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核衰变 一、核衰变类型 1.  衰变和内转换 核衰变规则 γ 衰变 内转换 e -ray X-ra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十五章 量子物理 15-6 德布罗意波 实物粒子的二象性 物理学 第五版 1 光电效应 光子 爱因斯坦方程 1 “ 光量子 ” 假设 光可看成是由光子组成的粒子流,单个光 子的能量为. 2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逸出功与 材料有关.
第十六章 X 射线. 第十六章 X 射线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X射线强度和硬度的概念、 X射线谱及X射线产生的微观机制、短波极限公式的应用、X射线的衰减规律及应用; 理解 X射线的基本性质、X射线衍射和X-CT成像原理; 了解 X射线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步辐射X射线的特点、X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4节 碰 撞.
桂立明 核安全综合知识 第一章 原子核物理基础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研究室 桂立明 / 年7月6日.
2015年各单位九月份设备管理 工作总结和十月份计划
康普顿散射的偏振研究 姜云国 山东大学(威海) 合作者:常哲 , 林海南.
§2.4 光电效应 ∝ I i (实验装置) 饱和电流 iS iS :单位时间 阴极产生的光电子数… 遏止电压 Ua U
物理3-5选修模块.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感電危害預防 報告:來文士.
第一章 绪论 内容简介:在简单回顾和罗列经典物理困难的基础上,本章扼要的介绍了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的概念、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和玻尔的量子论,以及如何利用这些量子化的假说解决经典困难。然后引入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德布罗意波。本章的许多结果,最后虽然被量子力学在更高的水平上重新给出,但本章的许多概念,即使在今天,对于物理学工作者仍然是极其重要的。
Chap. 7 Quantum Optics.
中華民國空軍34中隊進行夜間偵察任務情形與畫伏夜出的蝙蝠相同,因此以「蝙蝠中隊」命名,而所屬偵察機均漆成黑色,而又稱作「黑蝙蝠」。隊徽是一隻展翅的黑蝙蝠,在北斗七星上飛翔於深藍的夜空中,翅膀穿透外圍的紅圈,象徵潛入赤色鐵幕。
台灣電力公司南區施工處 執行統包經驗簡報 陳副處長文欣 報告.
唐五代兩宋詞 方舟p.69.
青春期男生女生交往.
第十章原子核物理 掌握:衰变定律、衰变常数、半衰期、放射性活 度、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熟悉:电离比值 放射性核衰变类型
《谱学导论》课程 任课教师:孙国英 副教授 授课班级:
1 光波、光线与光子 §1.5 光波场的量子性.
§5.6 X射线 一. X射线的发现及其波性 X射线的波特性 内部真空10-6到10-8mmHg,1mmHg
原子核与放射性 信息工程学院 数理教研室.
第一节 X射线基础 第二节 X-CT基本原理 第三节 X-CT图像重建方法 第四节 X-CT扫描机 第五节 X射线治疗
第八章 X射线 X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1845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商人家庭,1869年在苏黎世大学获博士学位。1895年11月8日傍晚,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管中气体放电实验时,为了避免杂光对实验的影响,他用黑纸板将管子包起来,却发现距阴极管一段距离外的一块涂有铂氰酸钡结晶物质的屏幕发出了荧光,伦琴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射线,经检查发现,射线来自阴极射线管管壁。
核医学概论.
金属学与热处理 主讲: 杨慧.
第 12 章 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简介 大亚湾核电站夜景.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分析X射线的衰减规律及其应用 第四组:李晶晶,陈珠,陈远洪,王龙,王子文,吴鑫伟,杨震.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第二章 常用的辐射量和测量 临床放射学 放射卫生学 辐射防护学
第六章 自旋和角动量 复旦大学 苏汝铿.
NaI(TI)单晶伽马能谱仪实验验证 朱佩宇 2008年1月3日.
LD Didactic GmbH, Leyboldstrasse.1, Huerth, Germany –2008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测井方法与数据处理 教师:庞巨丰教授.
第一章 半导体材料及二极管.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Positive gate bias-Induced Reliability in IGZO TFT
看一看,想一想.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第7讲 自旋与泡利原理.
固体物理实验方法 (I) ——X射线结构分析
第9讲 原子光谱项.
颱風與防災 颱風知多少.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Multimedia Courseware of 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4) 若A可逆,则 也可逆, 证明: 所以.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量子力学 复旦大学 苏汝铿.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7.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波长 + ? 假设: 实物粒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 频率
LCS之自由电子激光方案 吴钢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定义5 把矩阵 A 的行换成同序数的列得到的矩阵,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系数μ 与原子序数Z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田春林 2018年11月14日.
B12 竺越
三角 三角 三角 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3、核衰变 一、核衰变类型 1.  衰变和内转换 核衰变规则 γ 衰变 内转换 e -ray X-ray

一、核衰变类型 2.  衰变 3 2 1

3.  衰变与电子俘获 (1). - 衰变 (2). + 衰变 (3). 电子俘获 (E.c) E.c - +

二、衰变规律 1. 衰变常数  2. 平均寿命 

二、衰变规律 3. 半衰期 T

二、衰变规律 4. 有效半衰期 T 生物半衰期 在生物体内 物理半衰期

5. 放射性活度 每单位时间内衰变掉的原子核数目 初始放射性活度 A的单位 在 S.I 单位制 : Bq(贝可勒尔) A的常用单位: Ci(居里) If A1=A2

三、衰变平衡 1、放射系(族) 稳态平衡 暂态平衡 A B C (stable) 即: (1)母体 Tm>>子体 Tz 假设: A B C (stable) 即: (1)母体 Tm>>子体 Tz 达平衡所需t约为Tz的几倍 稳态平衡 (2)母体 T m>子体 Tz几倍 平衡后 暂态平衡

三、衰变平衡 2、核素发生器 利用衰变平衡从长寿命核素中不断获得短寿命核素的分离装置。又称母牛(cow) (66h) (6.02h) (115d) (99.5h) (1620y) (3.82d)

§4、 X 射线的产生 高频电磁波(1016~1020Hz) 物理特性 化学特性 生物特性 本质 波动性(λ,f,T)干涉、衍射、偏振 粒子性(m,p,E)光子、光电效应、荧光、电离作用 波粒二象性 特性 物理特性 化学特性 生物特性

§4、 X 射线的产生 一. 装置 (1). X-射线管 (2). 低压源 (5~10v) (3). 高压源 (104~105v ) 核心部分 (2). 低压源 (5~10v) (3). 高压源 (104~105v )

§4、 X 射线的产生 二、X线的产生机制 1、连续X线谱 X线谱由两部分组成 2、特征X线谱

1、连续X射线的产生原理 韧致辐射 高速电子进入到原子核附近的强电场区域(路程伴随库仑力的变化过程),电子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然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即损失的能量直接转化成X线。由于电子与靶原子核的相对位置是任意的,电子进入靶的初动能经过多少次碰撞辐射而完全丧失也不确定,故辐射出的X线波长连续分布。 连续X线谱

1、连续X射线的产生原理 X线的最短波长 λmin λmin λmin λmin

1、连续X射线的产生原理 a、与靶原子序数呈正比 影响因素 b、与管电流大小呈正比 c、与管电压n次方呈正比

1、连续X射线的产生原理 X线的峰值波长和平均波长 例1 求管电压为100KV时X线的最短波长、峰值波长、平均波长和最大光子能量。 λmax

1、连续X射线的产生原理 解

2、特征X射线的产生原理

2、特征X射线的产生原理 (1)特征X线的产生过程 高速电子进入靶物质后,其动能被靶原子内壳层电子获得,一部分用来脱离原子核束缚作功(逸出功);另一部分变成逸出后电子的动能。 High speed electron 当电子逸出后,原子内壳层就出现了空位,外壳层电子将向内壳层填充,辐射的电磁波( X线)由两能级差确定 Exciting inter electron nuclear k L M E2- E1= hf21

2、特征X射线的产生原理 (2)特征的激发电压 炸弹电子的动能大小完全由管电压确定 靶原子的轨道电子在原子中有确定的结合能W。当炸弹电子的动能大于内层电子结合能时,才可能使电子逸出造成空位,产生X射线。 炸弹电子的动能大小完全由管电压确定 U = W/e 为最低激发电压。Uk > UL > UM > UN X光子辐射以K系为主。

2、特征X射线的产生原理 (3)影响特征X射线的因素 特征谱线位置(频率大小)只与物质结构有关。 特征谱线的强度(K系) i为管电流;U为管电压;Uk为K系激发电压;K2和n均为常数, n约等于1.5 ~ 1.7 需要指出:特征X线只占很少一部分 医用X线主要使用连续辐射部分 物质结构的光谱分析用特征辐射

三、 X 射线的量与质 X线量和质的定义 I  U2iZt (1)靶原子 Z 1、影响X线 量的因素 (2)管电流 (3)管电压 (4)投照时间 I  U2iZt

三、 X 射线的量与质 2、影响X线质的因素 影响X光子频率的因素 取决于管电压的大小 种类 管电压(kV) 最短波长(Å) 最大频率(MHz) 应用 极软线 软线 硬线 极硬线 5 ~ 20 20 ~100 100~250 250以上 2.5 ~ 0.62 0.62 ~0.12 0.12 ~ 0.05 小于0.05 (1.2 ~ 4.8)1012 (4.8 ~ 25)1012 (25 ~ 60)1012 大于601012 软组织摄影及表皮治疗 透视与照相 深部组织治疗

用连续X线的总强度表示X线的辐射功率(极少的特征X线可忽略) 加速电压产生的总功率 (大部分转换成热能) 为管电流与管电压的乘积

3、X线的产生效率 例2:求钨(Z=74)靶 在管电压为100kV 时X线的产生效率。 解: X线管产生X线的效率一般不足1%,绝大部分生成热而使靶面大幅升温。 钨靶在不同电压值的效率 加速电压 X线能(%) 热能(%) 40kV 70kV 100kV 150kV 4MV 20MV 0.4 0.6 0.8 1.3 36 70 99.6 99.4 99.2 98.7 64 30 例2:求钨(Z=74)靶 在管电压为100kV 时X线的产生效率。 解:

四、 X 射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薄靶

四、 X 射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足跟效应:沿垂向散射的 厚靶 足跟效应:沿垂向散射的 X线束,靠近靶一侧的光子因为在靶内的行程较外侧的长,故被吸收的能量和强度都较外侧的大,造成接收截面强度分布的不均匀。又叫阳极效应。 θ角越小,足跟效应越明显。

焦距(a)的阳极效应明显,两端的强度差约为 厚靶 摆位:沿X线管方向厚向朝阴极 焦距(a)的阳极效应明显,两端的强度差约为 95%-31%=64% 焦距(b)可忽略阳极效应,强度差为 104%-85%=19%

五、 X 射线的衰减 1、线衰减系数 I0 I x dx 对不同作用线衰减系数等于各过程系数之和。

五、 X 射线的衰减 2、质量衰减系数 I0 I x dx μ :m-1 μm :m2kg-1

五、 X 射线的衰减 3、半价层 I0 I0/2 当X线衰减到初始强度的一半时所进入物质的深度称为该物质的半价层。 x1/2 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