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一个数除以小数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三小学 程 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Advertisements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3 的倍数特征 抢三十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素数和合 数,同学们要了解素数和合数的 定义,能够判断哪些是素数,哪 些是合数,知道 100 以内的素数。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淘气的猴子 共 408 个 桃子 平均每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 共 840 个 桃子 平均每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
3.5 元 / 千克 2.6 元 / 千克 买 3 千克 要多少钱? = (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3.5 元 / 千克 2.6 元 / 千克 买 3 千克 要多少钱? = (元)
复习: (1)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4×7= 67×12= (2) 根据 “12×11=132” ,不计算说出下面各 式的积: 120×11= 120×110= 1.2×11= 12×1.1= 0.12×11= 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随之扩大或 (缩小)相同的倍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因数 因数 5555 积 75 结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 (或缩小) 10 倍、 100 倍、 1000 倍,积 也扩大(或缩小) 10 倍、 100 倍、 1000 倍。 仔细观察,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按照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
初稿:吴 飞(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审稿:吴淑艳(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因数与倍数 2 、 5 、 3 的倍数的特 征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执教者: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明城小学 谭道芬.
计算下面 4 道题: = 0.8 = 0.2 = 3.4 = + - + - 0.8.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笔算除法 森村中心学校 江国飞 1 、口算。 360÷30= 840÷40= 200÷50= 270÷90= 40÷20= ÷40=3600÷19≈30 90÷30=3 900÷31≈30.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花园.
不含括号的 混合运算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 胡吉.
15.2 分式的运算 分式的乘除 第1课时 第十五章 分式 案例作者:浙江省衢州兴华中学 刘 芳
第二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应用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执教老师:陈思敏.
十几加减一位数 辛兴小学 白玉红.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二) 不同级运算.
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郁玉芬.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小数点搬家 河源市第三小学 陈小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整数 谭家河三小:倪铵雪.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四单元:可能性 可能性 武汉市洪山区武南小学 车 丹.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二)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中心学校 孙春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 推广到小数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北湖小学 宋 俊.
课题:1.5 同底数幂的除法.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初稿:吴 飞(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乘法分配律.
八年级 下册 16.1 二次根式(2) 湖北省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袁观六.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 上册 练习一 高效课堂编写组 郜淑蕊.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线段 直线 射线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胡益萌.
淘气的猴子.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小学新课程标准数学第一册(人教课标版) 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人: 孙东霞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6的乘法口诀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十几减5、4、3、2.
初稿:叶群芳(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6×3= 6×30= 60×30= 14×2= 14×20= 140×2= 25×2= 25×20= 250×20= 算一算 18 28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减计算 (例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减法 (例2).
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单元:二十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5、4、3、2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汤国英.
笔算(一) 高要区第二小学 姚水泉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不进位) 翠屏小学 张兴权.
任选四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用所得结果的四位数重复上述过程,最多七步,必得6174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找 因 数.
初稿:叶群芳(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除法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除法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小数的大小比较.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 上册 简便算法 高效课堂编写组 王合立.
8、9的认识 一年级组 李 晶.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 、7 、6加几 北京市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 冉 梅.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4、3、2加几 练习课 北京小学 杨 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一个数除以小数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三小学 程 敏

一、故事激趣,铺垫新知 那么点!

一、故事激趣,铺垫新知 真小气!

一、故事激趣,铺垫新知

一、故事激趣,铺垫新知 ?

一、故事激趣,铺垫新知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7.53÷0.3=( )÷3 300.3÷1.43=( )÷143 75.3 30030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编“中国结”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上古时代,我们 的祖先用“结”来 计数、记事。 “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 色彩之美,而且体现了我国古 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民族色 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 美的良好愿望。

丝绳的总长度÷每个中国结的长度=中国结的个数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奶奶编“中国结”,编一个要用0.85 m丝绳。 7.65÷0.85=_________ 丝绳的总长度÷每个中国结的长度=中国结的个数

↓ ↓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奶奶编“中国结”,编一个要用0.85 m丝绳。 7.65÷0.85=_________ 除数是小数 除数是整数 未知 ↓ 已知 转化 转化: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 ↑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奶奶编“中国结”,编一个要用0.85 m丝绳。 7.65÷0.85=_________ \ 0 8 5 . 7 6 5 . ↑ 扩大到它的100倍 ↑ 扩大到它的100倍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奶奶编“中国结”,编一个要用0.85m丝绳。 9(个) 7.65÷0.85=_________ 9 \ 0.8 5 7.6 5 \ \ 7 6 5 答:这些丝绳可以编9个“中国结”。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2.6 6 2.4 0.3 4 2.3 8 0.1 6 0.5 4 4 0.2 8 1 2.6 (1)说出上面各题的除数和被除数需要同时扩大到 原来的多少倍?看哪个数来确定?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2.6 6 2.4 0.3 4 2.3 8 0.1 6 0.5 4 4 0.2 8 1 2.6 (2)怎样移动小数点?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2.6÷0.28=_________ ← 在被除数的末尾 用“0”补足。 \ 0 2 8 . 1 2 6 .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2.6 6 2.4 0.3 4 2.3 8 0.1 6 0.5 4 4 0.2 8 1 2.6 (3)计算上面各题。

←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2.6÷0.28=_________ 45 4 5 在被除数的末尾 用“0”补足。 \ 0.2 8 1 2.6 \ \ 1 1 2 1 4 0 1 4 0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2.6 6 2.4 0.3 4 2.3 8 0.1 6 0.5 4 4 0.2 8 1 2.6 (4)想一想,怎样验算上面各题。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______; 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______的小数 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 的末尾用______补足); 3.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整数 被除数 “0”

三、运用新知,巩固算法 1.把下面的算式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式。 4.68÷1.2= ÷12 5.2÷0.32= ÷32 4.68÷1.2= ÷12 5.2÷0.32= ÷32 2.38÷0.34= ÷ 161÷0.46= ÷ 46.8 520 238 34 16100 46

三、运用新知,巩固算法 1.列竖式计算。 2.19÷0.3 5.58÷3.1 0.84÷3.5 7.05÷0.47 2.19÷0.3 5.58÷3.1 0.84÷3.5 7.05÷0.47 51.3÷0.27 25.6÷0.032 5.88÷0.56 26÷0.13

三、运用新知,巩固算法 2.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错在哪里? . 8 1 1.7 4 5 1 0 4 1 3 0 ( ) 2.6 . 8 1 1.7 \ 4 5 1 0 4 1 3 0 ( ) 2.6 4.4.8 3 2 1 2 8 3.2 1.4 1.8 1.4 4 . \ \ 1 4 4 ( ) ×

三、运用新知,巩固算法 2.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错在哪里? . 8 4 5 . 4.4.8 3 2 1 2 8 3.2 1.4 ( ) . 8 4 5 . 4.4.8 \ 3 2 1 2 8 3.2 1.4 ( ) 1.8 1.4 4 2.6 1 1.7 . \ \ \ \ 1 4 4 1 0 4 1 3 0 1 3 0 ( ) × ( ) × √

三、运用新知,巩固算法 4.在下面的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三、运用新知,巩固算法 5. 苹果冠军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觉得哪些地方已经熟练掌握了? 3.你觉得哪些地方容易出错,需要引起重视?

五、作业练习 课堂作业:练习七第2题(第一行), 练习七第3题。 课外作业:练习七第2题(第二行), 练习七第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