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地理概况 ——藏行天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一、背景定位 三、项目建设 四、发展思路 五、活力洋浦 2 二、基本情况 海南省洋浦开发建设 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洋 浦控股)是为实现政府 主导洋浦开发, 2008 年 1 月经海南省政府批 准设立的省属国有独资 企业, 2010 年 3 月,公 司成建制并入管委会。 公司定位.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一亿有多大? 制作人:韩雪熙 指导老师:范文萍老师 指导老师:范文萍老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 些用 “ 亿 ” 做单位的数据?
青岛开发区第七中学 王丽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秦岭 - 淮河 23.5°N 南 海 东海东海 32 ° N 4° N 一、基本概况 2 、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 南地区。 1 、位置:秦岭 - 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 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大 美 青 海 鬼斧的壮阔豪放的淳朴 --- 我的家 --- 我的家 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 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试 卷 讲 评.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复习课).
西部大开发.
第五章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二: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西藏.
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 永定路中学 王海峡.
第十六章 青藏区 第一节 地质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 第二节 高寒干旱气候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第四节 植被、土壤与自然地带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北方冬季.
目标导学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认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举例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交通等中心;
中国的气候.
第三讲 中国的气温.
中国地理.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南亚和印度 黄岩第二高级中学 阳峰.
《南亚和印度》 湖北宜昌二中 卞文.
中国的工业.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 清远市清城中学 李秋萍.
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第十五章 青藏旅游区 学习目标 掌握青藏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旅游点的概况 熟悉青藏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 了解各游览区一般旅游点概况.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地势和地形 §2·1地势和地形.

中国区域地理.
第三章第三节 俄罗斯.
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记者 林晖)新疆部分地区20日出现今年第一次沙尘暴
高中地理复习课件 什么是气候呢?气候与天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请分辨下列描述哪些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昆明四季如春。 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5 、在未来 24 小时内,本地区将有 5-6 级的偏 北风,气温下降.
09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详解(二十八) ——中国地理【Ⅴ】
第4课青藏地区 要点·疑点·考点 青藏地区 位置、范围: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整理和建构地理知识系统的方法 ——宁波市余姚第四中学 郑伟大.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成才之路 · 地理 人教版 ·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地 理 习 题 讲 评.
第26课时 西北地区 要 点 探 究 课 标 解 读 考 点 精 讲.
边界 有的明确,有的具有_______的特性 过渡 整体性 一个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出_________的特征 相对一致 差异性 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层次性 区域_______有大有小,______有高有低 范围 等级.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新疆 1 人口与民族 2 地形与气候 3 绿洲农业 4 能源开发.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专题复习.
备选答案 ①遥感(RS) ②地理信息技术(GIS) ③地理位置 ④矿产资源 区域差异的成因、表现及分析方法 区域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发展的水平、方向、人们的生活特点等都有差异,在分析区域差异时一般按成因、表现的思路进行,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并对区域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价。 1.成因 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之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方面的差异。
备选答案 ①遥感(RS) ②地理信息技术(GIS) ③地理位置 ④矿产资源 区域差异的成因、表现及分析方法 区域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发展的水平、方向、人们的生活特点等都有差异,在分析区域差异时一般按成因、表现的思路进行,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并对区域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价。 1.成因 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之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方面的差异。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张炯 山东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河流与人类 张炯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想一想 能否 将天气预报改成气候预报?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总结.
中国的地理差异 福州文博中学 冯春欣.
黄河之水天上来 六年级语文 上册 三人班学校----姜旭.
第17课时 中国的气候 要 点 探 究 课 标 解 读 考 点 精 讲.
Period 1 I.话题背景导读 【阅读训练】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东亚及日本概况.
第四节俄罗斯.
韩国.
气候(第2课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亓孝然.
中国的气候.
典型的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影响 中国季风气候具有很强的大陆性.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贺 项 磊 郑州市中牟外国语学校.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西藏 Tibet.
澳大利亚 迪肯大学 DEAKIN UNIVERSITY 紧密相关 • 不断创新 • 快速响应 James Sun 孙琎 迪肯大学中国区主任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黄河之水天上来,滚滚东流能复回”.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黄河之水天上来,滚滚东流能复回”
浩浩大江,奔流东去, 滋养着两岸肥沃的土地。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的基本特征.
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第一课时 内乡县桃溪镇初中 尹香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西藏的地理概况 ——藏行天下

一些感触 人是孤独的 尤其是在西藏这片广袤荒寂的土地上 人又是富足的 也是因为这纯粹而洁净的大地

地理环境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 占 国土的八分之一。地处北纬26度50分至36度53分, 一、地理位置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 占 国土的八分之一。地处北纬26度50分至36度53分, 东经78度25分至90度06分之间。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和青海省毗邻,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与云南省相 连,是西南、西北的天然屏障;与尼泊尔、锡金、不 丹、印度、缅甸五国和克什米尔地区接壤,陆地国界 线长4000多公里,是通往南亚的门户。 西藏为喜马拉 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所环抱,平均海拔4000米 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四个地带: 一是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岗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 二是藏南谷地,在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区,其 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三是藏东高山峡谷,即藏东南横断山脉、三江 流域地区; 四是喜马拉雅山地区,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玛峰。 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藏南谷 地和藏北高原气候差异很大,藏南温和多雨 ,年均气温8摄氏度,最低零下16摄氏度,最 高的7月为16摄氏度以上,5一9月为雨季。藏北为大 陆性气候,年均气温零摄氏度以下,冰冻期半年, 最高的7月不超过10摄氏度,6一8月较温暖。降雨量 较少,昼夜温差大,5至10月最长。总体上是西北严 寒,东南暖湿,由东南而西北带状更替。此外有多 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及明显的垂直气候带。总的气候 特点是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含量少;日照多, 辐射强烈;气温较低,温差大。

二、西藏著名的大山 1.东西走向: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念 青唐 古拉山,唐古拉山,昆仑山 2.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喜马拉雅山:巍峨蜿蜒于西藏高原最南端,由许多平行山脉组成。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走向为西北——东南向,到东段转为东西向,向南突出,呈弧形。山脉全长2400公里,宽200公里——300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超过7000米的山峰有50多座,超过8000米的山峰11座。海拔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喜马拉雅山中段。

喜马拉雅山

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玛峰

横断山脉和昆仑山

三、西藏的河流、湖泊 西藏河流众多,境内河流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有20余条,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有100多条。由于受地形、地质构造以及水文的影响,西藏的河流可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两类。 分界线:东以青藏公路西侧为界,南沿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西部止于冈底斯山的支脉昂龙岗日——亚龙赛日一线。 外流河:雅鲁藏布江(藏南)、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藏东)、 狮泉河(藏西)、朋曲、察隅曲。 内流河:主要分布于藏北,多属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

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上游在拉孜以上称马泉河,有两个源头,正源出于杰玛央宗冰川,另一源头为阿色甲果冰川,两条源流在桑木张附近汇合,至加塔藏布汇入的萨嘎,史称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流量居全国第四位。上游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中游区以地下水和雨水补给为主,下游以雨水为主要补给形式。流域内人口和耕地面积占全区人口、耕地的一半左右。因此,雅鲁藏布江被称为西藏的“母亲河”。

雅鲁藏布江

湖泊 西藏高原以湖泊众多而闻名于世,星罗棋布的湖泊群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范围最大、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区。其分布不均,藏北(88.5%)主要为内陆湖泊,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藏南(10.5%)湖泊有外泄湖,也有内陆湖,以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藏东湖泊(1%)主要是外泄湖,以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藏东南湖水多为淡水,藏南多为淡水湖和咸水湖,藏北南部为咸水湖,藏北北部则为盐湖。 西藏三大圣湖:羊卓雍湖、纳木错湖(藏北)、玛旁雍错湖(阿里)

羊卓雍错湖

纳木错湖

玛旁雍错湖

西藏自治区下辖“六地一市”,即林芝、昌都、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6个地区和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共有75个县(含一个市辖区、一个县级市和一个特别行政区),931个乡。 行政区划

西藏的气候 西藏的气候独特而复杂多样,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的带状分布,即: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由于地形复杂,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及明显的垂直气候带。西藏气候总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气温较低,温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春干燥,多大风;气压低,氧气含量少。

西藏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含量少,纬度又低,是我国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日照时数也是全国的高值中心,并呈现出由藏东南向藏西北逐渐增多的特点。太阳辐射的年变程,以12月最小,5月或6月最大。全区年均日照时数达1,475.8至3,554.7小时之间,西部地区则多在3,000小时以上。西藏地区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全区年均温度在-2.8℃到11.9℃之间,温差较大。最温暖的东南地区年均温度约10℃左右,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年均温度在5℃至9℃之间,东部横断山脉地带,月均温度在10℃以上的时间有4个月左右,藏北高原大部分地方年均温度在0℃以下,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北麓山地年均温度在3℃以下。

西藏年降水量在74.8至901.5毫米之间,地区分布极为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总的分布趋势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迎风坡多于背风坡,东南湿润,西北干燥,雨季分明。雨量集中在6至9月,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至90%。以气温和降水为主要依据,西藏自治区可划分为十一个不同的气候区,即:山地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山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高原温带湿润气候区、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高原温带季风半干旱气候区、高原温带季风干旱气候区、高原亚寒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高原亚寒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高原亚寒带季风半干旱气候区、高原亚寒带季风干旱气候区、高原寒带季风干旱气候区。  

西藏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随着国家战略开发重点的西移,西藏潜在的资源优势将逐渐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造福于西藏人民,对促进西藏乃至全国的发展,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资源

1.农业资源 农牧业在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农牧业人口占全区人口的80%。全区耕地面积36.05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5.57万公顷,占79.4%;农业作物品种繁多,青稞和小麦是主要品种,此外还有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和花生、烟草、茶树、苹果、梨、核桃等经济作物以及大白菜、油菜、萝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作物。西藏是我国五大草原牧区之一,天然牧草地面积居全国之首,为6479.68万公顷;牦牛是主要的家畜,此外还有黄牛、犏牛、绵羊、山羊、马、驴、骡、猪、鸡等。

2.林业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西藏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森林面积达1267万公顷,居全国第四位;木材蓄积量达20.84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常见的成林树种主要有松、杉、柏等。主要的野生植物有药用植物、糖类和淀粉类植物、纤维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油植物、鞣类植物等六大类,其中以药用类最为丰富,达1000多种,有的畅销国内外。野生动物有兽类、鸟类、鱼类。兽类中的藏羚羊、野牦牛等系青藏高原特产珍稀动物,白唇鹿为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鸟类己发现的有473个品种,其中西藏黑颈鹤为中国所特有;鱼类共己发现有64种,以鲤科的鱼类为最多。目前,西藏有五个自然保护区,它们是:羌塘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保护区;芒康滇金丝猴保护区;申扎黑颈鹤保护区;林芝东久红斑羚保护区;类乌齐长岭马鹿保护区。1991年,西藏还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野牦牛

高原奶牛

鹿

3.水利资源 西藏自治区水利资源丰富,天然水能蕴藏量约占全国的30%,为2亿多万千瓦;亚洲著名的恒河、印度河、湄公河的上源都在西藏;在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一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条,雅鲁藏布江为西藏的第一大河,全长2057公里,是我国第五大河。西藏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湖泊总百积24183平方公里,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围最大、数量最多的高原湖区。

4.矿产资源 西藏自治区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90多种,矿产地2000余处,1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储量的前十位,其中铬铁矿储量居全国之冠,铜的远景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锂、硼等11种储量居全国前五位。近年来,已探明西藏有储量丰富的油气田,可望在下世纪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5.太阳能资源 西藏地处世界屋脊,海拔高,空气干燥,大气透明度好,云量少,加之日照时间长,纬度低,使西藏的太阳年辐射量达140——200千卡每平方厘米,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倍以上。因此,西藏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仅次于终年酷热的非洲撒哈拉沙漠,居世界第二位。

人文环境 西藏自治区是藏民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藏民族是以最初雅隆悉补野和吐蕃本土诸部为核心,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扩张、征服和融合,最终将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众多部落和部族融汇成一个整体,形成的一个多元化的统一民族。藏族遍布西藏各地,成为西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民族。除藏族外,西藏自治区还有汉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蒙古族、傣族、僳僳族、怒族、纳西族以及未识别民族的夏尔巴人、僜人等二十多个民族。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