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與供應鏈管理 CH 01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指導教授 : 盧淵源 博士 組 別 : 第1組 學 生 : 組 別 : 第1組 學 生 : 企碩2乙 胡湘萍 M004012011 企碩2乙 藍元坤 M004012007 企碩2乙 朱明聰 M004012023
Agenda 1.1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定義 1.2 作業與供應鏈流程 1.3 產品與服務特性的差異 1.4 效率、效果與價值 1.1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定義 1.2 作業與供應鏈流程 1.3 產品與服務特性的差異 1.4 效率、效果與價值 1.5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史 1.6 永續發展策略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的定義 1.8 策略配適度 – 作業活動與策略的配合 1.9 作業策略架構 1.10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當前的議題 1.11 結論
本章學習重點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 作業效率與效果的意義。 作業與供應鏈流程的類型。 產品與服務性的差異。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領域的發展歷程。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的特性。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的競爭構面。 訂單贏家與訂單合格者的意義。 策略適配性之意義與重要性。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重要議題。
Opening Case Study_全球供應鏈 買車囉 回澳洲
1.1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定義_1/2 係指將公司資源轉換成顧客所需產品之製造、服務或醫療等流程。 作業的定義 : 係指將公司資源轉換成顧客所需產品之製造、服務或醫療等流程。 供應鏈的定義 : 係指將物料或資訊送入或輸出公司製造或服務流程的程序。
1.1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定義_2/2 設計、執行,以及改進製造與傳遞公司主要商品與服務的系統。 Key Point !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之定義 (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SCM): 設計、執行,以及改進製造與傳遞公司主要商品與服務的系統。 Key Point ! 管理生產產品或服務的整體系統,該各項流程能有效運作。
1.2 作業與供應鏈的流程 規劃 採購 製造 配送 退貨 發展監控指標 售後服務 改善上、下游關係 物流流程 監督製造流程的運作 各流程間的協同運作能力,關係著供應鏈能否以合宜成本提供高品的產品與服務。 1.2 作業與供應鏈的流程 規劃 採購 製造 配送 退貨 發展監控指標 改善上、下游關係 監督製造流程的運作 物流流程 售後服務
1.3 產品與服務特性的差異 大型的服務網絡 服務是無形的流程。 服務流程中必須與顧客接觸。 服務一般具有因顧客或服務人員態度不同,而有所差別的異質性。 服務流程具有無法保存性。 過去25年 中國服務業勞動人口增加191% 德國服務業勞動人口增加44% 大型的服務網絡
1.4 效率、效果與價值 效率 效果 價值 以最低的成本執行作業。 做正確的事,為公司創造最高的價值。 組織如何透過卓越的管理達到高度價值。 企業流程攸關企業維持收入與降低成查,是決定企業長期生存的基石。 效率 以最低的成本執行作業。 效果 做正確的事,為公司創造最高的價值。 價值 組織如何透過卓越的管理達到高度價值。
1.5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史 Time line TQM ISQ BPR 企業流程再造 Motor 6 Sigma SCM 供應鏈管理 1875 Taylor 科學管理 1970 1980 1990 2000 1875 1900~1930 Ford 裝配線生產 1924 Shewhart 管制圖概唸 製造策略典範 JIT TQC 精實製造 服務品質與生產力 CWQC ISO 9000 電子商務 服務科學
資料來源: 1011_cho1_team1 王安妮等報告 年代 原則 工具 觀念產生者或發想者 1970年代 大量的應用電腦 服務品質與生產力 排程、物料管理、MRP 大量生產導向的服務業 電腦製造商(IBM)、Orlicky和Wight(美國)是MRP的先驅 麥當勞 1980年代 製造策略典範 JIT、TQC和工廠自動化 同步生產 以製造為競爭武器 看板、防呆措施、CIM、FMS、CAD/CAM、機器人 瓶頸分析、OPT、限制理論 哈佛企研所教授 豐田汽車的大野耐一(日本)、戴明和朱蘭(美國)工程學門 Eliyahu M. Goldratt(以色列) 1990年代 TQM 企業流程再造 電子化企業 供應鏈管理 美國國家品質獎、ISO9000認證系列、品質機能展開、價值及同步工程、持續改善 革新模式 網際網路 SAP/R3。主從架構軟體 國家標準局、品質學會(美國)、國際標準組織(歐洲) Michael Hammer和顧問公司(美國) 美國政府、Netscape、Microsoft SAP(德國)、Oracle(美國) 2000年代 電子商務 網際網路、全球資訊網 亞馬遜書店、e-Bay、美國線上、雅虎 資料來源: 1011_cho1_team1 王安妮等報告
1.6 永續發展策略 (1/3 ) 永續性的觀念: 企業策略發展: 在滿足顧客需求的同時,亦顧及後代子孫的生存環境。 傳統上,著重在經濟面。 1.6 永續發展策略 (1/3 ) 永續性的觀念: 在滿足顧客需求的同時,亦顧及後代子孫的生存環境。 Ford 綠能計畫 企業策略發展: 傳統上,著重在經濟面。 現今,不僅關注經濟面的利益,亦應考量社會面與環境面對利害關係人的影響。 資料來源:汽車情報 Ford : 2012 Q4 19,554 輛電動車 。http://tw.autos.yahoo.com/auto_information_article2/url/d/a/130209/12/5c5m.html
1.6 永續發展策略 (2/ 3) Triple Bottom Line 1.6 永續發展策略 (2/ 3) Triple Bottom Line Graph: https://www.ecogreenhotel.com/ecogreen-newsletter/EGH_Feb/eco-feature-tbl.html
1.6 永續發展策略 (3/3 ) 社會面: 攸關企業是否能造福所在地的勞工、社區或區域。 1.6 永續發展策略 (3/3 ) 社會面: 攸關企業是否能造福所在地的勞工、社區或區域。 星巴克: 以道德方式採購咖啡豆;尊重咖啡農,並改善社區生活品質。 經濟面: 不僅是個別企業的獲利,亦涵蓋提供社會永續發展的經濟利益。 環境面:企業對環境的影響,盡可能保護或至少不傷害環境。 星巴克: 與供應商研究改善紙杯材料,因而每年少砍了78,000棵樹。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定義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定義: 對企業資源的使用擬訂廣泛性的政策與計畫,以支持公司的整體策略。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定義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定義: 對企業資源的使用擬訂廣泛性的政策與計畫,以支持公司的整體策略。 發展/訂定策略(每年) 定義價值、使命與目標。 進行策略分析。 定義策略行動方案。 2. 轉化策略 (每季) 訂定/修正行動方案 訂定/修正預算。 訂定/修正績效指標與目標。 3. 作業與供應鏈規劃(每月) 發展銷售與作業計畫。 規劃產能。 評估預算。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競爭構面 成本或價格 更便宜 品質 更優質 交貨速度 更迅速 交貨可靠度 更準時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競爭構面 成本或價格 更便宜 品質 更優質 交貨速度 更迅速 交貨可靠度 更準時 因應需求變化 彈性產能 彈性與新產品上市的速度持續創新 其他產品相關準則 支持力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抉擇的概念 抉擇 : Ex. 管理者必須決定那些績效構面是企業成功的關鍵,以將資源集中投注於這些關鍵要素上。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抉擇的概念 抉擇 : 管理者必須決定那些績效構面是企業成功的關鍵,以將資源集中投注於這些關鍵要素上。 Ex. 年菜: 著重在產品交貨快速,但無法提供廣泛多樣的產品。 Resource Based View 雙全策略 (Straddling) : 企業維持現有的利基,同時又新增功能、服務及技術。大陸航空、7-11 提供高鐵、台鐵購票服務。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訂單贏家與訂單合格者 市場導向的關鍵競爭因素: 特點: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訂單贏家與訂單合格者 市場導向的關鍵競爭因素: 訂單贏家: 企業提供與其他競爭者差異化產品或服務的因素,可能是產品的成本、品質或可靠度等。 訂單合格者:過濾供應商的產品是否符合採購標準的審核準則。(合乎顧客可接受最低標準且考慮購買之商品或服務特性) 特點: 訂單贏家與訂單合格者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 企業產品須滿訂單合格者才能在市場生存。
1.8 策略配適度 – 作業活動與策略的配合 企業作業的所有活動間彼此相互關連,為提升活動的效率,公司必須在不影響現有顧客需求下,將活動的總成本降到最低。 IKEA以重視家具款式與價格的年輕消費者為目標,針對這些目標客群,該公司發展出一組有別於同業的行動方案。
1.9 作業策略架構 作業策略不能憑空設計,除了必須要與客戶垂直連結,也要水平整合其他的企業功能。 1.9 作業策略架構 作業策略不能憑空設計,除了必須要與客戶垂直連結,也要水平整合其他的企業功能。 組織導入新科技,固然令人振奮,但不一定能為企業產生顯著的核心能力。 公司處於全球化競爭激烈環境下,應要建立異於其他競爭對手之更有效的新產品開發系統。
1.10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當前的議題 與外包廠商建立協同關係 全球供應、生產與配銷網路體系的最佳化 有效管理與顧客接觸的環節 提升高階管理者對作業管理重要性的認知 追求經濟發展並維持環境永續:永續性
1.11 結論 經本章說明,可瞭解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發展歷程,及其對企業獲得或維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且這些觀念可應用於各類型企業。 企業要維持競爭力,所有的作業活動皆需支援企業的整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