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遐 柴 Modified 8年之前
1
第三章 与技术贸易相关 的经济理论
2
第一节 技术与经济增长理论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针对哈罗德 — 多马模型的 缺陷,索洛对哈罗德 — 多马模型进行了创造性的突破, 从而开创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工作的突破在于:第一, 索洛认为资本 — 劳动比率和资本 — 产出比例都是可以按 需要进行调整和变化的,而哈罗德 — 多马模型中则是固 定不变的;第二,索洛假定资本与劳动是可以相互替代 的,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工资和利润的水平由劳动和 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决定,充分就业均衡可以通过市场机 制调整生产中劳动与资本的组合来实现,因而资本和劳 动都可以充分利用;第三,索洛考虑了技术进步,但认 为它是一个具有固定趋势的常数。
3
二、内生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虽然被称为是一个理论,但事实 上它是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诸多增长模型的一个松 散集合体,不过这些模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 是都认为知识或技术如同资本和劳动一样是一种生 产要素,是 “ 内生的 ” ,是由谋求利润极大化的厂商 的知识积累所推动的。 罗默认为,技术知识具有独特的性质,它既不 是传统的私人产品,也不是一般的公共品,而是介 于两者之间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的产品。 技术由专门生产思想的研究部门生产,然后以两种 方式进入生产:一方面技术会用于中间产品,进而 通过中间产品数量和种类的增长提高最终产品的产 出;另一方面,技术变化能增加总的知识量,通过 外溢效应提高研究部门的人力资本生产率,从而实 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4
三、长波理论 长波主要指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中长达 50-60 年的明显的规则性波动。 1925 年,俄国的经济学家 康德拉季耶夫在其论文中发表了对长波( Long Wave )进行的系统性统计研究,认证了长波的存 在,从而将长波理论引入了经济增长的研究领域。 康德拉季耶夫归纳出长波变动过程中五方面的特 征: 1 、在长波上升期,繁荣年份较多,下降期则 以萧条年份为主; 2 、在长波下降期,农业常出现 显著而长期的萧条; 3 、在长波下降阶段经常出现 许多重要发明,并在下一个长波的上升阶段得到大 规模的应用 4 、在长波上升阶段初期,黄金产量会 增长,世界市场也因新兴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国家) 的加入而扩大; 5 、长波上升阶段往往发生战争与 革命。与早期的长波理论不同,他认为科学发现与 发明、战争与革命、世界经济中新国家的开辟、金 矿的发现等现象是长波产生的结果而不是产生长波 的原因。
5
第二节 技术与国际贸易理论 一、技术转移论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斋藤优在对技术创新在当代 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深入考察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 “ 技术立国 ” 的主张,强调了技术开发与技术 转移在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建议被日本政 府作为 20 世纪 80 年代的基本国策。在政府的推动下, 日本的技术发展经历了一个以技术转移为主到以技 术开发为主的技术进步过程。斋藤优的主要理论包 括技术转移周期论、需求与资源关系假说等,主要 在《技术转移论》和《技术开发论》等著作中进行 了阐述。
6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战后出现的现代国际贸易理 论之一。虽然后来的实证研究表明,产并非所有经济 部门都以产品周期为动态特征,但是该理论能够很好 的诠释以高技术为特征的经济部门的贸易模式。这一 动态的贸易理论表明,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制造这 种产品的生产要素比例会发生变化,创新国的技术优 势会逐渐丧失,贸易的地理方向会产生转移,贸易结 构也会发生变化。 在不同的产品周期阶段,由于各国具有不同的技 术优势,创新国跨国公司有对外投资的动力,对外投 资客观上又带来了技术的扩散,从而使技术发明国丧 失了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拥有的技术优势,并将这种优 势转移给其他国家,导致贸易的地理方向产生转移, 即创新国从出口国变为进口国,模仿国从进口国变为 出口国,发展中国家从进口国变为出口国,从而也带 来了这些国家贸易结构的变化。
7
三、南北贸易模型 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在 1979 年发表了题为 《创新、技术转让和世界收入分成的模型》( A model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world distribution of income )的论文,结合国际贸易格局的 动态研究,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作了重要发展,率先 建立了南北贸易中技术转移的一般均衡模型。 克鲁格曼和多勒的南北贸易模型具有较强的政策 含义。首先,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为能够在国际贸易 中继续保持其领先的地位,它们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新 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其次,对于发展中国家 来说,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提高技 术水平以及人力资源与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发展中 国家应该积极引进外资,并通过技术引进等各种方式 努力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实现技术进步。
8
第三节 技术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1960 年,美国学者海默( Stephen Herbertt Hymer )率先提出以垄断优势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 投资行为的理论。此后,其导师金德尔伯格( C. Kindleberger )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完善,从而创立了 垄断优势理论,又称 “ 海默 — 金德尔伯格 ” 理论。 海默还认为,东道国的当地企业相对于跨国经 营企业来说至少有三方面的优势。 金德尔伯格侧重于分析市场不完全对于企业对 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作用。
9
二、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 1937 年科斯 在《企业的性质》一书中提出的 “ 科斯定理 ” (又称 新厂商理论或交易费用理论)。 1976 年,英国学者 巴克莱( Peter Buckley )和卡森( Mark O. Casson ) 在其合著《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学习和借鉴 了科斯理论,同时在批判了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 论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的提出了跨国公司的内部 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从 “ 国际分工为什么不通过世界市场, 而是通过跨国公司来进行 ” 出发,通过研究世界市场 的不完善以及跨国公司的性质,来解释跨国公司对 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决定因素。内部化理论的基本 观点是:企业之所以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是由 于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的,为了获得最大 限度利润,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将中间产品市场 内部化。
10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英国著名学者邓宁( John H. Dunning )在综合各类学者关于跨国公司的研究 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在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 资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对国际技术转移的成因进行 了分析。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 “ 三优势模式 ” ( OLI paradigm )理论,即所有权优势( Ownership Advantages )、区位优势( Location Advantages )和 内部化优势( 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s )。
11
四、 “ 雁行模式 ” 理论 “ 雁行模式 ” ( Flying Geese Paradigm )理论是日 本经济学家赤松要( Kaname Akamatsu )在 1932 年 提出来的。雁行模式认为,一个国家的某一特定产 业在其生命周期中实际上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 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该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过 程中因为这四个阶段而呈型,形状很像展翅飞翔的 大雁,故以雁行命名。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1)进口阶段。 (2)进口替代阶段。 (3)出口阶段。 (4)重新进口阶段。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