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经济体制) 一、改革最先的突破口: 农村 二、农村的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 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 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 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 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 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 浩浩风帆.
Advertisements

1978 年和 1979 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 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 他深刻地认识到: “ 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 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 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 开世界。 ” 通过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目的 : 全面把握对外开放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客观依 据,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原则和格局,明确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的意义。
考点 4 (第 20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 为什么对外开放? 2. 怎样对外开放 ? 3. 有何特点和意义? 4. 中国近代史上两次 “ 开放 ” 有何不同 ?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的道路. 第 11 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过渡时期 1949—1956 年) 1 、国民经济的恢复( ) ( 1 )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 2 )恢复: 1952 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开展有.
56年 58年 66年76年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9年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 义制度确立 挫折: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 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78年 文革十年 曲折发展十年 过渡时期 两年 徘徊 新时期 导入新课.
1985 年,深圳国贸大 厦以三天一层楼创造 “ 深圳 速度 ” 。 深圳: 对外开放的 “ 窗口 ” “ 一夜崛起之城 ” “25 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 25 年, 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 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 重若生命的效率。 ” ──2004.
这首歌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重大决策 ?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 12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农村 根本原因: 措施: 意义 “ 一大二公 ” 人民公社旧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第 4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 别 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 邓小平.
第 4 课 第 4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九七九年那是 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 国的南海边画了 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 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 金山.
第 20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 21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对外开放 中国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遵循平等与互利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 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 (基础、原则、目的) 1 、含义:
对外开放格局 的形成. 对外开放 —— 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 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 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 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对外开放 —— 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 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 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
专题三 第二课. 第一步:设立经济特区 海南省 深圳 厦门 珠海 汕头 知识小贴士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 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 的地区。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 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 的地区。
改革开放 30 周年与 民族复兴 · 欢迎您的观看,您在观看时刻可欣赏到音乐《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概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不仅仅指,它分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的 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
▲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 ▲ 4.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 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体.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阅读教材 合作探究 1. 农村改革的目的、措施、作用 2. 城市改革的时间、重点、具体 内容 3. 对外开放的目的、形成的格局 4. 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为什么 说中共十 一届三中 全会是建 国以来党 的历史上 具有深远 意义的伟 大转折? 先从哪里开 始改革? 农村.
默写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 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 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 地聚起座座金山。 ……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 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2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 放新格局的形成; 3 、知道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 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1 )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 2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 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局面的历史意义。 ( 3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 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 3 课 对外开放 预习检测 1 、 “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 ,这里的 “ 春天 ” 指的是( ) A 改革开放 B 科教兴国 C “ 文革 ” 结束 D 包产到户 2 、老人在南海边 “ 画了一个圈 ” 是指( ) A 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第9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时期——改革开放以后.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十章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发端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与和巨大成就
第八专题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国的工业.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九单元 第21讲 第21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改革开放是中国自1840年以来最为成功的现代化尝试,然而却来之极为不易。中国历史上不乏农民起义和政治家激烈的革命,但渐进式、能够保留前代进步成果、社会付出代价较小的改革却极为罕见。对于刚刚摆脱文革束缚的中国,极左和极右都仍然有很大的市场和影响力。 改革开放虽然是中国自1840年以来最为成功的现代化尝试,然而却来之极为不易。首先,中国历史上不乏农民起义和激烈的革命,但渐进式、能够保留前代进步成果、社会付出代价较小的改革却极为罕见。其次,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仅面临着社会转型的挑战,更有经济转轨的困难。对于经济转
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专题三 第二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川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许崇善.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连建平.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湘阴一中历史组 郭觉.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课标感悟 概述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英才网.
海南 深圳 汕头 珠海 厦门.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开放 e.
你知道我国外汇储备位居第一位的根源吗? 虽然外汇储备呈现略有下降的态势,但仍远远高于位居第二位的日本1.3万亿美元,继续稳居世界第一。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为什么要开放:时代的呼唤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市场也逐渐建立长期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全球化的潮流。 ——岳麓版《必修二》
广州三件宝的重大变化: 传统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 50年代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 80年代三件宝:电视冰箱洗衣机 90年代三件宝:买楼买车买电脑.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学 杨文兵.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是在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中最重要的因子 。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6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5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4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西藏 Tibet.
Pertemuan 13(第 13 课) 邓小平与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③ ② 20世纪我国社会经历的三次历史巨变 ① ④ ⑤ ⑥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推翻帝制 历史巨变 邓小平 时代伟人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经济体制) 一、改革最先的突破口: 农村 二、农村的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经济体制) 一、改革最先的突破口: 农村 二、农村的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 1、最先改革的地点: 安徽凤阳小岗村 (1)开始时间: 1978 我们农村改革总的来说,发展是比较快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了,异军突起。 ——邓小平 (2)改革方式: 包产到户 2、推广: 1982,全国推广 3、意义: (1)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农民开始走上富裕) (2)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异军突起、新路) (产业结构的调整)

1、目的: 2、时间: 2001年12月 3、意义: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对外开放的作用 (2)加强了同国外的交流与合作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目的: 为了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2、时间: 2001年12月 3、意义: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对外开放的作用 (1)引进了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加强了同国外的交流与合作 (3)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四、评价邓小平 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 (1)土地改革 (2)农业生产合作社 (3)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启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遵照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城市的改革 1、改革重点: 国有企业改革 2、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3、原则: 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4、历程: 第一阶段: 1985,建立以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厂长) 第二阶段: 1993,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 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 三、改革的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C 新中国成立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业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评价中国改革说: “(邓小平)改革改变了中国社会,最显著的成功是在农村,农民现在可以将他们的收成的一部分在市场上公开出售。”这项“成功”指的是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A B 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哪一个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企业经营责任制 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哪一个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企业经营责任制 C.个体经营责任制 D.实行市场经济 2、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 ) A.国营企业 B.国有企业 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D.集体企业 A B

3、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 3、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D.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A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 农民的积极性比较高 B. 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C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农民的积极性比较高 B.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C.农村经济体制僵化 D.农民生活水平低劣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C.适应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是长期农村革命经验的总结 A C

C 6、1953年我国实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1978年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以上变化评价最准确的是( ) 6、1953年我国实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1978年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以上变化评价最准确的是( )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B、后者是前者的发展 C、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D、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C

D A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 共同点不包括( )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 共同点不包括( )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 C、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确立了(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的基本经济制度 B、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互为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D A

第3课 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含义: 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第3课 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 (一)目的: (二)、过程: 为了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 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3课 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 (一)目的: 为了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 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过程: 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设立经济特区 (福建) (广东)

在这些地区建立特区原因: 1)地理位置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海运港口。 2)区位优势:是著名的侨乡,离香港、澳门、台湾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深圳“一夜崛起之城” 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 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 深圳“一夜崛起之城”

特区姓“社”不姓“资”。 ——邓小平 经济特区的“特” 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 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 特区姓“社”不姓“资”。 ——邓小平   不是为了引入资本主义,而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

第3课 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 (一)目的: (二)、过程: 为了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 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3课 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 (一)目的: 为了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 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过程: 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设立经济特区 (福建) (广东) (5个) 1988:海南岛(面积最大)

经济特区的设置 率先设置的省份: 第一个经济特区: 面积最大经济特区: 广东、福建 深圳 海南岛 厦门 经济特区 珠海 汕头 深圳 海南岛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突破口),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3课 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 (一)目的: 为了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 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过程: 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设立经济特区 (福建) (广东) 1988:海南岛(面积最大) 作用: 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突破口),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2、开放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

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青岛 南通 连云港 上海 厦门 宁波 广州 深圳 北海 温州 汕头 福州 珠海 湛江 最北: 最南: 最西: 省会: 直辖市: 《南京条约》通商口岸: 秦皇岛 湛江 北海 广州、福州 秦皇岛 天津 天津、上海 大连 广州、福州、宁波、上海 烟台 青岛 南通 连云港 上海 厦门 宁波 广州 深圳 北海 温州 汕头 福州 珠海 湛江

湛江、广州、上海、天津、大连、秦皇岛等14个 2、开放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 湛江、广州、上海、天津、大连、秦皇岛等14个 (最南) (最北)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起) 我国对外开放地区 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 东南沿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上海浦东 长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区 珠江三角洲

湛江、广州、上海、天津、大连、秦皇岛等14个 2、开放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 湛江、广州、上海、天津、大连、秦皇岛等14个 (最南) (最北)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 1985: 1991: 上海浦东新区 4、内地 (三)、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点 线 面) 特点: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门户开放”(开放通商口岸)有哪些区别呢? 旧中国“门户开放” 现在“对外开放” 目的 基础 影响 清政府为适应列强侵略要求,以达到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 为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立在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 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方便了列强侵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建设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为了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1、目的: 2、时间: 2001年12月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但利大于弊 利(机遇) 弊(挑战) 机遇和挑战并存, ①扩大对外开放,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②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创造就业机会 ⑤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弊(挑战) 竞争加剧, 风险加大。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目的: 2、时间: 2001年12月 机遇和挑战并存,但利大于弊 3、影响: 为了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1、目的: 2、时间: 2001年12月 机遇和挑战并存,但利大于弊 3、影响: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对外开放的作用 2、加强了同国外的交流与合作 四、评价邓小平 1、引进了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四、评价邓小平 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由此可见: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逐渐扩大 80年代 对外开放的开始 90年代 对外开放新局面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1世纪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特区的建立 对外开放的开始 90年代 对外开放新局面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1世纪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外开放新阶段 由此可见: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逐渐扩大

①邓小平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1)这位老人是谁? 学习测评 3.以下为《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1)这位老人是谁? 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 这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又是指什么? (2) 请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 ①邓小平 ②改革开放 ③建立经济特区 答: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知识延伸: 全方位、宽领域是指: 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不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不仅经济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不同制度、开放程度、领域) 多层次是指: 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沿边城市以及内陆地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