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7—19世纪) 英    美 法 德 选修:日本 俄国.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LOGO 各单位迎接评估准备工作要点介绍 ——各单位评估联络员工作会议 二OO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 迎接评估专家入校考察基本日程安排简介  各单位需要积极准备的工作分解介绍  各单位建设工作中需要注意之处说明.
Advertisements

再议全国卷,促高二教学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高中物理备课组长 周兆棠 一.近五年 “ 新课标Ⅰ卷 ” 考试情况分析 1. 试题结构特点: 8 道选择 2 道实验 2 道计算 1 道选考( 3 选 1 模式) 48 分 选择题特点: 8 道选择题 4 个在必修模块 跨模块题目在
九十五年國文科命題知能 研習分享.
2016年浙江省衢州市 事业单位 综合基础知识 刘洁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明确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意义,确立依据及其分类,掌握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1
人口与环境 邯郸市第一中学 王贺渠 2015年4月2日.
概率.
「肝」淨的彩色人生 認識肝臟與肝炎防治.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二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进行简答。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与教材配套的应试指导,基于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练”.
智力測驗 答題技巧及經驗談.
考点二 政治文明 ——英法美代议制民主的确立.
第七章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本章重点:   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销售净利率、基本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股利支付率的概念计算以及分析评价。 难点: 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的计算与应用;对影响盈利能力的其他因素的理解。
第六章 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第十章《票据法》.
2015年浙江省龙游县事业单位公告解读 综合基础知识 浙江 朱瑞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精品课程 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
第3课 收复新疆.
第五章 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案例分析题 主讲蔡影.
第十章 会计档案 本章主要介绍了五方面的内容:(1)会计档案的概念和内容;(2)会计档案归档;(3)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4)会计档案的查阅、复制和交接;(5)会计档案的销毁 本章属于非重点章, 三年试卷中所占分值各为6分、7分、7分。
1.6 中国人口迁移.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系列课件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当我们深陷房价的困扰 食品安全却令人担忧.
8 会计报表分析和决策.
第十一单元 第24讲   第十一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季延中学 许玉坤.
全 国 教 育 经 费 统 计 报 表 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2011年12月 主讲人:焦叶飞 去除PPT模板上的--无忧PPT整理发布的文字
第四节 会计监督.
2015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 第一讲 考研试题分析 主讲教师:李阅民.
第十七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三章 会计账务处理流程 第一节 会计循环 第二节 会计凭证 第三节 会计账簿 第四节 期末账项调整 第五节 会计报表 第六节 账务处理程序.
企业所得税.
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授课教师 张爱岭 辉县市第一初级中学 政治教研组 2013年11月27日.
安全系着你我他 安全教育知识竞赛.
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 学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 平湖市叔同实验小学  俞军.
9.1 抽签的方法合理吗.
刑法分论5-2 周铭川.
省级精品课程《产品技术创新》 第3讲 创造性思维 主讲:李 颖 TEL
线索一 线索二 复习线索 专题五 线索三 模块二 第二部分 考点一 高考考点 考点二 考点三 配套课时检测.
第20讲 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8.2 严守法律.
《做自立自强的人》单元复习.
第二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2.0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 2.3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2017年9月10日星期日.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课标版 政治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二章生态系统复习.
第 十一 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动物激素的调节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B级)
師說 總複習.
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培训 ——道路运输业.
2012版中考二轮复习历史精品课件北师大版 (含2011中考真题) 专题五世界近代史
第七章 财务报告 主讲老师:王琼 上周知识回顾.
公民與社會第二冊 第三章 政府的體制.
数 学 新课标(沪科) 九年级下册.
乘法公式 (1) 乘法分配律 (2) 和的平方公式 (3) 差的平方公式 (4) 平方差公式.
第三编 专利法.
结束 放映 1.1 数制及编码 数制及其转换 编码 返回 2019/5/1.
11月 27 中三級家長會 2016 講題: 334 新高中課程 及 本校選科機制.
基础会计.
3.3 用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其他的组合逻辑电路 返回 用数据选择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用译码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第四章 消费税法律制度 经济法基础 模板来自于
直线运动习题精选(总分50分)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流 V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 流 V电源。
美菱的创新.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总论 主讲:孙文静
2-2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专题八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7—19世纪) 英    美 法 德 选修:日本 俄国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英国 君主立宪制 美国 总统共和制 法国 民主共和制 德国 君主立宪制 分别通过什么方式确立?

1871年宪法 国别 1640—1688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标志: 1689年的《权利法案》 英国 独立战争(1776年开始),确立标志: 知识回顾 国别 政体的确立方式和标志 1640—1688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标志: 1689年的《权利法案》 英国 独立战争(1776年开始),确立标志: 美国 1787年宪法 1789—1870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标志: 法国 1875年宪法 王朝战争,确立标志: 1871年宪法 德国

1.英国1882年制定关于议会议事程序《普通规程》: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这表明英国(  ) A.内阁掌握立法权 B.政治民主化的退化 C.行政权力的上升 D.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C

2.1649年,当查理一世被处死时,数以万计的英国民众齐声痛哭;1660年,查理二世回国时,英国民众夹道欢迎;1688年,威廉和玛丽登陆英国也同样受到民众的欢迎。据此反映英国(  ) A.受历史传统影响大 B.民众民主意识淡薄 C.君主立宪制确立艰难 D.君主专制影响深远 A

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与完善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1.确立背景 2.确立标志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与完善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2.两党制的形成 3.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范围不断扩大)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五)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宏观)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 历史传统: 经济基础: 阻碍因素: 13C《大宪章》形成有限君主传统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根本原因) 国王鼓吹“君权神授”,“实行专制(直接原因) 政治保障: “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建立共和国 1649年 革命开始 1640年 内战 1642—1648 护国政体 (克伦威尔独裁)1653年 复辟 1660年 光荣革命 1688年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意义: (1)内容 2.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 确立议会主权至上; 法律高于王权 限制王权(从立法、财政等方面限制) (2)意义: ①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②使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与完善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2)特点: (1)确立过程: ①18世纪,国王逐渐退出内阁,首相产生。 ②18、19世纪,逐渐确立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③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最终确立下来。 (2)特点: ①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上台组阁; ②内阁和首相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③内阁向议会负责; ④若议会对内阁不信任,则内阁下台或宣布解散议会

【拓展】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1.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2.组阁: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 3.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 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 4.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

2.两党制的发展 新贵族 城市商人 金融家 土地贵族 国教僧侣 托利党 辉格党 1832年 贵族 其他阶层 工商业资产阶级 保守党 自由党 20世纪初 保守党 工党 19世纪中期,两党轮流执政标志两党制形成

3.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范围不断扩大) 民 主 范 围 扩 大 选 举 权 的 扩 大 (1)内容: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议会更多席位。 (2)影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民 主 范 围 扩 大 选 举 权 的 扩 大 代议制下民主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1832年议会改革: 1867年议会改革: 1884年议会改革: 1918年 1928年 1969年 20世纪初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 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首次超过半数。 (里程碑)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21岁以上女子和男子享有平等的选举资格。 男女均降至18周岁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君主统而不治; 2.以民主代议制为基础,权力中心在议会, 3.以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核心,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4.首相—最高行政首长,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英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内 阁(首相) 君主 下院 上院 (行政权) 组 成 议 会 (权力中心 立法权) 选 民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内 阁(首相) 形 式 任 命 君主 多数 组阁 负 责 任 命 下院 组 成 议 会 上院 选 举 (权力中心 立法权) (贵族世袭) 选 民

【拓展】 英国议会中的上院与下院之分 (1)上院的议员不是由选举产生的,而是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离任首相等组成,无任期限制。上院保留尊严和荣誉,权力相当有限。 (2)下院议员通过普选、平等、直接、秘密的方式进行选举。下院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等一切大权,是政治权力中心。

【拓展】英国议会地位日益衰落的原因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内阁行政权力扩张,特别是在战争期间,内阁加强了立法职能和对议会的支配。 (2)社会发展形势变化:英国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内政外交事务增多。内阁利用议会多数党的优势垄断了议会几乎全部立法提案权。 (3)议会自身工作方式的不足:议会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决策技术性和专业性强的变化,不能高效率地作出决策,而内阁因其自身人少易集中商讨决策的优势,日益成为决策中心。 设问:国王是怎样一步步成为虚君的?

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 1.对英国: ①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②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③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 2.对世界: 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

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影响 【拓展版理解】 1.政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经济: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对外:加紧了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4.文化: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5.范例: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模式,后来有不少国家采用了这一模式。

【探究1】根据材料一,思考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 【论从史出】材料一:大不列颠国通过“光荣革命”驯服了专制王权,使得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探究1】根据材料一,思考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 提示:材料中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采用了渐进的、温和的、变革的方式。

材料二:(2016·全国卷Ⅰ·T33改编)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探究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安妮女王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提示:不符合。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从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等方面对王权作出了限制,确立了议会主权,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但1702年安妮女王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职务的做法违背了法律规定,这说明君主立宪制还需要完善。同时体现了英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是一个渐进、长期的过程。

(五)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宏观) 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例如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 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温和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

小结:本课记忆法则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发展、完善过程。 1.一条主线: 2.两个趋势: 君主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及内阁权力不断增强。 :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3.三个转移 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政治权利由贵族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

3.(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项法规(  ) A.扩大了国王的权力 B.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 C.破坏了光荣革命果实 D.利于责任内阁制建立 D

变式 4.(2018·河南示范高中模拟)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对中世纪以来的政治原则“国王不能犯错误”有了新的解释:国王的错误应由签署该项决定的大臣负责。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B.奉行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 C.限制王权获得了重大进展 D.国王享有不被法律追责的权力 C

5.英国首相制度出现以后,以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 (  ) A.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可能 B.反映出议会失去了立法权 C.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 D.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 A

6.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民主政治也随之扩张,政治制度再改变却未爆发革命。议会自身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这使得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机会。如此,便形成了对国家问题的解决机制。这一机制(  ) A.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 B.使国王丧失国家元首的地位 C.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D.保证了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 A

7.(2013·江苏单科·T16)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D

争鸣 材料: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是中外史学界中一个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它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宫廷政变,就是说它只是更换了一个国王;还有人认为它是荷兰执政者威廉为篡夺英国王位而策划的一次政治阴谋。 ——摘自程汉大《光荣革命与英国中央权力结构的变化》 你同意材料中的哪种观点,运用所学知识给予说明。(要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答案:观点一:同意“‘光荣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2分) 理由:“光荣革命”虽然以宫廷政变的形式发生,也保留了英国的君主制,但“光荣革命”后英国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至上的主权原则,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制度,开创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新体制,因而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10分)

观点二:同意“‘光荣革命’是一次政治阴谋”。(2分) 理由:“光荣革命”只是英国社会上层与英王矛盾激化而导致的一次宫廷政变。尽管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但也仅是对英国历史传统的维持,并没有创立出新的政治体制;英国形成君主立宪政体,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力量发生变化后,对政治体制不断改革而形成的,并非是“光荣革命”的结果;因而对当前的情况来说,“光荣革命”就是一场“为篡夺英国王位而策划的一次政治阴谋”。(10分)

1.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 课标要求: 1.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2.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一)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的制定 1.背景 2.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联邦宪法 3.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1)前提: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独立战争(1775—1783)的胜利 (2)变革邦联体制的需要 :松散的邦联难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主权与利益;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确保共和制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3)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卢梭的民主共和、社会契约论 2.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联邦宪法 3.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4.1787年宪法的评价

①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 ②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 (一)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的制定 3.主要内容 4.评价 1.主要内容 宪法三原则 ①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 宪法未列明的权力属于各州或人民。 ②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 ③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1) 联邦制原则 (国家结构形式) (2) 三权分立 (分权制衡)原则 2013年11月18日 (3)人民主权原则

1787年宪法 三原则 权 力 分 配 中央与地方之间 中央各部门之间 政府与人民之间 联邦制原则 三权分立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一)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的制定 3.主要内容 ②理解联邦制原则 定义:由若干个成员国组成的统一国家 特点: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基本法律和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国家对外是统一的国家主体。 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  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合体,区别在于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而联邦则形成新的国家。 在邦联制下,组成邦联的各成员仍然是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现在最著名的邦联是欧盟。而在联邦制下,联邦组成单位已经不完全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

③对联邦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 A.克服了邦联制的弱点,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保证了美国的强大和统一。 B.尊重了各州长期以来就拥有独立行使各种权力的传统,中央政权与地方自治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C.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国会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协调了南方与北方的矛盾(暂时允许奴隶制存在,1808年以后是否禁止奴隶贸易到时国会再讨论决定。计算“联邦比例”和纳税人口时黑奴都按3/5计算),协调了州权主义与中央集权主义的矛盾,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 弊端: A.由于联邦和地方分权,造成联邦与各州之间既争夺权力又相互推诿,各州各自为政,从而降低了政治效率。 B.同时,联邦制的运作与资产阶级的利益密切相关,资产阶级内部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合作都影响着联邦制作用的发挥。

论从史出 材料:美国第10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各自保留,或由人民保留。”这条修正案确立了美国联邦与州政府的分权原则:联邦政府拥有宪法授予的权力,而州政府则拥有“保留权力”。 【探究2】该材料反映的制度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原则?该制度与邦联制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1)联邦制。 (2)材料中主要权力归联邦政府,各州也保持较大的自主权,体现了权力的制衡原则。 (3)区别:邦联是一个由众多主权国家组成的国家联盟,没有国家元首,邦联制下成员国的权力仍然高于邦联权力;联邦是由各州或邦组成的主权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和国家元首,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体制,联邦制下中央权力高于地方权力。

总统。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处于联邦政府的权力中心。 权力中心? 总统。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处于联邦政府的权力中心。 总统内阁 行 政 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 总统共和制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分权制衡 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总统任命的法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 国会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2)三权分立原则 立 法 司 法

国会 总统 (3)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一届任期四年,一般不超过两届 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权力机构 产生方法 任期 总统 一届任期四年,一般不超过两届 参议院 众议院 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每州选两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其中1/3 国会 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 众议员人数与各州人口成正比,任期2年 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拓展:美国总统选举流程 1.选举:美国的总统选举先经过党内预选,选出各党的总统候选人。然后各州选民到指定的投票站选举总统,并同时选出“选举人”(各州选举人的数目与本州在国会里的议员人数相等)。美国实行胜者全得制,如果某个总统候选人在一个州获得多数选民的选票,那么该州的全部“选举人票”都归其所有。总统选举人被选出后,组成选举团,最终选出总统。 2.任期:参议长在参众两院的全体议员面前开票并宣读选举结果。美国总统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美国总统制的特点是: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拓展:民主共和制理解 1.民主共和是组合概念。 民主即主权在民,一般由公民选出的代表掌握国家政权,即代议制民主。 共和,即最高权力由多人共同行使,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形式。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 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关系,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

邦联政府软弱无力 集权 共和 三权分立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联邦制原则 联邦制总统制共和政体

考向一 总统制 材料一:1800 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探究1】亚当斯此举是否符合美国1787年宪法?宪法规定总统有哪些权力? 提示: (1)符合。 (2)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作为国家元首,总统拥有领导国家、外交权、战时独裁权。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

4.1787年宪法评价 (1)进步性 : 对美国: ①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②标志美国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共和政体; ③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对世界: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启发各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创新,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2)局限性: ①没有废除黑人奴隶制; ②忽视公民的个人权利; ③保留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④各州权力过大,为以后战争留下隐患。

考向二 1787年宪法 材料二:(2014·全国卷Ⅰ·T33改编)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探究1】该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什么原则冲突? 提示:(1)该规定反映出美国建国初期保留了奴隶制,奴隶没有平等的权利,按总人数的五分之三计算。 (2)和美国标榜的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相冲突。

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 1.美国内战: ①背景: ②时间: ③影响: (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巩固 南北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矛盾 州权主义活跃 1861—1865年 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发展。 ③影响: 为彻底解决奴隶制问题奠定了基础 2.两党制(分权制衡原则的重要体现)

2.两党制(分权制衡原则的重要体现) (1)主要组成基础变化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实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捍卫美国根本利益。

2.两党制(分权制衡原则的重要体现) (1)主要组成基础变化 共和党(1854年) 民主党(1828年) 19世纪中期 北方工业集团 西部农场主 南方种植园主 男人、白人、高收入 阶层、年轻人 妇女、少数民族、 低收入阶层、老年人 目前

相同点: (三)英美两国政体对比 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 都实行分权制衡原则;都实行政党政治。 项目 美国 英国 政体类型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的任期 国家元首权力 政府行政首脑 内阁的产生方式 内阁的特点 总统共和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国王 总统 选民选举 世袭 任期制 终身制 有实权 无实权 总统 首相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首相组阁 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协调首相和议会的关系 总统不对议会负责但是受议会的制约 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 都实行分权制衡原则;都实行政党政治。 相同点:

考点精练 1.(2016·海南单科·T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C

2.(2015·北京文综·T 22)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A 【解析】选A。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有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但如果国会复议时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所以,A符合题意。根据美国宪法和美国政体的运行机制,B、C、D不正确。

C 3.(2016·江苏单科·T 16)下表是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 建设方案。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 建设方案。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C 方案一 (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 (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 (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4.(2014·全国卷Ⅰ·T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