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8086系统结构 /8086的存储器组织 的系统配置及引脚功能 CPU时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1章第1章 PC/AT 系統 1 Chapter 1 Chapter 1 PC/AT 系統 001.
Advertisements

教员信息 姓 名:仲崇权 单 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 话: 办公室:创新院大厦720房间 :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第2章 微处理器 2.1 概述 /8086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 X86/Pentium微处理器
输入输出程序设计 输入输出的基本概念 无条件方式输入输出 查询方式输入输出 中断方式输入输出.
半导体存储器 第四章 半导体存储器.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系 赖晓晨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系 赖晓晨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有关术语 三、计算机发展简史 四、微型计算机概述
第五章 总线 及其形成 本节课之前,大家学习了:
第七章 单片机存储器的扩展.
第五章 微处理器总线操作与时序 三、总线时序 一、 8086/8088引脚 二、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 教师:范新民.
第 6 章 I/O 接口和总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何克东.
第2章 高级编程的硬件基础 主要内容 计算机硬件组成 80x86微机系统 Turbo C编译方式 BIOS和DOS调用.
第7章 中断与异常.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Assembly Language Programming
第三章 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3.1 寻址方式 一条指令通常由两大部分构成: 操作码 操作数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3章 8086指令系统 朱华贵 2015年09月25日.
第8章 AT89S52单片机外部 存储器的扩展 1.
第6章 DMA传输 6.1 DMA传输原理 6.2 DMA控制器8237A A的编程使用 欢迎辞.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2章 8086系统结构 朱华贵 2015年09月17日.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2月10日.
输入输出与中断 主要内容 CPU与外设之间数据传送方式 中断技术 8086中断系统和中断处理.
第2章 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 位微处理器8086/ 位微处理器80386
第七章 MCS-51系统扩展 一、程序存储器扩展
第5章 输入输出与接口技术.
第七章 MCS-51并行口的扩展 MCS51单片机内部有4个并行口,当内部并行口不够用时可以外扩并行口芯片。可外扩的并行口芯片很多,分成2类:不可编程的并行口芯片(74LS3734和74LS245)和可编程的并行口芯片(8255)。 7.1 不可编程并行口芯片的扩展 7.2 可编程并行口芯片的扩展.
微机原理及应用 主讲:郑海春.
第15章 串行通信及接口电路.
第8章 PCH中的常规接口.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基于Proteus与Keil C 哈工大出版社
第2章 单片机的结构原理与 简单应用 (课时:10学时).
本 章 重 点 单片机的简单I/O扩展 8255A可编程并口芯片 8279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 单片机键盘接口技术
单片机原理 单 片 机 单片机接口技术 单片机应用技术.
第八章 数据通信.
第5章 半导体存储器 存储器基本概念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 存储器连接与扩充应用 微机系统的内存结构.
第二章 8086/8088系统结构 主要内容 8086/8088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 8086/8088 CPU 的引脚与功能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1.3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 13 章 中断系统.
本 章 重 点 单片机的结构特点 单片机的存储器特点 I/O端口的特点 CPU时序 课时安排:3个课时.
第 12 章 8237A DMA控制器及其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何克东.
第6章作业 3、 需要128块芯片 片内译码地址线:10条 片选择地址线:至少4条
第7章 I/O接口和总线 7.1 I/O接口 7.2 总线.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1月19日.
第五章:输入输出基本技术 主讲教师:范新民.
第二章 8086微处理器. 第二章 8086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 8086微处理器的主要特性和内部结构 8086CPU的工作模式和引脚信号 8086的存储器管理 8086的总线操作和时序.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主讲人 钱晓捷.
第九章 微处理器外部结构和总线操作时序.
第10章 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8255A及其应用 10.1 概述 A的工作原理 A的应用举例.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王忠民.
汽车单片机应用技术 学习情景1: 汽车空调系统的单片机控制 主讲:向楠.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第6章 存储器接口 6.1 存储器概述 6.2 半导体存储器 6.3 MCS-51单片机存储器扩展.
第2章 80x86计算机组织  计算机系统  存储器  中央处理机  外部设备.
CPU中的专用寄存器(SFR) 一、累加器Acc 二、通用寄存器B 三、程序计数器PC 四、堆栈指针SP 五、数据指针DPTR
什么是单片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是指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它的各种功能部件,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器(memory)、基本输入/输出(Input/Output,简称I/O)接口电路、定时/计数器和中断系统等,都制作在一块集成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单片机内部基本结构如图1.7所示。由于它的结构与指令功能都是按照工业控制要求设计的,故又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4版 王良 宁德师范学院 吴宁 乔亚男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
第八章 中断系统.
第五讲:AT89C51单片机存储器结构 一、半导体存储器 二、存储器空间划分方法 三、数据存储器(RAM) 四、程序存储器(ROM)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宁晓菊.
2. MCS-51单片机的组成及结构分析 2.1 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结构特点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80x86微处理器 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范琳.
汽车单片机应用技术 学习情景1: 汽车空调系统的单片机控制 主讲:向楠.
简单芯片扩展I/O接口 8155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其使用 键盘及显示器接口设计 A/D和D/A转换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王 莹.
第三章 半导体存储器及其接口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半导体存储器 第三节 半导体存储器与CPU接口 一、存储器的分类
第2章 80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单片机的定义、名称、分类方法;
微型计算机系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8086系统结构 2.3 8088/8086的存储器组织 2.4 8086的系统配置及引脚功能 2.5 8086CPU时序 第二章 8086系统结构 2.1 概述 2.2 8086CPU结构 2.3 8088/8086的存储器组织 2.4 8086的系统配置及引脚功能 2.5 8086CPU时序

第二章 8086系统结构 2.1 概述 2.1.1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数据宽度(或称字长)、寻址能力、工作频率(或主时钟频率)、体系结构、指令系统等。 一、 数据宽度(字长) CPU的字长是指CPU一次所能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是表示运算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一般它等于CPU数据总线的宽度。CPU字长越长,运算精度越高,处理信息速度越快,性能也越高。一般按CPU的字长来划分CPU的档次,常见的CPU字长有8位、16位、32位和64位。在字长概念中,有CPU字长、指令字长、数据字长、总线结构字长,有时,这些字长是不相同的。例如,8088 CPU的内部为16位的运算核心,可以处理16位的数据,但为了缩小体积,降低封装成本,在CPU的外部数据线引脚却只有8根(即8位),因此,对16位的数据要采用分两次传送的方式,故称其为准16位的CPU,其性能比标准的全16位结构(即CPU内外数据总线均为16位)的8086 CPU要低一些。

二、 寻址能力(或寻址范围) 寻址能力往往是指CPU能直接存取数据的内存地址的范围,这是由CPU的地址总线引脚的数目来决定的。通常用K(千)或M(兆)来表示(1K=1024个地址;1M=1024K;1G=1024M等)。例如,8088 CPU的地址总线为20根,则可直接寻址的物理地址可达1M,而 80286 CPU的地址线有24根,则其寻址能力为 16M,而 386/486/586CPU的地址线为32根,故可直接寻址的物理地址达 4G。 三、 运算速度 CPU的运算速度通常用每秒执行基本指令的条数来表示,常用的单位是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即每秒执行的百万条指令数,是CPU执行速度的一种表示方式。然而对于某一特定的CPU,其MIPS值并非定值,得出的数据会因CPU正在执行的软件的不同而不同。

2.1.2 CISC与RISC结构 按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来区分,可分为CISC结构的CPU和RISC结构的CPU。CISC(即 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和 RISC(即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理论的 CPU设计学派。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两种理论各有不少支持者,也有许多按CISC和RISC理论设计的CPU问世。无论何种理论所设计的CPU都有较高的执行效率,其理论对CPU设计的影响很大,因此,在讨论CPU时,将这两种结构的特点加以介绍。 一、 CISC结构 CISC结构的CPU是指能够识别处理100种以上汇编指令的处理器。CISC理论比RISC理论的历史要悠久,以前对 Intel 80X86系列中的 8088,80286等,都是按CISC理论设计的,由此可见 CISC对当今微处理器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CISC的处理功能很强,但执行指令的时钟周期也较长,每当请求指令执行任务时,CPU要对几百条指令进行分类,找出完成该任务所需的指令。由于要对指令分类,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使CPU的速度减慢了。

二、 RISC结构 RISC结构的CPU在执行一项任务时,只需对指令集中不到一半的指令分类,找出完成该任务所需的指令,这样便提高了CPU的速度。RISC将机器指令简化,提供有限数量的常用和必须的指令,从而简化了CPU芯片的复杂程度,节省了芯片空间。 与CISC结构比较,RISC具有速度较快、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调试方便的特点。 2.1.3 CPU三总线 微处理器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CPU,就其外部管脚而言,从8086的40脚到80286的68脚,再到PII的242脚,管脚的逐步增加,也说明了集成度的增大。但无论什么型号的CPU,其外部管脚信号线按功能可分为四类: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信号总线、电源线。其中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统称为CPU三总线。

地址总线是从CPU发送出去,用来传递地址信息。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可以直接寻址的内部存储器地址空间的大小,它是单向的。数据总线则是CPU与存储器、I/O设备之间进行相互数据传递的通道,因此是双向的。数据总线的位数是微处理器的一个重要指标,数据总线的位数越大,就意味着CPU在单位时间内一次传递的数据就越多,数据处理速度就快。控制总线是用来传递控制信号的,一部分是CPU向外发送给存储器、I/O接口电路的控制信号,如读、写命令信号,中断响应信号、地址锁存信号等;另一部分是外部接口电路给CPU传来的控制信号,如外设准备就绪信号、中断请求信号等。上述三总线的逻辑关系一般是:CPU在工作过程中,先有地址信号,然后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通过数据总线传递数据,三者是并行的。其中8086/8088 CPU管脚的特点是,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是分时复用的,而且某些控制信号线也具有双重功能,在特定的工作方式下,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电源线包括正电源线和地线。

2.2 8086CPU结构 属第三代微处理器 一、 8086CPU的内部结构 微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2.2 8086CPU结构 属第三代微处理器 运算能力: 数据总线:DB-16bit(8086)/ 8bit(8088) 地址总线:AB-20bit 内存寻址能力220=1MB 一、 8086CPU的内部结构

1.总线接口部件BIU(Bus Interface Unit) 微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1.总线接口部件BIU(Bus Interface Unit) 组成:16位段寄存器,指令指针,20位地址加法器,总线控制逻辑,6字节指令队列。 作用:负责从内存指定单元中取出指令,送入指令流队列中排队;取出指令所需的操作数送EU单元去执行。 工作过程:由段寄存器与IP形成20位物理地址送地址总线,由总线控制电路发出存储器“读”信号,按给定的地址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送到指令队列中等待执行。 *当指令队列有2个或2个以上的字节空余时,BIU自动将指令取到指令队列中。若遇到转移指令等,则将指令队列清空,BIU重新取新地址中的指令代码,送入指令队列。 *指令指针IP由BIU自动修改,IP总是指向下一条将要执行指令的地址。

2.指令执行部件EU(Execution Unit) 组成: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ALU,EU控制系统等。 作用:负责指令的执行,完成指令的操作。 工作过程:从队列中取得指令,进行译码,根据指令要求向EU内部各部件发出控制命令,完成执行指令的功能。若执行指令需要访问存储器或I/O端口,则EU将操作数的偏移地址送给BIU,由BIU取得操作数送给EU。

减少了CPU为取指令而等待的时间,提高了CPU的运行速度。 微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3. 8086CPU结构的特点: 减少了CPU为取指令而等待的时间,提高了CPU的运行速度。

二、 8088/8086的寄存器结构 8088/8086有14个16位寄存器 1. 通用寄存器组 2. 指针/变址寄存器 3. 2个控制寄存器 4. 4个段寄存器

(AX,BX,CX,DX)寄存器既可存放数据,也可存放地址。 微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1. 通用寄存器组 *各寄存器隐含用法 * 4个16位的 数据寄存器 (AX,BX,CX,DX)寄存器既可存放数据,也可存放地址。 * 既可作为16位寄存器也可作为8位寄存器使用。(例:AH,AL) 8bit寄存器只能存放数据。 *通用性强,对任何指令都具有相同的功能

2. 指针及变址寄存器(SP,BP,SI,DI) * BP,SP寄存器称为指针寄存器,与SS联用。 * DI,SI寄存器称为变址寄存器,与DS联用,在串指令中,SI,DI均为隐含寻址,此时,SI与DS联用, DI与ES联用。

3. 指令指针和状态寄存器 (1) 指令指针 I P 是一个16位的专用寄存器。当BIU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自动修改IP,始终指向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在现行代码段中的偏移量。 8086/8088中的某些指令执行后会改变IP的内容,但用户不能编写指令直接改变IP 的内容。 * I P是指令地址在代码段内的偏移量(又称偏移地址),IP要与CS配合构成共同物理地址。 (2) 状态(标志)寄存器PSW PSW 是一个16位的专用寄存器(6位状态位,3位控制位)存放运算结果的特征。

D0 D2 D4 D6 D15 D11 D8 CF(进位标志): 当运算结果的最高位(D7/D15)出现进位(借位)时,CF=1; 微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D0 D2 D4 D6 D15 D11 D8 CF(进位标志): 当运算结果的最高位(D7/D15)出现进位(借位)时,CF=1; PF(奇偶校验标志):当运算结果中“1”的个数为偶数时,PF=1; AF(辅助进位标志):当结果的D3向D4(低位字节)出现进位(借位)时,AF=1; ZF (零标志): 当运算结果为零时,ZF=1; SF (符号标志): 当运算结果的最高位D7/D15为1时,SF=1; OF (溢出标志):当运算结果超过机器所能表示的范围时,OF=1; DF(方向标志):在字符串操作时,决定操作数地址调整的方向,DF=1,为递减; IF (中断允许标志): IF=1,允许CPU响应外部的可屏蔽中断; TF (陷阱标志):当TF=1,CPU每执行一条指令便自动产生一个内部中断,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可检查指令执行情况。

4. 段寄存器 8086/8088按信息存储的不同性质分为四类,分别由四个段寄存器存放该段的首地址,或称为段地址。 微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4. 段寄存器 8086/8088按信息存储的不同性质分为四类,分别由四个段寄存器存放该段的首地址,或称为段地址。 * CS(代码段寄存器)指向当前的代码段,指令由此段 取出; *SS (堆栈段寄存器)指向当前的堆栈段,栈操作的对象 是该段存储单元的内容; *DS(数据段寄存器)指向当前的数据段,该段中存放程 序的操作数; *ES (附加段寄存器)指向当前的附加段,主要用于字符 串数据的存放,也可以用于一般数据 的存放。

2.3 8088/8086的存储器组织 一、存储器地址的分段 1.存储器地址的分段 矛盾:存储器地址空间1MB,20bit地址线;内部各寄存器和数据总线均为16bit。 解决方法:将整个存储器分为若干个逻辑段,每段内地址16bit,即最多地址空间64KB。 允许各逻辑段在整个存储空间浮动,段与段之间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分开的或重叠的。

00000H 逻辑段2<=64KB 逻辑段1起点 逻辑段2起点 逻辑段3起点 逻辑段4起点 FFFFFH 逻辑段1<=64KB 逻辑段4<=64KB 逻辑段3<=64KB 每个段的首地址称为“段基值”, “段基值”必须能被16整除(XXXX0H)。 程序执行前,分别对相应的段寄存器CS,DS,SS,ES置“段基值”,若程序长度大于64KB,则可通过对CS送新的“段基值”将程序转移到新段中。

物理地址:信息在存储器中实际存放的地址; 微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2. 20位物理地址的形成 逻辑地址:允许在程序中编排的地址; 物理地址:信息在存储器中实际存放的地址; 对给定的任一存储单元,有两部分逻辑地址: 段基址(段地址)——由CS,DS,SS,ES决定 段内偏移量(段内有效地址)——(该单元相对于段基址的距离) 段地址 0000 段内有效地址 + 0000 物理地址(20bit) 16bit 20bit

3. 逻辑地址的来源; 操作类型 隐含段地址 替换段地址 偏移地址 取指令 CS 无 IP 堆栈操作 SS 无 SP 微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3. 逻辑地址的来源; 操作类型 隐含段地址 替换段地址 偏移地址 取指令 CS 无 IP 堆栈操作 SS 无 SP BP间址 SS CS、DS、ES EA 存/取操作数 DS CS、SS、ES EA 源字符串 DS CS、SS、ES SI 目的字符串 ES 无 DI EA---有效地址,

微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二、8086存储器的分体结构 1. 问题的提出: 8位机(MCS-51、8088)的存储器地址空间和数据存储格式以字节(8bit)为单位组织存储器地址空间,访问一次存储器,获得一个字节的数据。 而8086CPU的数据总线为16位,CPU除了可以对一个字节寻址外,还必须能进行一个字的读写。即:如何组织数据存储格式使CPU访问一次存储器,获得一个字的数据。

(1)将1M的存储空间分成两个存储体:偶地址和奇地址存储体 微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硬件条件: (1)将1M的存储空间分成两个存储体:偶地址和奇地址存储体 00000 00001 00002 00004 FFFFE FFFFF 00003 00005 512K*8bit A0 =0 A0=1 D0 D7 D8 D15 (2)将数据总线的低8位与偶地址存储体数据线相连,数据总线的高8位与奇地址存储体数据线相连。 (3)用地址线A0和BHE信号选择存储体

8086 地址 锁存 器 奇 存储 体 偶 A1—A19 A0 BHE A0—A19 D0—D7 D8—D15 微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8086 地址 锁存 器 奇 存储 体 偶 A1—A19 A0 BHE A0—A19 D0—D7 D8—D15 BHE A0 操作 总线使用情况 0 0 从偶地址开始读/写一个字 AD15--AD0 0 1 从奇地址开始读/写一个字节 AD15--AD8 1 0 从偶地址开始读/写一个字节 AD7--AD0 1 1 无效

微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数据存放格式条件: 存储器二个连续字节组成一个字,一个字中的每一个字节都有各自的字节地址。存入时以低位字节在低地址,高位字节在高地址的次序存放,字单元的地址以低位地址表示。若要求8086在一个总线周期访问一个整字(16位)时,则该字的地址为偶地址(“对准好”的字)。如果则该字的地址为奇地址(“未对准好”的字),则8086要用两个连续的总线周期访问一个整字,每个周期访问一个字节。 14230H 1422FH 1422EH 1422DH 字(16bit)数据地址1422EH 低位在低地址,高位在高地址 H(高8bit) L(低8bit) 字节地址

每执行一条POP指令,从堆栈弹出16bit数据, SP=(SP)+2。 三、堆栈的概念 堆栈是利用RAM区中某一指定区域(由用户规定),用来暂存数据或地址的存储区。 堆栈段是由段定义语句在内存中定义的一个段,段基址由SS指定。 堆栈存取数据的原则是“先进后出”,存取数据的方法是压入(PUSH)和弹出(POP)。 堆栈区的栈底是固定的最高地址,其栈顶根据堆栈数据的压入或取出的变化不断改变。栈顶是堆栈区的最低地址,用堆栈指针SP指示。 每执行一条PUSH指令, SP=(SP)-2,向堆栈压入16bit数据。 每执行一条POP指令,从堆栈弹出16bit数据, SP=(SP)+2。

例:执行压栈和出栈的过程 1、MOV SP,0100H 2、PUSH AX 3、PUSH BX 4、POP AX 5、POP BX (AX)=9536H (BX)=0475H (AX)=0475H (BX)=9536H 00FAH 00FBH 00FCH 00FDH 00FEH 00FFH 0100H 75H 04H 3、 (SP)-2→SP (BH)→00FDH (BL)→00FCH (SP)=00FCH 4、(00FCH)→ AL (00FDH)→AH (SP)+2→SP (SP)=00FEH 75H 04H 5、 (00FEH) →BL (00FFH) →BH (SP)+2→SP (SP)=0100H 36H 95H 36H 95H 2、 (SP)-2→SP (AH)→00FFH (AL)→00FEH (SP)=00FEH 1、设栈底 (SP)=0100H

2.4 8086的系统配置及引脚功能 一、 最小模式系统(MN/ MX引脚接+5V电源) 特点:系统中存储器芯片,I/O芯片不多; 2.4 8086的系统配置及引脚功能 8086CPU是16位处理器,采用40引脚的DIP封装。40条引脚信号按功能可分为4部分: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以及其他(时钟、电源)。 一、 最小模式系统(MN/ MX引脚接+5V电源) 特点:系统中存储器芯片,I/O芯片不多; 地址总线由AD0~AD15,A16/ S3 ~A19/ S6通过8282锁存器构成; 数据总线直接由AD0~AD15构成(也可加总线驱动8286); 控制总线由CPU的控制线提供,构成一小型、单处理机系统。

8086 CPU 在最小模式系统中,还需加入: 1片8284A 3片8282/8283 2片8286/ 8287 8086最小组态系统配置图 存储器 8286 I/O接口 Vcc CLK MN/MX RD WR IO/M ALE A 16 -A 19 AD -AD 15 DT/R DEN INTA INTR READY RESET 8086 CPU STB T OE 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 8086最小组态系统配置图 时钟 发生器 BHE 在最小模式系统中,还需加入: 1片8284A 3片8282/8283 2片8286/ 8287

二、 最大模式(组态)系统(MN/ MX引脚接地) 系统控制信号由总线控制器8288提供, 用于多处理机和协处理机结构中。 8288为总线控制器,输入8086的总线状态信号,输出总线命令和控制信号。 8086最大组态系统配置图 8089为总线裁决器,用于裁决哪个处理器拥有对总线的使用权。

状态线S2、S1、S0的编码 S2 S1 S0 性能 中断响应 1 读 I/O 端口 写 暂停 H alt 取指 读存储器 写存储器 无源

共用信号线

* 8088的指令队列长度为4个字节,队列中出现1个空闲字 节时,BIU自动访问存储器取指补充指令队列; 微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三、 8088的引脚与8086的不同之处 * 8088的指令队列长度为4个字节,队列中出现1个空闲字 节时,BIU自动访问存储器取指补充指令队列; *8088的地址/数据复用线为8条,即AD7~AD0,访问1个字 需两个读写周期; * 8088 中的存储器/IO控制线为 IO /M ,与8086相反; * 8086的引脚BHE/S7在8088中为SS0 ,与DT/ R、IO/M一 起决定最小模式中的总线周期操作。

2.5 8086CPU时序 一. 指令周期、总线周期、时钟周期 指令周期(Instruction Cycle): 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 (一个指令周期由一个或若干个总线周期组成) 总线周期(Bus Cycle ): CPU完成对存储器或I/O端口一次访问所需的时间; 时钟周期(Clock Cycle):时钟频率的倒数,是CPU的时间基准(T状态);(若8086的主频为5MHZ,一个时钟周期为200ns)

一个总线周期一般由四个T组成。 T1:输出地址;T2、T3:传送数据。若存储器或外设速度慢,可插入等待周期Tw。 若一个总线周期后不执行下一个总线周期,即总线上无数据传输操作,系统总线处于空闲状态,此时执行空闲周期。

二. 几种基本时序 1. 读总线周期 存储器读时序 地址A19---A0 M / IO :在整个读周期有效, 0=I/O读,1=M读; ALE:T1期间出现正脉冲, 下降沿锁存地址信息; RD: 在T2-T3期间有效; DT/ R:在整个总线周期为低 电平,表示读周期; DEN:在T2-T3期间为低电 平,表示数据有效。 存储器读时序

存储器读时序说明 1、T1开始(T1下降沿) M/ IO=1,存储器操作 20位地址信号输出,BHE信号有效 ALE=1, DT/R=0允许CPU读入 2、T1上升沿 ALE=0锁存地址信号A19~A0, 3、T2开始 RD=0,存储器开始读 DEN=0,DB上允许数据有效 4、T4开始 DB上数据稳定。RD、DEN恢复为1,CPU获得数据 5、T4结束 DT/R=1,存储器读周期结束

具有等待状态的存储器读时序 8086在T3状态的的前沿采样READY线,若发现其为低,则在T3周期结束后,插入一个Tw状态。以后在每个Tw周期的前沿采样READY线,只有在发现它为高电平时,才在这个Tw结束后进入T4周期。 具有等待状态的存储器读时序

存储器写时序与存储器读时序相似,其不同点在于: 2. 存储器写周期 存储器写时序与存储器读时序相似,其不同点在于: AD15 ~ AD0:在T2~T4期间CPU送上欲输出的数据,而无高阻态; WR:在T2~T4期间WR有效; DT/R:在整个总线周期内为高,表示写周期,在接有数据收发器的系统中,用来控制数据传输方向。 存储器写时序

存储器写时序说明 1、T1开始 M/ IO=1,存储器操作 20位地址信号输出,BHE信号有效 ALE=1, DT/R=1,CPU输出 2、T1下降沿 ALE=0锁存地址信号A19~A0 3、T2开始 WR=0,存储器开始写 DEN=0,DB上允许数据有效 4、T4开始 数据已写至存储器 WR、DEN恢复为1 5、T4结束 写周期结束

3. 系统复位 系统复位,各寄存器的状态: 复位时序 当8086在RESET引线上检测到一个脉冲的正沿时,停止正在进行的所有操作,处于初始化状态,直到RESET信号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