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ical Egoism Joel Feinberg
一、定義 心理利己主義的定義:所有人類的行為都是基於自私的欲望。 Joel Feinberg (1926-2004)
二、心理利己主義和倫理利己主義 (一)心理利己主義(psychological egoism):這是一個有關人性事實的主張。 (二)倫理利己主義(ethical egoism):這是一個規範性的主張,認為人所應該從事的行為,就是對行為者最終是最有利的行為。 (三)有人認為從心理利己主義加上一個前提( “ought” implies “can”)可以推出倫理利己主義。
三、支持心理利己主義的論證 (一)個人所有權論證(personal ownership argument): 前提:我的任何行為都是由我的動機、欲望或衝 動所引發(而不是由他人動機所造成)。 結論:我總是追求那些滿足我自己,或者為我自 己之物。
三、支持心理利己主義的論證 (二)享樂主義者的論證(Hedonist argument) 前提:一個人得到他所要之物時,會感到快樂。 結論:在任何事件中我們真正要的是自己的快 樂,追求其它東西只是一個手段。
三、支持心理利己主義的論證 (三)自我欺騙的論證(Self-deception argument) 前提:我們常欺騙自己,以為我們所要追求的東 西是好的或高貴的,而實際上我們真正要 的是被他人稱讚,或是能陶醉於善心的愉 悅之中。 結論:當我們認為我們的動機是無私、利他的, 很可能我們總是在自己騙自己。
三、支持心理利己主義的論證 (四)享樂主義的動機理論(Hedonistic motivation theory) 前提:(1)道德必須是可以學習的。 (2)道德教育和禮儀教化通常都利用快 樂或痛苦的懲罰。 (3)通常人們的舉止合宜是為了得到回 饋或獎賞;避免犯錯則是為了不受 懲罰。 結論:我們的道德教育方法預設人類動機的自私
四、作者的批判 (一)對個人所有權論證的批判: 犯了分析命題(analytical statements)無法推得綜合命題(synthetic statement)的謬誤。 必須證明每一個自願的行為都是基於自私的動機。 混淆「自私動機」和「行為者的動機」。
四、作者的批判 (二)對享樂主義者的論證之批判: 前提不是真的:欲望的實現不能保證得到滿足。 「滿足」有時候確實可以理解成欲望實現,但這會變成 tautology。 「做善事得到滿足」不同於「為得到滿足而做某事」。 行善為了心安,所以也是自私的動機? 惡意的動機有時候只為了傷害別人,犧牲自己利益也在所不惜。
四、作者的批判 (三)對自我欺騙論證的批判: 沒有犯邏輯謬誤,但結論不據決定性(inconclusive)。 經驗證據不足以支持結論。
四、作者的批判 (四)對享樂主義動機理論之批判: 享樂主義的矛盾(the paradox of hedonism) 獎懲是道德教育的手段,但道德教育的成功不能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五、心理利己主義的其他形式及其批判 (一)非享樂主義的形式: 人的動機都是自我關懷的(self-regarding)
五、心理利己主義的其他形式及其批判 (二)對此形式的批判 區別分析命題和綜合命題 經驗假設(empirical hypothesis) 隱藏對應語詞的謬誤(the fallacy of the suppressed correlative) 心理利己主義的動機主張是一種約定定義(stipulative defin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