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章 餐饮服务程序 学习目的: 掌握餐饮服务四个基本环节的内容 正确表述和运用各种餐饮形式的服务程序 熟悉并利用所学知识灵活机动地为不同需求的 客人提供服务.
Advertisements

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 内容概述 第一节 标准TTL与非门 第二节 其它类型TTL门电路 第三节 ECL逻辑门电路 第四节 I2 L逻辑门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电子教研室.
第三章 场效应管放大器 3.1 场效应管 3.2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绝缘栅场效应管 结型场效应管 效应管放大器的静态偏置
石家庄迅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会耀 电话:
第4章 电力电子器件 学习目标 1. 掌握GT0、GTR、电力MOSFET、IGBT四种常见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主要参数、驱动电路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 熟悉常见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各自特点以及适用场合。 3. 了解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概况。 全控器件:能控制其导通,又能控制其关断的器件称为全控器件,也称为自关断器件。和普通晶闸管相比,在多种应用场合控制灵活、电路简单、能耗小,使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大为拓宽。
焊接技术 电子电路的焊接、组装与调试在电子工程技术中占有重要位置。任何一个电子产品都是由设计→焊接→组装→调试形成的,而焊接是保证电子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最基本环节,调试则是保证电子产品正常工作的最关键环节。
主要内容: 1.场效应管放大器 2.多级放大器的偶合方式 3.组容耦合多级放大器 4.运算放大器电路基础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第 二十七 讲 主讲教师:隋振                学时:32.
多层建筑:一般认为8层以下的建筑为多层建筑。 多层、高层结构体系一般采用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结构等。 框架结构体系
第二章 门电路 本章重点及要求: 1、理解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2、掌握分立元件组成的“与、或、非”门电路;3、理解TTL集成门电路和CMOS集成门电路;4、掌握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正确使用方法。5、理解TTL与非门的电压传输特性、输入输出特性等参数。 § 2—1 概述 一、逻辑门电路 门电路----能完成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的单元电路。
第3章 集成逻辑门 1. 二极管 - A K 阴极 阳极 + - 正向 P区 N区 反向 导通区 截止区 PN结 A K 击穿区 + 0.5
第2章 电力电子器件 2.1 电力电子器件概述 2.2 不可控器件——电力二极管 2.3 半控型器件——晶闸管 2.4 典型全控型器件
第10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征,为后面将要讨论的放大电路、逻辑电路等内容打下基础 。
第五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第一节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第二节 半导体二极管 第三节 特殊二极管 第四节 晶体管 第五节 场效应晶体管
+UCC RB1 RC C2 C1 RL RB2 C0 ui RE uo CE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教学课件 清华大学 阎石 王红
Chapter 7 單載子場效電晶體(FET)
實驗七 電晶體BJT特性 實驗目的 學習量測並描繪電晶體的集極特性曲線。 學習使用萬用電表測量電晶體的hFE值及判斷電晶體的腳位。
第三章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1).
媒质 4.1 半导体物理基础 导体:对电信号有良好的导通性,如绝大多数金属,电解液,以及电离气体。
金屬_半導體接觸理論 場效電晶體FET.
第 10 章 基本放大电路 10.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10.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10.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高级维修电工 理论培训教材 2008.05.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共集(电压跟随器) 和共基放大电路 -共源(电压跟随器).
第11章 基本放大电路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共集电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习后面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打好基础。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放大电路概述 2.2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3图解分析法 2.4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 2.5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功能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电压控制作用,把微弱的电信号(简称信号,指变化的电压、电流、功率)不失真地放大到所需的数值,实现将直流电源的能量部分地转化为按输入信号规律变化且有较大能量的输出信号。放大电路的实质,是一种用较小的能量去控制较大能量转换的能量转换装置。
第六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一节 基本交流放大电路的组成 第二节 放大电路的图解法 第三节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四节 微变等效电路法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1) 晶体管必须工作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 电结反偏。
工作原理 静态工作点 RB +UCC RC C1 C2 T IC0 由于电源的存在,IB0 IC IB ui=0时 IE=IB+IC.
(1)放大区 (2)饱和区 (3)截止区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工作区: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2016年5月语音答疑——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多级放大电路 时 间: :00 — 20:30.
宁波兴港职业高级中学 题目:放大器的静态分析 电工电子课件 主讲:王铖 电工组 《电子技术基础》
國產實業建設 企業簡報 2013 年 4月.
CCD图像传感器 光信息91 王哲也
第十四章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实验一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图1-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主编 李中发 制作 李中发 2003年7月.
稳压二极管 U I + - UZ IZ IZ UZ IZmax
6.4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简单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第12章 基本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主讲教师:李国国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基地.
數位邏輯與實習 Week 4 曾建勳.
退出 第 2 章 放大器基础.
數位像機 Digital camera.
第20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20.1 脉冲信号 20.2 基本门电路及其组合 20.3 TTL门电路 20.4 MOS门电路
第三节 基本放大电路.
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 2.1 二极管的开关特性及二极管门电路 2.2 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及反相器门电路 2.3 TTL逻辑门电路
第 3 章 放大电路基础 3.1 放大电路的基础知识 3.2 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 3.3 差分放大电路 3.4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第三章 多级放大和功率放大电路 3.1 多级放大电路 3.2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3.3 功率放大电路 3.4 放大电路工程应用技术
实验十 电压比较器的应用 —三极管 (HFE)参数分选器的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教学课件 清华大学 阎石 王红
第5章 直流稳压电源 概述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 5.1 整流电路 5.2 滤波电路 5.3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第二章 基本放大器 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2.2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2.3 放大器工作点的稳定
2.6 常用集成门电路芯片及其应用 TTL集成门电路系列 CMOS系列门电路.
第十章 直流电源 10.1 直流电源的组成 10.2 单相整流电路 10.3 滤波电路 10.4 倍压整流电路 10.5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第 12 章 直流稳压电源 12.1 整流电路 12.2 滤波器 12.3 直流稳压电源 12.4 晶闸管及可控整流电路.
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3.1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3.2 差动放大器 3.3 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
电子技术基础.
8.3 电子产品的调整方法 电路静态调整 1、供电电源电压测试
复合管(达林顿管)构成及其应用 您清楚吗? .
放大器的图解分析法(2) -----动态分析 您清楚吗? ---孙 肖 子.
MOS场效应管工作原理 及特性曲线(1) 西电丝绸之路云课堂 孙肖子.
9.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放大电路不仅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而且要保持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温度的变化,将使集电极电流的静态值 IC 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上一节所讨论的基本放大电路偏置电流 +UCC RC C1 C2 T RL RE + CE RB1 RB2 RS ui.
第六章 電晶體放大電路 6-1 電晶體放大器工作原理 6-2 電晶體交流等效電路 6-3 共射極放大電路 6-4 共集極放大電路
第二章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2.1 放大的概念 2.2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3 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2.4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多媒体课件 主编:马永兵.
数字电子技术 项目1 简单加法器电路设计与测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

介绍: 逻辑门电路 实现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的电路 构成中规模功能模块的基本单元 逻辑门电路的分类 二极管门电路 分立门电路 三极管门电路 逻辑门电路 集成门电路 TTL门电路 开路门 CMOS门电路 三态门

概 述 基本逻辑门电路 TTL 集成逻辑门电路 *CMOS 集成逻辑门电路 *TTL 电路和 CMOS 电路的接口 本章小结

3.1 概述 主要要求: 了解逻辑门电路的作用和常用类型。 理解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的含义。

一些知识概念: 脉冲(脉动和短促) 脉冲信号及其广义的定义 脉冲电路: 1、惰性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组成的线性网络:控制暂态过程的形状和快慢。 2、开关元件(二、三极管、MOS管)组成:接通和断开状态:破坏电路的稳态,使之产生暂态过程。

一、门电路的作用和常用类型 按逻辑功能不同分 门电路 (Gate Circuit) 指用以实现基本逻辑关系和 常用复合逻辑关系的电子电路。 是构成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之一 与门 或门 非门 异或门 与非门 或非门 与或非门 按电路结构不同分 TTL 集成门电路 CMOS 集成门电路   输入端和输出端都用三极管的逻辑门电路。   用互补对称 MOS 管构成的逻辑门电路。 CMOS 即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TL 即 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 按功能特点不同分 普通门 (推拉式输出) CMOS 传输门 输出 开路门 三态门

高电平和低电平为某规定范围的电位值,而非一固定值。 1 高电平 低电平 正逻辑体制 负逻辑体制 高电平信号是多大的信号?低电平信号又是多大的信号? 由门电路种类等决定

3.2 基本逻辑电路 主要要求: 理解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掌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了解MOS管的开关特性。

3.2.1 晶体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1. 二极管的大信号稳态(静态)工作 正向导通状态-----导通电阻很小,两端相当于短路 反向截止状态-----等效电阻很大,两端相当于开路 理想开关

PN结是半导体器件的核心环节。模拟电路中已讨论 了二极管的物理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以及二极管的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与应用。 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空穴,N型半导体中,多数 载流子是电子。 扩散电流:由于PN结两边载流子的浓度差别,载流子会从浓度高的一方向浓度低的一方运动,称为扩散运动,它产生扩散电流。 漂移电流: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载流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的运动,称为漂移运动,它产生漂移电流。 电位差来自外加电压和电荷积累构成的内电场。 空间 电荷区 N型区 P型区

一、二极管的静态开关特性 二极管关断的条件和等效电路 当输入 uI 为低电平 UIL,二极管反向截止。 当输入 uI 为高电平 UIH,二极管正向导通。 二极管 伏安特性

二、二极管的动态开关特性

产生反向恢复过程的物理机制-存储电荷消散需要时间 用载流子浓度梯度解释:正向电流愈大,电荷的浓度分布梯度愈大,转换为截止时的浓度分布梯度所需的时间也愈长。 用电容的概念理解:正偏时扩散电容较大,存储的电荷也较多,电荷消散所需的时间也较长。

三极管为什么能用作开关? 怎样控制它的开和关? 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一) 三极管的静态开关特性 临界饱和线 IC(sat) Q A uCE UCE(sat) O iC M N IB(sat) T S 放大区 三极管为什么能用作开关? 怎样控制它的开和关? 饱 和 区 负载线 uBE + - uI=UIL 截止区 uBE < Uth B E C 三极管 截止状态 等效电路 三极管关断的条件和等效电路 当输入 uI 为低电平,使 uBE < Uth时,三极管截止。 iB  0,iC  0,C、E 间相当于开关断开。 Uth为门限电压

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临界饱和线 uI 增大使 iB 增大,从而工作点上移, iC 增大,uCE 减小。 IC(sat) Q A uCE UCE(sat) O iC M N IB(sat) T S 临界饱和线 S 为放大和饱和的交界点,这时的 iB 称临界饱和基极电流,用 IB(sat) 表示;相应地,IC(sat) 为临界饱和集电极电流; UBE(sat) 为饱和基极电压; UCE(sat) 为饱和集电极电压。对硅管, UBE(sat)  0.7V, UCE(sat)  0.3V。在临界饱和点三极管仍然具有放大作用。 uI 增大使 iB 增大,从而工作点上移, iC 增大,uCE 减小。 放大区 饱 和 区 截止区 uBE < Uth B E C 三极管 截止状态 等效电路 uI 增大使 uBE > Uth时,三极管开始导通,iB > 0,三极管工作于放大导通状态。

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临界饱和线 放大区 饱 和 区 截止区 三极管 截止状态 三极管开通的条件和等效电路 等效电路 IC(sat) Q A uCE UCE(sat) O iC M N IB(sat) T S 临界饱和线 放大区 饱 和 区 uBE + - 截止区 uI=UIH uBE < Uth B E C 三极管 截止状态 等效电路 三极管开通的条件和等效电路   当输入 uI 为高电平,使 iB ≥ IB(sat)时,三极管饱和。 三极管 饱和状态 等效电路 iB ≥ IB(sat) B E UBE(sat) C UCE(sat) uo  UCE(sat)  0.3 V  0, C、E 间相当于开关合上。

开关工作的条件 截止条件 饱和条件 uBE < Uth iB > IB(Sat) 可靠截止条件为 uBE ≤ 0 iB 愈大于 IB(Sat) , 则饱和愈深。 由于UCE(Sat)  0,因此饱和后 iC 基本上为恒值, iC  IC(Sat) =

uI = UIH = 3.6 V 时,为使三极管饱和,应满足 iB > IB(sat) [例]下图电路中 = 50,UBE(on) = 0.7 V,UIH = 3.6 V,UIL = 0.3 V,为使三极管开关工作,试选择 RB 值,并对应输入波形画出输出波形。 O uI t UIH UIL +5 V 解:(1)根据开关工作条件确定 RB 取值 uI = UIL = 0.3 V 时,三极管满足截止条件 uI = UIH = 3.6 V 时,为使三极管饱和,应满足 iB > IB(sat) 因为 iB = IH B -0.7 V U R 所以求得 RB < 29 k,可取标称值 27 k。

可见,该电路在输入低电平时输出高电平,输入高电平时输出低电平,因此构成三极管非门。由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故又称三极管反相器。 (2) 对应输入波形画出输出波形 O uI t UIH UIL 三极管截止时, iC  0,uO  +5 V 三极管饱和时, uO  UCE(sat)  0.3 V O uO/V t 5 0. 3   可见,该电路在输入低电平时输出高电平,输入高电平时输出低电平,因此构成三极管非门。由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故又称三极管反相器。

(二)三极管的动态开关特性 uI 从 UIH 负跳到时 UIL,三极管不能很快由饱和转变为截止,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退出饱和区。 IC(sat) O uI iC uO t UIH UIL VCC UCE(sat)   uI 从 UIH 负跳到时 UIL,三极管不能很快由饱和转变为截止,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退出饱和区。   uI 从 UIL 正跳到 UIH 时,三极管将由截止转变为饱和, iC 从 0 逐渐增大到 IC(sat),uC 从 VCC 逐渐减小为 UCE(sat)。   上例中三极管反相器的工作波形是理想波形,实际波形为 :

(二)三极管的动态开关特性 uI 正跳变到 iC 上升到 0.9IC(sat) 所需的时间 ton 称为三极管开通时间。 uO t UIH UIL VCC UCE(sat)   uI 正跳变到 iC 上升到 0.9IC(sat) 所需的时间 ton 称为三极管开通时间。   uI 负跳变到 iC 下降到 0.1IC(sat) 所需的时间 toff 称为三极管关断时间。 通常 toff > ton 0.9IC(sat) ton 0.1IC(sat) toff   开关时间主要由于电荷存储效应引起,要提高开关速度,必须降低三极管饱和深度,加速基区存储电荷的消散。 通常工作频率不高时,可忽略开关时间,而工作频率高时,必须考虑开关速度是否合适,否则导致不能正常工作。

(三)抗饱和三极管 C C SBD SBD B B E 抗饱和三极管的开关速度高 ① 没有电荷存储效应 ① 没有电荷存储效应 ② SBD 的导通电压只有 0.4 V 而非 0.7 V, 因此 UBC = 0.4 V 时,SBD 便导通,使 UBC 钳在 0.4 V 上,降低了饱和深度。 在普通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并接一个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简称 SBD) 。

3.2.3MOS管的开关特性

MOS管的动态特性:

& L=AB A L B 3.2.4 分立元件门电路 L 1、二极管与门 + V (+5V) R 3k Ω D A B 5V 0V CC 1 3.2.4 分立元件门电路 1、二极管与门 + V CC (+5V) R 3k Ω L D 1 A 2 B 5V 0V L=AB A B L &

2、二极管或门 A D 1 B 2 5V L R 3k Ω 0V L=A+B A B L ≥ 1

+5 3、非门电路——BJT反相器 三极管临界饱和时的基极电流为: iB>IBS,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输出电压uL=UCES=0.3V。 A β =40 +5 V L 电路图 1 逻辑符号 1k Ω 4.3k iB>IBS,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输出电压uL=UCES=0.3V。 ①uA=0V时,三极管截止,iB=0,iC=0,输出电压uY=VCC=5V ②uA=5V时,三极管导通。基极电流:

3.2.5 组合逻辑门电路 与非门电路

或非门电路

小结: 1、概述,脉冲电路,开关电路,逻辑体制 2、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开关特性(静态和动态) 3、分立元件门电路和组合逻辑门电路(一般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