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影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章 概 述 一. 何为老年人? 1. 老年人是指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的人。 2. 人的年龄可分为三种: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日历年龄。
Advertisements

专题7 人口的变化.
基本国策之二:计划生育.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本节内容结构 高中地理必修2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1)10万年来的人口增长
专题九 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2课时)
地理会考技能复习 人口.
第一课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课 直面中国的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三课 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选择
人口增长.
试 卷 讲 评.
西部大开发.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整体感知 素质教育目标 本章共包括中国的人口和中国的民族两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我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情况调查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实践小组:繁星求知组 班级:八(9)班 指导老师:梅泽亮
第七章 人类与环境 第一节 生物圈.
考纲 下载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解读 1.识记: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2.理解: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人 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武陵源.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人口国情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主讲 叶志浩 单位 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
携手平安 践行责任.
尾矿库综合调查 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技术中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书《地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能源安全 ——形势与对策 主讲 董玲.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折线统计图 张家产中心完小.
第四章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廊坊市第四中学.
微孢子虫生物研究.
植物和我们.
第二框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 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糖尿病流行病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教育者,寂寞之事业,而实为神圣之天职,扶危定倾,端赖于此,有志者固不以彼而易此也。
8.1.1 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1.3 人口合理容量.
选修 环境保护.
第十章 华北区 第一节 地理概况 第二节 首都经济圈 第三节 水资源问题 第四节 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 3 章 基本概念.
环保海报 07/28/2015.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家.
------连接生态学与各门类生物生产领域 和人类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领域 的桥梁和纽带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人口统计图判读.
地球生病了
USER-PRODUCER DIALOGUE IN CHINA
Harvard ManageMentor®
世界环境保护日 6月5日.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本周环境要闻和提示 贾峰 张世秋
英语口译 4 学校与教育.
人口与人种.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_01自己实现简单的消息处理框架模型 本节课讲师——void*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找 因 数.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1.3.3 地球公转的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 凤阳县第二中学 柳家全.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环境保护 / 能源 / 绿色城市 / 生态环境 / 林业局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们的家园——地球

人口膨胀

乱砍滥伐森林

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未加处理排放污染了河流

工业生产没有防尘处理造成大气污染

水 华

21世纪面临的五大危机: 1、人口 2、粮食 3、能源 4、资源 5、环境

第 1 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本节聚焦 1. 目前我国人口的现状怎样?发展前景如何? 2.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第 1 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本节聚焦 1. 目前我国人口的现状怎样?发展前景如何? 2.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3. 怎样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问题探讨 讨论: 1、你见过左图所 示的情景吗?假如你正 置身于这样拥挤不堪的 人群中,你会有怎样的 感觉和想法? 你会感到自己和他人不仅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而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

问题探讨 讨论: 2、造成人群如此 拥挤不堪的可能的原因 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口流动过于集中。

问题探讨 讨论: 3、有人说,整个 地球已经“人满为患”, 也有人说人口膨胀已使地 球超载,你同意这样的说 法吗?说出同意和反对的 理由。 地球上有些地区已经达到或接近达到“人满为患”的程度,而不能说整个地球因人口膨胀而超载了。这是因为从整体上看,全球总人口尚未达到全球能够承载的总人口(75亿至500亿)。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资料分析 右图所示我国历年来人口增 长情况。 讨论: 1、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 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资料分析 右图所示我国历年来人口增 长情况。 讨论: 2、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的增长情况吗?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如下: 1)、人口增长速度快; 2)、人口增长规模大; 3)、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4)、城镇人口比重增大。(2000年城镇人 口占总人口的36.09%,比1949年增加了25.4个百 分点。)

1.计划生育政策 2. 人口发展目标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工作。 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00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 人口发展目标 2005年总人数控制在13.3亿以内; 201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 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6亿)以后开 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 资源的协调发展。

二、人口的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 看图分析→ 目前 全球适于人类耕种的土地约1.37×109 hm2, 人均约0.26 hm2。 但由于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原因,促使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

2、人类的多种需求 需要粮食、水、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等多种自然资源及一定的生存空间,还有精神需求。

三、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 控制人口增长。 2、 加大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止沙漠化;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推进生态农业等。

南京古泉生态农场 “全球500佳”宁夏沙坡头村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 2007年6月5日 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2001年——时间万物,生命之网; 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水——20亿生命之所系”; 2004年——“海洋兴亡,匹夫有责”; 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006年——“沙漠和沙漠化”。 2007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植被破坏 耕地退化 开垦耕地 自然灾害频繁 农作物单产不高不稳 需要更多劳动力 人口继续增加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燃料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