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模数电技术 2015级注册电气工程师考培 参考书目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模拟电子电路习题课1 ——主讲教师: 玄玉波.
Advertisements

3.1 多级放大电路与组合放大电路 3.2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3.3 放大电路设计举例
第二章 基本放大器 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2.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3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第3章 分立元件基本电路 3.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3.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3.3 共源极放大电路 3.4 分立元件组成的基本门电路.
第四章 放大器基础 4.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4.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4.3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
跨过障碍物 成功就在 眼前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自师1201班 高鹏程.
课程小论文—— 题目——三极管放大电路分析方法总结——常见电路的动态分析
第 3 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3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3.1 半导体三极管(BJT) 3.2 共射极放大电路 3.3 图解分析法 3.4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2).
+UCC RB1 RC C2 C1 RL RB2 C0 ui RE uo CE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反馈的概念 反馈的类型及其判定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负反馈的典型应用.
第 10 章 基本放大电路 10.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10.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10.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第11章 基本放大电路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共集电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习后面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打好基础。
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功能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电压控制作用,把微弱的电信号(简称信号,指变化的电压、电流、功率)不失真地放大到所需的数值,实现将直流电源的能量部分地转化为按输入信号规律变化且有较大能量的输出信号。放大电路的实质,是一种用较小的能量去控制较大能量转换的能量转换装置。
第六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一节 基本交流放大电路的组成 第二节 放大电路的图解法 第三节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四节 微变等效电路法
工作原理 静态工作点 RB +UCC RC C1 C2 T IC0 由于电源的存在,IB0 IC IB ui=0时 IE=IB+IC.
(1)放大区 (2)饱和区 (3)截止区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工作区: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第4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问题提出] 前面所讲述的均以单一频率的正弦信号来研究,事实上信号的频率变化比较宽(例如声音信号、图象信号),对一个放大器,当Ui 一定时,f变化 Uo变化,即Au=Uo/Ui 变化,换句话说: Au与f有关。 为什么Au与f有关呢?什么是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指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
第17章 电子电路的反馈 17.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7.2 放大电路的负反馈 17.3 振荡电路的正反馈.
宁波兴港职业高级中学 题目:放大器的静态分析 电工电子课件 主讲:王铖 电工组 《电子技术基础》
2.4 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 2.5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及其频率特性 2.6 射极输出器
图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晶体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仿真与实践 主讲:许忠仁.
iC iB ib iB uBE uCE uBE uce t uce t 交流负载线,斜率为-1/(RC //RL)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和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1. 掌握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结构、特性、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
第12章 基本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主讲教师:李国国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基地.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第6章 第6章 直流稳压电源 概述 6.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6.2 滤波电路 6.3 串联型稳压电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7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7.1 概述 7.4 集成运算放大器.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集成运算放大器 CF101 CF702 CF709 CF741 CF748 CF324 CF358 OP07 CF3130 CF347
5.2 转折频率的另一种求法——时间常数法 增益函数A(s)--求转折频率--复杂。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1 绪论 2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3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4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5 功率放大电路
7.2其他放大电路 7.2.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又称射极输出器,主要作用是交流电流放大,以提高整个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实用中,一般用作输出级或隔离级。
第二章 放大电路分析基础 2.1 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2.2 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状态 2.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第三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3.1 频率响应的一般概念 3.2 三极管的频率参数 3.3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西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示范课 制作人:胡秋宇 杨清 序号: 组号:11 一八年十二月制
第五章 放大器 的 频率特性 放大器 的通频带 第八节 单级 阻容耦合 共射 放大电路 的频率特性 一 二 多级 放大电路 的频率特性 三.
——介绍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直流/交流分析方法以及频率响应概念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第 8 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概述 8.2 稳压管稳压电路 8.3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8.4 稳压电路的质量指标.
第7讲 有源滤波器 基本概念与定义 一阶有源滤波器 二阶有源滤波器.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六讲 主讲 :黄友锐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系.
第四章 MOSFET及其放大电路.
负反馈放大器 教师:褚俊霞.
第2章 双极型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2.1 双极型三极管 2.2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能指标 2.3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实验7.1 单管放大器的研究与测试 ……………… P167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讲授内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授课对象:信息类专业本科二年级 示范教师:史雪飞 所在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9.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放大电路不仅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而且要保持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温度的变化,将使集电极电流的静态值 IC 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上一节所讨论的基本放大电路偏置电流 +UCC RC C1 C2 T RL RE + CE RB1 RB2 RS ui.
9.5 差分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用两个晶体管组成,电路结构对称,在理想情况下,两管的特性及对应电阻元件的参数值都相同,因此,两管的静态工作点也必然相同。 T1 T2 RC RB +UCC + ui1  iB iC ui2 RP RE EE iE + uO  静态分析 在静态时,ui1=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第 10 章 运算放大器 10.1 运算放大器简单介绍 10.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0.3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电工与模数电技术 2015级注册电气工程师考培 参考书目 [1] 张炳达,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公共/专业基础考试复习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年 [2] 元增民,模拟电子技术简明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3] 元增民,电工技术,国防科大出版社,2011年 [4] 谢庆等,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历年真题详解,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年 本课件补充的知识点都来自于参考书[2]、[3],特此一并注明。 主讲教师:元增民

PPT4 第3章 晶体管放大电路(1) 3.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工作原理(1) 3.1.1 用直流器件放大交流信号的原理 第3章 晶体管放大电路(1) 3.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工作原理(1) 3.1.1 用直流器件放大交流信号的原理 3.1.2 基本共射放大器设计计算 2. 临界工作点设计及输出范围 1. 交流参数及三大放大倍数分析计算 2. 晶体管极限耗散功率设计 3. 安伏变换器与负载电阻的匹配设计 3.1.3 基本共射放大器分析计算 1. 偏置参数分析计算 2. 晶体管基极偏置电阻设计 3. 上下限频率分析计算 作业: 94页习题3.1.1,3.1.2

本节要务 放大器偏置设计入门 1. 根据β、Rc、RL设计Rb 2. 撇开β直接设计临界工作点Uce(cr)

模拟电子技术学习指南 模拟电子技术的五大模块:放大、滤波、反馈、振荡、电源 放大是核心。放大器有工作点及其稳定性、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电压、电流、功率三大放大倍数与频率特性、输入范围与输出范围、非线性失真、效率和元器件功率消耗等十项技术参数和指标,“一参数九指标”。一参数是纲,九指标是目,纲举目张。 放大器和振荡器三大失真:削波失真、非线性失真和交越失真 学习模电,就是围绕一参数九指标,着眼抑制三大失真。 当医生,应当尽可能多了解人体基本指标,如身高、体重、体温、脉搏、血压等。如果只知道简单的身高、体重,医生不可能看好病。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应当尽可能全面了解放大器等技术指标。如果只知道简单的放大倍数,就很难学好模拟电子技术。 希望同学们经过模拟电子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验,认识一参数九指标,熟悉三大失真,掌握理论、增长见识、提高技能。

放大概念 放大有电压放大、电流放大和功率放大。直流电压放大是把小电压放大为大电压。交流电压放大是把电压幅度放大,但频率保持不变,波形尽可能不变,放大后的电压相位可以与信号电压同相或反相。图3.1.1(a)、(b)各是四倍同相电压放大及四倍反相电压放大。 (a) 四倍同相放大 (b) 四倍反相放大 图3.1.1 放大概念

图3.1.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可实现四倍等反相放大) 第3章 晶体管放大电路 3.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3.1.1 用直流器件放大交流信号的原理 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图3.1.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可实现四倍等反相放大) 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元器件的作用及特点 Rb:基极偏置电阻,属于人工设置,Rb取几十kΩ~几百kΩ 。 Rc:安伏变换器,属于人工设置,常取Rc=1kΩ~10kΩ。 C1:输入耦合电容,属于人工设置,常取C1=10μF 。 C2:输出耦合电容,属于人工设置,常取C2=10μF 。 信号源内阻rs和负载电阻RL属于放大器外围元件,都属于客观存在即已知参数。

3.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及其基本关系 图3.1.2所示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符号安排如下。 小写字母i、u代表瞬时总值。 大写字母Ib、Ic、Uce代表工作点参数,其中Ib代表基极偏置电流、Ic代表集电极偏置电流,Uce代表集-射偏置压降。 大写字母Ucc表示加在BJT集电极c的直流电源电压。 相量Ės代表交流信号源电动势,Esm代表Ės的幅度;İs代表交流信号源电流,Ism代表İs的幅度;İb代表BJT基极交流信号电流,İc代表BJT集电极交流信号电流,Icm代表İc的幅度;İo代表负载获得的交流信号电流,Iom代表İo的幅度。 集电极-发射极压降uce是一个派生参数,简称集-射压降。图3.1.2中uce=Ucc-Rcic。

图3.1.3 基本共射放大器的直流等效电路及交流等效电路的作图过程 4.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a) 基本共射放大器原图 (b) 直流通路(直流等效电路) (c) 原始交流通路 (d) 交流通路 (e) 频带内的交流通路 图3.1.3 基本共射放大器的直流等效电路及交流等效电路的作图过程 交流通路里Rc与RL表现为并联,故称Rc与RL交流并联,用符号R′L表示R′L=Rc//RL。因RLİo=R′Lİc,R′L也叫交流等效负载电阻

图3.1.3(e) 基本共射放大器频带内的交流等效电路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反相关系 图3.1.3(e) 基本共射放大器频带内的交流等效电路

图3.1.2 基本共射放大器 图3.1.5 基极偏置电阻偏大造成的截止失真 3.1.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设计计算 1. 临界工作点设计与输出范围计算 图3.1.2 基本共射放大器 图3.1.5 基极偏置电阻偏大造成的截止失真

图3.1.5 基极偏置电阻偏小造成的饱和失真

输出范围除以源电压放大倍数就是放大器输入范围 1) 临界工作点与输出范围 (3.1.5) (3.1.6) (3.1.7) 输出范围除以源电压放大倍数就是放大器输入范围

信号电压上下两个波峰中,哪个波峰与代表晶体管发射结的箭头顶牛,哪个波峰超限时就会发生截止削波失真。 NPN管共射放大器中信号电压负半波与代表晶体管发射结的箭头顶牛,故输入电压幅度超限时负半波削波,反相后输出电压uo顶部削波,见图3.1.4~6。 应当注意,PNP管共射放大器中信号电压正半波与代表晶体管发射结的箭头顶牛,故输入电压幅度超限时正半波削波,反相后输出电压uo底部削波。

调整基极偏置电阻,使Uce=Uce(cr) =4V,就能使放大器工作点达到最佳要求,获得输出范围Uom(max) =4V。 例3.1.2 图3.1.7所示基本共射放大电路Ucc=12V,Rc=RL= =1kΩ,试计算晶体管集电极临界偏置电流Ic(cr) 、集-射临界偏置压降Uce(cr) 及放大电路输出范围Uom(max)。 解 R'L=Rc//RL=1kΩ//1kΩ=0.5kΩ 调整基极偏置电阻,使Uce=Uce(cr) =4V,就能使放大器工作点达到最佳要求,获得输出范围Uom(max) =4V。 按式(3.1.6)调整完毕后,可测量Rb实际阻值,再由(3.1.4)推算晶体管β实值 (3.1.4c)

3. 晶体管极限耗散功率设计 交流信号为零时BJT功率消耗达到最大值 Pt(max)=UceIc (3.1.8) 在此基础上乘以一定的安全系数,即能确定晶体管极限耗散功率 4. 安伏变换器与负载电阻的匹配设计 Rc/RL=2且满幅输出时,基本共射放大器负载可获得最大功率 (3.1.9) Rc/RL=√2且满幅输出时,基本共射放大器效率可达到最大值

图3.1.9 基本射放大器效率及负载功率特性曲线 虽然基本共射放大器效率与不失真负载功率理论上不能同时达到最大,但电阻比Rc/RL=1时,负载功率可以达到最大值的89%,效率可达最大值的97%,而输出范围达到空载时的67%。因此,兼顾负载最大功率、效率和输出电压幅度时,可取电阻比Rc/RL =1。就是说取电阻比Rc/RL =1通常是一个既简单又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案。

5. 根据上下限频率确定管子截止频率设计耦合电容 基本共射放大器上限频率 (3.1.10) 按照基本共射放大器上限频率要求可确定所用BJT的截止频率。 例,要基本共射放大器上限频率fh=1MHz,可选用截止频率fβ=1MHz的晶体管。 已知放大器下限频率fL和有关电阻,由下式设计计算耦合电容 (3.1.11) 要求放大器下限频率fL越低,频带越宽,耦合电容就得越大。 例3.1.3 图3.1.7基本共射放大器中Rc=1kΩ,RL=1kΩ,rs=1kΩ,ri≈rbe =1kΩ,要求下限频率fL=12.5Hz,试确定输入耦合电容C1和输出耦合电容C2 解

3.1.3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分析计算 1. 偏置参数分析计算 3.1.3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分析计算 1. 偏置参数分析计算 已知Ucc、Ube、Rb及Rc、可用直流等效电路计算BJT基极偏置电流Ib、集电极偏置电流Ic及集-射极偏置电压Uce等三个偏置参数 (3.1.12) (3.1.12a) (3.1.13) 由此看出,晶体管发射结压降Ube对于基极电流Ib的形成是阻力。 计算结果若Uce<0,则应取Uce=Uces或Uce=0,并反计算Ic=Ucc/Rc。 再计算代表工作点内涵的偏置电流电压与临界值的相对偏差 (3.1.14) 最后以(|δIc|+|δUce|)/2较小,如10%,来判断工作点设计合理 传统只有Ib、Ic、Uce的简单计算,没有合理与否的分析判断。

例3. 1. 4 图3. 1. 7所示基本共射放大器晶体管β=100,Ucc=12V,Ube=0 例3.1.4 图3.1.7所示基本共射放大器晶体管β=100,Ucc=12V,Ube=0.7V,Rb=150kΩ,Rc=RL=1k,试计算偏置参数Ib、Ic、Uce,并按照相对允差10%判定工作点设计是否合理。 解 由例3.1.2知,Ic(cr)=8mA,Uce(cr)=4V (|δIc|+|δUce|)/2=(5.8%+12%)/2=8.9%<10% 由此判断工作点设计基本合理。

将集电极临界偏置电流计算公式与基极偏置电流计算公式联立有 由此条件确定的Rb就是基本共射放大器基极临界偏置电阻,用符号Rb(cr)表示 基极偏置电阻最小值 Rb(min)=βRc 若基极偏置电阻实际值小于最小值,则信号越小,就越容易被淹没。信号较小时输出电压全部被淹没,信号较大时输出电压只有波峰露出一个头。

例3.1.1 图3.1.7所示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晶体管β=100,安伏变换器阻值与负载电阻相等,Rc=RL=1kΩ,试计算基极偏置电阻的最小值Rb(min)与临界值Rb(cr)。 图3.1.7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解

2005年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第27题 解 Rb>Rb(cr),答案C、D被排除。 Ic=βUcc/Rb=100×12V/1200 kΩ=1mA R′LIc=2.7kΩ×1mA=2.7V Uce=Ucc-RcIc=12V-2.7×1mA=9.3V 输出范围为Uom=min(R′LIc, Uce) =2.7V Au=-βRc/rbe=-100×2.7kΩ/2.7kΩ=-100,倒推输入电压极限幅度为2.7V/100=27mV,实际输入电压幅度为1.414×27mV=38mV,故输出发生截止失真,顶部削平,答案选B。 此题05~07供配电连续考了3年,13年又考了一次!

2008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第21题 解 电压放大倍数分母用Ui,意思就是要计算自身电压放大倍数 答案选D 计算rbe需要Ucc,但本题rbe已经给定,故应直接用rbe计算Au

无论C1小或C2小,都会影响低频特性。基本共射放大器频率特性函数就反映了这个事实 3. 下限频率和上限频率 输入耦合电容C1串联在信号源内阻与放大器输入电阻中间,影响信号源电流。频率越低,电容容抗越大,信号源电流及基极电流就越小,几乎无信号可放大,犹如无米之炊,电压增益就要降低。 图3.1.3(d) 基本共射放大器交流通路 输出耦合电容C2与负载电阻串联,与安伏变换器并联。频率越低,电容容抗越大,电容及负载电阻这一路分流就越小,犹如肥水流进他人田,结果负载电压增益也要降低。 无论C1小或C2小,都会影响低频特性。基本共射放大器频率特性函数就反映了这个事实

3. 下限频率和上限频率的分析计算 基本共射放大器频率特性函数、时间常数及转折频率 (3.1.20) τ1=(rs+ri)C1,ω1=1/τ1,f1=ω1/2π=1/2πτ1 (3.1.21) τ2=(ro+RL)C2,ω2=1/τ2,f2=ω2/2π=1/2πτ2 (3.1.22) τ1=(rs+ri)C1叫做输入侧时间常数, f1=1/2πτ1为一号转折频率 τ2=(ro+RL)C2叫做输出侧时间常数,f2=1/2πτ2为二号转折频率 1) 根据耦合电容分析计算下限频率 电容耦合放大器下限角频率ωL近似计算公式 (万能公式) (3.1.23) 这种根据放大器输入、输出电阻ri、ro计算下限频率的方法对三种组态BJT及FET放大器都是通用的。熟记ri、ro和Auz的计算及上式,就掌握了放大器下限频率计算。

通常周期的倒数就是频率。 为啥RC电路的时间常数τ=RC的倒数不是频率而是角频率呢? 设电容电压u=√2Usin2πft=√2Usinωt,其电荷q=Cu,则电流i=dq/dt=Cdu/dt=√2UωCcosωt,与i=√2Icosωt对照可看出,UωC就是电流有效值I,即UωC=I,再与U/R=I对比即知ωC=1/R,即1/RC=ω。

例3.1.6 图3.1.7基本共射放大器ri=0.5kΩ,rs=0.5kΩ,C1=C2=10μF,Rc=RL=1kΩ,试计算放大器下限频率fL。 解 τ1=(rs+ri)C1=(0.5+0.5)×10ms=10ms,ω1=1/τ1=1/0.01s=100/s τ2=(Rc+RL)C2=(1+1)×10ms=20ms,ω2=1/τ2=1/0.02s=50/s fL=ωL/2π=117.4/6.283Hz=19Hz,

图3.1.10 τ1与τ2相差很大时基本共射放大器的波德图的对数幅频特性图 2) 根据波德图确定下限频率 例3.1.8 图3.1.7基本共射放大器波德图如图3.1.10,试根据波德图推算上下限频率。 解 波德图渐近线与中频水平线的交点频率叫做转折频率。低频渐近线以20dB/dec升高,转折频率处增益下降3dB,正符合频带下限条件,低频转折频率就是下限频率。高频渐近线以20dB/dec下降,转折频率处增益下降3dB,正符合频带上限条件,高频转折频率就是上限频率。故fL=100Hz,fH=100kHz。详见9.1节 图3.1.10 τ1与τ2相差很大时基本共射放大器的波德图的对数幅频特性图

图3.1.11 τ1=τ2时基本共射放大器的波德图的对数幅频特性图 例3.1.9 图3.1.7基本共射放大器波德图如图3.1.11,τ1=τ2,要求 (1) 试根据波德图推算上下限频率; (2) 用解析法计算下限频率。 解 高频渐近线以20dB/dec下降,高频转折频率就是fH=100kHz 图3.1.11 τ1=τ2时基本共射放大器的波德图的对数幅频特性图 (1) 低频渐近线以40dB/dec升高,低频转折频率处增益下降6dB,不符合频带下限条件,如虚线所示,能估计下限频率高于转折频率。但究竟高多少,需要借助解析计算。 (2) τmin=τmax=τ1,f1=f2=100Hz,照式(3.1.23)计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