说明作者的重点,不在于信主的个人经历,而在于使 徒(及耶路撒冷教会的人)如何“看见”(8:17-18)、“听见” (10:46)他们真的领受圣灵,从而确认:神的救恩确实临到新的 群体了、并且只需要相信即可(而不需要先受割礼、做犹太人, 11:3, 18)。
三、从层进结构得出的可能解释 3. 所以,从层进结构看这三个说方言的事情,得出的可能 解释是:说方言的重点,不是为信主/领受圣灵提供一种 范式,而是确认福音在新群体的传扬、并且让新群体和原 有教会彼此接纳与合一。 可惜的是,原本让教会彼此接纳与合一的说方言,今天却让一些 教会彼此纷争和分裂。 发生这个悲剧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好的释经。
归纳式研经 (Inductive Bible Study) 实例:结构关系帮助挖掘经文含义 马太福音25:14-30
B B’ A’ A 平行交叉(Chiasm) 一、25:14-15的……结构 主人外出 交给仆人家业 分给仆人银子 主人外出 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 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 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 B B’ A’ A 主人外出 交给仆人家业 分给仆人银子 主人外出 平行交叉(Chiasm) 平行交叉结构强调的是A(主人外出), 所以值得去深入思考:主人外出是什么意思? 跟整个故事有什么关系?
二、25:20-23的……结构 领五千的仆人 领二千的仆人 类比(Comparison) V.20-21那领五千的……主人说: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V.22-23 那领二千的……主人说: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领五千的仆人 领二千的仆人 类比(Comparison) 相似之处有哪些?同样的评价。 但是:五千和二千是不同的,为什么会得到同样评价? 另一个(关键的)相似之处:同样程度的忠心(为主人赚取一倍的利益)
三、25:20-30的……结构 领五/二千的仆人 领一千的仆人 对比(Contrast) V.20-23那领五/二千的…… 不同之处有哪些?赚取利益、主人的评价、对银子的态度(=对仆人责任的态度)、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