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章 近代理性主义史学. 一. 理性主义史学的特点 (1) 史学领域扩大,由欧洲扩大到全世界;不再限于 政治、外交,注意到社会经济史、文化史的研究。 (2) 崇拜抽象的理性,将理性的力量视为推动人类历 史发展前进的根本动力,以理性衡量世界万事万 物。 (3) 进步的历史观念:人类终有一天可进步到接近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章 近代理性主义史学. 一. 理性主义史学的特点 (1) 史学领域扩大,由欧洲扩大到全世界;不再限于 政治、外交,注意到社会经济史、文化史的研究。 (2) 崇拜抽象的理性,将理性的力量视为推动人类历 史发展前进的根本动力,以理性衡量世界万事万 物。 (3) 进步的历史观念:人类终有一天可进步到接近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近代理性主义史学

2 一. 理性主义史学的特点 (1) 史学领域扩大,由欧洲扩大到全世界;不再限于 政治、外交,注意到社会经济史、文化史的研究。 (2) 崇拜抽象的理性,将理性的力量视为推动人类历 史发展前进的根本动力,以理性衡量世界万事万 物。 (3) 进步的历史观念:人类终有一天可进步到接近天 堂,今人可胜古人。历史是前进的,由低级发展 到高级。 (4) 历史研究的方法得到改进 (3) 进步的历史观念:人类终有一天可进步到接近天 堂,今人可胜古人。历史是前进的,由低级发展 到高级。 (4) 历史研究的方法得到改进

3 ( 5 )缺陷:盲目崇拜理性、缺乏历史连续 性概念 ( 5 )缺陷:盲目崇拜理性、缺乏历史连续 性概念

4 二、欧洲各国理性主义史学 (一)法国 (一)法国 伏尔泰 伏尔泰 1. 生平 (Voltaire , Francois Marie Arouet , 1694 ~ 1778 年 ) 法国著名哲学家、小说家、 诗人、剧作家、政论家和历史学家,著述 宏丰,全集多达 72 卷。 1. 生平 (Voltaire , Francois Marie Arouet , 1694 ~ 1778 年 ) 法国著名哲学家、小说家、 诗人、剧作家、政论家和历史学家,著述 宏丰,全集多达 72 卷。 1734 — 1749 ; 1758 — 1778 1734 — 1749 ; 1758 — 1778 2. 著作:《瑞典王查理十二传 》 2. 著作:《瑞典王查理十二传 》

5 伏尔泰 伏尔泰 夏特莱侯爵夫人

6 a 《路易十四时代》《查理十二传》 《路易十四时代》《查理十二传》 《风俗论》(《论各国的立国精神和礼俗》) 《风俗论》(《论各国的立国精神和礼俗》) 《彼得大帝时代的俄国史》 《彼得大帝时代的俄国史》 3. 史学贡献: A 把理性主义哲学引入历史研究之中 A 把理性主义哲学引入历史研究之中 B 扩大史学研究领域,打破了传统的政治军事史传 统,开创文化史先河 B 扩大史学研究领域,打破了传统的政治军事史传 统,开创文化史先河 C 以世俗的观点把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考察。 C 以世俗的观点把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考察。

7 (二)德国史学 哥廷根学派: 形成时间: 18 世纪的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 形成时间: 18 世纪的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 因其主要代表人物都执教于哥廷根大学, 故而得名。作为一个学术团体, 1757 年哥廷 根大学在欧洲率先设置历史学讲座,在半 个多世纪中一直扮演着德意志史坛的主力 军角色,并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史学人才, 共同为西方史学、尤其是德意志史学的大 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因其主要代表人物都执教于哥廷根大学, 故而得名。作为一个学术团体, 1757 年哥廷 根大学在欧洲率先设置历史学讲座,在半 个多世纪中一直扮演着德意志史坛的主力 军角色,并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史学人才, 共同为西方史学、尤其是德意志史学的大 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8 哥廷根大学

9

10

11

12

13

14 牧鹅少女 牧鹅少女

15

16 当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德国并没有规定 学习的年限。只要你有钱,你可以无限期 地学习下去。德国有一个词儿是别的国家 没有的,这就是 “ 永恒的大学生 ” 。德国大学 没有空洞的 “ 毕业 ” 这个概念,只有博士论文 写成,口试通过,拿到博士学位,这才算 是毕了业。 当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德国并没有规定 学习的年限。只要你有钱,你可以无限期 地学习下去。德国有一个词儿是别的国家 没有的,这就是 “ 永恒的大学生 ” 。德国大学 没有空洞的 “ 毕业 ” 这个概念,只有博士论文 写成,口试通过,拿到博士学位,这才算 是毕了业。

17 写博士论文也有一个形式上简单而实则极 严格的过程,一切决定于教授。在德国大 学里,学术问题是教授说了算。德国大学 没有入学考试,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进 入任何大学。德国学生往往是先入几个大 学,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自己认为某个大 学、某个教授,对自己最适合,于是才安 定下来,在一个大学,从某一位教授学习。 先听教授的课,后参加他的研讨班。 写博士论文也有一个形式上简单而实则极 严格的过程,一切决定于教授。在德国大 学里,学术问题是教授说了算。德国大学 没有入学考试,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进 入任何大学。德国学生往往是先入几个大 学,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自己认为某个大 学、某个教授,对自己最适合,于是才安 定下来,在一个大学,从某一位教授学习。 先听教授的课,后参加他的研讨班。

18 最后教授认为你 “ 孺子可教 ” ,才会给你一个 博士论文题目。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收集 资料,写出论文提纲,经过教授过目。论 文写成的年限没有规定,至少也要三四年, 长则漫无限制。拿到题目十年八年写不出 论文,也不是稀见的事。所有这一切都决 定于教授,院长、校长无权过问。写论文, 他们强调一个 “ 新 ” 字,没有新见解,就不必 写文章。见解不论大小,唯新是图。论文 题目不怕小,就怕不新。 最后教授认为你 “ 孺子可教 ” ,才会给你一个 博士论文题目。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收集 资料,写出论文提纲,经过教授过目。论 文写成的年限没有规定,至少也要三四年, 长则漫无限制。拿到题目十年八年写不出 论文,也不是稀见的事。所有这一切都决 定于教授,院长、校长无权过问。写论文, 他们强调一个 “ 新 ” 字,没有新见解,就不必 写文章。见解不论大小,唯新是图。论文 题目不怕小,就怕不新。

19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1. 约翰 · 克利斯蒂安 · 伽特勒 (Johann Christian Gatterer , 1729 ~ 1799 年 ) 1. 约翰 · 克利斯蒂安 · 伽特勒 (Johann Christian Gatterer , 1729 ~ 1799 年 ) 创始人: 1759 年应聘主持哥廷根大学历史讲座, 本年被看作为哥廷根学派诞生的时间,伽特勒即 被视为该学派创始人。 创始人: 1759 年应聘主持哥廷根大学历史讲座, 本年被看作为哥廷根学派诞生的时间,伽特勒即 被视为该学派创始人。 贡献:著有《世界史》 贡献:著有《世界史》 A. 致力于世界史研究并建立新的世界通史体系 。 (以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和哥伦布发现美洲为标志、 将世界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 3 个阶段 ) A. 致力于世界史研究并建立新的世界通史体系 。 (以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和哥伦布发现美洲为标志、 将世界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 3 个阶段 )

20 B. 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重视辅助学科 B. 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重视辅助学科 2. 施洛塞尔 (August Ludwig von Schlozer , 1735 ~ 1809 年 ) 《俄国史、《北欧诸国史要》、《北非史 略》、《世界通史》。被誉为 " 世界史之父 “ 《俄国史、《北欧诸国史要》、《北非史 略》、《世界通史》。被誉为 " 世界史之父 “(整体、因果、范围、含义)

21 ( 1 )强调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世界史 著作不能只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编。 ( 1 )强调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世界史 著作不能只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编。 ( 2 )要着重阐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要致力于因果关系的探讨,而非罗列人名、 地名和年代 。 ( 2 )要着重阐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要致力于因果关系的探讨,而非罗列人名、 地名和年代 。 ( 3 )世界史研究必须摆脱政治史框框的束 缚,应当叙述文化的发展状况. ( 3 )世界史研究必须摆脱政治史框框的束 缚,应当叙述文化的发展状况.

22 ( 4 )强调语言学的价值及史料评判的重要 性 ( 4 )强调语言学的价值及史料评判的重要 性 ( 5 )积极倡导史学史研究 ( 5 )积极倡导史学史研究

23 3. 赫伦 (Arnold Hermann Ludwig Heeren , 1760 ~ 1842 年 ) 《古代各主要国家的政治、交通和贸易往 来》、《欧洲国家制度及殖民地史》 、 《欧洲史》 《古代各主要国家的政治、交通和贸易往 来》、《欧洲国家制度及殖民地史》 、 《欧洲史》 发展了伏尔泰的文化史观念,对世界历史 发展的过程及其整体性的问题也提出了自 己的理解。 发展了伏尔泰的文化史观念,对世界历史 发展的过程及其整体性的问题也提出了自 己的理解。

24 4. 评价: 4. 评价: A. 建立了新的世界史体系 A. 建立了新的世界史体系 B. 继承发扬了伏尔泰文化史的史风 B. 继承发扬了伏尔泰文化史的史风 C. 治史方法严谨 C. 治史方法严谨 D. 注重辅助学科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D. 注重辅助学科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25 (三)英国 爱德华 · 吉本 爱德华 · 吉本 1. 生平: (Edward Gibbon , 1737 ~ 1794 年 ) 童年 → 牛津大学( 1752 年 ) → 洛桑( 1758 年回国) →1763 ,周游欧陆 2. 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 1776 年 ~1788 年 5 月 8 日,共 6 卷 71 章; 1776 年 ~1788 年 5 月 8 日,共 6 卷 71 章; 两部分: 1 — 4 卷, 180~641 (康茂德即位 —— 希拉 克略皇帝去世) 两部分: 1 — 4 卷, 180~641 (康茂德即位 —— 希拉 克略皇帝去世) 5 — 6 卷, 641~1453 5 — 6 卷, 641~1453

26 “1764 年 10 月 15 日,就是在罗马,当我伫立 在这座古都的废墟里,在夕阳残照中缅怀 往事、陷于沉思时,看到那些赤着脚的修 道士在朱匹特神庙里唱晚祷诗,于是我脑 海里第一次闪过一个念头:要写一部这个 城市的衰亡史 ” 。 “1764 年 10 月 15 日,就是在罗马,当我伫立 在这座古都的废墟里,在夕阳残照中缅怀 往事、陷于沉思时,看到那些赤着脚的修 道士在朱匹特神庙里唱晚祷诗,于是我脑 海里第一次闪过一个念头:要写一部这个 城市的衰亡史 ” 。

27 吉本 吉本 斯达尔夫人

28 评价:体大思精、横跨古今 评价:体大思精、横跨古今 ( 1 )对基督教进行了理性的批判,历史地、 批判性地分析了基督教对罗马帝国产生的 社会影响及其与罗马帝国衰亡之间的关系 ( 1 )对基督教进行了理性的批判,历史地、 批判性地分析了基督教对罗马帝国产生的 社会影响及其与罗马帝国衰亡之间的关系 ( 2 )以理性原则审视罗马历史,探求帝国 制度与帝国兴亡的联系,总结了古代这一 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 ( 2 )以理性原则审视罗马历史,探求帝国 制度与帝国兴亡的联系,总结了古代这一 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 ( 3 )治史态度严谨,重视占有原始资料。 ( 3 )治史态度严谨,重视占有原始资料。

29 ( 4 )文字优美典雅,可读性强 ( 4 )文字优美典雅,可读性强 缺陷: a. 结构不均匀,头重脚轻 b. 对经济因素有所忽略 b. 对经济因素有所忽略 c. 美化十字军东征,蔑视处于落后状 态的民族 c. 美化十字军东征,蔑视处于落后状 态的民族

30 After laying down my pen, I took several turns in a berceau or covered walk of acacias which commands a prospect of the country, the lake and the mountains. The air was temperate, the sky was serene; the silver orb of the moon was reflected from the waters, and all Nature was silent. I will not dissemble the first emotions of joy on the recovery of my freedom, and perhaps the establishment of my fame. After laying down my pen, I took several turns in a berceau or covered walk of acacias which commands a prospect of the country, the lake and the mountains. The air was temperate, the sky was serene; the silver orb of the moon was reflected from the waters, and all Nature was silent. I will not dissemble the first emotions of joy on the recovery of my freedom, and perhaps the establishment of my fame.

31 But my pride was soon humbled, and a sober melancholy was spread over my mind by the idea that I had taken my everlasting leave of an old and agreeable companion, and that, whatsoever might be the future date of my History, the life of the historian must be short and precarious. But my pride was soon humbled, and a sober melancholy was spread over my mind by the idea that I had taken my everlasting leave of an old and agreeable companion, and that, whatsoever might be the future date of my History, the life of the historian must be short and precarious.

32 “ 我搁下笔,曾久久地徘徊在那槐树掩映下 的小道上,从这里可以眺望田园风光、湖 光山色。是时,空气温馨、天空宁谧,月 亮的银灰洒在湖面上,整个大自然万籁俱 寂,我掩饰不住首次如释重负以及可望成 名而感到的欢欣。但是我的得意瞬间被压 抑下去了,一种忧郁之感袭上了我的心头。 我已经与一位故旧挚友永久地告别了,无 论我这部史著今后的命运如何,历史学家 的一生应是短促和飘忽不定的 ” 。 “ 我搁下笔,曾久久地徘徊在那槐树掩映下 的小道上,从这里可以眺望田园风光、湖 光山色。是时,空气温馨、天空宁谧,月 亮的银灰洒在湖面上,整个大自然万籁俱 寂,我掩饰不住首次如释重负以及可望成 名而感到的欢欣。但是我的得意瞬间被压 抑下去了,一种忧郁之感袭上了我的心头。 我已经与一位故旧挚友永久地告别了,无 论我这部史著今后的命运如何,历史学家 的一生应是短促和飘忽不定的 ” 。

33 三、理性主义时代的历史哲学 (一)维柯( 1668 ~ 1744 年 ) :历史哲学的 奠基者 (一)维柯( 1668 ~ 1744 年 ) :历史哲学的 奠基者 著作:《新科学》(《关于各民族共同性 的新科学原则》 )共 5 卷: 著作:《新科学》(《关于各民族共同性 的新科学原则》 )共 5 卷: ①一些原则的奠定, ①一些原则的奠定, ②诗性智慧, ②诗性智慧, ③发现真正的荷马, ③发现真正的荷马, ④世界各民族所经历的历史过程, ④世界各民族所经历的历史过程, ⑤各民族复兴时各种人类制度的复归历程 ⑤各民族复兴时各种人类制度的复归历程

34 思想: 思想: 第一,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关于世界历史发展共同规 律的历史。 ( 人类世界确实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 ; 三个时代:神权、英雄、人权;人类历史螺旋式 上升 ) 第一,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关于世界历史发展共同规 律的历史。 ( 人类世界确实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 ; 三个时代:神权、英雄、人权;人类历史螺旋式 上升 ) 第二,提出了关于集体心理的观点 。 维柯思想不见容于当时的原因: 维柯思想不见容于当时的原因: 1. 与如日中天的笛卡儿的学说不相符 1. 与如日中天的笛卡儿的学说不相符 2. 文字晦涩、深奥,思想游移、矛盾 2. 文字晦涩、深奥,思想游移、矛盾

35 维柯 维柯 康德

36 (二)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 — 1804 ) 历史哲学: 1. 康德历史哲学的主题:什么是人 2. 理解历史的先验线索:大自然的意图 3. 历史进步的强有力的动力:人的非社会性 : 4. 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世界公民状态

37 赫尔德( 1744 ~ 1803 年 ) 赫尔德( 1744 ~ 1803 年 )

38 (三)赫尔德( 1744 ~ 1803 年 ) 著作《人类历史哲学思想》 1. (历史动力)历史规律由三要素决定:所处 地区的状况及其需要,所处的时代及其机 会和人民的内在特征 2. (历史演变规律)历史就是生物有机体,诗 歌 → 散文 → 哲学阶段 3. (历史目的 )人道的实现(理性和正义)

39 参考资料 1. 伏尔泰. 《风俗论》,商务印书馆, 1995 1. 伏尔泰. 《风俗论》,商务印书馆, 1995 2. 伏尔泰. 《路易十四时代》,商务印书馆, 1995 2. 伏尔泰. 《路易十四时代》,商务印书馆, 1995 3. 张广智. 《略论伏尔泰的史学家地位》,历 史研究, 1982 ( 5 ) 3. 张广智. 《略论伏尔泰的史学家地位》,历 史研究, 1982 ( 5 ) 4. 王加丰. 《伏尔泰的世界史观》,华东师范 大学学报, 1997 ( 4 ) 4. 王加丰. 《伏尔泰的世界史观》,华东师范 大学学报, 1997 ( 4 ) 5. 丁杨. 《论伏尔泰的史学思想》,法国研究, 2005 ( 2 ) 5. 丁杨. 《论伏尔泰的史学思想》,法国研究, 2005 ( 2 )

40 6. 爱德华 · 吉本. 《吉本自传》,三联书店, 2002 6. 爱德华 · 吉本. 《吉本自传》,三联书店, 2002 7. 爱德华 · 吉本. 《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 印书馆, 1997. 黄宜思,黄雨石 译 7. 爱德华 · 吉本. 《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 印书馆, 1997. 黄宜思,黄雨石 译

41 思考题 1. 理性主义史学的特征 1. 理性主义史学的特征 2. 伏尔泰的史学贡献 2. 伏尔泰的史学贡献 3. 评价哥廷根学派 3. 评价哥廷根学派 4. 吉本的史学思想 4. 吉本的史学思想 5. 简述赫尔德、维柯的历史哲学思想 5. 简述赫尔德、维柯的历史哲学思想


Download ppt "第六章 近代理性主义史学. 一. 理性主义史学的特点 (1) 史学领域扩大,由欧洲扩大到全世界;不再限于 政治、外交,注意到社会经济史、文化史的研究。 (2) 崇拜抽象的理性,将理性的力量视为推动人类历 史发展前进的根本动力,以理性衡量世界万事万 物。 (3) 进步的历史观念:人类终有一天可进步到接近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