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发 热 ( Fever ). 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 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成人口腔温度相对恒定 36.3 ~ 37.2 ℃, 肠温较口温高 0.3 ~ 0.5 ℃,腋温较口温低 0.2 ~ 0.4 ℃。 一、概念.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发 热 ( Fever ). 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 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成人口腔温度相对恒定 36.3 ~ 37.2 ℃, 肠温较口温高 0.3 ~ 0.5 ℃,腋温较口温低 0.2 ~ 0.4 ℃。 一、概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发 热 ( Fever )

2 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 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成人口腔温度相对恒定 36.3 ~ 37.2 ℃, 肠温较口温高 0.3 ~ 0.5 ℃,腋温较口温低 0.2 ~ 0.4 ℃。 一、概念

3 1 、致热原性发热:导致发热的最主要 因素。  内源性  外源性 2 、非致热原性发热

4 二、发热机制 外源性致热原 内源性致热原 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调定点上移 产热增加 重新设定体温 体温升高 散热减少

5 三、发热的原因 1. 感染性发热 : 多见 原因:各种病原体

6 2. 非感染性发热: ( 1 )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 2 )抗原 - 抗体反应: ( 3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 4 )皮肤散热减少: ( 5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高热无汗 ( 6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7 四、临床表现 1. 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按发热高 低可分为  低热: 37.3 ℃ -38 ℃;  中等度热: 38.1 ℃ -39 ℃;  高热: 39.1 ℃ -41 ℃;  超高热: 41 ℃以上。

8 2. 发热的临床过程 ( 3 个阶段)  体温上升期 (1) 骤升型: (2) 缓升型:  高热持续期  体温下降期 (1) 骤降: (2) 渐降:

9  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 单上,将数值连线形成曲线,其形态称为热 型。 ( 发热时绘制于体温单上的体温曲线类型。 不同病因 其热型不同。 ) 3. 热型( 6 种)

10 稽留热弛张热 1 、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 39 ~ 40 ℃以上,达数天或数周, 24h 波动不超过 1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高热期。 2 、弛张热 体温在 39 ℃以上, 24h 波动范围超过 2 ℃,但都在正常水平以 上。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感染等

11 间歇热 回归热 3 、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一 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 、回归热 体温骤升至 39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体 温又骤升,如此规律性交替出现。见于霍奇金病等

12 波状热  不规则热 5 、波状热 体温渐升到 39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渐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 体温又渐升,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6 、不规则热 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癌性 发热

13 五、护理评估要点(问诊要点) 1. 发热的临床表现特点:起病时间、原因与诱因、持续时间、发热 程度与热型、伴随症状。 2. 发热对病人的影响:有无食欲低下、恶心、呕吐,持续发热者有 无体重下降,高热者有无谵语、幻觉,小儿高热有无惊厥,体温 下降期有无脱水。 3. 有无与发热相关的疾病史或诱发因素 4. 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有无用药、降温措施 及效果。

14 六、相关护理诊断  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与体温 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 体液不足: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潜在并发症:惊厥、意识障碍


Download ppt "发 热 ( Fever ). 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 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成人口腔温度相对恒定 36.3 ~ 37.2 ℃, 肠温较口温高 0.3 ~ 0.5 ℃,腋温较口温低 0.2 ~ 0.4 ℃。 一、概念."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