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依赖的宇宙线 传播模型研究 报告人:郭义庆 (合作者:胡红波,田珍,靳超等) 第12届全国粒子物理学术会议 2016/08/24—合肥,中科大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报告题目是“空间依赖的宇宙线传播模型研究”,主要是和胡老师,田珍,靳超等一起完成的。
主要内容 宇宙线传播模型 最近实验观测结果 硬成分宇宙线对次级粒子超出贡献 产生硬成分一个机制:空间依赖 5. 总结 5. 总结 这是主要内容,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宇宙线的传播模型,给出一些宇宙线的特征,然后介绍一下最近的宇宙线观测结果,用来检验目前的传播模型存在问题,根据存在问题,介绍一下我们的银盘硬成份模型,然后介绍一下这个硬成份一个可能的来源“空间依赖的宇宙线传播模型”,最后是一个简单的总结。
宇宙线能谱 能量: 能谱: 近似幂率 空间实验 地面实验 银河系 河外 研究三个基本问题: 1. 宇宙线来自于哪里? 范围:109 – 1020 eV 最高能量: 3×1020eV 能谱: 近似幂率 年龄:~107 年 能量密度:1eV/cm3 亮度:1041ergs/s 能谱结构: 0. ~200 GeV: 能谱变 1. ~4 PeV:“膝” 2. ~30PeV:“第二膝” 3. ~4 EeV: “踝” 4. ~40EeV: GZK 截断 空间实验 地面实验 研究三个基本问题: 1. 宇宙线来自于哪里? 起源问题 2. 怎么样获得能量? 加速问题 3. 怎么样到达地球? 传播问题 银河系 河外 2n particles Except e- 这张图是在地球上观测到的宇宙线全粒子,各个成份及次级粒子能谱,刘四明老师已经做过很详细的介绍,再从宇宙线传播角度简单介绍一下,宇宙线有几个结构:1.200GV能谱变硬,2. 4PeV 膝区,30PeV的第二膝,以及踝和GZK截断,一般是把膝区以下认为是银河宇宙线,下面的是除电子谱外,由原初宇宙线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如e+,pbar,gamma,大气中微子,那么这些宇宙线是从哪来的,如何加速到高能的?昨天陈阳老师已经讲过目前普遍认为是超新星,那么他们是怎么样走到地球并被我们观测到的,这就是宇宙线的传播研究了。
宇宙线传播图像 PPT: 来自于 Galprop 作者:Igor V. Moskalenko (Stanford U.) ISM X,γ e 42 sigma (2003+2004 data) HESS Preliminary SNR RX J1713-3946 PSF ISM X,γ e + - synchrotron Chandra B IC P He CNO ISRF diffusion energy losses reacceleration convection etc. bremss gas e + - π π + - GLAST gas Flux P _ π + - p 这就是宇宙线传播的物理图像图,首先,它们在超新星遗迹中加速,然抛射到星际空间,带电粒子如质子,正负电子由于磁场会失去源的方向,而中性的伽马,中微子能够保持原来的方向,一小部分到达地球并被探测到,也就是说中性粒子可以用来寻找源的位置。带电粒子如质子,正负电子由于磁场会失去源的方向,在银河系内随机游走,正负电子在磁场和星际辐射场中会损失能量产生伽马射线,而核子会与星际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次级的粒子,而失去能量(当然也存在重加速而获得能量),产生次级粒子再进行传播,最后部分的带电粒子到达太阳系,经过太阳调制后部分粒子被探测到,这些探测就是我们上一页图中所说的观测,这仅仅是一个传播图像,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数学上的描述,能够近似的计算出各个粒子产生,并最后重现出我们的观测结果。 LiBeB He CNO e + - 20 GeV/n BESS CR species: Only 1 location modulation PAMELA ACE AMS helio-modulation PPT: 来自于 Galprop 作者:Igor V. Moskalenko (Stanford U.)
sources (SNR, nuclear reactions…) diffusive reacceleration 宇宙线传播方程 sources (SNR, nuclear reactions…) diffusion convection diffusive reacceleration E-loss convection 这个数学描述就是传播方程,首先这是注入源项,比如超新星等源,这就是空间扩散项,这是能量损失(比如刚才的电子在磁场中的同步辐射和IC损失能量),这是重加速获得能量,这是一些重核发生碎裂和辐射衰变。这个方程看上去有些复杂,没有把宇宙线主要特征表现出来,需要近似的求解这个方程,比如使用“稳态”解决方法。同时忽略重加速,能损等因素,传播方程就演变成一个简单的扩散过程,可以比较容易的解出了。 fragmentation radioactive decay ψ(r,p,t) – density per total momentum PPT: 来自于Galprop 作者:Igor V. Moskalenko (Stanford U.)
传统传播模型中宇宙线能谱 DXX = β D0(ρ/ρ 0)-δ 稳态解决方法: = 0 空间“各向同性”传播: = 0 空间“各向同性”传播: DXX = β D0(ρ/ρ 0)-δ 3. 宇宙线注入能谱: q(r,E) = J0*E-β 4. 得到“整个银河系”单一幂率能谱: (1) 原初宇宙线: F(E) ~ q(r,E)/DXX ~ JE-β-δ (2) 次级粒子与原初粒子比例:~ E-δ (随能量快速下降) 需要观测验证 这个解就是传统的传播模型给出的解,当然这需要实验观测的检验。在以前这个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实验观测数据,近几年来实验有了高精度的观测,我们再看看是否还能解释的很好。 8
原初宇宙线能谱变硬 结果来自于丁肇中先生 2015在AMSDays报告 X. Li, et al., 2015, PhLB, 749,267 首先是原初的核子,这是各个实验观测质子谱,这是PAMELA实验结果和这是高精度的AMS02实验给出的teV以下能区结果,同样在TeV以上ATiC和CREAM也给出了观测结果,发现在200GV地方能谱发现了一个变硬的趋势,同样这是HE谱,也在200GV发现了能谱变硬的趋势,也就是说原初核子谱能谱发生了变化,如果使用传统传播模型的话会有一个单米率的谱。也就是说原来的传播模型遇到了麻烦。 结果来自于丁肇中先生 2015在AMSDays报告 X. Li, et al., 2015, PhLB, 749,267 Q. Yuan, et al., 2013, PhLB, 727,1-7
研究热点: 正电子超出 Diffuse Flux 起源: 暗物质, 宇宙线, Pulsar ,其它? 研究热点: 正电子超出 正电子超出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这是AMS02 测量的正电子谱,这个使用传播模型给出结果。 Diffuse Flux 起源: 暗物质, 宇宙线, Pulsar ,其它? 8
B/C与正反质子比 arXiv:1504.04276 AMS02 观测到正反质子比与传统模型不一致的分布 ,B/C比需要TeV以上能区的观测结果。
银盘弥散γ射线超出 Break @ ~10 GeV ApJ,2009,ZhangJ Ackermann,ApJ,2012,750,3 伽马银盘超出 ApJ,2009,ZhangJ Ackermann,ApJ,2012,750,3 A&A,2012,538,71
银晕观测与传统传播模型一致 “超出”仅仅在银盘! Ackermann,ApJ,2012,750,3
IceCube 中微子 中微子: 1. 总事例数: 54 2. 本底: ~22 3. 天体中微子: ~32 4. 显著性: 6.5σ 3. 天体中微子: ~32 4. 显著性: 6.5σ 到达方向: 1. 各项同性: PRL,2014,arxiv:1405.5303 2. 各向异性: 银盘超出? Aguilar , RICAP,2016
IceCube 中微子能谱 包括TeV能量:2.46 (2) 能量从30TeV: 2.0-2.3 (3) 传统模型中pp碰撞: ~2.6 中微子能谱超出 包括TeV能量:2.46 (2) 能量从30TeV: 2.0-2.3 (3) 传统模型中pp碰撞: ~2.6
宇宙线粒子“超出”可能的起源 天体源: Pulsar, SNRs, … 新物理: Dark Matter … 双区域宇宙线传播: Disk & Halo
双Halo模型中宇宙线能谱 银盘成分 Halo 成分 (Tomassetti, 2012, ApJ, 752,13)
银盘弥散伽马射线超出 银盘:模型与实验观测符合很好 CYGNUS区: 比FermiLat低25%, 与ARGO,MILAGO 测量一致。
弥散中微子 硬成分宇宙线贡献~60% IceCube 中微子(依赖于 我们能谱外推方法) (2) 能谱测量误差还较大 河外贡献 (2) 能谱测量误差还较大 河外贡献 LHAASO 将来观测能给出很好的限制。
传统传播模型宇宙线相互作用产生中微子 传统传播模型宇宙线相互作用产生中微子贡献~10% 银河宇宙线贡IceCube中微子在10%--60%之间 Guo Y.Q.,Hu H.B., Yuan Q., et al., ApJ, 2014, 795,100
正反质子& B/C比 excess excess? 传统模型正反质子比随能量 快速下降. (2) “年轻” 宇宙线:正反质子比 随能量平直分布,与AMS02 最新测量结果一致! 期望 TeV能区观测。 1. 传统模型: 不能出现拐折,分布 随能量快速下降 硬成分宇宙线: 能产生拐折,分布 随能量平直变化。 期待AMS02结果验证,尤其是 TeV能区。 excess?
正电子超出 硬成分宇宙线贡献部分正电子,主要原因是电子能损,如果不考虑能损,很好解释正电子超出(有研究讨论了这个问题) 2. 临近源? 2. 临近源? 进一步研究:硬成分宇宙线+双Halo模型中空间依赖传播同时解释原初与次级粒子超出 18
空间依赖的宇宙线传播 (Jin C., et al., arXiv:1504.06903) (1) 传统传播模型: (2) 双Halo模型:
空间依赖传播模型同时解释原初强子与电子能谱变硬 22
进一步工作:根据源分布 研究传播系数 (Guo Y.Q., Tian Z., Jin C., 2016,ApJ, 819,54) Yang R.Z., 2016,PRD, 93,123007 Recchia & Molino,arxiv:1604.07682 (Guo Y.Q., Tian Z., Jin C., 2016,ApJ, 819,54)
空间依赖的宇宙线传播(II) 1. 重复原初质子200GV拐折 解释正反质子比的“flat”分布, 需要AMS02 TeV以上能谱观测 的继续检验。 预期B/C在TeV以上存在拐折, 期望将来AMS02在TeV以上观 测的检验。
宇宙线各向异性问题 (Blasi, et al., 2012,JCAP, 752,1,1) 我们的结果 25
总 结 宇宙线能谱变硬,银盘宇宙线存在硬成分 ,可以解释次级粒子超出。 空间依赖传播:可以理解硬成分的来源, 同时解释原初,次级粒子超出。 总 结 宇宙线能谱变硬,银盘宇宙线存在硬成分 ,可以解释次级粒子超出。 空间依赖传播:可以理解硬成分的来源, 同时解释原初,次级粒子超出。 空间依赖的传播可以更好的描述宇宙线的 各向异性的幅度。 对正电子需要考虑旋臂结构及含时传播 目前高能部分伽马射线观测有限,未来 LHAASO高能观测能够很好的限制传播参 数。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