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巖(頂泰山巖、下泰山巖) 泰山巖有頂泰山巖與下泰山巖之分,其中下泰山巖為頂泰山巖所分祀的。頂泰山巖又名崎子腳老祖廟,因其建於泰山鄉崎子腳山腰上
頂泰山巖的由來 頂泰山巖〈三級古蹟〉是泰山鄉得名的由來,主祀顯應祖師黃惠勝,原為李氏族人先祖由福建省泉州安溪之澎內奉迎渡臺崇祀,神靈卓著,香火鼎盛,據廟方之說法,本廟創建於清乾隆19年(西元1754年),目前廟內結構木雕,係於昭和七年(民國二十一年)間大修時所留,由著名的大廟師陳應彬負責修建,陳應彬負責大木作(結構),黃龜理負責小木作(花部雕刻)廟內樑柱、木雕皆為兩位大師作品,除了富涵傳統藝術之美,也兼具忠孝節義之民間典故與小說演義的題材,值得仔細觀賞品味。
下泰山巖的由來 (頂)崎子腳廟(頂泰山巖的前身)為李氏族人創建。然信徒日眾,下山腳信眾朝山不便,黃永來、蔡烏腳便因此而倡議分祀。遂於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創立下泰山巖於溝仔墘街。
泰山巖奉祀顯應祖師 顯應祖師其實就是清水祖師的分身之一,台灣民間通稱為「祖師公」。據說清水祖師有七個分身,分別為三代祖師、蓬萊祖師、顯應祖師、昭應祖師、輝應祖師、普庵祖師、落鼻祖師。 相傳顯應祖師是宋代福建省永春縣(位於泉州府北方)人,俗姓黃,名惠勝,從小就吃素。在翠屏山修道,精通禪理,能夠預知禍福。某年泉州府安溪縣發生大旱災,民不聊生,鄉人四處祭雨求雨,卻沒有任何效果。後來,顯應祖師向上蒼禱告祈雨,才一祈禱完,便大雨滂沱。於是,當時的人就叫祂「黃水車」,因祂解決了安溪縣大旱之苦,因此成為安溪的守護神。最後祂於安溪大尖山圓寂,大家為感念祂的恩德,於是就立寺蓋廟(泰山寺)來祭拜它。後來祂還被勒封為「顯應普濟大師」。
頂泰山巖的建築藝術 廟宇建築是由台基、屋身、屋架及屋頂四個部份組合而成,因此若要認識欣賞廟宇的美,就必需先著手認識這些部位
台基部分 柱礎:亦稱柱珠,位於龍柱及花鳥柱底部的礎石,此處為八角柱(象徵八卦),其上有水族題材,如章魚、烏賊、穿山甲、蝦、豬、火雞等。其功用為可防水滲入木柱並增加美觀。
台基部分 門鼓:亦稱抱鼓石,為門枕石的一種,置於中門門前,形狀有如大鼓。
台基部分 門枕石:又稱乞丐石,置於三川門之左右門門前兩側,形狀有如古代的枕頭。為穩固木板門面,使其不至於因強風吹襲或門扇開闔而搖晃之用。
屋身部分 石堵:即牆上之石塊。廟宇三川門前及廟中的石牆皆採擬人化的設計,猶如人直立之各肢體,由上而下分別為頂堵、身堵、腰堵、裙堵及堵腳五個部分。
屋身部分 祈求吉慶堵:置於廟內兩側對看牆。雕武將持「旗」、童子持「球」及雕「戟」與「罄」取諧音「祈求吉慶」之意。
屋身部分 龍柱:柱子之一種,突顯廟寺的莊嚴、華麗,另有花鳥柱。
屋身部分 窗框為書卷之矩形形式,以竹子為支條,此處的竹子為五支。
屋身部分 水車堵:位於牆上高處,屋簷下的一種水平裝飾帶,有凹凸線腳,裏面安置泥塑人物等。
屋架部分 斗栱:置於柱頭或樑上,由方形木(稱為斗)與肘形木(稱為栱)組合而成的構造,為木構架上的主要組件,有穩定結構的功能。
屋架部分 瓜柱:屋架上只頂住屋頂和大樑,但不下地的短柱,架在樑上,用以加強穩定木構架。 瓜筒:瓜柱下方雕成瓜狀鉤住大樑的構造,有加強穩定木構架的功用。
屋架部分 吊筒:又稱垂花,為懸在樑下而懸空的短柱,多在其底部雕成花籃或繡球來做裝飾。
屋頂部分 燕尾脊:前殿屋脊為成曲線且兩端向上彎曲翹起的形式,此即燕尾脊。此處的屋脊上有「雙龍搶珠」之造型。古代的封建階級分明,只有寺廟、書院或官方建築、大官住宅、進士、舉人的房子才能蓋有燕尾簷。
屋頂部分 馬背:其兩護室的後方屋脊形式是為木形的馬背,它是將屋脊砌高收住,其形狀有五種,各象徵金(形圓)木(形直)水(形曲)火(形銳)土(形方)五行。
屋頂部分 瓦當:屋瓦最下面的一個圓形物,上面刻有圖案。 滴水:兩個瓦當之間的尖形物,又稱「雨簾」,雨水即由此處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