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酶的生物合成与发酵生产 提取分离法 微生物细胞发酵产酶 酶的生产方法 生物合成法 植物细胞发酵产酶 化学合成法 动物细胞发酵产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主题二 生命的基础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化学组成 功能 成分 结构 基质 细胞器 结构 功能.
Advertisements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第36章、RNA合成 36.1 基因转录需要DNA依赖性的RNA聚合酶 36.2 RNA合成涉及三个过程:起始,延伸和终止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第 十 三 章 基因表达调控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第三部分 基因信息的传递 遗传中心法则 复制 转 录 翻 译 DNA 蛋白质 RNA 反(逆)转录 复制.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DNA复制 DNA的复制机制 DNA的半保留复制 亲代DNA分子每一条链各自作为模板,合 成一条互补链,新合成的两条链中一条是旧链,一条为新链。 1958年Matthew Messelson and Franklin Stahl 用令人信服的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
基础分子生物学.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彻底搞清楚promoter, exon, intron, and UTR
第十一章 核糖体(ribosome) 第一节 核糖体的类型与结构 第二节 多聚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 一、核糖体的基本类型与化学组成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八章 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 第一节 基因表达调控概述 一.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调节控制机制,使细胞中基因表达
第十六章 基因表达调控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因的含义,以及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 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转录、翻译的含义、过程)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20讲 基因的表达 长阳一中 黄家国.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mRNA 转录、翻译和DNA复制的区别 细胞核 细胞核 转录 翻译 DNA复制 场所 模板 原料 信息传递 时间 产物 生长发育过程中
第四章 基因表达的调控.
蛋 白 质 的 生 物 合 成 Protein Biosynthesis
第三章 微生物 代谢调节.
复习——基因的表达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4章 第1节 平冈中学 余 琼.
RNA Biosynthesis ( Transcription )
课程安排-2015年秋学期 周数 日期 授课内容 授课形式 作业 1 绪论 讲解+视频 2 第1章 讲解+课堂讨论 3 国庆节放假 4 5
第二节 营养物质对代谢的调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一般在其生长环境中营养物质的供给收到限制,或与它种微生物竞争营养物质时才产生的代谢产物。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课时) 高二年级(理) 教师姓名:葛红.
第六章 外源基因的表达.
第十三章 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核酸和核苷酸不是营养上的必需成分。首先,核苷酸很少能被细胞直接从外界摄取,而主要是利用少数几种氨基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核糖-5-磷酸、CO2等作为原料从头合成的,或者利用细胞内的游离碱基或核苷进行补救合成。其次,核酸的降解也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Control Points of Gene Regulation
第33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hapter 13 Biosynthesis of Protein
第十二章蛋白质生物合成 (翻译) Protein Biosynthesis (Translation)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中心法则指出,遗传信息的表达最终是合成出具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种以mRNA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到多肽链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就好象以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的情形相似,所以称以mRNA为模板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为翻译(translation)。 翻译过程十分复杂,需要mRNA、tRNA、rRNA和多种蛋白因子参与。在此过程中mRNA为合成的模板,tRNA为运输氨基酸工具,rRNA和蛋白质构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蛋白质合成的方向为N—C端。
第十二章 核糖体.
Escherichia coli to decompose polluted water and sludge
第8章 遗传密码 8.1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第二节 受 体.
第十三章 RNA生物合成和加工 第一节 DNA指导下RNA的合成(转录) 第二节 RNA转录后加工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十六章 基因表达调控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药物的跨膜转运.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基因表达的调控.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遗传信息的表达——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乐清市三中 徐岳敏.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基因信息的传递.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第三节 转录后修饰.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复活的场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 (转录).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生物化学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酶的生物合成与发酵生产 提取分离法 微生物细胞发酵产酶 酶的生产方法 生物合成法 植物细胞发酵产酶 化学合成法 动物细胞发酵产酶

第一节 酶生物合成及调节 一、酶的生物合成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DNA 复制 转录 逆转录 蛋白质 RNA 翻译 第一节 酶生物合成及调节 一、酶的生物合成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转录传递给RNA,再由RNA 蛋白质 翻译 转录 逆转录 复制 DNA RNA

(一)RNA的生物合成--转录(transcription) 定义 以DNA为模板,以核苷三磷酸为底物,在RNA聚合酶(转录酶)的作用下,生成RNA分子的过程。 .

转录模板 反意义链:指导转录作用的一条DNA链 有意义链:无转录功能的一条DNA链. DNA 5´ 3´ 3´ 5´ 模板链(template strand)反意义链(antisense strand) 启动子(promotor) 终止子(terminator) 5´ 3´ 3´ 5´ DNA 编码链 (coding strand) 有意义链(sense strand) 反意义链:指导转录作用的一条DNA链 有意义链:无转录功能的一条DNA链.

RNA在DNA模板上的生物合成 有意义链 反意义链 RNA聚合酶 PPi UTP RNA GTP ATP CTP UTP 5’ 5’ 3’ T C G A G T A C A G C T C A T G 反意义链 RNA聚合酶 C G A G U A C G C A U 3’ PPi UTP RNA 5’ GTP ATP CTP UTP RNA在DNA模板上的生物合成

RNA的转录过程(三步) 1.起始 2.延长 3.终止

E. coli的RNA聚合酶是由四种亚基组成的五聚体( 2   ) 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DDRP) E. coli的RNA聚合酶是由四种亚基组成的五聚体( 2   ) 起始因子

RNA合成过程 离开 起始  双链DNA局部解开  5 5  磷酸二酯键形成  3 5 延长阶段 5 3  3 5 启动子(promotor) 终止子(terminator) RNA聚合酶 起始  双链DNA局部解开  5 5  磷酸二酯键形成  离开 3 5 延长阶段 5 3  3 5  解链区到达基因终点  终止阶段 5 3 RNA

RNA链的延伸图解 3´ 5´ RNA-DNA杂交螺旋 聚合酶的移动方向 新生RNA 复链 解链 有义链 模板链(反义链) 延长部位

(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translation) 定义 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底物,在核糖体上通过各种tRNA、酶和辅助因子的作用,合成多肽链的过程。

酪 酪氨酰- tRNA 5’ 反密码 AUG GUU UAC ACA mRNA 5’ 3’ 密码与反密码的碱基配对

给 位 (P位) 受 位 (A位) 蛋 苏 大亚基 小亚基 UGU 5’ AUG ACA GUU 3’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大肠杆菌) 氨基酸的活化 肽链合成的起始 肽链的延伸 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

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 反应式: AA + tRNA + ATP 氨酰-tRNA+AMP+PPi 对于E.coli而言,肽链合成时的第一个氨基酸都是甲酰甲硫氨酸(fMet)。

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三阶段) 1、起始阶段 2、延伸阶段 3、终止阶段

肽链合成的起始阶段 1.mRNA与小亚基结合:形成30S-mRNA-IF3复合物 2.AUG与蛋氨酰-tRNA结合: 3.大小亚基结合 fMet-tRNA-IF2-GTP fMet-tRNA正好位于mRNA的起始密码子上(AUG)。 3.大小亚基结合 IF1 30S起始复合物

肽链合成的起始阶段 mRNA 小亚基 蛋氨酰tRNA 给位 受位 蛋 蛋 大亚基 GTP GDP+Pi AUG ACA 5’ 3’ UAC

肽链合成的延伸阶段 1.进位:氨基酰-tRNA进入受位; 2.转肽:形成肽键,在转肽酶作用下,给位与 受位结合; 3.移位:核蛋白体向3’端移动一个密码子的 位置,空出受位,不断地进位、转肽、 移位,使肽链延长。

苏 蛋 蛋 苏 起始复合体 进位 蛋 蛋 苏 苏 移位 转肽 GTP GDP+Pi Mg+ K+ GDP+Pi GTP UGU UAC AUG ACA AUG ACA GUU 3’ 5’ 3’ GTP GDP+Pi 5’ 起始复合体 进位 Mg+ K+ 蛋 蛋 苏 苏 UGU UAC UGU AUG ACA GUU AUG ACA GUU 3’ 5’ 3’ GDP+Pi GTP 5’ 移位 转肽

肽链合成的终止阶段 1.出现终止密码并与终止因子结合; 2.肽键水解,多肽释放; 3.tRNA,mRNA,大小亚基解离.

肽链 终 终 终 终 UAC UAC AUG UAA AUG UAA 5’ 3’ 5’ 3’ 5’ 3’ UAC UAC AUG UAA

二、酶生物合成的调节 定义:通过调节酶合成的量来控制微生物代谢速度的调节机制,是在基因转录水平上进行的。 意义:通过阻止酶的过量合成,节约生物合成的原料和能量。

(一)基因调控理论 Jacob and Monod的操纵子学说(operon theory) 操纵子——基因表达的协同单位 操纵子 结构基因(编码蛋白质, structural gene, S) 控制部位 操纵基因(operator gene, O) 启动子(promotor gene, P)

基因操纵子调节系统示意图 操纵子 调节基因 启动基因 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 DNA 控制区 信息区 转录 (-) RNA聚合酶 (+) 转录 调节基因 启动基因 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 DNA 转录 (-) RNA聚合酶 (+) 转录 翻译 mRNA 翻译 阻遏蛋白 蛋白质 诱导剂 操纵子 控制区 信息区

调节基因(regulator gene): 可产生一种组成型调节蛋白(regulatory protein) (一种变构蛋白),通过与效应物(effector) (包括诱导物和辅阻遏物)的特异结合而发生变构作用,从而改变它与操纵基因的结合力。 调节基因常位于调控区的上游。

启动基因(promotor gene)(启动子): 有两个位点: (1)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2)cAMP-CAP的结合位点。 CAP:分解代谢产物基因活化蛋白(catabolite gene activator protein),又称环腺苷酸受体蛋白(cAMP receptor protein,CRP)。 只有cAMP-CRP复合物结合到启动子的位点上,RNA聚合酶才能结合到其在启动子的位点上,酶的合成才能开始。 cAMP-CRP复合物的作用示意图

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 操纵基因(Operater gene): 位于启动基因和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碱基顺序,能特异性地与调节基因产生的变构蛋白结合,操纵酶合成的时机与速度。 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 决定某一多肽的DNA模板,与酶有各自的对应关系,其中的遗传信息可转录为mRNA,再翻译为蛋白质。

(二) 酶合成调节的类型 1.诱导 (induction) 组成酶:细胞固有的酶类。 诱导酶:是细胞为适应外来底物或其结构类似 物而临时合成的一类酶。 2.阻遏 (repression) 分解代谢物阻遏(catabolite repression) 反馈阻遏(feedback repression)

(三)酶合成的调节机制 1. 酶合成的诱导 加进某种物质,使酶生物合成开始或加速进行。 酶合成诱导的现象: (三)酶合成的调节机制 1. 酶合成的诱导 加进某种物质,使酶生物合成开始或加速进行。 酶合成诱导的现象: 已知分解利用乳糖的酶有: -半乳糖苷酶; -半乳糖苷透过酶;硫代半乳糖苷转乙酰酶。 实验:(1)大肠杆菌生长在葡萄糖培养基上时,细胞内无上述三种酶合成; (2)大肠杆菌生长在乳糖培养基上时,细胞内有上述三种酶合成; (3)表明菌体生物合成的经济原则:需要时才合成。

诱导 A、乳糖操纵子的结构 B、乳糖酶的诱导 基 因 关 闭 启动子 乳糖结构基因 调节基因 操纵基因 R P O LacZ LacY Laca 基 因 关 闭 mRNA 阻遏蛋白(有活性) B、乳糖酶的诱导 P LacZ LacY Laca 调节基因 操纵基因 乳糖结构基因 启动子 O R mRNA mRNAZ mRNAY mRNAa 基 因 表达 阻遏蛋白(无活性) 乳糖 阻遏蛋白(有活性)

2.末端产物阻遏 由某代谢途径末端产物的过量累积引起的阻遏。 酶合成阻遏的现象: 实验: (1)大肠杆菌生长在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上时, 检测到细胞内有色氨酸合成酶的存在; (2)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色氨酸,检测发现细胞内色氨酸合成酶的活性降低,直至消失。 (3)表明色氨酸的存在阻止了色氨酸合成酶的合成,体现了菌体生长的经济原则:不需要就不合成。

色氨酸操纵子——酶的阻遏 代谢产物与阻遏蛋白结 合,使之构象发生变化 与操纵基因结合,结构基 因不能表达 阻遏蛋白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 结构基因 结构基因 操纵基因 操纵基因 调节基因 调节基因 mRNA 辅阻遏物 酶蛋白 代谢产物与阻遏蛋白结 合,使之构象发生变化 与操纵基因结合,结构基 因不能表达 阻遏蛋白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 结构基因表达

代谢产物与阻遏蛋白结合,从而使阻遏蛋白能够阻挡操纵基因,结构基因不表达 A.有活性阻遏蛋白 操纵基因 启动基因 调节基因 结构基因 阻遏蛋白(有活性) 阻遏蛋白阻挡操纵基因结构基因不表达 酶的诱导和阻遏操纵子模型 B.有活性阻遏蛋白加诱导剂 诱导物 诱导物与阻遏蛋白结合,使阻遏蛋白不能起到阻挡操纵基因的作用,结构基因可以表达 酶蛋白 mRNA C.无活性阻遏蛋白 阻遏蛋白不能跟操纵基因结合, 结构基因可以表达 阻遏蛋白(无活性) 酶蛋白 mRNA D.无活性阻遏蛋白加辅阻遏剂 代谢产物与阻遏蛋白结合,从而使阻遏蛋白能够阻挡操纵基因,结构基因不表达 代谢产物

酶合成的诱导与阻遏操纵子模型调控作用对比 调控方式 阻遏蛋白 添加物 与操纵基因结合 阻遏效应 举例 酶的诱导 有活性 - + 不转录, 继而不翻译 诱导物 转录, 继而翻译 乳糖操纵子 酶的阻遏 无活性 阻遏物 色氨酸操纵子

3.分解代谢物阻遏 指细胞内同时有两种分解底物(碳源或氮源)存在时,利用快的那种分解底物会阻遏利用慢的底物的有关酶合成的现象。 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并非由于快速利用的甲碳源本身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通过甲碳源(或氮源等)在其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代谢物所引起的阻遏作用。

分解代谢物阻遏现象: 实验: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上生长,优先利用葡萄糖。待葡萄糖耗尽后才开始利用乳糖,产生了两个对数生长期中间隔开一个生长延滞期的“二次生长现象”(diauxie或biphasic growth)。 这一现象又称葡萄糖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葡萄糖降解物阻遏了分解乳糖酶系的合成。此调节基因的产物是环腺苷酸受体蛋白(CRP),亦称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CAP)。

CAP: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catabolic gene activation protein) 分解代谢物阻遏 CAP基因 CAP结合部位 结构基因 R T P O LacZ LacY Laca T 基 因 表达 RNA聚合酶 mRNAZ mRNAY mRNAa mRNA CAP cAMP -CAP 葡萄糖 分解代谢产物 腺苷酸环化酶 磷酸二酯酶 ATP cAMP 5'-AMP 抑制 激活 葡萄糖降解物与cAMP的关系 降低cAMP浓度 cAMP 使CAP呈失活状态 CAP: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catabolic gene activation protein)

三、提高酶产量的策略 (一)菌种选育(一劳永逸) (1) 使诱导型变为组成型——选育组成型突变株 (2)使阻遏型变为去阻遏型 1.诱变育种 (1) 使诱导型变为组成型——选育组成型突变株 (2)使阻遏型变为去阻遏型 选育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解除反馈阻遏 选育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 解除分解代谢物阻遏——选育抗分解代谢阻遏突变株 2. 基因工程育种

(二)条件控制 1. 添加诱导物 2. 降低阻遏物浓度 酶的底物类似物最有效。 产物阻遏 添加阻止产物形成的抑制剂 避免使用葡萄糖 除去终产物 产物阻遏 添加阻止产物形成的抑制剂 避免使用葡萄糖 分解代谢物阻遏 避免培养基过于丰富 添加一定量的cAMP

3.添加表面活性剂 4. 添加产酶促进剂 表面活性剂 Tween-80 非离子型 增加细胞通透性 TritonX-100 离子型 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表面活性剂 Tween-80 非离子型 增加细胞通透性 TritonX-100 4. 添加产酶促进剂

第二节 酶发酵动力学 一、细胞生长动力学 在分批培养(batch culture)过程中,细胞生长一般要经历延迟期、指数生长期、减速期、静止期和衰亡期5个阶段。

细胞生长曲线 O-A 延迟期 A-B指数生长期 B-C减速期 C-D 静止期 D-E 衰亡期

营养物浓度(生长限制基质浓度)和生长速率之间的动力学关系:Monod模型 µ:比生长速率(1/h) (specific growth rate) µmax:最大比生长速率(1/h) S:营养物浓度(生长限制基质浓度) 克/L Ks:莫诺德常数或饱和常数或营养物利用常数 克/L,或 mol/L

二、产酶动力学 (一) 酶生物合成的模式 根据酶的合成与细胞生长之间的关系,可将酶的生物合成分为3种模式,即: 同步合成型 生长偶联型—— 中期合成型 部分生长偶联型——延续合成型 非生长偶联型 —— 滞后合成型

1. 生长偶联型(又称同步合成型) 特点:酶的合成可以诱导,但不受分解代谢物阻遏和反应产物阻遏。 酶的生物合成与细胞生长同步。 特点:酶的合成可以诱导,但不受分解代谢物阻遏和反应产物阻遏。 当去除诱导物、细胞进入平衡期后,酶的合成立即停止,表明这类酶所对应的mRNA很不稳定。

生长偶联型中的特殊形式——中期合成型 酶的合成在细胞生长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而在细胞生长进入平衡期以后,酶的合成也随着停止。 特点:酶的合成受产物的反馈阻遏或分解代谢物阻遏。 所对应的mRNA是不稳定的。 枯草杆菌碱性磷酸酶合成曲线

2.部分生长偶联型(又称延续合成型) 酶的合成在细胞的生长阶段开始,在细胞生长进入平衡期后,酶还可以延续合成较长一段时间。 特点:可受诱导,一般不受分解代谢物和产物阻遏。 所对应的mRNA相当稳定。 黑曲霉聚半乳糖醛酸酶合成曲线

3. 非生长偶联型(又称滞后合成型) 只有当细胞生长进入平衡期以后,酶才开始合成并大量积累。许多水解酶的生物合成都属于这一类型。 特点:受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 所对应的mRNA稳定性高。 黑曲霉酸性蛋白酶合成曲线

总结:影响酶生物合成模式的主要因素 2)培养基中阻遏物的存在 高:可在细胞停止生长后继 1)mRNA的稳定性 续合成酶 差:随着细胞停止生长而终 止酶的合成 2)培养基中阻遏物的存在 不受阻遏:随着细胞的生长而开始酶的合成。 受阻遏:细胞生长一段时间或平衡期后,酶才开始 合成。

酶生产中最理想的合成模式: 延续合成型:发酵过程中没有生长期和产酶期的明显差别。细胞开始生长就有酶的产生,直至细胞生长进入平衡期后,酶还可以继续生成一段时间。 对于: 同步合成型:提高对应的mRNA的稳定性,如降低发酵 温度 。 滞后合成型:尽量减少甚至解除分解代谢物阻遏,使 酶的合成提早开始。 中期合成型:要在提高mRNA稳定性以及解除阻遏两方 面努力。

(二) 产酶动力学 一般产酶动力学方程可表达为: 式中 X——细胞浓度(g /L) ——细胞比生长速率(h-1) ——生长偶联的比产酶系数(IU/g) ——非生长偶联的比产酶速率(IU/(gh)) E——酶浓度(IU/L) t——时间(h)

生长偶联型 部分生长偶联型 非生长偶联型

第三节 微生物发酵产酶 一、产酶微生物的分离和选育 1.优良产酶菌种应具备的条件 (1)酶产量高 (2)易培养(生长速率高、营养要求低) (3)遗传性能稳定,不易退化 (4)易分离提纯 (5)安全可靠(不是致病菌)

2.常用的产酶微生物 Escherichia coli Pseudomonas Bacillus subtilis Micrococcus Streptococcus Streptomyces Aspergillus niger Aspergillus oryzae Monascus Penicillium Trichoderma Rhizopus Mucor Absidia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andida

3. 产酶微生物的分离和筛选 1)样品的采集:从富含该酶作用底物的场所采集样品 2)富集培养: 投其所好,取其所抗 3)分离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pure culture)。 4)初筛:选出产酶菌种,以多为主。 5)复筛:选出产酶水平相对较高的菌株,以质为主。

-淀粉酶的筛选

蛋白酶产生菌的获得方法 应用含酪蛋白的培养基

4.产酶微生物优良菌种的选育 诱变育种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二.微生物发酵产酶方法 1.固体培养:特别适合于霉菌培养 2.液体培养: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 3.固定化细胞 :需要特殊的固定化细胞反应器

三.微生物酶的类型 1.胞外酶:大多是水解酶(如淀粉酶、蛋白酶、 纤维素酶、果胶酶),是微生物为了利用环境中的大分子而释放到细胞外的,即使胞外浓度很高,胞内也能维持较低水平,受到的调节控制少。 2.胞内酶:指合成后仍留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酶,酶活性和浓度受到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的调控。

酶发酵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

第四节 动、植物细胞培养产酶 与微生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需采用各自不同的培养工艺。

动物细胞模式图

植物细胞结构

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胞的特性比较 细胞种类 植物细胞 微生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大小/um 200~300 1~10 10~100 倍增时间/h ﹥12 0.3-6 ﹥15 营养要求 简单 复杂 光照要求 大多数要求 不要求 对剪切力 敏感 大多数不敏感 非常敏感 主要产物 色素、药物、香精、酶等 醇、有机酸、氨基酸、抗生素、核苷酸、酶等 疫苗、激素、单克隆抗体、酶等

三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有: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生产周期比微生物长。 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的营养要求较简单。 植物细胞的生长以及次级代谢物的生产要求一定的光照。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对剪切力敏感。 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细胞的主要目的产物各不相同。

一、植物细胞培养产酶 1.植物细胞培养的特点 2.培养基特点 应用最广的是MS培养基和LS培养基 MS培养基是1962年由Murashinge和Skoog为烟草细胞培养而设计的培养基。LS培养基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3.培养方法:——悬浮细胞培养 ①细胞株的建立;外植体与愈伤组织 ②扩大培养; ③大罐培养;

外植体: 愈伤组织: 从植株取出,经过预处理后,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组织(包括根、茎、叶、芽、花、果实、种子等)的片段或小块。 将上述外植体植入诱导培养基中,于25℃左右培养一段时间,从外植体的切口部位长出小细胞团。

外植体 水稻的外植体(幼胚)和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

4. 培养条件的影响与控制 (1)温度 (2)pH (3)通气与搅拌 (4)光照的控制 (5)前体的添加(饲喂) (6)诱导子(elicitors)的应用

5.植物细胞培养产酶实例 (1)大蒜愈伤组织的诱导 以大蒜细胞培养生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例 (1)大蒜愈伤组织的诱导 选取结实、饱满、无病虫害的大蒜蒜瓣,去除外皮,先用70%乙醇消毒20s,再用0.1%升汞消毒10min,然后无菌水漂洗3次。 在无菌条件下,切成0.5cm3的小块,植入含有3mg/L 2,4-D和1.2mg/L 6-BA 的半固体MS培养基中,在25℃,600lux,12h/d光照条件下培养18d,诱导得到愈伤组织,每18天继代一次。

(2)大蒜悬浮细胞培养 将上述在半固体MS培养基上培养18d的愈伤组织,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含有3mg/L 2,4-D和 1.2mg/L 6-BA (苄基腺嘌呤) 的液体MS培养基中,加入灭菌的玻璃珠,25℃,600lux,12h/d光照条件下震荡培养18d,使愈伤组织分散成为小细胞团或单细胞。 然后在无菌条件下,经过筛网将小细胞团或单细胞转入含有3mg/L 2,4-D和1.2mg/L 6-BA 的液体MS培养基中,25℃,600lux,12h/d光照条件下震荡培养18d。

(3)酶的分离纯化 细胞培养完成后,收集细胞,经过细胞破碎、提取、分离得到超氧化物歧化酶。

二、动物细胞培养产酶 1.动物细胞培养的特点 细胞生长速度慢。(需添加抗生素) 细胞体积大,无细胞壁保护,对剪切力敏感。 二、动物细胞培养产酶 1.动物细胞培养的特点 细胞生长速度慢。(需添加抗生素) 细胞体积大,无细胞壁保护,对剪切力敏感。 反应过程成本高,产品价格贵。 细胞具有锚地依赖性。 原代细胞一般繁殖50代。

2.培养基 ①天然培养基 ②合成培养基 ③无血清培养基

3.培养方法 (1)悬浮培养(suspension culture) (2)贴壁培养(anchorage-dependent culture) (3)贴壁-悬浮培养(pseudo-suspension culture) 微载体培养(microcarrier culture) 包埋(entrapment)和微囊(microencapsulation)培养 结团培养(aggregate culture)

4.培养条件的影响与控制 (1)温度:一般控制在36.5℃. (2)pH值:一般控制在7.0-7.6的微碱性范围内。 (3)渗透压: 应与细胞内渗透压相同。 (4)溶解氧:根据情况随时调节。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