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
发 热 fever
3
体温升高 调节性体温升高 被动性体温升高 中暑、鱼鳞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体温调节中枢损伤 发热 过热
4
妊娠期、剧烈运动、应激 体温升高 发热 过热 (调节性体温升高, 与 SP 相适应) (被动性体温升高, 超过 SP 水平) 生理性体温升高 病理性体温升高 标准:直肠温度超过 37.6 0 C, 口腔温度超过 37.3 0 C , 腋下温度超过 37.0 0 C 。
5
过热和发热的比较 过热 发热 无致热原 体内因素 周围环境温度过高 有致热原 病因 调定点无变化或损伤 效应器障碍 调定点上移 发病 机制 体温可很高,甚至致命 体温可较高,有热限 效应 物理降温对抗致热原 防治 原则
6
调定点上移 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 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 0.5 ℃), 称 为发热。 一、概 念
7
发热激活物 外致热原 体内产物 疟原虫疟原虫 疟原虫疟原虫 真菌真菌 真菌真菌 病毒病毒 病毒病毒 螺旋体螺旋体 螺旋体螺旋体 细菌细菌 细菌细菌 类固醇类固醇 类固醇类固醇 Ag Ab Ag Ab 二、病 因 和 发 病 机 制
8
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致热物质:全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如外毒素 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 致热物质:全菌体、肽聚糖、内毒素 分枝杆菌:结核杆菌 致热物质:全菌体、肽聚糖、多糖、蛋白质 细菌细菌
9
发热激活物( ET )和 EP 的种类的比较 ET 内源性致热原( EP ) IL-1 TNF IFN MIP-1 来源 G- 细菌 单核、 M M 淋巴 单核 成分 磷脂多糖 糖蛋白 蛋白质 糖蛋白 肝素结合 蛋白质 分子量 1000~2000 12~18 17~25 15~17 ? ( KD ) 耐热性 耐热 不耐热 中度耐热 不耐热 致热 双峰热 双峰热 小:单峰热 单峰热 单峰热 大:双峰热 (剂量依赖) 耐受性 产生 不产生 不产生 产生 不产生
10
时间(分) 单峰热 双峰热 单峰热: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双峰热:第一峰多由于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 第二峰由于产生另一种物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11
内生致热原( endogenous pyrogen , EP ) 产 EP 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 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主要的 EP 有: IL-1 、 TNF 、 IFN 、 IL-6 主要产 EP 的细胞有:单核巨噬细胞、肿 瘤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
12
体温调节中枢 正调节中枢:视前区 - 下丘脑前部( 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 POAH) 负调节中枢:中杏仁核 (medial amygdaloid nucleus, MAN) 腹中膈( ventral septal area,VSA)
13
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EP 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EP 通过终板血管器( OVLT )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EP 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发热信号
14
证明一个因子与一个事件属于因果关系, 关键是改变因子的浓度,事件的强度也随 之改变。 以 cAMP 与发热的关系为例说明。 发热时,脑脊液中 cAMP 含量升高。 因果?伴随? AMP cAMP 5AMP 腺苷酸环化酶 磷酸二酯酶 ① 磷酸二酯酶( PDE )抑制剂 -- 茶碱( theophiline) 能增高脑内 cAMP 含量的同时,增强 EP 的发热效应; ② PDE 激活剂 -- 尼克酸 (nicotinic acid) 则有相反的效应; ③给动物注入二丁酰 cAMP ,动物迅速发热。 cAMP 是 EP 性发热的中枢介质!
15
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正调节介质 PGE Na + /Ca 2+ AVP 负调节介质 NO -MSH CRH cAMP Lipocortin-1 EP 体温调节中枢 发热中枢介质 SP C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 -MSH :黑素细胞刺激素 AVP :精氨酸加压素 Lipocortin-1 :脂皮质蛋白 -1
16
EP 作用的部位 1. 直接作用于视前区 - 下丘脑前部( POAH )体温调 节中枢的温敏神经元; 2. 作用于下丘脑终板血管区( OVLT )神经元。 EP M M MM POAH 神经元 POAH 神经元 视神经交叉 第三脑室 视上隐窝 OVLT 区 毛细血管
17
发热激活物 产 EP 细胞 EP POAH , OVLT PGE Na + /Ca ++ cAMP CRH NO SP↑ > 体温 皮肤散热 ↓ 肌肉产热 ↑ 体温 ↑= 升高的 SP AVP Lipocortin-1 -MSH MAN , VSA (-)(-)
18
发热激活物 产 EP 细胞 EP S POAE,OVLT 外致热原 免疫复合物 PGE ↑ 类固醇 Na + /Ca 2+ ↑ cAMP ↑ CRH, NO ↑ Lipocortin-1 ↑ ( ─ ) ( + ) VSA , MAN α-MSH ↑ AVP ↑ 皮肤血管收缩 骨骼肌紧张、寒战 散热 ↓ 产热 ↑ 体温上升 调定点上移
19
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示意图 直接 OVLT 下丘脑 EP Na+/Ca2+ cAMP PGE “ 调定点 ” 上移 皮肤血管收缩 散热 骨骼肌寒战 产热 体温升高 致病微生物 内毒素 外毒素 抗原抗体 复合物 类固醇 致炎物 单核细胞 ① ② ③
20
热限及其成因 热限 ---- 指 EP 性发热,体温升高到一定的限度后,即 使增加致热原的量,体温也不再升高的现象。 热限的成因 1. 应急性粗调学说:当体温达到 41 C ,此机制启动而 引起散热增加; 2. 内生性解热系统:体内能产生降温或解热物质; 3. 温敏神经元闸门机制:体温升高到一定水平后,热 敏神经元冲动加强,解除散热通道的抑制; 4. 体温正调节受限和负调节加强: 正调节包括 EP 和发热介质,启动发热; 负调节是内生降温物质(内生性致冷原)的作用。
21
发热的时相: 1 .体温上升期: 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产热 散热,体温上升 2 .高热持续期: 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 上保持相对平衡 散热增多、产热减少、 产热 散热,体温回降 3 .体温下降期:
22
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典型的发热过程分为 3 个阶段。 37 C 42 C 体温正常 体温上升期 高热 持续期 体温下降期
23
体温上升期 皮肤苍白、四肢冷厥 “ 鸡皮 ” 恶寒 寒战 高峰期 自觉酷热 皮肤干燥、发红 退热期 出汗、皮肤血管扩张 热代谢特点 产热 > 散热 产热 = 散热,高水平调节 产热 散热 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 交感神经兴奋,竖毛肌收缩 皮肤温度 ,兴奋皮肤冷觉感 受器 骨骼肌 不自主、节律、周期性收缩 中心体温 上移的 “ 调定点 ” “ 冷反应 ” 冲动停止,血管扩张 “ 调定点 ” 回复至正常,中 心体温 >“ 调定点 ” ,散热反应。
24
(一)物质代谢的改变 三、 代 谢 与 功 能 的 改 变 糖代谢:糖分解代谢 ↑ ,糖元贮备 ↓ ,乳酸 ↑ 脂肪代谢:脂肪分解 ↑ ,脂肪贮备 ↓ ,消瘦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分解 ↑ ,负氮平衡 水、盐及维生素代谢 体温每升高 1 ℃,基础代谢率升高 13% 体温上升期:高 Na, 高 Cl 体温下降期:低 Na, 低 Cl ,脱水
25
(二)生理功能的改变 2. 心血管系统: HR↑ ( T↑1 ℃ → HR↑18 次 /min) Bp: 体温上升期略有升高; 高峰期和退热期轻度下降 1. 中枢神经系统: 烦躁、谵语、幻觉 小 儿高热易出现热惊厥 3. 呼吸系统: 呼吸深快 4. 消化系统: 消化液分泌 ↓ ,酶活性 ↓
26
1. 抗感染能力的改变:双向影响 2. 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发热疗法治疗肿瘤 3. 急性期反应 (三)防御功能的改变
27
(一)防治原发病 (二)对一般发热不急于解热 (三)下列情况应及时解热 1 .体温过高者; 2 .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发热时; 3 .心肌劳损或心肌梗死病人; 4 .妊娠妇女。 四、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8
(四)解热措施 1 .药物解热 (1) 化学药物:水杨酸盐类。 (2) 类固醇解热药:糖皮质激素。 (3) 清热解毒中草药也有一定解热作 用,可适当选用。 2 .物理降温 冰帽或冰带。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