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人員專業倫理 課程重點複習 2006/12/29
課程重點摘要 倫理的基本概念 教育倫理的基本概念 教育中的倫理問題 教師之專業能力 教師之專業倫理 三份專業倫理守則之參考資料 倫理兩難 幼教人員專業成長 對現況之了解與省思
倫理的基本概念 倫理之定義 英文名稱為ethics,意指人群生活關係中各種行為的道德法則;若更深入說明,倫理之定義可從下列3個面向進行討論:「集合關係」、「相對關係」、「隸屬關係」
倫理的基本概念 倫理之定義 從「集合關係」來看:人為團體中的一份子,是「社群」中的一員,倫理的意義在於探討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法則。 從「相對關係」來看:在社會中,人與人間有某些相對的組合,例如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師生等,倫理的意義在探討這種特殊關係的相處法則。 從「隸屬關係」來看:人在社會中生活,必定與他人有隸屬之關係存在,倫理的意義在探討這種上下關係的相處法則。
倫理的基本概念 思考倫理問題的方法─後果主義理論及最大利益 ﹝一﹞事件的後果決定了行動的對錯,亦 即,當我們面對抉擇時,最好、最公 平的決定就是符合最大多數人利益的 決定。 ﹝二﹞目的論的倫理學:人類的倫理行為表 現都是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與目的 ﹝三﹞效益論:區別一件事情的是非善惡對 錯,必須審視是否達到最大效益,獲 得最大效益-善,反之則為惡;主張 此理論人士認為倫理規範應建立在為 大多數人帶來的最大利益之上
倫理的基本概念 思考倫理問題的方法─非後果主義理論與尊重他人 ﹝一﹞以倫理道德守則及相互尊重作為 思考解決問題的唯一指標。 ﹝二﹞義務論的倫理學:人類的倫理行 為表現為一種與生俱來的義務, 非為個人利益與目的
倫理的基本概念 倫理與道德的相異點 道德(morality)之意義在於個人精神層面與個人行為的規範與法則,與倫理不同的是,道德屬個人層面,倫理則屬人際層面。
教育倫理之基本概念 教育倫理之定義 為教師的職業道德及教育關係的理論與實踐的原理原則研究。
教育倫理之基本概念 教育倫理之內涵 ﹝一﹞教師的職業道德 ﹝二﹞教師的教育責任 ﹝三﹞教師的行為價值 ﹝四﹞師生關係
教育倫理之基本概念 教育倫理之內涵 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要建立職業道德的觀念,並能學習,且將學習到的職業道德加以實踐 NEA13項教師職業道德﹝附件﹞
教育倫理之基本概念 NEA13項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要自重重人 教師要富於社會意識 教師要能理智的處理一切事務 教師要善於與人合作 教師要能在專業素養中培養其一般的優良特質 教師要繼續不斷的求知 教師要熟悉傳播知識的技術
教育倫理之基本概念 NEA13項教師職業道德-續 教師要愛護兒童且與兒童友善相處 教師要能夠了解兒童 教師要能了解社會並參與社會活動 教師要成為學校社會中的良好份子 教師對本身及兒童的成就要能具有正確的評鑑能力 教師要有專業的信心
教育倫理之基本概念 教育倫理之內涵 教師的教育責任:教師依其職能而產生責任,故而教師首要忠於自己的職 業選擇,次要承擔應有的責任,並對學生實施價值導向的教育。此外,教師必須隨時充實知識與資訊,以協助責任之推動、進行。
教育倫理之基本概念 教育倫理之內涵 教師的行為價值:首在檢視自己的人格為「善」,並以「善」為輔導學生的出發點,且教導學生向善;次在管理自我的情緒,使之不能逾越教師應有的原則。
教育倫理之基本概念 教育倫理之內涵 師生關係:教育倫理在探討此關係的內涵、與維持此關係的方法。
教育倫理之基本概念 教育倫理之重要性 為教育領域中一門有價值的學科;因其闡述了教師的價值取向與教師應追求的價值。 成為教師專業道德與倫理養成的指針;因其提及教師職業道德與倫理的關連性,並反映出現今社會的狀況及需求。 成為解決校園倫理問題的依據;因其提供解決問題的方式,促進校園和諧,進而形成理想的學習環境。
教育中的倫理問題 教育需要倫理尺度的原因 專業自主仍需要節制:教師的專業自主非常明確,尤其在教學方面,包括授課內容的挑選與編輯、授課方式、參考書籍(教學資源)之使用、教學設備之選定及評量等,都需要倫理尺度與之平衡。 有尺度才能建立準則:當倫理尺度成為個人「內在之法則」時,無論是在於作決策或是在於教師外在行為之表現,才會有所依據。
教育中的倫理問題 教師如何建立倫理尺度 客觀經驗:教育規範及旁人的模範 自我經驗:個人在建立尺度時的自省及反覆修正
教師之專業能力 「專業」的定義:教師之專業是一種需要教師嚴謹的態度與不斷的研究所獲得的專門知識與特別技能,而提供的公共服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966)。
教師之專業能力 教育專業工作具備以下七項特徵:(1)為公眾提供重要的服務,(2)系統而明確的知識體系,(3)長期的專門訓練,(4)適度的自主權利,(5)遵守倫理信條,(6)組成自治團體,以及(7)選擇組成份子。(林清江,民61)。
教師之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的定義:在其專門的職場中,無論是工作或人際相處,所展現的知識、技巧與態度。
教師之專業能力 全美兒童發展協會國家證照方案(CDA)之六類十三領域的能力標準: (一)建立與維持安全及健康的學習環境能力(安 全、健康、學習環境) (二)促進生理和智力的能力(生理、認知、溝通、 創造) (三)支持社會的及情緒的發展並提供正面引導之能 力(自我、社會,導引) (四)和家人建立積極的與多產性關係的能力(家 庭) (五)給予幼兒需要的、好的、及有目標之計畫的能 力(計畫經營) (六)維持專業使命的能力(專業化)
教師之專業倫理 基本概念 定義:教育專業人員除遵守一般的道德法則之外,應遵守的教育專業行為規範或職業道德(雷國鼎,1980)。 專業倫理因專業自主而產生,但也因為有專業倫理,才會有專業自主。
教師之專業倫理 基本概念 專業倫理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該行業專業知識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專業倫理也是一種「對話倫理」,是從業人員依據本行的專業知識,經過不斷的溝通和對話,而漸漸形成的共識。 就專業倫理的內涵,可分為下列兩種層面: ﹝一﹞鉅觀(Macroethics):指關於社會規範 和組織政策的部分。 ﹝二﹞微觀(Microethics):指直接工作的規 劃部分。
教師之專業倫理 基本概念 專業倫理的重要性: 「專業倫理」乃是針對專業行為的道德考慮,對教師專業者而言,在教室情境中遇到衝突矛盾的事情,有許多不同的解決策略,但教師採取任何一種解決策略均會影響教室情境中的人(谷瑞勉)。 對學前教育者而言,道德與專業倫理更形重要,因為幼兒缺乏獨立與自我保護的能力,所以幼教人員更需要以公正、負責的態度面對幼兒。
教師之專業倫理 基本概念 教育人員具備專業倫理之五項標準(朱建民,1996): ﹝一﹞就一般道德而言,具備良好的教養。 ﹝二﹞對於自身專業領域曾經涉及的倫理議題有足 夠的認識。 ﹝三﹞能充分了解自身專業領域較常涉及的一般倫理原 則。 ﹝四﹞在專業方面能夠釐清事實,作出正確的事實判斷。 ﹝五﹞能將一般倫理原則應用到自身專業領域涉及的倫理 議題上,有助於闡明問題或解決問題。
教師之專業倫理 幼教人員與專業倫理 幼教人員在其工作上需要知道的8項準則(郭靜晃,1999): ﹝一﹞態度:真誠的對待幼兒,給予幼兒積極正向的援助。 ﹝二﹞進取的精神:創新、進取、維護幼兒的權利及利益。 ﹝三﹞保密:對於幼兒本身、關於幼兒家庭的事務、以及和 幼兒家庭的互動訊息及評語,需注意保密。 ﹝四﹞衣著打扮:穿著適宜,合乎工作性質。 ﹝五﹞尊重:對幼兒、幼兒家庭成員及工作夥伴給予尊敬。 ﹝六﹞責任感:對個人工作態度與任務負責。 ﹝七﹞同情心:給予幼兒同情心(非縱容),並伴隨關懷與 照顧。 ﹝八﹞遵守專業守則。
教師之專業倫理 專業倫理守則 如何提升教師的專業倫理? ﹝一﹞教師工作投入的參與心態 ﹝二﹞在職進修 ﹝三﹞政策導向與領導方式 ﹝四﹞專業組織的監督
專業倫理守則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幼兒教育專業倫理守則。 美國幼兒教育協會倫理守則。 美國國家教育協會教育專業倫理守則。 守則內容:教師對幼兒、家庭、同事、社會等四方面。
倫理兩難 幼教人員面對複雜倫理問題的原因 幼教人員的權利與地位 服務對象的多元化 實證資料的不足與不明確 角色混淆不清
倫理兩難 定義 在兩種或兩種以上互相衝突價值的情況之下,當事人很難決定該採取或表現哪一項行為,或該下哪一項決定。
倫理兩難 幼教人員倫理兩難之起因 家長方面:價值觀、教育觀點不同,幼兒行為參考標準不同,隱私權的維護 幼兒方面:教學、保育工作,家庭背景 同事方面:不同觀點與不同做事方法,同事情誼與正義、理念 主管方面:主管理念與自我理念,主管行為與正義、工作保障之現實
倫理兩難 解決倫理兩難問題之參考步驟 涉及的倫理問題 相關倫理信條 各相關角色的觀點 解決問題的可能策略 堅持的底線─決定策略
幼教人員專業成長 專業知能+專業態度 專業準備(學術背景、資格證照、實習經驗、教學觀摩、其他相關經驗)。 專業精神(投入之時間與精力、幼教使命感、人際關係)。 專業參與(參與幼教專業組織、尋求幼教專業資源、行動研究)。 專業進修(進修課程、研討會、工作坊、個人成長計畫)。
幼教人員專業成長 專業成長階段 見習階段、初期階段、感受階段、複雜階段、影響階段 求生階段、強化階段、求新階段、成熟階段 Vander Ven(1990) 求生階段、強化階段、求新階段、成熟階段 Katz, L.G.(1977)
幼教人員專業成長 成長方式-外擴式的專業參與 進修學分課程、學位、或專業課程(演講、研討會、座談會、工作坊)。 進行考察或參訪(園所、基金會、教學資源場所等國內外相關機構)。 成立讀者會。 與現場人員進行教學觀摩及經驗分享。 獲得及提供諮詢服務。 參加專業團體(提供專業及支持)。
幼教人員專業成長 成長方式-內省性的自我了解 對自己所處的階段(上述學者觀點)定位及進行了解。 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教育觀及生活觀)。 建立自我省思方式(日誌、日常省思)。 進行專業對話(同事、主管、學者、其他相關人員)
幼教人員對現況的了解 重要教育法規 重要教育政策 重要施政項目 重要教育問題 未來施政方向 未來發展建議 基本現況 可參考中華民國教育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