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中化学第二轮复习 电解质溶液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三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一 ) 如何区分元素和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 .概念的范畴不同 元素 —— 宏观概念, 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微粒 —— 微观概念, 既论种类又论个数 2 .决定种类的因素不同 元素 —— 由核电荷数 ( 即质子数 ) 决定 (如 16.
Advertisements

笑傲高考 杭州二中 王彩芳. 什么是考试? 知识水平展现 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 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试技能 应试心理 从应试者角度,考试就是将自己的 给主考看。
物质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 你感 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 酸的 胃酸、醋、葡萄、酸梅、桔子等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酸性和碱性的?
3.3溶液的酸碱性.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苏教版必修《化学1》教材 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
高考无机综合题(元素化合物)专题27复习策略
實驗室廢棄物.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福清市首届名师 福州市化学会理事
专题12 化学实验.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 及化学用语.
基于范题范例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平阳中学高树浪 QQ 年11月21日.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与分散系 基础盘点 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自我诊断
第1课时 第2章 第2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考 点一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二 课堂10分钟练习
离子反应 常德市一中.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强碱弱酸盐-醋酸钠的水解 为什么会显碱性? 盐电离出的酸根是弱酸的酸根,能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导致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大过氢离子。
课时2 电解质 离子反应 最新考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
第八章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 6 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指示原理: CrO42-+ Ag+ Ag2CrO4 Ksp= 1.10  10-12
1. 概述 2. 沉淀滴定法 3. 重量分析法 4. 小 结.
必考部分 高中化学必修1 §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2讲 离子反应 2019年4月6日.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课时4 物质的分散系 【学习目标】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3、知道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框图题集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王成冠
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三课时 离子共存问题 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一中学 孙秀民.
第二节 离子反应.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高二化学组:邢辉.
苯 酚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专题2:第二单元 课题3:离子反应 桐乡高级中学 张锦松.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中学 张桂萍.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章 第一节 水溶液.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二中 化学组 程维胜.
課程名稱:離子與寫化學式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第四课时.
离 子 反 应 高二化学教研组 2019/5/5.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成都树德中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課程名稱:常見的酸與鹼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盐类的水解 江西省金溪一中 龚美菊.
國中常見正負離子表 正離子 正離子團 H+、Li+、Na+、K+、Ag+、Mg2+、Ca2+、Ba2+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2019年7月12日星期五.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离子反应(1) 欧昌友 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
2011年1月 化学学科会考复习(六) 氧化还原反应 厦大附中 黄耿阳.
第一轮复习 第二节 离子反应.
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儋州市第一中学 高山兴.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的本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012届高中化学第二轮复习 电解质溶液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初试真题】 【答案】:B 1.(2011安徽)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饱和氯水中     Cl-、NO3-、Na+、SO32-    B.c(H+)=1.0×10-13mol/L溶液中   C6H5O-、K+、SO42-、Br-    C.Na2S溶液中     SO42-、 K+、Cl-、Cu2+    D.pH=12的溶液中     NO3-、I-、Na+、Al3+ 【解析】:饱和氯水将SO32-氧化成SO42-,A不能大量共存;c(H+)=1.0×10-13mol/L溶液显碱性,因此可以大量共存;S2-和Cu2+可以生成CuS沉淀,不能大量共存;pH而Al3+与碱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B

【答案】:B 2.(2011上海)在复盐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Fe2++SO42-+Ba2++2OH-=BaSO4↓+Fe(OH)2↓        B.NH4++Fe3++ 2SO42-+ 2Ba2++ 4OH-=2BaSO4↓+ Fe(OH)3↓+ NH3·H2O        C.2Fe3++ 2SO42-+ 2Ba2++6OH- =2BaSO4↓+ 2Fe(OH)3↓        D.3NH4++ Fe3++3SO42-+ 3Ba2++ 6OH-=3BaSO4↓+Fe(OH)3↓+3NH3·H2O 【解析】:NH4Fe(SO4)2中Fe是+3价,A不正确;又因NH4Fe(SO4)2还可以形成(NH4)2SO4·Fe2(SO4)3的形式,因此当Ba(OH)2不足时只与硫酸铁反应。 【答案】:B

一、电解质概念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HCl、NaOH、K2SO4。 2、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例如:蔗糖、酒精。 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HCl 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醋酸、一水合氨

【注意事项】: (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 (2)电解质导电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化状态; (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属于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强弱由物质的内部结构决定,与其溶解性无关,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由于它们溶解度太小,但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强电解质。 (5)电解质不一定导电。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非电解质不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比较】: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物质结构 离子化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 某些共价 化合物 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微粒 水合离子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物质结构 离子化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 某些共价 化合物 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微粒 水合离子 分子、 导电性 强 弱 物质类别实例 大多数盐类、 强酸、强碱 弱酸、弱碱、水

【溶液的导电能力分析】: (1)电解质本身不一定导电,导电的也不一定是电解质。 (2)离子化合物一般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能导电,而共价化合物只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熔化时(即液体)不导电,据此(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可以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3)溶液的导电能力决定于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和所带的电荷数,而与溶液中离子总数不一定成正比。与电解质的强弱也不一定成正比。导电性强的溶液不一定是强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2. 离子方程式意义: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 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3)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除; (4) 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和电荷是否相等 。

Cu + NO3-+ 4H+ = Cu2+ + NO↑+ 2H2O Ba2++OH-+ H+ + SO42- = BaSO4↓+H2O 【练习】 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B)氢氧化钡与足量的NaHSO4溶液反应 (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 (D)在漂白粉的溶液中能入过量的CO2 Cu + NO3-+ 4H+ = Cu2+ + NO↑+ 2H2O Ba2++OH-+ H+ + SO42- = BaSO4↓+H2O 2Fe2+ + 2Br-+ 2Cl2 = 2Fe3+ + Br2 + 4Cl- ClO-+ CO2 + H2O = HCO3-+ HClO 【答案】D

【答案】C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a(HCO3)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 (B)碳酸钠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乙酸 (D)用铁棒作电极电解NaCl饱和溶液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 Ca2++2OH-+2HF=CaF2↓ +2H2O 2Cl-+2H2O=2OH-+Cl2↑+H2↑ 通电 【答案】C

⑴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4.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⑴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⑵单质、氧化物、弱酸(HF、H2S、HClO、H2SO3等)、弱碱(NH3·H2O)、难溶于水的物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 【练习】硝酸铅 [ Pb(NO3)2] 的稀溶液中,滴入几滴Na2SO4溶液生成白色PbSO4,再滴入数滴饱和醋酸溶液,微热,并不断搅动,沉淀慢慢溶解。以上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写出反应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试推测第二步离子反应发生的原因 。 Pb2++SO42-=PbSO4↓; PbSO4+2CH3COOH=(CH3COO)2Pb+2H++SO42- (CH3COO)2Pb是弱电解质

HCO3-+H+==H2O+CO2↑ ⑶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 ⑷对于微溶物的处理: ①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微溶物用化学式。 ②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应写成离子形式。 ③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态,应写化学式。

Ca2++HCO3-+OH-==CaCO3↓+H2O (5)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方程式不同。 1、少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 Ca2++HCO3-+OH-==CaCO3↓+H2O 2、足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3、CO2气体与NaOH溶液的反应 (6)滴加(少量)顺序不同,离子方程式不同 1、Al3+与OH- 2、AlO2与H+ 3、AgNO3与NH3·H2O

(7)离子方程式的配比问题 1、Ba(OH)2与少量或过量的NaHSO4、NaHCO3反应: 2、FeBr2与少量Cl2反应: FeBr2与过量Cl2反应: (8)不存在过量问题: 1、Ca(HCO3)2与Ca(OH)2反应 2、苯酚钠溶液中通CO2 3、Ba(OH)2与H2SO4反应:

5. 离子方程式的常见错误 (1)次氯酸钙与亚硫酸: Ca2++2ClO-+ H2SO3=CaSO3↓+2HClO (2)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ClO-+H2O+CO2=CaCO3↓+2HClO (3)硫酸亚铁溶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 Fe2++2H2O2+4H+=Fe3++4H2O (4)Mg(HCO3)2溶液与过量NaOH: Mg2++2HCO3-+2OH-=MgCO3↓+2H2O Mg2++HCO3-+3OH-=Mg(OH)2↓+H2O+CO32- (5) FeCl3溶液中通入过量H2S: Fe3++H2S=Fe2++S↓+2H+

三、离子共存 凡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 1.离子反应 (1)定义: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2)条件: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反应中有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或挥发性的物质生成。②氧化还原反应:两强相遇必反应 (3)离子反应的类型: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反应和络合反应

2.离子不能共存的原因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①如Ba2+、Mg2+、Ag+等不能与SO32-、SO42- 、 CO32-等大量共存; ②Mg2+、Fe2+、Ag+、Al3+、Cu2+、Fe3+等不与OH-大量共存; ③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①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H3COO-、 C6H5O-等与 H+ 不能大量共存; ② 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 -、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 ③ 弱碱的简单阳离子(比如: NH4+ 、Cu2+、Al3+、Fe3+、Fe2+、Mg2+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 (4) 能相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常见还原性较强的离子:Fe2+、HS-、S2-、I-、SO32-等和氧化性较强的离子:Fe3+、ClO-、MnO4-、Cr2O72-、(H++NO3-)等不能大量共存。此外,S2O32-与H+也不能共存

(5)发生盐的双水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凡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的阳离子与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的阴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有: ①(Al3+ + HS-、S2-、SiO32-、C6H5O-、AlO2-、CO32-、HCO3-)发生盐的双水解反应; ② (Fe3+ + SiO32-、C6H5O-、AlO2-、CO32-、HCO3-) 发生盐的双水解反应; ③ (NH4+ + SiO32-、AlO2-) 浓溶液发生盐的双水解反应; 【说明】:① (Fe3+ + S2 - 、H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发生盐的双水解反应 ②S2-与Cu2+、Fe2+、Pb2+、Ag+、Hg2+ 等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③(NH4+ + CO32-、HCO3-)双水解反应较弱仍可大量共存

(6)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1、 Fe3+ + SCN- 2、 Fe3+ + C6H5OH 3、 Al3+ + F- 4、 Ag+ + NH3

四、解题指导 1.首先必须从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出发,搞清楚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离子共存”的条件。 在中学化学中要求掌握的离子反应规律主要是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和离子间发生氧化反应,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微粒(离子、分子)可形成络合离子等。 “离子共存”的条件是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统筹考虑、比较、归纳整理而得出。因此解决“离子共存”问题可从离子间的反应规律入手,逐条梳理。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 ] =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 [Fe(SCN)]2+。 ③ 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2O32-+2H+=S↓+SO2↑+H2O ④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链接高考】 【答案】:B 1.(2011全国)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K+、SiO32-、Cl-、NO3-                    B.H+、NH4+、Al3+、SO42- C.Na+、S2-、OH-、SO42-                    D.Na+、C6H5O-、CH3COO-、HCO3- 【解析】:SiO32-与CO2反应;OH-与CO2反应;C6H5O-与CO2反应。 【答案】:B

【答案】:B 2.(2011江苏)下列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 B.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 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 CaCO3+2H+=Ca2++H2O+CO2↑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2AlO2-+CO2+3H2O=2Al(OH)3↓+CO32- 【解析】:A.电荷不守恒;C.正确的方程式是: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D.正确的是:AlO2-+CO2+2H2O=Al(OH)3↓+HCO3-。 【答案】:B

【教师寄语】 ■什么是伟大的事? 伟大的事就是无数次的平凡、重复、单调、枯燥地做同一件事。我们既要有像兔子一样的速度,又要有像乌龟一样的耐力。

【设计说明】 为2012届高三学生第二轮复习提供学习思路和方法,紧密联系高考,讲练结合,总结规律,提升能力。 在使用过程中,本课件也需要取舍。根据学生的水平更换练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