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 辅导课程一 主讲教师:易小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1. 花的主要结构 2. 传粉和受精 3.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雌蕊 柱头:可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发。 花柱: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由柱头进入子房的通道。 子房:内含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 花的结构 1. 花的主要结构.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同步资源 第一册 第二章 第六节 《 Window窗口》 广州市荔湾区西华路小学 董绮珊.
授课课题:营养器官的生长 授课时间:2013年12月25日 授课教师:江沄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第二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6.2 根、茎和叶 6.2.1、根 一、根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 根的生理功能 1、主要功能是吸收 2、固着和支持 3、输导
10 植物的生长(调节)物 质 10.1 植物激素 10.2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植物学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植物的根、茎、叶三种器官,担负着植物营养生长,这一类器官统称为营养器官 。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生殖细胞.
植物学 第四章 苔藓植物 第三节、藓 纲 一、藓纲的一般特征
第二章植物营养器官 一、茎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 二、茎的形态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四、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五、茎的变态
ZHONGHUA HIGH SCHOOL 中华中学欢迎您!.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组织学与胚胎学.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一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植物激素.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3 章 基本概念.
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拓扑图:平台期课程 通识 12 数学 14 物理 4 化学 11 英语 6 政治 14
第十章 方差分析.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ATP SLYTYZJAM.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氮循环 肖子聪.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合唱基础知识 ——合唱谱、合唱队形 主讲:林冬莹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第三章 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科学三年级下册 期末分类复习 温岭市泽国小学 吴仁胜.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彩色形状图表(四) 作者:应芳萍 时间: 制作.
防蚊灭蚊.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小学数学总复习.
正弦函数图象是怎样画的? 正切函数是不是周期函数?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y=tanx,xR, 的图象 叫做正切曲线;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Timing & charge yield of Surface and Bulk event
孔隆教育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教学目标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基因信息的传递.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 辅导课程一 主讲教师:易小林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节 树木一生中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生长与发育的关系 生长:是细胞、组织和器官数量的增加与体积的 增大,是“量”变过程。 发育:指卵细胞从受精形成结合子开始,经过开 花、结实直到个体死亡为止,是 “质”变过程。 生长是一切生理代谢的基础,而发育必须在生长 的墓础上才能进行,没有生长就不能完成发育。 生长和发育往往同时进行。

第一节/二、树木一生中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离心生长:树木以根颈为中心,根与茎以离心方 式进行生长,称为“离心生长”。 自然打枝:枝条自中心向外围按离心方式发生枝 条枯死脱落的现象。 根系自疏:地下的根系由树木的基部向根端方向 逐渐衰老的现象。 离心秃裸: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树冠 的“自然打枝”,统称为“离心秃裸”。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年龄时期 一、生命周期 植物体从产生结合子开始到个体死亡,这一生命过 程中,顺序经过胚胎、幼年、青年、成年、老年的 年龄变化,这种年龄阶段的表现过程称为“生物学年 龄时期”也称“生命周期”。 二、两种年龄时期的异同 实生树生命周期:种子—幼年—青年—成年—老年 死亡。营养繁殖树生命周期: —成年—老年死亡。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二节/三、延长园林树木的成年阶段 (一)引起树木衰老的原因 1、内因:树木的遗传性的影响;开花消耗大量的 营养;脱落酸含量增加,抑制生长,促进休眠;树 木组织的老化。 2、外因:不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高温、干旱、 土壤贫瘠等;不正确的养护管理,如过重的修剪; 病虫害影响。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二节/三、延长园林树木的成年阶段 (二)延长树木衰老的措施 1、激素调节:细胞激动素、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 促进生长延缓衰老的功能。 2、栽培措施:合理施肥与灌水,保证充足的营养 供给;合理的深翻和松土,改善土壤通气;疏除过 多的花和果,调节营养平衡;合理的更新修剪,疏 除衰老枝和细弱枝,培养充实、健壮的更新枝;防 治病虫害及其他自然灾害。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二节/四、树木各年龄时期的特点及调控途径 (一)胚胎期 定义:从卵细胞受精形成结合子到种子发芽时为 止。 胚胎期特点:种子形成的时期,如果天气冷,雨 水过多或干旱等会造成种子质量低劣。 调控途径:给母树提供大量营养,防止土壤干旱 或积水,防寒。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二节/四、树木各年龄时期的特点及控制途径 (二)幼年期 定义:从种子萌发到开第一朵花为止。 幼年期的特点:景观形态和栽培习性可塑性 大,树冠、根系扩展快;枝条组织生长不充实, 易发生冻害。 调控途径:加强营养生长,使树体形成良好的 骨架;对观花树木要促其营养积累,提早形成花 芽并开花;加强树体防寒保护,修剪要轻。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二节/四、树木各年龄时期的特点及控制途径 (三)青年期 定义:从开第一朵花起至大量开花,树冠逐渐扩 大时期。 青年期特点:树木的可塑性低,从生长占优势往 生长与发育趋于平衡的过渡时期。 调控途径:起初轻剪,随开花和结果量的增加而 加重修剪量,以平衡树势。加大骨干枝的角度,使 枝条开张,促进树冠内通风透光。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二节/四、树木各年龄时期的特点及控制途径 (四)成年期 定义:树冠及开花结实的稳定时期。 成年期的特点:开花繁茂,代谢产物交换恶化和 开花结实消耗大量的营养,使枝条和根系的生长受 到抑制。地下部分的须根大量死亡,树冠内部发生 少量生长旺盛的更新枝,开始出现向心更新。 调控途径:注意树体营养调控,均衡配备营养 枝、育花枝,防止树木早衰,延长成年期的时间。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二节/四、树木各年龄时期的特点及控制途径 (五)老年期 定义:成年期以后至树木死亡的时期。 老年期特点:树体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输导组织 老化,土壤肥力片面的消耗,根系吸收和叶片光合 能力降低,开花结实消耗大量营养,树体衰老,对 外界不良环境抵抗能力降低,病虫害滋生。 调控途径:深翻土壤,放根,多施氮肥、有机 肥,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回缩树冠等措施复壮。

第一章/第三节 园林树木的年生长周期 一、年周期和物候期的意义 物候:树木在一年中,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 发生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实及落叶、休眠 等规律性变化的现象。 季相:树木在一年中,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 发生的形态外貌的季节性变化。 树木物候期可分为:①根系活动期;②萌芽开花 期;③坐果期;④花芽分化期;⑤叶变期及落叶 期;⑥休眠期。

第一章/第三节 园林树木的年生长周期 二、研究物候期的意义 是制定树木周年养护管理技术措施的主要依据。 三、影响物候期的因素 (一)不同树种,物候期不同。 (二)地区不同,物候期不同。 (三)年份不同,物候期不同。 (四)海拔不同,物候期不同。 (五)树木的不同部位,物候期不同。 (六)年龄不同,物候期也不同。 (七)栽培条件不同,物候期不同。

第一章/第四节 根的生长及根的物候期 一、根的作用 (一)支撑作用、吸收水分和营养、贮藏营养、 合成和转化作用、繁殖作用。 (二)根的再生作用。 二、树木根系的类型与结构 (一)根的来源与种类 根据根发生的部位,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根据根的变态,又分为支柱根、板状根、气根。

第一章/第四节 /二、树木根系的类型与结构 (二)根系的类型和结构 1、根系的类型: (1)根据根系发育的形态特点分 直根系树木;须根系树木。 (2)根据繁殖方法分 实生根系;茎源根系;根蘖根系。 2、根系的结构 由主根、侧根和须根组成。

第一章/第四节 /二、树木根系的类型与结构 (二)根系的类型和结构 3、根毛 树木根的吸收区每1平方毫米表面有根毛300个, 根毛的寿命很短,一般在几天或几个星期内随着吸 收根的死亡或生长根的木栓化而死亡。

根毛区(成熟区)-- 吸收营养

第一章/第四节 /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 四、根颈 (一)水平根 这类根多数是沿着土壤表层平行方向生长,分布 在土层20~60cm左右深度范围内。 (二)垂直根 是大体与土表呈垂直方向生长的根系,分布深度 取决于土层厚度及其理化特性。根系分布的深浅决 定于植物的遗传性和土壤条件的影响。 四、根颈 根和茎的交接处为根颈。进入休眠最迟,解除休 眠最早,容易遭受冻害。

第一章/第四节 /五、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一)树体内的有机营养 (二)根系生长与温度 冬季土温过低,致使根系生长缓慢与停止。土温 过高也会造成根系的灼伤与死亡。 (三)土壤的水分与通气状况 (四)土壤的肥力 根系有趋肥生长的特点。

第一章/第四节 /六、根的年周期活动动态 根没有自然休眠,只要条件适合,就可不断生长。 (一)第一次生长高峰:早春土温达到要求时, 根系开始生长,晚春生长达到高峰。 (二)第二次生长高峰:晚秋,叶片制造的养分 回流积累,出现第二次根生长高峰。 (三)根系年周期中生长具有以下特点: 1、有机营养是根系生长的内因,冬季低温和夏季 高温、干旱是抑制根系生长的外因。 2、根系与果实发育的高峰是相反的,当年的结实 量,会明显影响根系生长。

第一章/第四节 /七、根的生命周期 树木根系生命周期的变化与地上部有相似的特 点,经历着发生、发展与衰亡的过程。并逐年与地 上部分的生长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吸收根的死亡现象,从根系开始生长一段时间后 就发生,逐渐木栓化,外表变为褐色,逐渐失去吸 收功能。 须根的死亡,起初发生在低级次的骨干根上,其 后发生在高级次的骨干根上。 根系生长达到最大根幅后也发生向心更新。

芽 第一章/第五节 萌芽与开花 芽:是枝叶和花等器官的原始体,是多年生植物 为适应不良环境条件而形成的一种临时性的器官。 第一章/第五节 萌芽与开花 芽:是枝叶和花等器官的原始体,是多年生植物 为适应不良环境条件而形成的一种临时性的器官。 树木以芽的形式度过冬季不良的环境,第二年春季 再开始生长。 芽

第一章/第五节/一、影响萌芽、开花物候的因素 (一)树种、品种及地区的影响 不同的树种萌芽与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开花的 类型也有差异。 (二)温度 不同的树种萌芽与开花所需要的温度是不同的。 (三)空气的湿度 气候干燥,温度较高,萌芽持续时间短,花期也 短;空气湿润而冷凉,萌芽持续时间长,花期也 长。

第一章/第五节/一、影响萌芽、开花物候的因素 (四)光照 在萌芽期,长时间的阴雨天比光照充足时,萌芽 进程慢,花期长。 (五)营养 饱满的芽,树体营养状况好,则花开得早,花期 长。

萌芽

第一章/第五节/二、萌芽开花物候期注意事项 此物候期主要注意的是霜害,在很多地区会出现 晚霜。如,北京的桃花经常遇到 “倒春寒”侵袭。 当前应用较多而有效的措施是: (一)熏烟; (二)早春灌水; (三)萌芽前对树干涂白或喷白,可反射阳光,减 缓树体温度的升高,可延迟花期3~5天,让芽保持 休眠状态,提高芽的抗寒能力; (四)喷水,利用水的热容量大,水降温放出热量 的原理来防霜。

第一章/第六节 新梢和叶片的生长 一、新梢的生长 新梢生长包括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两个方面。 年生长量:一年内枝条生长达到的长度与粗度, 称为“年生长量”。 生长势:在一定时间内,枝条加长和加粗生长的 快慢,称为“生长势”。 生长量和生长势是衡量树木生长强弱和某些生命 活动状况的常用指标,也是栽培措施是否得当的判 断依据之一。

生长势、生长量较好的树木

第一章/第六节 新梢和叶片的生长 一、新梢的生长 (一)新梢的加长生长 新梢的生长是按慢——快——慢的规律生长的, 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新梢开始生长期:叶芽萌发后幼叶伸出芽外, 随之节间伸长。 特点:叶小而嫩,节间短,光合作用弱,生长量 小;此期生长主要依靠前一年积累贮藏的营养。

第一章/第六节 /一、新梢的生长 (一)新梢的加长生长 2、新梢生长旺盛期:新梢叶片增多,进入旺盛生 长期。 特点:枝条明显伸长,幼叶迅速分离,叶片增 多,叶面积加大,光合作用加强;生长量大,节间 长,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类。 3、新梢缓慢生长与停止生长期:外界温度、光周 期的变化,使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变慢或停止。 特点:顶芽形成,叶片衰老,光合作用逐渐减 弱。

第一章/第六节 /一、新梢的生长 (二)新梢的加粗生长 新梢加长生长高峰与加粗生长高峰是互相错开的, 在加长生长后1~2周才出现加粗生长高峰。 加粗生长和加长生长之间这种相关性,是顶芽和幼 叶产生生长素和赤霉素调节营养物质的运输,并激发 形成层细胞的分裂,产生加粗生长的结果。

第一章/第六节 /一、新梢的生长 (三)影响枝梢生长的因子 1、树种和品种:不同的树种和品种由于遗传性不 同,枝梢的生长强度也不同。 2、有机营养:养分不足,新梢生长的短而细;养 分多,则枝梢生长得粗壮。 3、内源激素:枝梢顶端生长素含量高,有利生 长。摘除幼嫩叶,能增加节数,节间变短。摘去成 熟叶片,可以促进新梢加长生长。

第一章/第六节 /一、新梢的生长 (三)影响枝梢生长的因子 4、枝梢的姿势:直立的新梢生长旺盛,节间长, 水平或下垂的枝生长势弱节间短。因为枝的姿势不 同,内源激素含量也不同造成。 5、环境条件:水分是主要的因素,水多新梢迅速 生长;如果只有水分而养分不足,新梢生长的不充 实。

第一章/第六节 新梢和叶片的生长 二、叶和叶幕的形成 (一)叶的类型:叶的类型:大小,数量,形 状……多种多样

第一章/第六节 新梢和叶片的生长 二、叶和叶幕的形成 1、行光合作用; 2、贮藏养分的作用; 3、呼吸与蒸腾作用; 4、吸收作用。 (二)叶的功能 1、行光合作用; 2、贮藏养分的作用; 3、呼吸与蒸腾作用; 4、吸收作用。

第一章/第六节/二、叶和叶幕的形成 1、叶的发育:叶原基出现以后,经过叶片、 叶柄的分化,直到叶片的展开和叶片停止增长。 (三)叶的特性 1、叶的发育:叶原基出现以后,经过叶片、 叶柄的分化,直到叶片的展开和叶片停止增长。 2、树木的展叶期:从幼叶开始展开到树上有 一半叶片为止。 3、树冠内部叶片特点:光照条件差,叶片多 平展,叶片宽而薄,与枝条所成角度大或近 水平着生,光合强度低,在树冠郁闭情况下,易 枯黄早落。 4、树冠外围叶片特点:光照充足,叶片肥 厚,与枝条角度小,较直立着生,光合能力强。

第一章/第六节/二、叶和叶幕的形成 5、新梢基部叶片特点:叶柄短,光合效能 低,寿命短。 6、新梢中部叶片特点:叶片大,发育完善而 (三)叶的特性 5、新梢基部叶片特点:叶柄短,光合效能 低,寿命短。 6、新梢中部叶片特点:叶片大,发育完善而 健壮,光合能力强,故寿命也长。 7、新梢顶部的叶片特点:叶片小,光合能力 较弱,生长不充实。 8、不同叶龄的叶片光合能力不同:幼嫩叶光 合能力弱,成熟叶光合能力最强,衰老叶片光合 能力降低。

新梢不同位置的叶 片光合能力不同

第一章/第六节/二、叶和叶幕的形成 1、落叶树种的叶片寿命多为一个生长季(5~ 10个月),秋末即行脱落。 (四)叶片的寿命 1、落叶树种的叶片寿命多为一个生长季(5~ 10个月),秋末即行脱落。 2、常绿树木叶片的寿命多在一年以上(个别 的可达3~4年),冬季低温时和花后春梢停止 生长时,即部分衰老叶片脱落。 3、树木养护中,应特别应该注意保叶,采用 各种措施,延长叶片的寿命,提高光合性能。

第一章/第六节/二、叶和叶幕的形成 叶幕:叶在树冠内的集中分布区域。是树冠叶 面积总量的外观反映。 幼年树的叶幕:树冠的形状和体积也就是叶幕 (五)叶幕的形成 叶幕:叶在树冠内的集中分布区域。是树冠叶 面积总量的外观反映。 幼年树的叶幕:树冠的形状和体积也就是叶幕 的形状和体积。 无明显主干的成年树叶幕:叶片一般集中在树 冠的表面,叶幕往往仅限于树冠表面薄薄的一 层,多呈弯月形叶幕。 具有明显主干的成年树叶幕:叶幕呈圆锥形。 成片栽植的树木叶幕:叶幕顶部为平面或波浪 形。

叶幕

具有明显主干的成年树叶幕

无明显主干的成年树叶幕

成片栽植的树木叶幕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一、花芽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花芽分化:由叶芽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为花芽 生理和组织状态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花芽形成:由叶芽与花芽开始有区别的时候 起,逐步分化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 个花蕾和花序原始体的全过程,称为花芽形成。 是部分或全部花器官分化完成的过程。 花芽分化的意义:花芽分化直接影响到第二年 花的时间、数量和质量。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二、花芽分化的过程 (一)生理分化期:生长点内部由叶芽的生理 状态转向形成花芽的生理状态的过程。 特点:长点内原生质处于不稳定状态,对内 外因素有高度的敏感性。 (二)形态分化期:由叶芽生长点的细胞组织 形态转化为花芽生长点的组织形态的过程。

花芽分化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三、花芽分化的规律 (一)花芽分化的长期性:树木的花芽分化是 相对集中又相对分散,分期分批陆续分化形成 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时间。 (二)花芽分化的相对集中性和相对稳定性: 花芽分化是相对集中相对分散分期分批陆续分化 的。树木花芽分化时期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 份是相对集中和稳定的。如,玉兰集中在6~7月 份。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三、花芽分化的规律 (三)花芽分化临界期:树木的芽从叶芽向花 芽进行形态分化之前,必须有一个分化临界期 (生理分化期)。各种树木的分化临界期是不同 的。 (四)形成一个花芽所需要的时间:不同的树 种形成一个花芽所需的时间不同。如,苹果需2 个月,月季需要2周。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四、花芽分化的类型 (一)夏秋分化型:早春或春夏间开花的树 木,如玉兰、桃花等,花芽在前一年的夏秋 (6~9月份)进行分化。 (二)冬春分化型:花芽分化期从12月份到第 二年的2月份,分化时间较短且连续,如柑橘。 (三)一年多次分化型:在一年中能多次抽 梢,每抽一次梢,就分化一次花芽并开花,多次 开花。如,月季,四季桂等。 (四)当年分化当年开花型:当年新梢上形成 花芽,于夏秋开花,一年只开一次花(紫薇)。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五、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一)花芽分化的内部因素 1、内在条件: (1)要有充足的营养。 (2)要有形态建成的调节物质:内源激素,包 括生长素(IAA)、赤霉素(GA)等的变化。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五、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一)花芽分化的内部因素 2、不同器官的相互作用: (1)枝叶生长与花芽分化 枝叶繁茂,才能够制造大量的光合产物(营养 条件),才能提早形成花芽。 新梢摘心或去幼叶都有利于花芽分化,摘心 和去幼叶降低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的 含量,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五、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一)花芽分化的内部因素 2、不同器官的相互作用: (2)开花结果与花芽分化 开花和结果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过度开花 将影响新梢和根系的生长,从而影响花芽分化。 (3)根系生长与花芽分化 根系生长与花芽分化成正比关系,吸收根多, 则增加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激动素的水平,蛋白 质和细胞激动素直接影响花芽分化。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五、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二)花芽分化的外部因素 1、光照 光照强度影响:强光(紫外线)抑制新梢生长 素的合成,抑制新梢生长(节间短,植株矮 化),促进花芽形成。 光周期影响:短日照植物与长日照植物。 2.温度:温度影响树木根系生长、吸收,影 响树木体内的激素水平,间接影响花芽分化。 3.水分:适当控制水分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 累,促进花芽分化。

第一章/第八节 休眠期 树木休眠现象是为了适应不良的环境(低温、高 温、干旱等)条件所产生的一种特性。 一、树木休眠期外部形态的表现 正常的休眠有冬季休眠、旱季休眠和夏季休眠。 夏季休眠一般只是某些器官的活动被迫休止,而不 表现出落叶。树木休眠期外部特征: 1、枝条变色成熟; 2、冬芽成熟; 3、绝大部分落叶树地上部分叶片全部脱落,没有 任何生长发育的表现。

第一章/第八节 休眠期 二、两种不同的休眠 自然休眠:又称生理休眠或深度休眠,是由树木 生理过程所引起的或由树木遗传性决定的。 落叶树木进入自然休眠后,要求在一定的低温环 境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结束。 被迫休眠:树木在通过自然休眠后,已经完成了 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准备,但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 被迫不能萌发而呈现休眠状态。一旦外界环境条件 合适,就会打破休眠。

第一章/第八节 休眠期 三、休眠期与有关因素 同一地区,不同的树木其自然休眠期的长短不 同。 不同树龄的树木进入休眠期不同,幼年树进入休 眠期迟于成年树,而解除休眠也迟于成年树。 同一枝条的不同组织进入休眠期的时间也不同, 皮层和木质部进入休眠较早,形成层最迟。

第一章/第八节 休眠期 四、休眠期的生理基础 休眠的主要生态因子是短日照、低温(冬季)、 高温(夏季)与干旱。在这时树体内相应地发生内 源激素平衡的变化。 脱落酸(ABA)可导致多种植物休眠。 细胞激动素和赤霉素可以打破休眠。

第一章/第九节 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一、树体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利用 (一)年周期代谢特点 1、消耗型代谢:树木在年周期中营养物的代谢有 氮素代谢和碳素代谢两种,在生长前期以氮素代谢 为主,称为消耗型代谢。 特点:此时对氮素吸收和同化十分强烈,营养器 官迅速扩大,有机物消耗的多而积累的少,为营养 生长旺盛阶段。

第一章/第九节 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一、树体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利用 (一)年周期代谢特点 2、贮藏型代谢:在消耗型代谢和营养生长的基础 上,光合能力增强,合成的有机物增多,成为以碳 素代谢为主的贮藏型代谢。 特点:营养物质的积累大于消耗,树体营养主要 转入根系生长、果实发育、花芽分化和贮藏物质的 积累,为开花结果奠定物质基础。

第一章/第九节 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一、树体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利用 (一)年周期代谢特点 3、消耗型代谢与贮藏型代谢的关系:两种代谢类 型又互为基础,春季的消耗型代谢是以上一年后期 的贮藏型代谢的积累物质为基础,而又为当年的后 期贮藏型代谢创造条件。

第一章/第九节 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一、树体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利用 (二)树木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分配规律 1、营养物质运输的途径 (1)根系吸收的水分和无机营养,通过木质部导 管向上运输。 (2)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营养通过韧皮部的 筛管向下或向上运输。

第一章/第九节 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一、树体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利用 (二)树木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分配规律 1、营养物质运输的途径 (3)在春季,枝、干、基部和根中贮藏的有机 营养由下往上运输,以供萌芽、抽枝和展芽的需 要。在生产实际中,为了令某处的芽萌发,常于早 春在芽的上方“刻伤”,以截留来自根部的有机营养, 促使芽萌发、抽枝。

第一章/第九节 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一、树体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利用 (二)树木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分配规律 1、营养物质运输的途径 (4)在生长季节,有机营养则主要是来自上部枝 叶的光合作用,为了促进花芽分化和减少落果,常 常在其枝的下方进行刻伤或环剥,使来自枝叶的有 机营养积累在上部。

第一章/第九节 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一、树体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利用 (二)树木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分配规律 2、营养分配的集中性:通常,在某一个物候期, 树木生长发育最快和代谢作用旺盛的器官,所获得 营养物质量增多,其他器官则减少。

第一章/第九节 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一、树体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利用 (三)调节营养物质的消耗与利用 1、调节树冠枝组:控制徒长枝和衰老枝;培养春 梢。 2、提高全树有效叶面积:要使树木具有足够和适 量的叶面积,不是叶面积越大越好,过大会引起光 照恶化,导致寄生叶比率上升。 3、提高营养贮藏水平

第一章/第九节/二、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一)生长发育的比例关系   即:地上树冠与地下根系分布在高度--深 度,冠幅--根系分布宽度上有一定正比关系。 (二)生长发育的营养关系 1、营养争夺,相互限制:根系生长,树冠生 长,呼吸→异化作用,都消耗有机物质营养→对有 机物营养物质的争夺。 2、营养互补,相互促进:根系吸收无机营养物质 →给树冠→树冠光合作用生产有机营养物质→提供给根系→供根系生长发育用。

第一章/第九节 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二、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三)生长发育的时间关系(“双S”型发育) 1、春季:地下温度较地上高,光照较弱,根系先 活动并生长伸长,树冠后复苏发芽,根系出现第一 个生长高峰,适合树木栽植; 2、夏季:地上温度较地下高,光照充足,树冠 光合作用达最高峰,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根系 充当“吸管”吸收并运输水分和营养供地上部分使用, 根系虽达到活动高峰,但并不长长,抵抗能力弱, 不适合树木栽植。

第一章/第九节 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二、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三)生长发育的时间关系(“双S”型发育) 3、秋季:地上温度和光照逐渐减弱,树冠光合作 用减弱,叶片脱落,有机营养(果实)丰富,根系 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适合树木栽植。 4、冬季:地上温度和光照降到最低,地上地下部 分进入休眠(北方地区,气温较低),一般不进行 树木栽植;地上部分进入休眠,地下部分有微弱的 根系生长活动(南方地区,气温稍高),可以进行 部分树木栽植。

第一章/第九节 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二、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四)生长发育的结构关系 1、根端与侧根:根的顶端生长对侧根的形成有抑 制作用。切断主根先端,有利于侧根的发生和生 长,切断侧生根,可多发侧生的须根。 2、顶芽与侧芽:幼年树和青年树的顶芽生长旺 盛,侧芽相对较弱,表现出明显的顶端优势。剪除 顶芽,则优势位置下移,促使较多的侧芽萌发,削 弱顶端优势,以促发分枝。

第一章/第九节/二、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四)生长发育的结构关系 3、枝量与叶面积:枝条越长,叶片着生的数量 越多;枝量越大,相应的叶面积就越大。 (五)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概念:树木的根、枝干、叶和叶芽为营养器官, 花芽、花、果实和种子为生殖器官。 1、情况一:树木过度开花→消耗大量有机营养→ 伤害树体→树体衰弱,寿命减短。 2、情况二:树木营养生长过度(徒长)→消耗大量 有机营养→树体衰弱,开花结果减少,寿命减短。

第一章/第九节 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二、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六)消耗器官与生产器官之间的关系 1、概念:树木有光合能力的绿色器官称为生产性 器官,无光合能力的非绿色器官称为消耗性器官。 2、关系:消耗器官(树干,枝条等)→支撑生产 器官(叶片),输送无机营养和水分→给→生产器 官;生产器官→加工无机营养和水分→成→有机营 养物质→给→消耗器官。 3、注意:剪除掉没有叶片,无输送能力的树干和 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